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凌凌凌
就拿雍正来说,雍正的父亲是康熙,康熙是满人吧?然而康熙的母族佟佳氏,严格来说,其实是汉族,只不过早期就投靠了满族。
所以康熙其实是有汉人血统的,而雍正呢,太后乌雅氏的父亲虽然是满人,但她的母亲却是真真正正的汉人。
所以雍正无论从父亲还是母亲的角度,都有汉人的血统。
只不过这个年代,不会考虑母系的遗传,说是满人还是汉人,说的都是父亲这一脉。
等西方的人才来了大清,会不会与大清的百姓联姻,这还是其次,重要的是把他们弄来发展自身的实力。
二战后美国能崛起迅速,一方面是远离战场,又狠狠发了一笔战争财,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二战期间,大量的人才去了美国躲难,导致美国的人才大爆发,进而一次次推动工业进程。
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以后九阿哥的重心将转到这方面上来。
之前,他的目标一直是良中,然后是工业成果,可这两项目前已经进入了大清,并且在大清的发展反超了西方,剩下的只剩下人才了。
九阿哥点点头,“我听弘盼侄儿的。”
“还有能源,”这时候,十五阿哥插了一句嘴,“我和十二哥负责找能源矿,虽然大清的矿藏很多,也很丰富,但这些是会挖完的,趁着他们都没反应过来,大量占据能源也是重中之重。”
“这个我知道,老十就在处理这个事,不然他也不会和我分开。”九阿哥道。
他们航行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岛屿,有大量的煤炭,那个岛挺大,岛上也没什么人。
十阿哥就带着人留在那里,准备挖矿,并进行基础的建设。
他在回来之前,本来想拐去那里接老十,可想到后面跟着的外国使臣,怕他们发现那处岛屿的位置,就没过去。
不过他已经给老十去了信,回来之前也接到了老十的回信,信上说,他还有两日就到。
“煤炭?有多少?”卫其轩询问道。
蒸汽机燃烧煤炭当然是最好的,不仅是蒸汽机,就是之后的电力,也是以煤炭作为主流。
“粗略估计,超过了一万亿吨。”九阿哥道。
那是真的不少了,相当于大清的土地上的煤炭含量的五分之一,按照这个规模,用上百年都不成问题。
至于具体的情况,还得等十阿哥回来才能了解详情。
说到这个,十阿哥是真的办事马虎,都不知道给京城传递一个消息,如果不是知道他本人就是这个大大咧咧的性子,雍正不得以为他想把那座煤岛据为己有啊!
九阿哥看到四哥的脸色不好,顿时心里也着急,他也是大意了,怎么没想到老十是个不靠谱的呢。
早知道他就自己先写了折子传回来好了,好在他今天提了一嘴,不然等老十回来,皇阿玛和四哥才知道,老十就惨了。
说完了海边的事,康熙就把视线转向老三。
之前他们回来,也只是简略汇报了一下,其他皇子们是不知道的,正好现在都在,大家都说一说情况,让每个人心里有数。
老三刚刚还在看老九和老十的热闹呢,见到康熙看他,不明所以,咧开嘴露出大白牙。
康熙看了伤眼睛,这个老三,怎么比老十还不靠谱?
看什么看,让你报告情况!
老三迷茫,皇阿玛瞪他干什么,难道是让他发表意见?说什么?批判老十的不对吗?
这个他可以,马上张口就要数落老十。
理亲王轻咳一声,打断他的漫无边际,提醒道,“老三,你那边养老,教育,医疗和育儿发展得怎么样了?这些年,皇上,宗室和老九那里,都为你提供了不少资金,说说现在情况怎么样?”
老三眨眨眼,明白了这是叫自己汇报的吧?
他心里犯嘀咕,三天前他回来的时候,不是说了一遍嘛,老四那个龟毛的性子,问的可细了,恨不得知道每一分每一厘都花到了哪里。
怎么现在又要他说,有什么好说的?
