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夜灯火
太子此时却放下了笔,抬起头神色温和的看向索额图, 轻声道:“我知道叔祖是为了我着想, 只是如今我虽是太子,却也更是汗阿玛的儿子,汗阿玛最重孝悌, 我身为人子,又怎能不听从汗阿玛的教导呢?”
索额图紧抿双唇,一时间门有些无言以对。
有时候他是真的不明白,按道理来说,太子自小到大都是被人捧在手掌心的人物,真真切切的天之骄子,别说挫折了,只怕一点委屈都没受过。
可是这样的人物,又是这样年轻,为何偏偏能有如此沉稳老练的肚肠,比起他这个老于世故的臣子都能沉得住气。
或许这世上真有才能天生的奇事,这位主一生下来就该是做天子的材料。
想到这一点,索额图心中不由生出一阵激动。
若真是如此,那可就真是天佑赫舍里家了。
之后两人又简单议论了一下朝政,索额图不动声色的在太子面前告了几个明珠的黑状,而太子却也并未对他所言全盘接受,只是淡淡听着,并不做评价。
等说完了事情,索额图告辞离开,太子面上的神色这才有了变化,他思索着这段时间门事情的发展,知道明珠现在多半是不愿意轻易放弃老三的。
毕竟有野心又得汗阿玛的心意的儿子,如今就老三比较合适。
承祜想着这些事儿,拿起笔在纸上划了一道横,笔锋凌厉,去势险峻,由此可见,他心中也并非真的波澜不惊。
承祜长长吐了口气,将心中波澜尽数压下。
现在想这么多其实也是无用,越在太子这个位置上坐的久,其实他也越能明白汗阿玛的心思,推己及人,现在他不能着急,事缓则圆。
承祜一边略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又开始抄写佛经,汗阿玛的寿辰快到了,自己也得准备起来了。
**
这一年皇帝的寿辰没有大办,主要因为准噶尔部如今虽然暂时俯首,实则还是蠢蠢而动,皇帝念着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自然也就没什么心思大办寿宴。
但是即便如此,皇帝的万寿也不会太过简略。
寿宴是在畅春园办的,毓敏也因此在这一年早早的就跟着皇帝去了畅春园居住。
她十分喜欢园子的疏阔,因此也是格外高兴能早点过来。
万寿当日,几个成年皇子各显其能,各个都拿出了不凡的贺寿之物。
太子且不说,不仅奉上了自己亲手抄写的佛经,还亲自雕刻了一尊佛像,并请了大师为佛像开光。
皇帝看起来十分满意太子的寿礼,高兴的把太子夸了不知多少遍。
至于其他的皇子,其中最打眼的便是三皇子胤禔。
一个一人高的珊瑚,还有一副写了一百个寿字的万寿图。
那副万寿图是他找的名家珍作,那个珊瑚,也是他费尽了关系,这才倒腾到手的,十分珍贵。
皇帝看着也很满意,也略夸赞了几句。
胤禔被汗阿玛夸奖了虽然很高兴,但是却也很明显的感觉得出,汗阿玛对他的夸赞不如太子,心里一时间门便有些不得劲。
他送得寿礼,也不比太子的简薄,从价值上来说,甚至不知道比太子的那尊佛像和佛经珍贵到哪里去了,为何到了汗阿玛跟前,还是比不过太子。
胤禔心里有些不大舒服,不过面上还是勉强能维持得住平静。
旁的人大部分是没看出来胤禔心思的不同,但是却也有几个人大略看出来了几分。
其中有心细如发的太子,也有与胤禔关系亲近的胤禩。
太子即便是看出来了也假装没发现,照样和胤禔兄友弟恭。
而胤禩则不同,他的处境和身份,都注定了他要想的格外多一些。
这次万寿,胤禩身为还未开牙建府的皇子,只送了一副自己画的祝寿图,虽然简薄,却也得了汗阿玛的几句夸赞,不过还附赠了几句字写得不够好的提点。
算是小的一辈中,比较受皇帝重视的人,他心里如今对自己这个处境还算满意,但是当他察觉到三阿哥仿佛有些不畅快时,也很快理清楚了这里头的缘故。
胤禩有心想要说几句开导的话,但是想想三哥的性子,还是住了嘴,最后只当自己什么都没看见,闭嘴站在一边,假装自己不存在,不敢再去招惹他。
倒是一旁的胤禟没什么眼色,笑着与胤禔搭话,结果却被胤禔不软不硬的斥责了几句,最后弄了个大红脸,人也气的不轻。
后来等胤禔走了,胤禟这才不满的低声与胤禩道:“他今儿是吃了枪药了啊?怎么逮着谁都咬。”
胤禩摇了摇头,止住了胤禟的话,低声道:“许是三哥心头不大畅快,你别放在心上。”
胤禟听着这话忍不住嘀咕:“他有什么不畅快的,汗阿玛把他夸得跟朵花似得。”
说到这儿又顿了顿,有些幸灾乐祸道:“他是不是觉得自己这次风头没有越过太子去,所以心里不舒坦吧?”
