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赏花升职 第136章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标签: 清穿 宫斗 历史衍生 爽文 BG同人

  太子未料到自己连辩解的机会都无,一下子愣在原地,他并非傻子,知这是汗阿玛有心惩罚的意思,与他这三日的隐隐期待落差相当大,明知朱三太子之事只是不小心扯进去,汗阿玛竟不愿再给他一个机会吗?

  说起来有点好笑,康熙其实不太愿意处理索额图,毕竟现在的局势早已经变得不能再变,有索额图的太子和纳兰明珠的大阿哥,才能和二阿哥的势力抗衡。

  康熙之所以下定决心处理索额图,还是太子对其过于依赖的缘故,也有这三天他的具体表现在里面。

  从古至今的皇朝外戚都是个问题,他并不愿看见太子过于依赖索额图,他对太子还有期望,才会如此处理。

  康熙看不见自己不放权导致太子不得不依赖外戚,太子也因身处于局势之中看不清出路,再夹着父子之情在其中,多方面原因促使今日这个结果。

  与太子心情截然不同的是大阿哥党,佟家也是在这一时刻确定与太子为敌,接过纳兰明珠先前递过来的橄榄枝。

  索额图被处理已成定局,结局和历史上差不多,索额图被论罪,但赫舍里一族并未被过多牵扯,尤其是孝诚仁皇后一脉,爵位官位都在。

  只是索额图绝对是赫舍里最有才最有能力的人,这些年赫舍里也没培养子孙,养出来的尽是些纨绔子弟,单靠着这些纨绔子弟期待将来翻身怕是在做梦,从现在起,好好培养家族子弟还有一线希望。

  在这样诡异的氛围下,终于下朝。

  下朝后,康熙虽怨太子不懂自己为他打算,为太子地位稳固,或者说为稳定朝堂,往东宫赐了不少东西,也是在向外人说,他依旧宠太子。

  太子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但君臣不是父子,他还是苦笑着谢恩,待奉旨太监梁九功走后,一下子面无表情。

  东宫里的太监齐刷刷跪下。

  至此,这场风波终于接近尾声,眼看着即将暂时平静下来,不少人都暗松一口气,这几天上朝实在太累,精神生理的双重考验,每人能在这种氛围下真的轻松,今天晚上总能睡一个好觉。

  但他们松气的还是有点早。

  对此,胤祉只能说一声“抱歉”,毕竟这个连环计到目前为止只走了一半。

  汗阿玛处理了索额图,为了平衡朝堂,肯定会把目光盯上大哥和他身上,这个时候,也是其他兄弟的最佳发育期。

  正因有马佳芸兰的提醒,胤祉一直关注这些兄弟,从来不小瞧他们。

  也正因不小瞧他们,知道他们个个能力出众,全是人才,为了不将来自己手忙脚乱,把风险提前截断在摇篮里很有必要。

第157章

  于是还没平静两日,京城又出一件大事,这件事让全部人惊掉眼球。

  导火索竟然不来自前朝,而是内务府!

  内务府是什么?

  主掌宫廷事务,包括全部上三旗包衣之政及宫禁事务,共有职官三千多人,大大小小部门五十多个,用一个类比形容,相当于紫禁城的管家。

  康熙是相当信任内务府的,清朝未来的皇帝一个个也是如此,他们认为那些包衣内侍属于依附于他们的奴才,所以不太可能背叛他们,哪来的胆子?

