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这叫谋士 第246章

作者:千里江风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基建 BG同人

  “你们觉得是否应当削弱其他位置的防御,全力戍守长安以西的这一线?”

  董卓原本的算盘打得很响亮,在凉州有马腾韩遂作为援助,哪怕乔琰先选择攻袭长安,他也可以发动羌人散部和那两支凉州军阀从背后进攻,正是两头夹击之势。

  但现在他的后援中,羌人散部在乔琰的军屯扩张和暴力劫掠中,没了这个偷袭于她的胆量。

  马腾和韩遂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收拢布防兵力再出战,必然耽误时间。

  而有了这个时间差,按照乔琰麾下部从在高平城一战中所表现出的强势,她真的打不进三辅吗?

  拦截在长安以西的郿坞,再怎么按照董卓的意思打造成了一座坚城,又令李傕把守在此地,也还不及高平的河深城坚。

  这道防线未必就能奏效。

  “我不建议相国撤去华阴的防守。”段煨听完了董卓的这番分析后回道。

  “并州军要进攻长安,按照目前展开的战线有三条路,其中高陵的那条,两山夹道最窄,直道的情形最容易监测,相对防守容易。但华阴需要防备并州内部直接走黄河或者北洛河水道直入关中平原,本身的隘口又太宽,依然必以重兵把守。”

  董卓点了点头,认可段煨的这个判断。

  段煨继续说道:“另外一条路就是目前走高平方向而来的,这一条同样把守不易……”

  他想了想,似乎在迟疑是否要接着说下去,见董卓朝着他投来了个准允的眼神,他才说了下去,“我的建议是,虽然临阵换将多有不妥,但为了达成长安的全线防守,也不可不为。”

  “请相国令张将军改驻华阴。我在此地所设的军屯已初见成效,后来者循规而做就是。张将军麾下的骑兵不差,在洛川也能展开作战。”

  “令李将军改驻高陵,此地险关不易出错。至于我——”

  “我去替相国守住后方的凉州来犯兵马!”

  段煨的这话一出,董卓当即合掌而笑:“有忠明这句话,我就不担心了。”

  董卓绝不会怀疑段煨的忠诚,因为段煨这位段颎的族弟比谁都要清楚,在这个凉州人走不了正常升迁之路的局面下,只有让出自凉州的董卓置身于高位,段煨才不会和段颎落到一个下场。

  如今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凉州方面,也只有让段煨去把守那个方向,才能让董卓觉得安心。

  在隐约窥见了朝堂上众人对于乔琰进攻长安的喜闻乐见后,董卓毫不犹豫地完成了这一出人事调度。

  他已经从洛阳往长安逃窜了一次,便绝不打算再跑第二次,所以他必须将此地严防死守!

  长安以西,段煨。

  长安以北,李傕。

  长安以东,张济。

  这就是这一番调整之后的布局。

  董卓的这种积极备战态度显然是能传递给他麾下各位将领的,这场兵员调动也就进行得格外快速,或许对此事唯一有些不满的也就是李傕了。

  他与随军的妻子抱怨道:“你说相国这是什么意思?高陵要比郿坞和华阴守卫的难度小,我只要还长了一双眼睛就看得出来。这不就是明摆着要将我们这些人分出个三六九等来?”

  李傕当然知道,他和段煨的实力是没法比的,可他怎么说也是和张济算是平起平坐的,怎么就是让张济去接手段煨的屯田结果,而他只能在高陵这地方呢?

  相国言外之意,他的实力不如那两人!

  不带这样潜台词地嫌弃人的!

  李傕心中的不满溢于言表。

  却听他夫人说道:“这有点什么,相国不是也说了,让你还得分兵一部分驻扎在昔年甘泉宫的位置,形成两道防御,因你还有一外甥可委派才给了你这个任务。”

  “高陵为泾水河口,地位要紧,淳化为直道终点,也同样是要害之地,甚至是前汉的陪都所在。要我来选,我还宁可住那儿去。若不是式儿年幼,这美差怎能给胡封这小子。”

  李傕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暂且压下了心中的不满。

  可他到底是真对此不多计较了,还是只在表面上做出了这个样子,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董卓这番对长安布防的调整,在长安内部有诸多内应的情况下,并不难传递到乔琰的耳中。

  但这番调整并不影响她的出兵计划。

  她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直接攻入长安。

  在这光熹二年的四月底和五月初,高平陆续接收从并州送来的粮草,完成了城中的囤积,火石寨军屯也彻底完成农田的播种和农舍的建造。

  这让乔琰在凉州内部扎入的钉子,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根据地。

  最令她觉得惊喜的还是姚嫦的表现。

  她确实要比其他羌人部落来得敏锐的判断力,在乔琰对她给出了一部分军屯管理权限后,很快在种地之余拉扯出了一支愿意为乔琰作战的羌人队伍。

  她说让乔琰与其选择于夫罗这些南匈奴人,还不如选择她,也不只是为了她的部落能谋求生存所拿出的夸大说辞。

  在她向着乔琰汇报这些羌人各自的来源、亲人组成和擅长之事后,乔琰对上对方干劲十足的目光,可以确认另外的一件事——

  她说的这些人立场可以站在乔琰这一边,也不会是随便做出的判断。

  她此刻正在寻觅一个建功的机会,来证明自己还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乔琰对她招了招手,示意她到近处来。

  姚嫦见乔琰旋即伸手指向了她面前的地图问道:“若是我需要你替我拿下阿阳,你有多大的把握?”