“嘿嘿。”胤禟冷笑两声:“就他这样的,也配和太子相比,太子这样的地位,平日里也不见摆出个兄长架势来随意教训人。”
胤禩一听这话暗道不好,急忙让胤禟住嘴:“这话你也敢说,不要命了!”
胤禟有些不服气的闭了嘴,心里却还是有些不大舒服。
他虽然不得汗阿玛喜欢,可是说到底,那也是宠妃所出,额娘对他也是万分宠爱,自来也是个没受过委屈的主,现在又哪里受得住哥哥的教训呢?
他只道,就三哥这样的气度心胸,只怕也是个不能成器的,自己还是要为自己的以后打算,或许日后也可以和太子亲近亲近。
胤禔如今还不知道不过自己的一句话,就引起了弟弟这样深思,他如今正想趁着这个机会,和明珠搭几句话。
自打上次汗阿玛发下了那样的诏书,他也是很久都没有见过明珠了,心里一直有些不大安宁,正好也可以趁着这次的机会,试探一下明珠的意思。
两人久不相见,明珠看起来对他客气冷淡了许多。
一开始胤禔还有些愤懑,但是等到两人搭完话,错身而过的那一刹那,胤禔只觉有什么东西落在了他的袖子里,胤禔顿时心下一紧,伸手抓住了那东西。
他面上勉强做出一副镇定模样,转头又和旁的大臣说笑了几句,然后就找了个机会,从大殿里溜了出来,假借更衣,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将刚刚落入手中的东西取了出来观看。
那是一个细细的纸条,如今已经被他掌心的冷汗打湿了几分。
不过幸好字没有完全晕开,还能看。
上面写的东西也很简单,只是一个地点和时间门。
胤禔顿时松了口气,看起来明珠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
这点寿宴中的小插曲,谁都没有注意到。
不过承祜后来在听胤祉给他禀报,看到胤禔和明珠在寿宴上说过话时,倒是颇引起了承祜的一番深思。
胤祉小声抱怨:“之前汗阿玛才刚说了不许结党营私,三哥这才改了几日,就又迫不及待的和明珠混到了一起,果真是……”
承祜淡淡一笑:“今日汗阿玛寿宴,汗阿玛命我们兄弟给朝中重臣们敬酒,三弟与明珠多说几句也寻常,毕竟明相也是朝廷重臣,若是真的处处避嫌,才显得不同寻常。”
胤祉听着这话若有所思,许久才道:“如此看来,三哥倒是好深的心思。”
承祜却并不觉得如此,以胤禔的性情,当是想不了这么深的,他多半还是真的有些着急了,这才在寿宴上找上了明珠,不过明珠当是想到了这一层,这才没有拒绝和胤禔说话。
只是不知道,这二人到底是真的冷淡了,还是装装样子。
不过不管如何,承祜都决定不再管此事了,他现在算是彻底摸清楚汗阿玛的性情了,你越想争的东西,他越不愿意给你,而你无欲无求,他却偏偏要往你手里塞。
他身为太子,只要稳得住,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多做其他动作,对自己无益。
**
寿宴之后没几个月,皇帝又说要前往玉泉山巡视,带了胤禔胤祉和胤禛三个一起过去。
不过这个时候,正好又遇上了伊尔根觉罗氏的产期,毓敏听了这消息都忍不住感慨,伊尔根觉罗氏这都是什么运气啊,每次生产,胤禔都不在京中。
但是伊尔根觉罗氏自己却好似已经很习惯这事儿了,一边准备着自己生产之事,一边还给胤禔打点行李,将他顺顺当当的送出了门。
结果胤禔出门没多久,伊尔根觉罗氏果然发动了,这次熬了一天一夜,最后依旧诞下一个格格。
这次生产,伊尔根觉罗氏的耗费比上次更大,而惠妃面上的失望之色,也比上一回更加明显。
毓敏听说,惠妃在一听到是个格格的时候,连一刻钟都没有多留,转身就回了延禧宫。
