作者:萧凌凌凌
卫子修闻言,惊讶的看着她。
“你这是什么表情?”洛霜翻了一个白眼,“我不能问你功课吗?我可是虎妈!”
卫子修恢复面无表情,“你从没问过。”
洛霜被噎了一下,“我那不是不懂嘛,怕误人子弟。你爹厉害,有他教你就够了呀。”
卫子修睁着大大的眼睛看她,好似再说,那你现在问什么?
洛霜无语,最后不耐烦的道,“该干嘛干嘛去,娘在这里坐一会儿。”
卫子修了然,“娘亲你是在躲单先生吧!”
洛霜又忍不住伸手了,“死小孩,一点也没有眼力见,比你爹差远了。”
“你昨天还说,爹比我差远了呢。”某个小孩不满的嘟囔。
母子两就这样一来一往的斗嘴,直到卫其轩回来。
卫其轩踏进门,就看到母子两互不相让的场面,见他回来,两人都围着了过来。
“父亲,我和母亲在讨论,如果秦始皇未死,或者公子扶苏继位,秦朝是否还会二世而亡。”
“对啊,我觉得始皇大大那么厉害,公子扶苏也很苏啊,假设这个前提存在,秦朝至少能绵延好几代吧。始皇在,他就能压服一干人,让他们不敢反抗,顺利过度那段艰难时期。扶苏公子有能力有远见,而且实行仁政的政治思想,正适合当下的局势。”
洛霜是个合格的秦吹,在后世各中视频,各中解析的狂风乱炸下,对秦始皇和公子扶苏的好感节节攀升。
显然,卫子修不赞成她的观点,“我不否认秦始皇的伟大,可当时的局势复杂,始皇坚持法治,不一定会让情况更好。公子扶苏……他在法治当政的前提下,不能让大臣们信服,尤其是李斯。”
听到他们在争论这个,卫其轩笑着道,“不如我们做一个模拟?假设你是公子扶苏,你会怎么做?子修,我给你半年时间,可能做好?”
卫子修眼前一亮,“是,父亲我可以。”
洛霜翻了个白眼,“你们父子俩注意点,别让人发现了。”还没登基呢,就惦记着怎么行政了。
两人对视一眼,卫子修默默收起写字的手,打算自己在脑子里演算,这样才不露痕迹。
至于方法,父亲已经教过他了,虽然难了点,但他可以练习。
等从子修的院子里出来,洛霜问卫其轩,“山谷那边,安顿好了吗?”
卫其轩要离开了,那里生产的玻璃和香皂都是重要东西,需要严格保密,在他们走之前,得做好万全计划。
卫其轩点点头,让她不用担心。
这样一来,就等着去扬州了,那将是一场硬仗!
第四十二章 红楼世界42
卫家三口谁也没通知,低调的进了扬州府,住进知府后院。
与安义县破败的县衙不同,扬州知府府可谓是规模宏大,建造规整,分前堂,前院和后院。
前堂一般是处理公务的地方,前院是知府接待客人的,而后院才是他们居住的地方。
因为目前扬州的局势,他们来的悄无声息,默默进了府,再默默住了下来。
而卫其轩,快速的和上任知府交接好,就走马上任了。
还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他就迅速熟悉了知府各项事务,有条不紊的处理起来。
让有心找麻烦的人,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闲暇时间,他也不出去,只回后院教导儿子。
这让想见识新任知府是何许人的探子们,都无计可施。
最后没办法,知道这位是从江义县,连跳几级升上来的,又去江义县打听。
可这就更难了,整个县城,就像锯了嘴的葫芦一样,一旦涉及到这位县令,就一问三不知。
最后,他们也只不过打听到,是从京城来的,非常有能力,而且年轻英俊,看着跟仙人一般。
于是就有那心思活络的,想要往知府府送美人,但凡年轻的后生,没有一人不爱美色的。
更何况卫其轩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居高位,肯定是个有心气的,一般这样的人,看不上钱财,权势也触手可得,但美人就不一样了。
之前没有,只能是美得不合他心意而已。
可扬州别的不多,美人最多。而且这里还有一种特产,那就是扬州瘦马,温柔的,多情的,腼腆的,勾人的,应有尽有。
卫其轩不出来没关系,他们可以想办法送到知府府里去。
然而事情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自来了扬州,知府府围得就跟个铁通似的。
不仅不采买下人,还把以前在里面当差的,统统辞退了。后院全换上了他们自己从京城带过来的,甚至连江义县的都没有。
前院也是,重新换了一遍,有男有女,但一个个瞧着,都是训练有素。
这是卫其轩专门从玄衣卫里选拔出来的,说不清里面有没有皇帝的眼线,但绝对没有其他势力能插足。
唯一没怎么变动的就是前堂了,这里是专门处理公务的,日常都是公职人员。主簿,文书,衙役等在这里上班,会有小厮厨娘伺候,全部换掉不现实,但关键位置还是换上了自己的人。
不过盐商们也把手升不到这里面,要知道能进这里的,都是人尖子,即便是一个小厮,那也是背景深厚,家里走了关系才能进来。
进了之后,不说安分守己,至少大错是不敢犯的,收受贿赂帮着办事,是万万不敢的。
但是偷偷卖点自己发现的消息,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个神不知鬼不觉,也没人能证明这事他知道,并且还卖给了别人。
因此除了日常处理公务,卫其轩很少在前堂谈论什么事。
