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家,专业暴富 第18章

作者:山海十八 标签: 英美衍生 西方罗曼 BG同人

  显而易见,出版人有更大的自主决定权。皮克就是这样一位出版人。

  十一天前,珀尔被艾伦“惊吓”到了。

  对方斩钉截铁地说在伦敦出版界,不可能有哪一家比他报价更高。

  恭敬地送走艾伦,转身就拿出了近些日子收到的一叠名帖。

  自从“鲁滨逊二世”的专访爆红,欧洲各国媒体是各显神通。

  短短三天,二十九家报刊杂志的记者编辑,将访问名帖送到了珀尔入住的旅店。

  众人怎么得知到珀尔的临时住址?

  当然是她在专访中看似随意地透露,要去近距离欣赏查令十字街的风景。

  珀尔在收到名帖后,第一时间分类确定这些人的落脚点。

  乔装查明旧钥匙的来历后,立即着手分批与这些迫不及待想见她一面的媒体人见面。

  第一个被放进门的是主编艾伦。

  《伦敦时报》吃到了兰茨先生的流量红利。

  珀尔原计划观察一番主编艾伦的态度。如果对方有足够互惠互利的诚意,再次合作也无不可。

  艾伦的表现岂止是差强人意,更是把毫不懂得感恩的嘴脸体现得淋漓尽致。

  也许,得到专访报道带去的丰厚利润太过容易,给了他理所当然的错觉,认为可以打压刚入行的新人。

  当时,珀尔不动声色将艾伦扔到黑名单上。

  故意表现得被艾伦警告威慑住,就是要争取悄悄搞事的时间。

  如她所料,其他报纸杂志也希望借着兰茨先生的热度,猛涨一波销售额。

  但对于新书的报价,大多数人都止步于一千英镑。

  对于涨价的提议,虽不似艾伦般强硬拒绝,但也都表现得犹豫不决。

  有的是无法拍板做主,要回去请示上级;有的是故意拉长谈判时间,想要拉扯谈价。

  之前,艾伦撂下的狠话也不完全是谎言。

  伦敦十几家找上门的出版社,不愿意立刻签订分成合约。

  最多是先给基础稿费,之后视销量再谈加印的分成。可给到的版税率是7%,一个不会让畅销书作者满意的数字。

  分成比例能否谈得更高?

  对方给的回应模棱两可,意思是等书卖了一阶段再谈。

  必须看销量是否火爆,却避而不提销量到哪个区间给多少分成。

  反正就是拖字诀。

  珀尔明白书商们的套路,时间拖延越长对她不利。一开始没有签订条理清晰的合约,之后更会陷入扯皮之中。

  更要警惕书商们暗中联手对她玩合力施压。商场如战场,没什么不可能的。

  上帝把伦敦的门给关了,她就翻窗去海峡对岸巴黎瞧一瞧。

  珀尔在尼亚号上的小半年,早就留意了乘客们提到的几家出版社。

  查林杰教授一贯言辞犀利,他痛批了法国出版社「巴黎新势力」。

  年轻老板皮克一直是花花公子模样。穿衣不正经,丝毫不像靠谱出版人。

  不正经,可不就对了。

  这种人要不就是离经叛道,要不就是脑袋简单好忽悠。

  珀尔抵达法国,率先找上巴黎新势力出版社。

  皮克不在。

  职员说老板去南部马赛谈生意了,但听闻是兰茨先生来找,再三请求珀尔务必多留一天。

  原因无他,是老板的吩咐。

  大半个月前,鲁滨逊岛屿出现第二个存者的新闻传回欧洲,立刻引起皮克兴趣。

  皮克本想去伦敦蹲点,守着尼亚号入港邀约专访稿件,但别的生意问题让他不得不去南部出差。

  临走前,皮克留言。

  如果有“鲁滨逊二世”的重要消息,要及时去南部马赛通知他。当兰茨先生亲自来到出版社,怎么能不把人留下来。

  珀尔停留了一天。第二天中午,看到了连夜赶回巴黎的皮克。

  皮克熬了大夜,脸色略有暗沉,但精神奕奕,像打过兴奋剂。一上来就问珀尔是不是为出书而来?

  哪怕他远在法国马赛,读到《伦敦时报》的速度比伦敦蹲守的同行迟了一些,也从专访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商机。

  珀尔开门见山地承认了,反问皮克敢不敢搞一波大的。

  “鲁滨孙二世”的第一篇专访登载在英国的报纸上。

  法国出版社敢不敢争夺第一本书籍的出版权?让这本书先有法语版,再有英语版。

  这各种说辞是似乎利用了英法之间的习惯性不和。

  是在拱火吗?