  也正因如此,未来内务府的权利会越来越大,再加上雍正等出生包衣妃嫔的皇帝,最后大到令人惊目瞪舌的地步,连清朝后期的皇帝都无法根治他们,一些非常离谱的事迹在末代皇帝自诉书里有这样过。

  马佳芸兰并没有一开始去除这个毒瘤隐患,除了她需要利用这个外,还有清朝前期内务府那些人的胆子还没那么大,当时去除未必能给予清朝皇室敲响警钟。

  不揭露不加入,马佳芸兰只是一直默默关注着他们。

  专门派了心腹为其制作账本,账本可能比内务府自己还熟悉。

  因胤祁胤祝献上的多个挣钱计策,不止国库,康熙的私库也丰盈起来,比马佳芸兰前世高了不止十倍,而管理其私库的正是内务府的官员。

  内务府小贪时,无人制止,然后他们在阴暗的角落里胃口一点点变大。

  马佳芸兰和胤祉只是联手把他们暴露出来,而且是借太子之手。

  这一次必须动用暗线并且会有一些牺牲。

  桥梁是借太子对大阿哥党的仇恨不得,先是这几日真假大阿哥党在太子及残余太子党面前的蹦哒,再把账本等证据借暗线递出去。

  这才隔了几天,康熙又一次雷霆震怒,不止因内务府贪了他的银子,更重要的是内务府竟然敢贪他的银子!

  这代表着背叛与欺骗。

  内务府与前朝关系不大,相当于他家后花园出了事,也相当于把他的面子在众朝臣面前往地上踩。

  这比江南地震更严重。

  查!

  必须查!

  而且还不能外人查,康熙把爱新觉罗宗室也叫进宫来一起查。

  一开始,康熙还有点怀疑揭露与胤祉会不会有关。

  毕竟这么巧,太子与大阿哥同时出事,胤祉会不会借大阿哥手除掉太子心腹,又借太子之手除掉大阿哥。

  不止康熙这么想,纳兰明珠更是,还有一些朝臣让的人。

  连太子也怀疑过,只是仇恨上了头,再加上他很想把大阿哥搞下去,也就顺水推舟,揭露此事。

  但查了一小半,二阿哥的可能性陡然降低。

  因这内务府与后宫牵扯很深,荣贵妃和惠妃都是后宫管理者,惠妃出事,没道理荣贵妃全然清白无恙。

  因荣贵妃家有在京城开诸多商铺,如女儿坊等,指不定荣贵妃的错比惠妃还高一些。

  彦亲王现在也是忙的焦头烂额,连两位贝勒都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奔波,还有与巾帼公主的通信,从未翻车的他竟然第一次在一向最靠谱的额娘身上翻了先例。

  都知钟粹宫的主子相互成就,彦亲王不可能把自己额娘架在烤架上吧?(马佳芸兰:还自个儿捅自个儿呢!一句话,为了更久远的利益,话说,何时她心这么黑了?)

  这事儿果然还归于太子,太子的计谋也不能让人小瞧。

  胤礽:

  什么鬼???

  胤礽可能也没想到,这件事犹如滚雪花越滚越大。

  这件事上,马佳芸兰和惠妃犯的错差不多,都是对于内务府认知不够,放任其野心,还让他们借自己权利收敛钱财。

  两人的错不相上下。

  界于马佳氏名下的商铺,以及马佳芸兰分位高,从这个角度,马佳芸兰的责任比惠妃大些;但惠妃这么多年做的不少糊涂事也被翻出来,犯的错可比马佳芸兰多多了,惠妃经营多年的形象也是全然崩盘。

  其实犯类似错最大的应该是康熙才对,他才是被狐假虎威最惨的那个。

  但皇帝不会犯错。

  这件事上,犯错的还有一人——同样掌有宫权的佟皇贵妃,并且马佳芸兰她们犯的错与佟皇贵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佟皇贵妃掌有二分之一的宫权,并且名下油水部门最多。

  佟皇贵妃享受于宫规带来的特权,内务府非常擅长揣摩她们这种心理,拍了不少马屁,她也心安理得收下不少来自内务府的孝敬,被欺瞒自然最严重。

  话说,真计较起来,孝康仁太后当年也与之有关系,其在后宫的人脉一半都被佟皇贵妃继承。

  也正因如此,康熙查到的不止内务府敛财,还有包衣试图在后宫妃嫔乃至于皇权上做文章的野心。

  一点都不比当初的佟家差。

  所以佟家与包衣结合的野心,也代表着佟皇贵妃名下的两位阿哥。

  康熙终于第一次意识到内务府包衣对于大清政权的隐患,这真的重重涉及到他的底线,甚至想到前朝宦官之乱。

  大清还是爱新觉罗的大清吗?