  阿阳?

  姚嫦生活在本地,自然对阿阳有所了解。

  这正是火石寨军屯所用的清水河发源地所在。

  延熹四年,原本生活在上郡的沈氐羌与牢姐羌联手,进攻并州凉州和三辅,在被击败后逃难到了阿阳。

  阿阳这地方已可算作是六盘山的另一头,东边有山为屏,西有鹿角口,通向汉阳郡治,正是一处坐守之要害。

  故而,哪怕乔琰在高平一带弄出了这样多的风声,也未曾让身在阿阳的沈氐羌人有何动静。

  他们有这样拒守的底气。

  可姚嫦隐约觉得,以乔琰展现出的气度,她应当不只是因为对方的不听话才要发出进攻的。

  她试探性地问道:“君侯是要先取马腾?”

  乔琰回道:“难道不行吗?”

  姚嫦连忙回道:“不,当然可以!”

  在乔琰约战于韩遂、形似有意进攻,又扼守进攻关中的一条要道,随时可取董卓的情况下,极容易让人忽略掉,她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

  有内应存在的汉阳对她来说就是一片坦途,因此从安定郡入汉阳郡,直取陇西,先解决掉马腾,是完全可行的!

  而这一路上,唯一的麻烦只在阿阳。

  那么,拔掉这个钉子就是了!

  这不是一个必须交给羌人来执行的任务,恰恰相反,是羌人需要凭借此战证明,他们在这位乔并州麾下还有用武之地。

  这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投名状!

第156章 夺命之弩

  在这场交谈的最后,姚嫦朝着乔琰问道:“您打算何时对阿阳动手?”

  她得到的回复是——

  “这应该取决于你。要你看来,投效于我麾下的羌人队伍何时能拿出一场胜仗,这便是动手的时候。”

  五月的中旬,各地的农忙彻底告一段落。

  可田中新苗的生发,并没有让所有人都享受到这种再过数月便可丰收的喜悦。

  夏日在望,也好像是最容易生出各种动乱的时候。

  被吞并掉土地的流民,在煎熬过了冬日和春日后,终于被暑气掘出了最后一点奋力一搏的激烈情绪。

  青州、冀州境内连起两路黄巾,一路以管亥为首,攻于北海,一路以于毒、白绕、眭固为首,攻于魏郡。

  前者姑且不提,后者可算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魏郡的治所便是邺城,那便等同于是天子脚下!

  就算这贼寇起于魏郡的边角,也该当叫做京畿之地。

  这甚至还不如原本凉州贼进犯三辅的位置和洛阳之间的距离远。

  刘辩本以为自己将都城搬迁到了邺城就可以安享太平,却不料还得面对这样贼人在侧的局面。

  在惊怒交加之下,他立刻责令袁绍给出一个交代。

  对此,留守于并州的戏志才在给乔琰写的信中剖析得很明白。

  邺城聚集的权贵让此地的粮价上涨,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是不可控的状态,去年的收成又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提升,到了今年春耕之后,更在不断挤压寻常百姓的生存空间。

  这种粮价的变动扩散出去,在魏郡边缘会出现民不能活的情况,实在寻常。

  这一群在邺城的官员里若是能有精于治理的,或许还能快速分化收拢流民,可要知道,冀州境内为袁绍所启用的,大多是当地豪强出身,要切合实际地抓住民的心思,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刘辩紧急召唤袁绍自青州回返于冀州后,这场动乱确实被快速平定了下去,可被打散开来的流民也陆续涌向了周围的地界。

  这是并州的机会。

  同时也是另外两个地方的机会。

  在这场流民外逃中有两人的表现堪称精彩,但更确切的说,是因为任用他们的人足够有眼光,才让他们有了发挥的余地。

  冀州以北,年仅二十二岁的田畴被幽州牧刘虞任用为从事,主持制定了收拢流民后如何处理杀伤、盗窃、诉讼的法令,教授知识、定仪婚嫁、开辟边地荒田。

  刘虞本人也绝不是个庸才。

  他早在去年开始就主持开拓上谷郡与乌桓交易的胡市,又以渔阳恢复秩序后重启的盐铁行业积攒了收拢流民的钱财。

  在这仁政与律令并行的双管齐下,幽州这个地方直接摆脱了多年间需要依赖于冀州和青州补贴官务开支的局面,而是一跃实现了“谷石三十”,也就是一石米只有三十钱的价格。

  因刘虞此人出自汉光武帝废太子东海恭王一脉,在此等情形下便不乏有幽州人议论——

  那汉灵帝的长子刘辩可以在弟弟被董卓掳劫到长安后,在邺城登基为帝,为何他们的幽州牧刘虞就只能是一个辅政大臣,而不能成为天子正统?

  这种大逆不道的说法,在其他时候可能会立刻偃旗息鼓,在如今这局面下,却不免传播了开来。

  与此同时,在冀州以南,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任命颍川人枣祗为屯田都尉,将从北面而来的流民安顿在了东郡的土地上。

  枣祗其人在“劝课农桑,积谷屯粮”上的本事着实很高,在方今这等时局下,他的作用很可能要比陈宫更大。

  而他是先拒绝了袁绍的邀请,后才投到的曹操这里,更是让曹操对他器重有加。

  在先前乔琰忽悠系统的话中就提到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