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帝堂妹 第152章

作者:星辉映川 标签: BG同人

  “我这次出去后,见识了乾坤之大,方觉这宫中的天地小。公主将来有什么打算吗?”上官婉儿道。

  太平公主呷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盏,凝视着上官婉儿,道:“你也是劝我入仕的?”

  “也?”上官婉儿疑惑。

  太平公主道:“别人给我提议,我正考虑,想听听你的想法。”

  上官婉儿见太平公主意动,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道:“依我说,公主就该去入仕,你看看现在的楚王殿下,还有东平郡王。不说其他,就说权势,楚王殿下为相,东平郡王俨然是流求的无冕之王。”

  “只要是皇帝的女儿就能封为公主,公主你难道就不想封王吗?”上官婉儿的声音仿佛带着迷人的诱惑。

  太平公主闻言一顿,反驳道:“我想封王,还不是阿娘一句话的事情?”

  上官婉儿摇摇头道:“若没有功绩,公主很难封王。楚王兢兢业业几十年,功绩有目共睹。东平郡王只身入流求,为大唐开疆拓土。她们封王,大臣即使有异议,陛下也能驳回。”

  “功绩在那儿摆着呢。”上官婉儿道:“陛下只要说一句,谁能做出二人的功绩,她就封谁为王,他人便无话可说。但公主们若无寸功,封王……难之又难。”

  “封王更多的不是身份的提升,而是功绩的证明。”上官婉儿最后总结道。

  太平公主沉思,半响道:“你说我要去哪儿?”

  上官婉儿嘴角弯起:“这要看公主志向。我是从外面回来的,若公主想要发展,我建议公主去地方,这样能了解民情,也能开阔眼界。”

  太平公主又沉思道:“你容我想想,要去哪里。”

  上官婉儿高兴地应了一声,不自觉地为太平公主筹划起来:“你外出三四年,然后回京从尚书省的六部做起,只要做得好,不出十年,凭着陛下爱女的身份,你至少就能封个郡王。”

  太平公主眉毛一扬道:“五嫂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太平公主的五嫂就是武徽音,现在的东平郡王。

  改朝换代,新帝登基。太平公主提到的东平郡王武徽音在上官婉儿来神都的两个月后,就带着盛大的朝贺队伍来到神都。

  神皇登基为帝的消息传来,武徽音就想着要去京师庆贺。她现在既是东平郡王,也是流求都督府的都督,治地悬在海外,更需要加强和神皇的联系,也免得被人误会。

  武徽音收到消息后,就立刻快马加鞭往神都去了一封信,请求回京述职。武徽音知道武媚娘喜欢煊赫的性子,就提到海外诸国使者听到神皇登基,亦想拜见神皇。

  武媚娘果然同意,敕令武徽音用心携带海外使者来京师朝贺。武徽音带着十多个国家的使团,浩浩荡荡开着一队海船来到长江口。

  但是海船与江船不同,不便进入内河航道。武徽音等人换上提前租好的江船,顺着大运河前往神都。

  今日神都的百姓远远看到几艘张灯结彩的大船驶来,船上还传来了鼓乐的声音。

  太平公主领着鸿胪寺的官员正在码头上等候。太平公主说了要帮武媚娘分忧的话后,武媚娘奇异地看了她一眼,让她和举荐来的女史一起上课,还要参加参加考核。

  这和太平公主想象中的阿娘立马赐给她一个大官的画面完全不同,于是只能苦兮兮地和一百多个女史一起上课。

  功课繁重,她又不服输,只能私底下找人补课。这个人当然就是上官婉儿,为此太平公主和几个孩子搬到宫中居住。

  两个小的由乳母宫女带着,而老大薛崇胤和老二薛崇琰在宫中办的学堂读书。说到学堂就要提到武婧儿了。

  她再三思考,和武媚娘商议后,决定依照后汉和熹皇后旧例,将宗亲家十五岁以下五岁以上的孩子接到宫中□□导,每五日可回家休息一日。

  于是,太平公主的一子一女、武承嗣等人的子女,以及李旦的适龄子女都被接入宫中□□导。李旦降为皇嗣,上个月从宫中搬了出来,虽然依然被圈禁在府中,但好歹活动的地方大了。