  康熙让宗室彻查内务府,又清出去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包衣大姓,比如万硫哈氏、戴佳氏、乌雅氏等。

  万硫哈氏、戴佳氏原本就比较强,戴佳氏曾经还在宫外抚养过皇长子,乌雅氏不强,但出了阿哥公主,也一步步成为大的包衣,竟然成为势力。

  包衣若是真实现野心,得到的比这还多。

  康熙当下制订一条关于对包衣妃嫔入后宫的严格限制。

  这些限令表面上对已入宫的妃嫔们和包衣所出的皇子们影响不大。

  但事实真如此吗?

  康熙对包衣出生的皇子也开始防备,在他们还未来得及锋芒毕露前,这让包衣出生的皇子想要登天更是荆棘丛生。

  佟皇贵妃名下的两位阿哥影响最大,四阿哥和八阿哥也同样受到影响,但他们已经成年,且前者有汉妃养母、后者额娘良贵人完全被惠妃掌控其娘家也主要在边缘辛者库当差,影响略为小一些。

  而这才是马佳芸兰和胤祉真正的目的,知道九龙夺嫡的惨烈,她怎么可能让胤祉再一次面对那样的无助。

  至于马佳芸兰的错,在雪团越滚越大下,已经不算什么。

  只不过康熙还是撤掉荣贵妃的宫务,和佟皇贵妃、贵妃一样,把宫务交给瑾妃、宜妃、宣妃几人处理。

  犯重大错误的佟皇贵妃都没降职,只是佟家越发边缘化而已,荣贵妃和惠妃自然也不会被降位。

  早佛了的瑾妃、宜妃、宣妃:……卧槽,有一种吃瓜吃的开心突然吃到自己身上心肌梗塞的感觉。

第158章

  平息江南贪污案、除去内务府毒瘤,朝政上多了不少职业空缺。

  马佳芸兰从胤祉上书房挑选伴读开始,但胤祉、胤祁、胤祝成亲,都是挑选的潜力人才或潜力人家,再加上胤祉这些年的悉心培养,这个时候正是填补空缺的绝佳时机。

  诚然康熙在用人时会考虑他的背景,但他还是比较重视才干的,胤祉的备选人才只有明年上刷下去一小部分。

  更不提那些暗中的人才,最不缺的便是家世背景不上不下处于中间的人才,这些人的官职可能不是很大,但基本上都属于不可或缺螺丝钉节点。

  太子和大阿哥也在试图往朝廷上插入自己的人。

  只是太子失去索额图,元气大伤,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他的太大监何玉柱也无缘像马佳芸兰的前世一样掌管内务府,现在管理内务府的是爱新觉罗宗室恭亲王常宁。

  其实康熙更想选择裕亲王福全,他更信任这个愿为贤王的二哥,问题在于这次的调查似乎也扫到裕亲王府。

  康熙也不明白裕亲王为什么会参与皇子争斗中来,直到裕亲王第二次请罪他才明白。

  并非裕亲王第二次请罪折上告谁的罪,他只说自己罪过。

  康熙明白是因他想起上一次二哥福全的告罪,是因替大阿哥胤禔顶罪,其他皇子都可以,但福全不想大阿哥登上皇位。

  想明白之后,康熙同意了福全的闭门思过,暂时撤其职。

  常宁便顶了上来,因为比起其他宗室叔叔们,康熙觉得弟弟相对靠谱些。

  其实,比起康熙的儿子,他的兄弟似乎更不好当。

  福全看似受宠,什么时候都提到他,尤其是在表达兄弟情深的时候,实际上被防备颇深,还时不时背锅。

  常宁更好不到哪里去,明确野史到史书都在说康熙不喜欢这个弟弟,待他还不如二哥福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