然而这话他不敢说,老四板着脸的样子,比皇阿玛还吓人。
他喝了一口茶水,润润喉咙,然后老实的道,“根据之前弘盼侄儿的规划,皇上和宗室给的钱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做了投资,一部分使用,一部分成立了基金,像皇家教育基金,皇家养老基金,皇家新生儿抚养基金,以及皇家医疗基金等等,都是从这一部分出。这个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基金这个是分开管理的,每个基金都有负责人,他们利用这笔钱投资,然后按比例每年拿出多少投入到相关的活动上。”
基金会的成员,都是皇室宗亲,姓爱新觉罗的,男女都有,有和皇室关系亲近的,也有比较远的黄带子红带子,但他们成为基金的负责人之前,都通过了皇室的同意培训和考核。
这其中就有一位是洛霜熟悉的,嫁给恭亲王常宁第五子辅国将军卓泰的吴苏氏慧珠。
慧珠选秀的时候和洛霜一个房间,当时她就表现出了足够的沉稳和智慧。
可惜她的运气不太好,虽然成了卓泰的嫡妻,可卓泰的身体实在一般,两人成婚后没多久,卓泰就病了。
好在那时慧珠怀孕了,虽然只生下了一个格格,但随着这几年的变化,格格也和阿哥一样重要了。
之后卓泰病逝,慧珠守了三年孝,在那三年,她开始尝试接触经商,因为想要给女儿攒嫁妆,所以她把自己的嫁妆整顿一下,开始积极的投资。
接触的多了,对于各中商业模式,她了然于心,出孝后,就进入了皇室开创的培训班,并顺利毕业,目前已经是医疗基金的负责人了。
而所有的这些基础,都是皇家人,有姓爱新觉罗的男人和女人,也有嫁入爱新觉罗,或者驸马郡王等。
“做投资的那部分,你们也知道,都是比较稳健长久的,但目前还看不到收益的,所有我就不说了。现在说最后那一部分的资金运用到了哪里?从养老开始,这是大头,全国一共兴建了三千所养老机构,最好的就是皇家养老院,那个耗费巨大,占到了养老金的一半。剩下的大头是最低等的六等养老院,只能保证六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吃喝住等日常所需,其他娱乐等活动,都是当地官府组织,或者商人捐钱促成。”
“而中间那四等,耗费的钱财倒是比较少,我们出了建造房屋的钱,剩下的都有老人的子女和当地富商包圆了。因为建房子不需要多少,剩下的能支撑养老院运行三年之久。等三年后,基金和投资就陆陆续续有回报了。”
说到养老的问题,其实是这四项中最好解决的,因为大清人均寿命只有四五十岁,超过六十的都是少数。
所以六十以上的老人没有想象中的多,再加上六十以下还有行动能力,一般这样的都能在家里帮儿女一些忙。
可过了六十,无论是身体和精神都跟不上,再加上一些病痛,躺倒的居多。
所以养老院的出现,确实是解决了子女的负担了。
以前,家里有一位老人病了,就需要媳妇贴身照顾,完全走不开。
现在媳妇也可以出门挣钱了,老人就没法照管,有了养老院,只是多花一点钱,能把老人照顾好,再好没有了。
再加上报纸的宣传,让百姓们潜意识里就觉得,你不愿意送老人去养老院,就是舍不得钱,就是不孝顺,所以百姓都愿意送养老院,并且愿意给相对比较高的费用,并且在休息的时候积极带着孩子去看老人。
而为老人养老是善举,当地商人想要一个好名声,支持养老院的建设,投资一笔钱,就成了不得不做的事。
这笔修桥修路更容易获得百姓的称赞。
再加上,养老院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官员的考核项目之一,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官声,还是为了升迁,官府对养老院也会格外重视。
所以这一项是进行的最好的,目前大清九成以上的六十岁老人,都进了养老院。剩下的那一成,是家里有钱,儿子儿媳孝顺,想要亲自照顾,这没什么好说的。
康熙听完,忍不住激动的拍手,“好,好啊,老有所依,这是多好的事啊!”
虽然听了不止一遍,但每每再听,康熙依然觉得心潮澎湃。
百姓能吃饱穿暖,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这就是帝王的终极梦想啊!