  除了李显的几个孩子,还有秦梦年家的阿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宫里了。

  武媚娘对两个成年的儿子忌惮,但对这些小孩子却没什么特别的看法。

  飘远的思绪收了回来,太平公主突然迫切想见她这位大嫂。

  对,是大嫂。武周代唐,异母的兄姐,自然不能算他们的排行。于是,他们兄妹的排行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五兄、六兄、七兄、八兄成了大兄、二兄、三兄和四兄。

  大船稳稳地停下,先从上面下来一队身着甲胄的女子,再是两队侍女和随从,然后走出一位身着紫袍身前绣青鸾的女子,眉目端静,身上散发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大嫂!”太平公主快步上前,一把握住武徽音的手,脸上露出开心的表情。武徽音和太平公主早年姑嫂关系不错。

  “太平?”武徽音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太平公主身后的鸿胪寺一众官员行礼道:“微臣参见东平郡王。”

  武徽音一边朝太平公主颔首示意,一边让鸿胪寺的官员起身:“劳烦诸位同僚接待各国使团。”

  说完,武徽音又看向身侧的女子说道:“瑞徵你领着鸿胪寺的同僚去见使团。周瑞徵,她是都督府的录事。若我不在,诸位有事可直接找她。”

  周瑞徵和鸿胪寺的官员们见过礼,就带着鸿胪寺的人去迎接各国使团。

  太平公主携着武徽音的手往前走,两人一起坐上马车。太平公主这才发问:“姓周?周瑞徵莫不是当年出去的第一批宫女?”

  武徽音闻言,惊讶于太平公主竟然知道这些事情,脸上露出笑容道:“是,瑞徵原名茉莉。”

  太平公主叹道:“我听婉儿说,这几个从宫里出来的娘子都发展地很好。”

  武徽音嘴角弯起了曼妙的弧度,上下打了眼太平公主,笑道:“太平,你难道也要参政?”

  太平公主竟然点点头,随后摊手道:“阿娘竟然让我去和女史们一起学习。”

  武徽音赞道:“你要参政是好事啊。”

  “是好事。”武徽音又重复了一遍,心中为太平公主感到高兴:“我也是你这样的年纪才出仕呢。你将来一定大有可为。”

  武徽音想起了武婧儿托付她教养李显长子李重照的事情。看完武婧儿来信,武徽音就明白了三姑母在为未来的继承人担忧。

  在武徽音看来,如今大唐的摊子摊得太大了,这需要至少两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将现有的领地消化完。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现在的大唐,历经高祖、太宗、高宗、当今圣上四代人的努力,才将大唐开拓到现在这样拥有广袤的疆域。

  大唐现在由圣上守着没什么问题,但圣上百年之后,若没有一位强悍的帝王压制,恐怕大唐的边境要分崩离析。

  如今太平公主愿意接触政事,不知道她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加入继承人的考核,武徽音都十分开心。

  多了一人,未来就多了一分选择,就多了一分可能。

  武徽音又向太平详细询问了宫中情形,太平公主一一回答,不知不觉到了紫微宫门口。

  武徽音停下脚步,仰头看着在矗立在宫中的明堂,目不转睛地看着。太平公主跟着看去,笑道:“不管看了多少次,再看到依然心潮澎湃。等面见完阿娘,我带你去参观明堂。”

  武徽音转头看向太平公主道:“那大嫂就要劳烦太平了。”

  太平公主和武徽音一起来到贞观殿,面见圣上。

  “徽音拜见圣上,圣上仙福永享。”武徽音看到御座上身着龙袍的武媚娘,不知为何眼眶中瞬间充满了泪水。

  武徽音扪心自问,她对圣上是怀有感激之情,尤其是她任流求都督府和封王之事。

  虽然有太子的嘱托,但圣上确实把她当成了家人,对她委以重任,大胆放权,更是将她封王。

  武徽音知道自己死后,由于太子被追为皇帝,她肯定能被追赠为皇后,但相比于死后的皇后之名,她更珍惜更喜欢东平郡王这个封号。

  东平,平定东方。这个与武家诸侄不同的封号,包含着对武徽音功劳的认可。

  武媚娘看到武徽音恍恍惚惚想起了那个温雅如玉的长子,心中动容,起身扶起武徽音道:“自家人何必如此多礼。”

  武徽音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道:“姑母登基为帝,这是徽音第一见姑母,定要行全礼才好。”

