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第754章

作者:则美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轻松 BG同人

第767章 推宝钞

  “这战舰造不起也养不起啊!”

  户部的几个官员在御书房前面一起议论,起因是年初有人参了莹莹一本,说海军私藏铜锭,加之储存了大量白银,有造反的嫌疑。

  都知道铜和银放在一起能铸币,然而自从进出口商行这几年在不断蚕食南美的矿藏之后,白银和铜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大量钱币开始流通,缓解了钱币不足,然而也让人觉得水军和进出口商行关系太紧密了。

  军权财权在同一个人手上,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

  为了这件事莹莹前几日上朝自辩,告诉这些大臣,银子是贸易用的,至于铜,无论是军舰还是商船,用铜的地方很多。她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大船的船锚需要用锁链连接,一头在船上一头连接船锚,这种锁链全部是铜做的,每条锁链几百丈,起步就是比腰粗,所用的铜是上万石起步,越大的船用的锁链越粗越长,更别提锅炉和一些内部管道了,很多都是铜合金,没有铜大船出海一次就锈蚀到不成样子。

  能站在朝廷上的人都不是笨蛋蠢人,所以她的说法也信,在莹莹走后,主管财政的户部官员都在议论,这造舰太费钱了。他们都知道国库的底蕴,如果靠国库是很难支撑起一支庞大的舰队,现在朝廷里三支庞大的舰队纵横洋面。除了舰队之外,火炮的炮弹也很费钱,那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虽然水军和进出口商行打断骨头连着筋,两家好的跟一家人一样,甚至进出口商行的掌门人就是水军统领,然而长此以往下去肯定会形成藩镇割据,成尾大不掉之势。

  对于这些大臣们来说,这是皇家的事儿,就算将来水军造反上位的还是爱新觉罗家的人,碍不着大家的事儿。但是很多大臣觉得,海棠这一支是小宗,世宗宪皇帝这一支才是大宗,小宗取代大宗让人接受不了。就比如当初朱棣夺了侄儿的皇位,很多人都觉得朱棣这是造反,他的子孙们地位不正。

  因此虽然莹莹的麻烦暂时结束了,但是朝廷里面很多大臣都上书限制水军和进出口商行。

  可是该怎么限制都没主意。

  张廷玉作为一个放出风声回乡养老的老臣,他对这件事非常坚持,认为要把水军和进出口商行彻底撕开才行。

  弘晖问他:“怎么撕开呢?撕开后水军庞大的军费谁来承担呢?靠国库吗?国库现在钱很多,但是一旦投入到海军里面,这点钱立即捉襟见肘,过两年咱们君臣和整个天下都要勒着裤腰带养水军。”

  张廷玉说:“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既让进出口商行出钱养水军,又不能让进出口商行干预水军,甚至代替兵部给他们下令。”

  弘晖说:“有这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你们不是觉得银子和铜能铸币吗?既然如此,废除了白银流通,让白银和铜彻底成为矿石,像铁铝锡一样岂不是更好?这样一来,就是他们囤积了再多的白银和铜锭也没用。”

  张廷玉作为一个老臣,还一直在中枢,以前隐隐约约听说过要推行宝钞,但是先帝觉得这样太冒险一直没答应。如今看来,推行宝钞这件事要提上日程了。

  张廷玉问:“您是说发行爆炒?可是历朝历代都尝试过,都以失败收场……”

  “是的,他们之所以失败很大的原因是超发,比如明朝,宝钞年年印,最后纸钱不值钱了。洪武初年大明宝钞一贯能换一石米,到了洪武三十年,宝钞三贯才能换一石米。但是不可否认,洪武初年宝钞对于修水利稳定天下功不可没。为了咱们的宝钞,光是准备就将近十年,这十年里面朕和阳弟两个人捋顺了全国的钱庄银号,也找了不少失败的原因,所以制定了规则,明确了责任,对宝钞的发行运作回收都有准备,也会有各自的衙门来承担职责。这次会避免明朝宝钞超发多印的局面。”

  张廷玉对此很悲观,使用金银铜做货币是几千年来久经筛选的结果,他觉得如今国势日隆,这么一折腾极有可能会让朝廷由盛转衰引起社会动荡,就极力劝阻弘晖不要发行宝钞。

  和他一样想法的还有很多人,都是朝廷重臣,包括鄂尔泰。鄂尔泰也出声劝阻弘晖:“皇上英明神武,自然不会多发宝钞,那前明的宝钞还用到了英宗时候呢。怕就怕后面的主子爷被奸人蛊惑多发宝钞,那个时候……”那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弘晖的话说得很直白:“那个时候他被百姓唾骂甚至丢了江山也是活该!朕对得起祖宗教好儿子就够了,别的也办不了了。”

