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这叫谋士 第113章

作者:千里江风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基建 BG同人

  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封原本应当由州府长官来执笔的奏报,居然会变成由乔琰来写呢?

  这显然不会是因为乔琰的文采功夫了得。

  起码以刘宏看来,这封奏表之中承袭了乔琰一贯以来在文辞上的平实特质,只是将并州的情形据实以报而已,那以张懿这文官出身的笔墨功夫也足够应付了。

  他带着这种想法打开了第二封奏表。

  上面醒目异常的三个大字映入了他的眼中。

  请罪书。

同样是乔琰的字迹。

  这过分直白的表达让刘宏不由一愣,但显然,他的那些个疑惑应当都能在这封请罪书中得到答案。

  该说不说,戏志才给乔琰草拟的草稿,在对乔琰这爆发动机的描述上着实是相当精妙。

  刘宏非但没有看出这不是乔琰亲笔所书的口吻,反而好像是身临其境地看到了这年少失怙的县侯在抵达乐平后是如何以此地为家的,又是如何在发觉有蝗灾迹象的时候,选择立即上禀州府。

  最后在蝗灾真正到来的时候,因州府短视,为免贻误时机,干脆选择杀上了门去,先将人给扣押了起来,等到解决了蝗灾的情况再说。

  刘宏差点破口而出一句“真是胆大包天”,就看到了乔琰所写的下一句。

  大致意思便是,她虽然知道她这么做是错的,但是她下次还敢,只是思前想后觉得太对不起陛下的信任了,因此写一封信来告罪。

  随信附上了此前写给州府的建议书以及从张懿的地方搜到的一封特别的书信,以证明她这被迫携箭上门的举动实属不得已。

  刘宏看到这里捏了捏眉心,感觉自己敕封的这位县侯好像当真是个了不得的刺头。

  但看到乔琰这一番爆发,反而让他对这个太过早慧的孩子少了几分提防的情绪。

  好歹还是有些孩童做派……

  就是太会得罪人了些。

  这样的人注定了只能当一个孤臣,而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权臣。

  刘宏心中思忖,这好像对他来说也并不算是个坏事,又紧跟着往下看了下去,见乔琰写道——

  当然,错了就是错了,没按规矩办事就是要接受处罚的,如果陛下要用囚车将她送来洛阳审问,她绝不反抗,听凭陛下处理以正国法。

  不过,乐平相程立并不支持她此番的行动,甚至在她离开乐平的时候,还派出了县尉做出阻拦,只是因为她突如其来的举动太让人意外了,这才没能追上。这件事情不能怪他没有尽早做出阻拦的举动。

  而之后州府下达的各种指令都有官印加盖,在此等情形下,无论是乐平相还是上党、雁门等地都只能听从她的指派。

  故而其中的种种责任,她大可以一人承担。

  为表她如今已是个“成年人”,在写就这封请罪书的时候,她苦思良久,决定给自己取个表字。

  【蝗灾之祸,填埋沟壑,付之一炬可也。】

  【并州尸位素餐之辈,付之一炬亦可也。】

  【琰为火色光华之玉,正合此道,取一烨字;舒有雅意,中分舍予,故以表字云……】

  “烨舒……”

  烨舒!

  刘宏端详着这请罪表上笔画峥嵘的两个字,先前攒蹙而起的眉头舒展开了不少,也忽然朗声笑了出来,“好啊,好一个乔烨舒!”

  “也好一把舍予之火!”

第66章 廷上之问

  烨舒二字直抒己志,让刘宏对乔琰也不免少了几分戒备之心。

  一个手腕完美无缺,且有夺权做实事之能的少年天才,真正长成之后到底能否是他能够驾驭的,又能否是他未来的继承人所驾驭的,实在是个很难给出解释的问题。

  但如果是孤臣酷吏呢?

  在此前便有一个例子——司隶校尉阳球。

  曾从事过平定九江山一带贼寇作乱的并不只是卢植,还有阳球,他正是因为在九江太守任上的除贼而崭露头角的,进而成为平原相、司隶校尉。

  在诛杀宦官王甫一事上,阳球便是其中的主要负责人,其手段之酷烈迫使宦官抱团朝着皇帝求援,最终以曹节诬告阳球、致使阳球被下狱处死告终。

  可刘宏当真不知道彼时的“诬告”是诬告吗?

  倒也未必。

  他借着阳球这等能臣酷吏的手将王甫、侯览这些擅权的宦官处死,全面执掌大权,又在剩余的宦官出于兔死狐悲的心态倒向他之后,杀阳球作为反过来的拉拢。

  在乔琰已经将自己绑架州官的激烈行径作为把柄交到他手中的时候,他看到的到底是一个比之乔玄还要惊人的奇才,还是第二个阳球呢?

