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里江风
在三月的中下旬,他才开始调动皇城内由张让等人筛选出的可信近卫。
只是他佯装无事,处处小心地朝着何进举起屠刀,却并未想到会在第一步就出现了一个纰漏。
颇得蹇硕信任的司马潘隐,虽是蹇硕的心腹,却在早年间,甚至是何进还未曾发迹的时候,便与之结为了故交。
蹇硕的兵卒调动所为何事,也自然不可能瞒得住这位军司马。
于是他向何进告了秘。
三月之末的大将军府中,气氛压抑一如冬日。
得知了天子有意诛杀他消息的何进,阴沉了一张脸坐在上首。
先前刘宏只是想要节制他的兵权,他都已经在与何苗的交谈中,表示他们必须做点什么来改变局面,现在杀机已经被明晃晃地摆在了他的面前,也就更是如此!
君要臣死,臣——
臣也是要反抗的!
他已经享受到了这等大权在握的呼风唤雨,又如何会甘愿成为一个陪葬品。
他朝着下方的众人看去。
这大将军府中的人才济济并没有让他紧绷的神情有任何舒展,谁让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也难免怀着自己的小心思。
可反正他都要死了,这些人再有多少小心思也得将其给收起来。
他们怎么都得先保住他何进的命,否则刘协登基,蹇硕张让等人辅政,可难保不会出现第三次党锢之祸!
“本初,你有何想法?”何进环视了一圈,干脆来了个点名。
被点中名字的袁绍,倒是没有突然被问询的慌乱。眼下的局面还未曾超出他的估计,天子位置的更迭,确实伴随着风险,但伴随风险而来的,还有他们一直在尝试达成的诛宦机会!
这是风险之中的机遇!
他回道:“天子属意幼子,方要除去将军,但外患除定,天子也绝不愿意看到京师争斗相持形成内乱。”
这话说的不错,刘宏只想要快刀斩乱麻诛杀何进而已,并不想给后代留下一个残破不堪的京城。
袁绍见何进面露沉思,继续说道:“大将军不妨召集四方军阀,以听命于将军的勇武之士屯兵河东,震慑京城。陛下或会回心转意。”
何进迟疑了片刻,咬牙问道:“本初以为何人可用?”
袁绍朝着董旻看了一眼,回道:“西凉董仲颖可为一助力。”
西凉匹夫,用之罢之容易,正是此时首选!
第117章 对……
“大将军不可!”
袁绍话音刚落,陈琳便站了起来。
“周易中有言,即鹿无虞,谚语中还有说法,言及掩目捕雀,不可欺以得志,捕猎尚且是这样的情况,何况是国家大事?”1
陈琳朝着袁绍拱了拱手,以示自己并无对袁绍不敬的意思,继续说道:“我知大将军如今所面对的情势危急,上有所迫,必行不得已之举。但令人盘踞河东,诈为迫使之策,绝无可能无有后患,此为自欺欺人!”
“以强兵为外援聚会于京畿,必以强者为雄,届时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可成否尚未可知,秖为乱阶却是必然!琳请大将军三思。”
何进一听陈琳这话也不免犹豫了起来。
他朝着袁绍看去,却见对方面色从容,显然没有被陈琳这番质疑给说退。
“本初,有话直说便是。”
袁绍回道:“我知孔璋所忧之事,以外援上临皇都,一来有损于天子权威,如若操作不得法,只恐有更大的反扑,一来若董仲颖有不臣之心,难保有他祸。”
袁绍难道不知道董卓本事吗?
当然不是。
连刘宏身在病中都觉得,董卓此人自西凉崛起,从结交豪强之时便已显现出枭雄气度,必成后患。
此人非但手下有一众西凉武将拥护,有兵行赫赫之势,当年孤军深入追击韩遂等人被围攻的时候还能沉着冷静,行奇策脱身,身边必定有智谋之士。
这样的人物若是给了他正式出兵河东的机会,只怕要出大事。
但董卓也有着比谁都明显的短板。
在如今这个极重人品出身的时代,在袁绍看来,他是没有越权机会的。
正因为如此,袁绍继续说道:“因叔颖在此,有些话我说了得罪人,董仲颖如今虽因平西凉之事受封为前将军,可其出自临洮,无有中原根基,纵兵屯河东,欲再进一步极其难行,更有将军以上位之威从中节制,加有北军五校戍守城郭。凡此种种早做筹备,此便非孔璋所言即鹿无虞,乃是有的放矢。”
当然他并不会多说的是,董卓在升官途中曾得到过袁氏的提拔。
这份提拔并不算太多,起码还不到让袁绍将董卓彻底归入袁氏故吏的程度,但在现如今这计较名声的环境里,董卓若再得了他这番相助,无论如何也该对他袁氏感恩才是。
他话说到此,朝着董旻投了一眼。
董旻先前为那西园八校和度辽将军的人选所恼,很是记恨了世家一番。
若非刘宏没将他那醉话张扬出去,他早该跟袁绍闹起来。但他也没少想到自己被针对而淘汰的情况,暗中对袁绍这等世家子心怀不忿。
不过他这会儿脑子转得也不慢,情知这很可能是兄长在年前与他所说的机会,他连忙在旁补充了一句:
“大将军请放心,我阿兄对大将军素来敬仰,先前不愿为少府与青州牧,也确实是因阿兄自年少便与凉州豪雄结交,不舍离去。若大将军有令,阿兄必当遵从。”
董旻这话说出了就差没指天发誓的样子。
说实话,何进瞧着他这举动,是有几分亲切感的。
也不知道这种亲切感是因为大家的出身都不高,还是因为董旻瞧着也不太像是会动脑子的样子。
以至于他听董旻说什么“大将军有令,阿兄必当遵从”,只觉自己在听的是什么仗义豪侠之言,其中还真有那么些个可信度。
但还不等他对着董旻答应下来,在场的人中又有另一人站了出来。
“我还是觉得此举不妥。”
何进循声望去,见开口说话之人乃是郑泰。
郑泰郑公业乃是举孝廉出身,却不肯接受公车征辟,而是与豪杰多有结交,以自家的四百顷田地供养义士,名闻家乡。
何进在掌大将军权柄后听闻此人名声,将其征用到了手下,对外的官职则是尚书侍郎。
因他对天子征辟并不放在心上,反而投效到他的门下来,何进对他还是有几分特别好感的。
他问道:“不知公业有何意见教我?”