  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看来是打定了主意。但是这一群大臣也不会轻易退却,于是雍正朝的几位重臣联名上书阻止这件事。

  鄂尔泰、张廷玉、班第、索柱、丰盛额、莽鹄立、纳延泰及海望等人打头,各部官员跟上,朝廷里面四品以上官员都分着署名。除此以外,宗室里面也纷纷反对,以十六阿哥打头,纷纷劝弘晖放弃发行宝钞,这些人除了跑去请老六阿哥出面劝阻侄儿外,又跑到十四阿哥家求乌雅氏,老太太烦的带着十四两口子直接去南苑住了。

  有人反对就有人赞成,最旗帜鲜明赞成的就是弘阳和舒宜尔哈。弘阳甚至已经把雕版都准备好了,专门在宝泉局下面挂了一个司负责设计,又专门建造了一处印刷坊,找身家清白的人印刷。弘阳作为第一任朝廷钱庄的掌门人,对这件事最积极,简直是兢兢业业,吃住都在衙门,生平第一次这么积极。

  吵吵嚷嚷过了大半个月,顶着反对声,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发行新币“利贞宝钞”,铜板和白银将来未来的十五年内逐渐停止使用。给了这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妥协的结果,朝廷重臣认为把磨合时间拉长,还可以看势头不对的时候稳住场面及时更换回白银。

  这让弘晖很感慨,他和百岁说:“要是朝廷是一处屋子,朕这个主人很爱护的时候,他们恨不得把墙脚挖了屋顶拆了把瓦片砖头弄自家去。可是当朕要拆这房子的时候,他们又哭着喊着不愿意。真是奇也怪哉!”

  百岁说:“多简单啊!房子不倒,他们还能天天弄点瓦片砖头。房子倒了,他们还去那儿弄好处?您可别觉得他们都是好心,嘴上说着忠君爱民,心里想着名利子孙。”

  弘晖笑着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农历二月二这天的傍晚,天上的星星出现后,能看到青龙的龙角也就是二十八星宿的角宿大放光华,这一天被称为龙抬头。

  晚上弘晖摸着发行面值最大的宝钞,感受上面凹凸不平的质感,看着套色图案一条张牙舞爪凶相毕露的飞龙,他自己心里也有些不踏实。但是这一步是必须走的,金银固然好用,但是也走到了尽头,对商贸已经有严重的束缚。

  而这个时候境外的黄金白银开始受到管制,兑汇这个词开始被使用,主管这一项的是重新出山的舒宜尔哈,她自己都知道这是她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再失败,她没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且年龄也不允许她再有翻盘的机会,毕竟新一代在成长,他们更大胆,视野更广阔,精力更旺盛。

  就在京城里面一群权贵哀嚎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说要是勇宪亲王在必能阻止皇上一意孤行,然而这也就是说说而已,因为海棠毕竟在千里之外,对京城的事儿注定了鞭长莫及。

  此时她就在青海,每次来都能发现这里的事情千头万绪,件件都让人挠头。还不能不处理,可是每次处理都免不了要骂骂咧咧,一天下来能把自己气个半死。

  相比较而言,安康就很快乐,她带着人乔装打扮混在城里出没在各种市场,每天都买回来一堆破烂。

  海棠之所以没带着她见本地的官员是因为想培养她处理事情很容易,这丫头也聪明,学过之后第二遍做得很好,让她看看西北的风土人情却是机会难得。

  西北民风彪悍,比软绵绵的江南和慢吞吞的京城更显威武阳刚。事实证明安康也确实喜欢这里,每天回来都兴致勃勃,还跟着杂七杂八地学了很多语言。

  二月二这一天海棠回来得晚,安康打着哈欠在写信,看到海棠就扔下笔去扶着她。

  “祖母,慢点。”

  “嗯,最近有什么感受啊?”

  “感受?没什么感受。”

  海棠不想评价孙女愚钝,最起码够坦诚。就说:“没感受就行,坐吧,等会儿一起吃饭。”

  “嗯。”

  “这几天在外面都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儿了?”

  “还真的有!我碰到一伙卖假古董的,他们就是把品相不怎么好的玉器给做旧,然后当古董卖出去。我跟着他们的人混熟了,还白得了一只手镯呢,我拿来给您看看。”

  海棠看了看这镯子,这是棉里切出个镯子啊!算是玉的部分也就指甲盖大,过不几天肯定跑水成石头。

  海棠就问:“你跟着他们混在一起,觉得哪里好玩儿啊?”

