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272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美食 BG同人

  总之,他们娘俩虽然有些默契,但母子感情确实生疏。

  平时聊个家常都能尬住,更何况这种关乎身家性命的夺嫡大事?德妃合理怀疑,为策安全故,他不管有没有这个心思,都会断然否认。

  宁可不要她这个助力,也拒绝与她交心。

  就好像前头年羹尧的妹子一样,多好的助力啊!说推就给推了,让她想起来就扼腕。

  真·若不是十四侧福晋的位置已满,若不是事情做得太明了怕惹皇上忌惮。她都恨不得亲自出马,将人安排给老儿子。

  何至于便宜了裕亲王保泰?

  思绪纷乱之间,胤禛就已经过了永和门,到了永和宫。撩起袍角跪下来:“儿子胤禛给德额娘请安,德额娘福寿康宁。”

  得,就这么个称呼,就让德妃瞬间无奈又冷静。

  挥帕子的手都有些无力了:“起磕吧。眼见着选秀结束,弘晖福晋的人选也马上就定下来。那孩子康熙三十六年生,如今都虚十九了,正经老大不小。婚事一旦定下,就该赶紧张罗着大婚了。你这当阿玛的不说帮儿子张罗着些,怎么还在这个时候远行江南?”

  胤禛困惑眨眼:“有皇阿玛指婚,内务府、宗人府操持、福晋掌舵,也用不着我非得留在京城吧!”

  德妃:……

  想说需不需要是一方面,关键是,这个关键的时候你真的不能走。

  但他们母子感情在那里,简单的话却不方便简单说。

  她只好又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方向去扯,着重往胤禛的安全上说。

  然后,她的好大儿又给她跪了:“儿子多谢德额娘挂怀,但儿子身为大清皇子。自小便受皇阿玛教导,受天下百姓供养。自然也该为大清兴旺发达,而献出自己的力量。十四弟比儿子还小几岁,都能为了打击策妄阿拉布坦,扬我大清国威而悍然奔赴前线。儿子这当兄长的,岂能落后太多?”

  这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直接说到德妃泪目:“罢罢罢,儿大不由娘。你们一个个的翅膀都硬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为娘说不动,也管不听。只是……”

  “去年冬日,你们皇阿玛就被老八气得不轻。前头二阿哥又……皇上当年,可是中过风的。你就不怕……”

  话没说完,胤禛便让她慎言。

  皇阿玛乃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自有长生天庇佑。

  德妃嘴角微抽,想说秦始皇还把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字刻在玉玺上,也没耽误他突然间就暴毙在巡游的路上啊!

  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盼着万岁万岁万万岁?

  实际上,如当今这般能在位五十年不止的,不足一巴掌之数。

  眼看着临终末晚,咱们得善于自谋呀!

  不然过了这个村,再没有这个店。再回首,就只能对旁人拱手称臣了。称臣不要紧,万一上位的那个与自己关系不佳,或者干脆既贤妒能。那就别说贤王,连闲王能不能有命当,都是未知之数了。

  身家性命,都寄托在旁人一念之间。

  多危险呢?

  胤禛:……

  懂了,他这位生母应该是尝试过,也确定了十四就是块烂泥,且不想上墙。所以这扶持十四上位,让他做贤王的计划适时做出调整。

  想让他做皇帝,十四来当贤王了。

  被退而求其次的雍亲王感觉微妙,但还是闭紧了嘴巴。坚决不跟生母坦诚,也不与她搞交心、玩同盟。

  只道皇阿玛圣旨已下,一切已成定局,德额娘勿复多言。

  这话听在德妃耳朵里,就有那么点他玩儿都玩儿了,也已经玩脱了。如今皇上将计就计,他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

  说话算话地往江南,踏踏实实办差。以期在最短时间之内,干出最漂亮的业绩来,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今康熙年事已高,越发少御后宫。此番选秀,也只象征性地留了两个秀女罢了。

  便看着儿子面子上,偶尔跟四妃、贵妃用个膳。

  便住一两夜,自然也都是盖着被子纯聊天。说着说着,难免就有些失去防备心的时候。一来二去,德妃对胤禛想要从事的事情也有些了解。

  知道那动别人来钱路,甚至别人与别人家眷性命的事儿,不但危险重重,还注定耗日持久。

  于是再度审慎地瞧了瞧四周,确定没有被偷看之虞。

  这才以手为笔,蘸茶水为墨。

  一字一句地在桌上写着:无妨,若你不愿往,为娘自有法子。纵这么些年来,你我母子表面瞧着不合。但不管怎么说,你也到底还是本宫所出。

  若十四前脚刚走,后脚本宫便身体违和,皇上自然不会再把你派出去。

  等缠绵病榻的我好了,江南之事也该有人接手了。如此,老四你占着孝字,为尽孝道,自然没有人会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

  胤禛:!!!

  不得不说,这法子虽然不多新巧,但实在好用,还不会惹人怀疑。

  但他真不是虚晃一枪,而是确确实实想去江南啊!