郑泰跟袁绍这等还要因为董旻在场而维持个面子的家伙不一样,他日后能与何颙等人一道密谋刺杀董卓之事,可见是个暴脾气。
他回道:“董卓此人,虎兕之材也,进击韩遂已成,尤有贪念,孤军深入腹地。又有狼戾贼忍之象,虽有叔颖为之作保也不可妄信。大将军这是先除一祸,又来一事!”
“西凉贼子贪狡反复,多见于行,那董仲颖先时不愿解兵权归于中央,若有堂皇之由驾临中原,届时又该当以何种理由令其回返?更何况,事留变生,殷鉴不远,望大将军谨慎处之。”
董旻下意识就想要与郑泰来上个当庭论架。
但郑泰如今年不过四十,又有豪武之貌,此时坦荡视来,让董旻不由担心跟他吵架是否会词穷。
他只能将希冀的目光投向了何进,很有一番我们凉州也有老实人,当真吵不过的意思。
“……”何进又将目光投向了提出这一建议的袁绍。
袁绍沉吟片刻回道:“人品高下之说,恕绍不敢妄加断言,但有一法,可令大将军不必担忧董仲颖陈兵于河东生祸。”
何进目光一亮:“本初言说便是。”
“请大将军除却征召前将军进于河东外,以鲍济北、丁建阳等人行募兵之举,于东侧呼应。且严令董仲颖不可携逾三千士卒,便有不测,也可将其拿下,大将军以为如何?”
袁绍所说的鲍济北就是鲍信,丁建阳便是丁原。
这两人如今也都投效在何进大将军府的麾下。
不过鲍信时任济北相,做官在外,丁原为执金吾,正在京中。
按照袁绍的说法,便是让这两人一个在京城附近募兵,一个从兖州方向募兵而来,而那董卓陈兵河东,位于洛阳的西北方向,正好与之分列东西两侧,成掎角之势。
若能对董卓所带来的兵卒也做出一个人数限制,自然更少了些麻烦。
何进显然对这想法颇感兴趣。
若按此法行事,董卓在此番起到的作用也没有这么大,或许更能减少陈琳与郑泰口中的祸事发生。
见郑泰还有话想说,何进连忙抬手示意他先不必多言。
但在此时,何颙又站了出来。
何颙早前为三公府议事的主持,也对何进早几年间的行事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见他站了出来,何进虽在心中不免哀叹了一句这建议当真是一波三折,却还是先示意他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对本初的建议并无意见。”何颙说道,“但将军要让董仲颖于河东进军就必须注意一个人。若陛下在得闻消息后令另一人自北面出兵,又令皇甫将军往东趋进,董仲颖的胁迫顷刻可解。”
自北面出兵?
何进当即明白了何颙在说的是谁。
“你是说那乔烨舒?”
“不错。”何颙回道。
因为先前的西园八校选拔比斗,也因为乔琰先行让郭嘉给何颙传递了消息,却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何颙难免对乔琰心存忌惮。
这位并州牧的心术手段,绝不能用寻常少年的标准来衡量。去岁春日她出兵进攻鲜卑得胜归来,更是让何颙对她的评价再往上抬了一个层次。
那么让董卓作为何进的外援,逼迫当今天子做出决定,是否刘宏真就没有破解之法了呢?
倒也未必,他还能调动乔烨舒这张王牌。
那董卓手下的兵卒是从凉州战场上历练出来的,乔琰手下的人,又如何不是经历了对战胡虏的战事!
这一者之间若是同等人数的较量,结局尚未可知。
但若是董卓在何进的限制下,只带着三千人马前来,乔琰自汾水流域的山口出兵,则必然稳占优势。
要是再加上了此时还在西凉的皇甫嵩回兵出击,胜负就更不用说了。
何颙只怕这威慑不成,反而成了天子追究何进过错,对他发起清算的理由。
“这一点伯求却是过虑了,”不用袁绍开口,何进自己就能回答这个问题,“自太医署中传出的消息,陛下大约已活不过四月,我也并无弑君之意,只是想请陛下莫要在病中做出了不明智的选择,如此一来,只需我等在四月里占据上风便够了。”
“巧得很,三日之前,那乔烨舒如去年旧例,往塞外进攻鲜卑王庭去了,去岁之变,鲜卑部族必然迁移,要寻到王庭所在并非易事,就算天子有召,她也是来不了的。”
何进说到这里自己先笑了出来。
这位乔侯北出塞外的时间可着实不好。
上一篇:我的皇帝堂妹
下一篇:在恋爱游戏玩首领R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