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海十八
此时,姐妹俩态度高度一致,为了美男家教的到来而高兴。
这就是厚此薄彼了。她们就是喜欢漂亮面孔,而对男人的职业与地位毫不在意。
至于现在的家教艾莎·普洛默小姐有什么不好?
首先是她长得非常普通,也没引人着迷的嗓音让学生沉醉其中,更没有风趣幽默的语言技巧让课程深动有趣。
凯瑟琳与莉迪亚上艾莎的课,不能说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但真的是昏昏欲睡。
换成于连就不一样了。
此时,姐妹俩信心满满,非常期待能被于连辅导,就是光看那张脸也是享受。
楼上卧室。
简与伊丽莎白也在交谈。
简:“利兹,你对莉迪亚的纠正太严厉了一些。你看到了,她其实不是个小心眼的姑娘。一见到布兰度,原来的不满立即无影无踪。
兄妹俩不是从小一起长大,彼此陌生才会让莉迪亚冒出些小情绪。当距离消失,血脉亲情就立刻被唤醒。”
伊丽莎白无奈地摇头,“姐姐,我知道你希望大家和睦相处,但你不要看谁都戴上「善良可亲」的眼镜。哪有什么立刻被唤醒的兄妹情,分明是莉迪亚就看脸。看到好看的人,她的大脑就一片空白。”
尽管不喜小妹的性格,但也没贬低对方是个坏孩子。
“我知道莉迪亚不是小心眼,她是没心眼,更是没头脑才会口不择言。这种时候,亲人应该要纠正她的错误,那才是对她的未来负责,不是吗?”
简面露难色。
早几年,她也多次委婉地指正莉迪亚与凯瑟琳,但收效甚微。
伊丽莎白见到大姐的脸色,直接道破其中根源。
“归根到底就是母亲的偏袒所致。父亲又不管妹妹,而我们再不管,将来她们能活得安稳吗?”
说到这里,伊丽莎白长叹一口气。
心很累。
其实,她不想成为直指妹妹缺点的姐姐,还会落得母亲的埋怨。不如多看几本书,自己能更快乐。
坚持到现在,就是责任心与姐妹情支撑着。
“布兰度终于回家了。我最后努力一次,争取他的支持,一起纠正莉迪亚与凯瑟琳的性情。如果再不行,那就算了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别人只能尊重祝福。”
简想到以往与布兰度的通信内容,她觉得可以乐观一些。
“我认为情况不会朝着糟糕的方向发展。你知道的,一年前开始请家教是布兰度的提议,父亲接纳建议就行动起来。说明他们没有放弃教导凯瑟琳与莉迪亚。”
伊丽莎白点头,她也是这样认为的。
忽而,又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她想到于连,布兰度是否故意找来一位俊美家教想要以毒攻毒,哦不,是要对症下药吗?
这个猜测被咽了回去。
伊丽莎白觉得自己可能想多了。
事情没这样复杂,弟弟需要一位家教,而恰好通过应聘的人长得赏心悦目。
不论如何,先瞧一瞧今夜全家聚会的情况,然后再找布兰度好好聊一聊。
一个屋檐下,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同。
玛丽向来不参与姐妹们的聊天。其实她想参与其中,但是一直无法融入,久而久之就一个人呆着了。
今天,她也独自待在房间内,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
没去想新来的漂亮家教,她满脑子都被各种书本问题挤满了,想找布兰度问一问。
布兰度寄给她好多书,却没有大部头的神学书,是为什么?
不管原因,玛丽已经看起弟弟送的书,不可避免地被这些书籍吸引。
读书过程中不免产生很多疑惑,却不习惯也有些畏惧找父亲解答。布兰度就不一样,会耐心地给她回信。
玛丽这两个月却没寄信。
当休谟病重的消息传回朗博恩,她猜测布兰度应该非常忙碌,不会在这种时候打扰对方。
今天终于把人等回来,一肚子的疑问就要找到出口。
忍不住看一眼座钟,还要再等一等,先让布兰度休整一番。等吃了晚餐,或许还要等全家闲谈结束。
‘耐心!你要有更多的耐心!’