  大汉崇尚火德,重视武功的风气,让阳球因母亲受辱而纠结同党杀郡中官吏,在九江山平定乱贼的同时还将郡中官吏给尽数铲除。

  这样的人可为一时之间焚毁蠹虫枯木的炽火,却也必然会在时日过后成为被清算的对象,最终也让这把火烧到了自己的身上。

  但即便有阳球在六年前的教训在先,依然有人以他为目标,并不求高位永固,只求一刻的青史留名。

  在乔琰这种充斥着“下次还敢”意味的请罪,以及这个为一人担责而给自己起的表字之中,刘宏都看出了这种潜质。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随时留意着他脸上神情的张让,清楚地看到了在刘宏脸上,先前的密云积雨,都在此时变成了一种与其说是满意,不如说是发现了新制衡契机的痛快。

  乔烨舒……

  这是个张让此前并未听到过的名字。

  但若结合上并州,他又不难猜到这是哪一位了。

  这只怕是乔琰。

  时隔一年再一次看到这位乐平侯跟一件大事联系在一起,不知道为何,张让就是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只是大约有些人会不那么痛快。

  他旋即就看到刘宏将随着乔琰送来的请罪书附带的两封信拿了起来。

  其中一封正是乔琰所说的,她在彼时于乐平制造龙骨翻车落成之后,也给并州刺史的上书,这其上的日期正是三四个月之前。

  而另一封……

  “袁氏荒唐!”

  刘宏不过才看了几行,先时遇到了个未来工具人的满意,又在此时变成了愠怒之色,更是一把将手中的书帛摔在了地上。

  袁氏在张懿出任并州刺史位置上出了力这件事,刘宏是知道的,毕竟这也正是出于他在实行州牧制度之后的利益交换与平衡。

  可在袁绍写给张懿的信中,言语之间让他凭借周旋于檀石槐死后的胡人势力中,让自己得到扬名的机会,也因此而稍有减少在这种时候对州中要事的处理,无疑是让刘宏直接调转了矛头。

  姑且不论如果蝗灾不曾发生,会是个什么情况,他扶持骞曼与魁头对峙,是否真能让大汉从中牟利,只说说当下。

  如若乔琰没有果断选择挟太守,下令治理并州蝗灾,以张懿这等还要听从汝南袁氏指派的情况,他到底能否下决心除蝗,又能否如乔琰这样快速将乱局平定下来?

  以刘宏所驾驭过的能臣对比,他显然不能!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少了乔琰这个意外,并州又是否会变成如今凉州的局面?

  在并州之地,也是有凉州这等叛乱发起的潜质的。

  可凉州已经让他分散出去了这样多的兵力,并州还能有多少剩余的?

  刘宏无法不因此而动怒。

  他既然默许了世家在提名刺史上做出影响,便不会介意袁绍写信对张懿做出什么指导,但他介意的是有人在这样的局面下,对他的统治促成动摇的因素。

  另一位由世家提名,作为弘农杨氏门生出任刺史的黄琬,已经用其抵达青州刺史任上的卓越政绩证明了这是一位有三公之才的能臣。

  相比之下,张懿的表现实在是让刘宏觉得有点牙疼。

  但好在,张懿的存在也不算全然没用,起码还通过这磨刀石,将乔琰这把利刃给磨出来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如何处置乔琰的这番举动。

  这封请罪书中所说的确实不错,他不能因为乔琰在夺权之后达成的政绩,就将这个箭射刺史的罪名给轻拿轻放了,否则必定会被旁人效仿。

  各州刺史中也诚然还有如张懿一般的存在。

  比如说先前刘焉成为益州牧,就是因为益州刺史郄俭在任上横征暴敛。

  再往小了说一些,凉州刺史耿鄙,虽然不像是郄俭一样,做出这等有害于民生的事情,却也到底只能算是平庸之才。

  那么乔琰的这种举动若是被朝廷直接肯定,难保不会成为各州效仿之事。

  可这些个大有可能打着相似旗号做事的人,却未必有乔琰这等魄力和手段。

  到时候除了给天下生乱之外,又哪里会有一点好处!

  所以刘宏不能放任。

  但要对这把舍身烧灼的炽火做出什么惩处,刘宏又多少觉得有些可惜。

  有此等才华,又有此等为天子之利刃的决心,他如何会舍得将她槛车入京问罪。

  他示意张让将他丢出去的书帛捡回来,又将其反复看了数次,在心中有了几分盘算。

  三日后正逢的朝会之上,端坐上首的刘宏听完了底下众人的诸般汇报,尤其是三辅一带赈灾情况后,忽然说道:“朕有意复杨伯献为三公。”

  杨伯献?

  杨伯献也就是杨赐。

  此前一年间,原本在三公位置上的几个纷纷被置换下岗,即便是杨赐也不例外。

  不过杨赐早对此有所准备——他到底是年纪大了,再从事太尉这等总揽军事的位置耗费的心力太过,确实有些不合适。

  加之他的儿子杨彪已经累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再过上数年便能让杨氏再出一个三公,他也着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这位“退休”了的老人家还颇有些闲情逸致地给杨修写了几封信,对他在乐平跟着一道经营地方所得到的经验做出了一番指点,也让他别觉得自家祖父下台就是什么要命的事情,除非他是靠着“我乃太尉之孙”留在乐平的。

  他原本确实是觉得给乔琰县侯的封赏稍高了些,但在书信往来之中,意识到自家孙儿成长显著,大约是要比留在洛阳这地方更有前景后,他又觉得这县侯之位分属应当了。

  他甚至前几日还盘算起了要不要趁着自己还能喘气,干脆去乐平小住上两月,也正好跟蔡邕去做个伴。

  但显然,随着刘宏的这句话,他这个养老计划只能告终。

  不过现在问题来了,杨赐原本是太尉,他这个官复三公到底是要复到哪个位置上。

  司徒崔烈闻听此话脸色顿时煞白。

  前几日关于是否要放弃凉州的争辩,在傅燮对他那个要么是不智要么是不忠的指责之后,刘宏直接认可了傅燮的说法,决心死守凉州。

上一篇:我的皇帝堂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