当时毓敏正在佛前上香,听到这事儿,拨动佛珠的手都顿了顿,许久才道:“去将我库里的那两根红参给伊尔根觉罗氏送过去,她这次诞下格格耗费颇大,得好好补养。”
香萍点头应了,心里却明白,太后这是点惠妃呢,只看惠妃自己能不能意识到了。
第117章 子嗣
太后宫里的赏赐很快就下来了, 那两根红参却是格外的引人瞩目。
太子妃和皇后二人见了,便立刻意识到,太后此种行为定不寻常, 等问过身边人之后, 这才知道了惠妃此次行事, 这婆媳俩立刻明白了太后的用意。
不过她们二人和惠妃婆媳又没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说, 现在的立场是隐隐对立的, 因此也没这个义务去管这事儿,便也只当不知道。
而惠妃这边,她不是个蠢人,相反还精明的紧,也一下子理解了太后此行背后的意思,一时间面色便有些难看起来。
她是真没想到, 太后竟然会为了一个孙媳妇,这样不给她脸面。
惠妃心中又是羞愤又是不安,羞愤在于自己得了这么大一个没脸, 日后只怕在儿媳妇面前矮一头, 不安则在于若是因为此事失了太后的喜欢,日后她在这宫里的日子只怕也不好过。
惠妃衡量再三, 最后生存的压力终于压下了脸面。
转头便吩咐自己宫里的宫女,从自己库里拿了厚厚的赏赐,一路大张旗鼓的往二所送去了。
见着惠妃这样舍得下脸面, 皇后也忍不住赞叹一声:“她倒是当机立断,知道这其中的紧要之处。”
一边的太子妃笑着应和:“到底也是宫里的老人了,若是真的没有这点眼力,岂不是愚不可及。”
皇后叹息着摇了摇头, 没有说话。
最近一段时间三阿哥和太子之间微妙的关系皇后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
因此她对于惠妃和三阿哥的态度,也产生了些微的改变,谨慎中带了防备,或许旁人察觉不出这里头的轻重,但是太子妃在皇后跟前伺候这么多年,如何能分辨不出来?因此她很快的也和自己的婆母站在了同一战线。
皇后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当着太子妃面的时候,她有时候情绪上也就不加掩饰,表现出了忧虑和深思,太子妃也会适时的出出主意或是宽慰几句。
现在见着惠妃化解了这个危机,婆媳俩也就没有再多言,只是皇后却依旧盯着延禧宫和二所。
惠妃能咽的下这口气,却不代表,她真的对儿媳妇毫无芥蒂,她倒要看看,这婆媳俩之间的关系,会如何发展。
**
毓敏当天下午也知道了惠妃的反应,不过她听了之后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言。
等到第二天早起惠妃来给她请安时,她面上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妥,仿佛昨个的事情没有发生似得,依旧对惠妃言笑晏晏。
惠妃心下忐忑,却也不敢多言,这一日都老老实实的,不复往日的能言善道。
等从寿安宫出来,惠妃和宜妃走在一处,俩人说说笑笑,宜妃倒是明里暗里的宽慰了惠妃几句。
“太后娘娘自来疼爱小辈,咱们做晚辈的,自然也当体谅太后娘娘的这一片慈心,这回三福晋诞下格格,太后娘娘那儿别提多高兴了,我倒看着,娘娘竟是喜欢格格比阿哥多些。”
惠妃听着这话默然不语,心里却有些不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