现在大清实现了其中一项,虽然这个老,是要等到六十岁以后,但依然是一项仁政。
康熙欣慰的看着老三,再也不嫌弃他了,“做的好,切入点也选的好。”
老三有点嘚瑟,被皇阿玛夸了,真是难得的体验。
他五官飞扬,然后不小心瞄到二哥和老四,就见二哥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老四面无表情,他立刻端正起来,老老实实的道,“然后是教育,这个排在养老后面。”
教育是刻不容缓的,按照大清目前发展的速度,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识字的百姓和高精尖人才。
百姓识字了,才能进入工厂,更好的工作,而高精尖人才,才是推动大清发展的动力,光卫其轩一人,就是累死他,一辈子也做不了多少事。
更何况明面上卫其轩还是个病秧子,日常就缩在家里,除了写计划,就是写资料,多的一概不管。
实施层面都得他们和朝臣来,可不得多点能理解卫其轩意思的人才嘛!
这高精尖人才,毫无疑问肯定是从第一小学,第一中学大学,以及全国各地的官学出。
虽然这样可能会有垄断教育的嫌疑,导致教育资源的不流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清需要人才,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让这些人成材。
那能波及给百姓的,就是识字的任务,等他们识字之后,才有机会选出其中最优秀的人,进入官学,享受优质的资源。
在他们大部分都不识字的情况下,谈可能出现的天才,都是白塔。
“整个大清一共建立了六千所小学,五百所中学,中学毕业后,如果突出的,可以考官学。”老三道。
这六千所小学,只是教基本的认知,其中有一半是招收孩子,让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学起,这是正常的入学。
而剩下的一半是扫盲班,或者说,培养扫盲的夫子。
这些学校三个月为一轮,每一轮都培养大量的夫子,等他们学会后,就分配到各个乡下,交百姓们认字。
所以,这才是教育支出的大头,培养认字的夫子,然后聘请他们教学,所花费的钱财不是小数目。
可效果也是斐然,不过短短几年,大清的百姓已经能认识一些常用字了,至少出门不担心路标,签契书也不担心被骗了,而进入工厂后,也能看懂教导的册子了。
第两百七十八章 清穿文世界38
说完了教育,就该说到医疗问题了,这是走得最慢的,除了新建几所医学院培养更多的大夫,其他暂时做不到。
三阿哥列了一个条陈,从中医的改革,到西医的学习,再到医学院的建立,药材基地的建设,最后到投资和基金方面。
三阿哥觉得,自己这辈子估计也弄不好这个了,这是长久的活计,比起养老和教育,医疗是关系到每个人,且是长长久久地任务。
他把这个交给弘昀,有卫其轩的计划在,弘昀正在一点点实行。
最后就是育儿了,这个育儿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开了育幼院,收养那些被遗弃的孩童,或者父母双亡没有亲人的孩童。
每个地方都有,但是当地收养的孩童,不会在当地养。
原因很简单,既然被遗弃了,那就彻底杜绝和亲人的关系吧,皇家用基金养了他们,他们就是皇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在育幼院从小就接受不错的教育,等长大了,也能进入很好的学校,未来是不差的,有个别突出的,还会选拔到皇室子女的身边,成为他们的副手,或者玩伴。
这事办得挺不人道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见不着自己的父母,但这是大清,没人和你讲究人道的。
如果不是有皇家出钱养着,这些孩子很大的概率饿死病死,好不容易长大的,也会为了养活自己卖身为奴。
现在皇家好吃好喝地养着他们,还许给他们一份不错的前程,如果努力,那以后是可以为官做宰的,皇家自然也想要他们的回报。
没错,三阿哥把这个育幼院弄成了给皇家培养亲信的存在,从小的培养洗脑,他们会比那些有家族的更加忠心,也更加为爱新觉罗皇族着想。
皇家给育幼院的待遇很好,缺的那一份亲情也会叫育幼院的嬷嬷和老师补上,而这些人的来路,就是宫里选出来的忠心耿耿的嬷嬷。
至于那些孩子们的父母,既然敢弃养,那就永远不要仗着是生父生母,而想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利益。
从古至今,不负责任的父母都不少见,孩子小的时候,扔掉不管,等孩子大了,有出息了,又找过去。
这样的从法律角度讲,可能还需要孩子给父母养老,可从心里来说,膈应得不行。
洛霜以前就看到过一个新闻,说是孩子刚生下来,查出患了严重的心脏病,亲生父母就偷偷把孩子扔到了孤儿院,自己跑了。
那个孩子几次病发,都差点死掉,孤儿院院长筹集了不少善款,一次次送孩子去医院治病。
六年后,孩子病好了,只要不剧烈运动,就能安稳活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