  想着暂时脱离漩涡之外,干出切切实实的成绩来。以此来跟皇阿玛证明,他确实有能力扛起大清江山来。

  为防生母说到做到,伤己伤儿。

  胤禛赶紧起身,也学着她的样子,蘸水在桌上写了龙飞凤舞的万万不可四字。

  在德妃诧异的目光中,他手上一顿,又写出此事是予千辛万苦所求。好不容易才得皇阿玛同意,德额娘万万莫擅自插手,坏我计划。

  德妃错愕,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又快速写道:那皇位呢?进一步号令天下,退一步永世称臣。可能因为你跟弘晖、弘旻都颇受圣宠的关系,连个安安稳稳称臣的机会都未必有。

  你姨母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那么同理,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也不是好皇子。

  太子两立两废,又出了这么个矾书案,再无可能。皇上磨刀,生生磨废了爱子,自然也深恨磨刀石。

  大阿哥无望。

  三只虚张声势,实则除了编书乏善可陈。老五、老十早早被摒除在外,老七有残疾在身。老八也彻底没戏,老九不堪大用。

  十二太不争,十三被皇上所厌,十四……

  德妃手上顿了顿,到底还是无奈写道:那臭小子坚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最多当个铁帽子王。

  十五几个看似得宠,但生母是汉女的身份就注定了他们绝不可能有机会。否则的话,二度封爵时,他们也不至于连个贝子都没有。

  所以综合想来,你希望最大,最有可能。何以全无斗志,早早就想离开京城这个核心呢?

  到这时候再继续瞒着,还不知道他这位聪明,但是不够聪明的生母又做出来多少多余动作来劝他顺应时势呢!

  于是,胤禛锁眉。

  略作思索之间,到底还是写下如此境地,皇阿玛对所有皇子防范甚深。与其留在京城,做那秀于林的木,动辄得咎。何如抽身于外,好生干出翻业绩来?

  到底皇阿玛择继承人,除了个人好恶,父子感情之外,考虑最多也最重要的就是能力!

  一个上位者,在位的时候不怕被儿子抢班夺权?又有哪一个真正临终时,不盼着自己所托付的是个能继往开来之君?

  前无古人值得骄傲,真后无来者了,怕是哭都找不着调吧。

  德妃被后头促狭的这句逗乐。

  确定好大儿并非无意无谋,她这个太后梦且有希望后,德妃只觉得满天的云彩都散了,心内无比光明。

  忙道她一介后宫女子,见识到底有限,远不如他思虑周全。

  既然他心里有数,自己便也不多说。但凡有什么她力所能及的,尽管开口。

  德妃娘娘可乐意为自己的太后之路添砖加瓦了。

  但胤禛却只写了一动不如一静,这时候做多错多,让她保持原样就好。

  虽为生身之母,但没抚养过孩子几天。有了十四之后,还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拯救她脱离苦海的老儿子身上。

  以至于这么些年来,母子感情如君子之交。

  若不能在最后关头帮上点忙,出上点力,德妃就不免担心自己这个太后的含金量了。

  胤禛:……

  只写玉牒未改,母子名分未变,大清以孝治国。

  言下之意,不管是从礼法还是孝道上,都会尊敬生母。尊她为皇太后,如今上对太后一样。

  更多的,大概就没有了。

  看懂这言外之意的德妃笑,不就是富贵荣华的老吉祥物吗?

  她可以!

  她最最羡慕的,就是太后这般后宫第一大,所有人屈膝请安,皇上都给下跪的尊荣。什么好东西都得头一份,被奉着南巡北狩、东巡的风光。

  至于两个儿子互不和睦,可能将来手足相残?

  有虎威的世界里,德妃娘娘从不担心这个。一个大外甥,就能把小儿子镇压得明明白白。而大儿子冷归冷,却最讲原则。

  只要小儿子循规蹈矩,一个富贵闲王绝对少不了。

  万般惦念的事情,终于有了个好苗头之后,德妃满心阳光。瞧了瞧那被她们娘俩手指沾过的茶杯,直接砸在地上来了个毁尸灭迹。

  没等外头守着的奴才们问,她自己就先吼出来:“十四马上就要随军出征,正是千般艰难,万般危险的时候。你当哥哥的,不留在京城统筹好粮草等,往江南去什么?没个自己人瞧着,万一户部那起子赃官趁机贪污受贿、克扣我儿粮草该如何?”

  胤禛:!!!

  是真为自家生母的机智给跪了。

  合着人家早在宣他进宫前,都已经找好了完美借口。理不直气也壮,偏心偏到明目张胆,就要为了老儿子把大儿子摁在户部。

  到时候不管成与不成,旁人都只会同情四阿哥。

  上辈子不修,今生摊上这么个偏心生母。只一颗红心为十四,处处为十四考量。哪能想到偏心亲娘已经调转方向,开始支持大儿子了呢?

  胤禛配合苦笑,顶着生母怒火坚持。

  把自己一心一意为大清天下,惦着黎民百姓,狠艹了一波敬业人设。

  连康熙听了都不禁颔首,别的不说,诸皇子中还真就老四心最正,最肯为百姓、为天下办点实事。

  便有心,也争得君子。

  不像那几个,藏头露尾的,竟使些个上不得台面的小道。想想那信妖道之言,想要戕害手足的。为了帮废太子复立而诬告的,踩着他这个皇上之名给自己邀买名声的……

  不智的不智,不争的不争。

  竟是多半不可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