  武媚娘闻言,心中的沉郁扫去,笑起来道:“你呀……快去你见见你三姑母。”

  武徽音转身来到武婧儿的身边,行礼道:“徽音见过楚王殿下。”

  武婧儿扶起武徽音笑道:“自家人不用多礼。”这位是武徽音封王掌权的贵人和引路人。

  武媚娘让几人坐下说话,宫女奉上茶水。寒暄完,武徽音说起武媚娘最感兴趣的使团来。

  武徽音说道:“这次来朝的使团有真腊、林邑、波斯、大秦、倭国、天竺等十多个使团。其中波斯和大秦因海路遥远,回国报信的船队来不及回来,这次来大唐的使团是波斯和大秦的宗室,有在外行事的便宜权利。”

  武媚娘颔首道:“无碍。你这次做的很好,朕欲在明堂设宴招待他们。”

  武徽音笑道:“我在外面也算见得多了,但纵观中外,哪个国家都比不上京师和神都,而且神都变化极大,繁荣昌盛世间无匹,我几乎没认出来。”

  武媚娘笑道:“那你在神都时就好好赏玩。”

  武徽音点头道:“姑母疼我。我给姑母带了一件贺礼。”

  “什么贺礼?”

  武徽音笑吟吟道:“白银三十万两。”

  “你从哪儿弄的钱?”武媚娘的眼睛瞬间睁大了几分,这可是三十万两白银,还是从流求那个生地弄来的。

  武徽音解释道:“圣上怜惜百姓,姑母疼爱侄女,特意免除流求的租赋鼓励垦荒,还允许侄女支取关税建设流求。”

  “这钱是流求的关税?”武媚娘疑惑。

  武婧儿有不同的看法,她建过泉州城,管过市舶使。关税多,但花的更多。

  “你是不是发现了银矿?”武婧儿问道。

  “银矿?”一旁安静听着的太平公主惊呼出声。

  武徽音对着武婧儿点头,然后又摇头道:“算,也不算。银矿在倭国,工匠勘探过,说是产量很大。这银矿来源一半是通过贸易,另一半算是合作挖掘。”在“合作挖掘”几个字上,武徽音放重了声音。

  “这是第一批冶炼出来的银两,本应该提前送来,但由于等使团耽搁了一些时间。”武徽音解释道。

  武媚娘激动起来,有了钱,她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路,修起来;大坝、河堤、海塘,尽管建;可以实现真正的轻徭薄赋……

  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第135章 . 武皇 流求设省×水师四卫

  “徽音, 你带舆图了吗?”武婧儿的声音呼回了武媚娘飘远的思绪。

  “舆图。”武媚娘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凝视着武徽音重复道。

  武徽音一向做事细致周全,既然要上贡白银, 早已将舆图随身携带。她闻言, 立刻将舆图从袖中取出,展开铺在桌子上。

  舆图轻薄坚韧,上面用特制的墨水清晰地画着水域、航道和岛屿。武媚娘的目光先落在几座大岛屿上, 眉头微微一皱, 道:“昔年先帝征高丽,倭国曾协助百济残部与刘仁轨在白江口打了一场。倭国就是这些岛屿上的国家啊。”

  武婧儿听到倭国, 冷笑一声,道:“他们当初被打怕了,现在窝着悄悄猥琐发育,想要一鸣惊人呢。”

  武媚娘的眼睛盯着舆图,道:“倭国北临安东,南接流求,昔年又助纣为虐, 早晚为我心腹之患。”

  武徽音点头道:“侄女也这样认为。”

  武媚娘的目光扫过倭国,又重点关注了几道海峡, 最后落在广袤的海洋上面,思考道:“这海洋的尽头是什么呢?会不会还有丰饶的陆地?”

  武婧儿听到这话,心砰砰作响,坚定地点点头道:“一定会有一片广袤丰饶的土地。”

  武媚娘道:“怎么这么肯定?不过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我曾记得你和我说过, 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是圆的, 沿着一个方向出发,最终会回到原点。”

  武徽音也知道这个观点,甚至想派人去验证这个观点, 但是现在的船达不到这样的技术,遗憾道:“我们没有这样的船。”

  武婧儿听到后,道:“你们要从造船的材质和动力方面进行改进。归根到底,人才最重要,你们的学堂还办着呢?教材要时刻改进。”

  武徽音道:“学堂的数量比之前增加了三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