基本把人请去了前院,然后一待就是一整天。完了,就回后院去。
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盐商都没任何办法接触到卫其轩和洛霜两人。
直到一个月后,扬州又有官员上任,这次是和他们盐商息息相关的,巡盐御史——林如海林大人。
林如海是坐着官船过来的,相瞒也瞒不住。
于是他一进入扬州,就进了各方势力的眼。
林如海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自己来扬州会面临什么,因此家眷一个也没带,身边除了皇帝派来的侍卫,都是心腹中的心腹。
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知府卫其轩,两人装模作样聊了半天,然后各自分开。
之后,卫其轩维持原样,而林如海积极的各地奔走巡视,查看盐田进度,检查盐矿安全,核对账本是否有误。总之,忙得不可开交。
众人的视线也跟着转移,开始跟着林如海走。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卫其轩暗中拱火,让盐商们斗得势如水火,然后问题一个个暴露在林如海面前。
于是这位新上任的巡盐御史,正好三把火,把敢犯事的事,统统给抓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不是的,他可不是杀鸡儆猴。随后每个盐商将面临各种困难,更难得到批条,盐矿监督的人换了一批,让他们本就破坏了不少的走私途径,更加艰难。
你以为盐商是靠着那些批条赚到钱的吗?
不是的,他们真正赚钱的,还是贩卖私盐。这才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赚钱方式,也是能养肥一个个盐商的唯一办法。
因为不用交税,不用购买批条,还能卖到更挣钱的地方去。
本朝对于盐商有非常严的规定,每个盐商拿到的批条,都是固定出货一个地方的,不能更换,即便这里的人穷,卖不上更好的价格,他们还都只能卖到这里。
然后盐税还格外的的高,十取三,留给盐商们的利润空间就大大缩短了。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还有一项很大的开销,那就是购买批条的资格。
一般来说,官府给与有资格贩盐的商人批条,是不需要交钱的。
可不交钱,那里那么容易办事?
光是拖着不盖章,就能拖你好几个月。然后给出的,还不是你想要的的批条,数目也少的可怜。
这能怎么办?
只是花钱打点了,想要好的地方,花钱;想要更多的数目,花钱;想要最快的速度出,花钱。
而这,还不算上日常的孝敬。
国人交际,就没有临时抱佛脚的,尤其是这些生意人,讲究一个打好关系。
于是三节两寿需要送礼,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家里有老人过寿,你得去祝贺,有孩子出生,也得意思意思。
送了这家,也不能忘了那家,家家户户都得照顾到。
这零零总总下来,贩卖官盐,真的没有想象中的利润那么大。
那到底是怎么把这些盐商,养成了巨富之家?
他们富到什么程度,是拿着金叶子扔到水里,只为了听个响的程度。
能有这样的巨财,必定是走私来的。以几乎没什么成本的价格,从盐矿把盐偷偷弄出来,然后卖到富庶之地,几十倍几十倍的挣,当然能快速积累财富了。
现在林如海加强了监管,让私盐更难从盐矿运出去了,出去了也会在运输上,被卡脖子。
扬州码头的搜检,比之前可严格了一倍不止,发现贩卖私盐的,二话不说,就直接打入大牢,有钱都赎不出来的那种。
林如海是要叫他们牢底坐穿,谁来劝都没有。
完了,这还不算,更让人上火的是对家的不折手段。
为了打击自己,他们竟然把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暴露给林如海。害得自己损失惨重,然后从中牟利,抢地盘,抢人脉,甚至连下人伙计都要抢。
这能忍?
就是为了家族不被吞并,也要把对手搞下去,于是也给对家下套,让林如海去抓人。
这一来二去的,林如海巡盐御史的工作,顺利到不可思议。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能打击一批走私商人。
乱世用重典,扬州已经成一锅沸水了,随时都要爆发,想要控制已经不可能了。在来之前,皇帝悄悄给了林如海密旨,让他便宜行事。
也就是说,无论他做了什么,只要整顿好扬州盐政,就会保他。
这道密旨就是一道护身符。
没了后顾之忧,林如海非常尽心,一旦抓住把柄,必定掘地三尺,查个一干二净,凡是贩卖私盐的,抄家灭族不在话下。
一时间,整个扬州风声鹤唳,盐商们纷纷咒骂了个不停。
可官大一级压死人,谁叫人家是巡盐御史呢,正是现官他们的。
他们也想过收买林如海,可和卫其轩一样,这位也是油盐不进的主。钱财,美色,什么都看不上眼,甚至就连他们精心准备的古董字画,连瞄一眼都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