玛丽默念着不让自己急躁。
或许是等待布兰度每月回信养成了习惯,她不再似过去一般做事急于求成,耐心好了不少。
这一天,众人怀着不同想法共进晚餐。
布兰度第一次见到了家庭教师艾莎·普洛默。
说实话,这位小姐相貌普通,但绝不会令人轻视或忽视。
艾莎在举手投足间展示出了什么叫做淑女标准。
更难得的是她不卑不亢,神色疏朗,眉宇平和。没有一丝成为家教的自卑,也没有故作清高的傲气。
她把家教当成一份自力更生的普通工作。在这个时代,却是难得的强大又阔达的心态。
布兰度瞥了一眼于连。此刻,他也神色自然地用餐。
敢用一颗子弹打赌,于连第一次做家教时不可能这样坦然自若。
吃饭,不仅仅是进食。
班纳特家向来没有食不言的规矩,适当交谈让餐桌氛围更融洽。只要不大声喧哗、喋喋不休就好。
按照常理,班纳特夫妇作为长辈应该先说点什么,不让气氛冷冰冰的。
班纳特太太一改往日絮叨。
今天,她忍住了。清楚记得休谟临死之际的嘱托,让她好好教育女儿,并且祝福她家庭和睦。
现在开口的话,就该说让莉迪亚与凯瑟琳不要一味贪玩,改一改对学习敷衍的态度。
这话说出来能让人高兴吗?
班纳特太太不可避免地偏心,让小女儿在吃饭时放松一些吧。
在桌下踢了丈夫一下,示意他讲点什么。
压力给到了班纳特先生的这一边。
班纳特先生在家中习惯性安静,冷不丁被妻子踢了也是尴尬。
他把注意力从食物上移开,然后就发现凯瑟琳与莉迪亚正在大大咧咧地打量于连。
这是心堵的感觉!
对这一幕,班纳特先生不是毫无准备。
早在斯卡伯勒镇就被布兰度提醒过。两位幼妹行事大胆,十二三岁的年纪很喜欢漂亮的人与物。于连的到来99%会引起两人的过度关注,或许还有冒失的行为表现。
此时,作为一家之主该怎么办?
班纳特先生不会迁怒旁人,相貌好不是家教的错误。
他被布兰度建议,作为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欣赏美丽事物没有错,凡事却不宜过界。
道理,他懂。
实际操作,很生疏。
班纳特先生还在想要怎么讲,莉迪亚就先开口了。
莉迪亚好奇地问:“索雷尔先生,您为什么选择来英国?是觉得这里比法国更好吗?”
这个问题过于直白,结合英法多年争斗的时代背景,如果不是出自十二岁孩子之口,简直令人怀疑有故意刁难的成分。
于连早就感到了两个小女孩的灼灼目光。不是从进餐厅的这一刻,而是从今天下午下马车起,他就被高度关注了。
经过神学院的磨砺,他对人的善意与恶意愈发敏感。
这两位小姐把「喜欢看美男」这句话写在了脸上。
可能是年龄尚小,这种眼神尚未令人感到冒犯,也没让人觉得厌恶。
于连不能说没有一丝不适,但他无法抱怨。
布兰度提前在合约里说明,希望家教能引导妹妹行事有度。
这个“度”,以雇主的判断为准。写明这一条,可不就表示要教导的孩子性情有不妥之处,做老师的要有心理准备。
三百英镑,果然赚得不轻松。
有令人放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却也难免有颇具挑战性的工作难题。
于连温和回应莉迪亚,“趁着年轻,我出国看看。朗博恩是很美丽的地方。”
然而,法国是祖国,他一个字也不提,其实就是对波旁王朝的极度厌恶。
莉迪亚听不出于连的潜台词。“您觉得这里美丽,可以多呆几年,大家一定都会喜欢您的。”
“谢谢。”
于连微笑,但不认为会多呆几年。
在一年工作合约到期后,带上这笔高额年薪,他想去伦敦找一找出人头地的路。
如果有的选,希望以真才实干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不是靠娶贵族的女儿进入上流社会。
在见到班纳特先生后,他确信了父亲不一定冷漠自私,温馨的家庭生活是存在的。那么自己对于婚姻是否能有不那么功利的期待?
这时,凯瑟琳问:“索雷尔先生,您觉得法国的哪里最美呢?”
于连: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令他无从答起的问题。只要查理十世在位一天,法国哪里都美好不了。
“巴黎。”
于连随口一提,语气却能佯装得无比真诚。
“虽然我没有去过巴黎,但读过很多它的故事与新闻,那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
于连不想被接二连三地尴尬询问,主动转移话题。“小班纳特先生,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