  是,也不全是。

  英法一对老冤家是事实,但出版人应该要抓住的重点是提议背后的新闻爆点。

  为什么兰茨先生选择巴黎新势力出版社?是与伦敦出版界有矛盾吗?

  其中的爱恨情仇,正能满足大众娱乐八卦的关注点。

  皮克当场察觉爆点所在,无法不心动。

  但他没被可以预计的利润冲昏头脑,提出要先瞧一瞧书籍内容选段。另外,就是谈妥稿费数量。

  珀尔提供稿件,又策划了销售书籍的广告宣传套路,肯定希望拿到满意的报酬。

  最终,两人协定采取「基础稿费+加印版税」支付的方式。

  基础稿费折合英镑一千五,在出版前就支付。加印的版税以书籍销量的不同,对应不同版税率。

  如果第一个月的销量破三十万册,以11%的版税率支付。如果年底前破百万,就再追加一笔分成。

  粗略计算,假如这本书能销售百万,珀尔就能入账一万多英镑。与艾伦早前的一口价一千三英镑相差了一个零。

  两人签了合约,达成一致意见。

  ——这件事要做,速度必须快!

  在一周内印刷足够量的书籍且送到各分销商手中,利用报纸炒热度进行铺天盖地式宣传。

  以闪电战的方式打《伦敦时报》一个措手不及,不给艾伦有从中作梗的机会。

  皮克表示印刷、分销等渠道都没问题,但有一点这本书从英语版变为法语版的翻译需要时间。

  珀尔示意完全不必等。

  她是有备而来。小半年的海上航行,有一群学者能给专业指点,有这样的资源当然是把几种语言版本都给搞定了。

  这是在法国巴黎率先出版,没有任何语言问题。

  《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这种博物类科普读物面向大众,本就是要使用通俗化用词。等将来横渡重洋在东方出版译本时,再来考虑白话文与文言文的翻译问题。

  书,内容搞定√

  印刷、销售渠道搞定√

  宣传策略拟定√

  一场由珀尔与皮克合作的图书出版偷袭战,就在英吉利海峡那一端巴黎悄悄开始了。

  于是,这七天以来,皮克连轴转。

  直到今天新书运输到分销点,他才稍稍松一口气。

  珀尔瞧着皮克还有力气开玩笑调侃迟到与否,看来这人还没累到极致。

  她很有礼貌地致歉:“我的早到,让你的准时成了迟到,真是很抱歉呢。另外,请原谅我的严谨,我们相约于此不是约会,而是约见。”

  这语气与措辞,似乎有一点点歉意,但肯定不多。

  皮克也不在意被调侃,把咖啡杯朝桌边移了移,将八份不同的报纸摊到了桌面。

  六份巴黎发行,两份伦敦发行,从不同角度报道了珀尔的新书《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明早发售的消息。

  这些报道有对珀尔的访问、有纯广告。

  还有看似中立实为新书宣传的对比研究——以《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为例,先以哪种语言出版背后的社会现象分析。

  今天,皮克一早起床就让管家将所有相关报道都买来。

  他在这些文字稿被刊印前就看过了,但还是没忍住要再看一看印刷后的实物。

  皮克再看珀尔,这人不紧不慢地喝着咖啡,丝毫不为新书即将接受市场考验而心焦。

  “新书发售的消息今天全面铺开,你居然没买报来看一看?难道喝咖啡就能让你忘却所有烦恼了。”

  “喝咖啡,总比生吃虫子好。”

  珀尔说着,还特意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皮克却嘴角一抽,神色有些不自然窘迫。

  生吃虫子是什么梗?

  那就要提到七天前两人初次见面。

  皮克提出必须审阅书籍的质量。给他看一个片段,在确定写作内容过关后再谈稿费。

  珀尔给出了《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其中一节,描写人类走进大自然时可能会遭遇的挑战。

  大致是说「虫子懂得使用炮火攻击吗」?

  当你去伦敦郊野踏青,在树皮下发现一种13至20毫米左右的甲虫。

  粗略观察,它有着黄褐色的头部,棕红的触角,前胸背板黑色且两侧有黄斑。

  这虫子有点面生。你的好奇心起来了,决定抓来一只先尝尝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