  “和他们躲官兵很好玩儿啊!祖母,你别小看他们,这里面是讲策略讲兵法的。”

  海棠点点头:“嗯,以小见大,还算不错,这几天没浪费,回头给我写一篇感悟来,我看完给你阿玛看。”

  “您给玛法看都别给阿玛看,我阿玛肯定骂我。我过几天再给您,我明儿还去呢,我们约好了明天一起戏耍那些衙役。”

  海棠听了觉得牙疼,但是也没反对。毕竟都有个叛逆的时候,趁早赶紧叛逆,等将来回到京城少点争执。

  吃完饭,海棠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消食后回来躺下,安康则是在摆弄镯子,对着灯光看了又看。

  海棠说:“睡吧。”

  安康答应了一声,把镯子放在枕头下,说:“我想象里面是个小天地,有很多小人在里面耕田种地,甚至还会征战厮杀,这是不是就是须弥芥子的说法?”

  “嗯,是吧。”海棠说道:“对这个我不了解。芥子纳须弥……好像佛家有这种说法。”

  “我以为您很懂,”安康盖好被子闭上眼睛说:“都觉得您无所不能,十分强大。”

  海棠笑起来:“不是,我没到你说的那样强大,你长大就会发现,很多事想办却办不成。史书上有很多人物明明很聪明,却办了很多蠢事,其实这和身不由己有关,处在那个位置上有诸多掣肘,想要办成一件事很难,所以在左右互搏的时候事情就办得蠢蠢的。”

  安康没说话,海棠也没在意,以为安康听懂了。实际上安康也听懂了,但是安康也年轻,她没有对这些道理有太深刻的印象,毕竟是经历得少。

  而安康也在反思,别人都感慨入宝山空手归,明明祖母是宝山,自己就在宝山里住着,为什么还常常觉得自己没得到什么宝物呢?哪怕祖母都把宝物塞自己手上了,还是有种抓不住的感觉。

  是不是自己本来就没这层慧根呢?

第768章 瞒着人

  慧根这个词很有佛教色彩,这个世界上大凡传播得广的宗教都有普世性,佛教起起落落一千多年,其中的智慧是很多人毕生都要钻研的。

  然而在一个成熟的宗教里面再开一支分支却是相当容易,而安康这几日跑出去玩耍,已经在模模糊糊地接触一些不同的教义,青海这里真的是各种宗教汇聚的地方,很多听过的没听过的神仙,见过没见过的习俗这里都有。海棠对这些很排斥,官府的态度就是不管信什么一律禁止,但凡因为信什么闹起来的必须严办导致大家都很和气。

  就因为海棠不信,安康和百寿他们接触得不多,顶多听月娥念叨过几句阿弥陀佛。

  如果询问月娥一些佛教知识,她也就能说一些皮毛,引经据典是做不到的。而且大部分京城贵人的京城是一拜就是两个教,信佛祖也信天尊。也就造成了安康觉得这里人信奉的教义怪怪的却是觉得都能接受,不觉得多拜多信属于离谱行为。她觉得不理解的是这里的菩萨怎么和京城的菩萨不一样。

  她在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就和海棠说:“祖母,我觉得这里的人很怪,他们信的佛教和京城的不一样。”

  京城大部分都是汉传佛教,相对温和一些,前些年皇室在扶植藏传佛教,从顺治到康熙都给五台山拨银子亲自去寺庙参看,得到朝廷拨款的都是藏传佛教。雍正却是一碗水端平,他前几年还瞒着海棠给所有的寺庙都拨银子重新翻修了。

  海棠听到这个问题没在意:“是不一样啊!佛教有三支,南边云南那边有人信奉南传佛教,不过不多。从云贵川往北,大部分是汉传佛教,也就是你经常见的那些,你舅爷没少折腾着和一些大和尚念经打坐。川康藏蒙包括青海有些地方就信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和苯教互相借鉴,你觉得怪怪的就对了。”

  “他们不拜神,但是又四处拜,就是突然对着某一处空地开始拜,神神叨叨的。”

  海棠就说:“多神教信奉万物有灵,就是一阵风都有风神了。你想想,你是不是碰到过一些人在说话的时候突然念一句阿弥陀佛?”

  “有,太皇太后老祖宗就是这样的,说着说着就立即双手合十念一句‘阿弥陀佛’,我反正觉得很怪。”

  海棠只想感慨一句愚昧,但是自己没本事开民智,只能叹息一声。

  最后说了一句:“反正我和神神鬼鬼不共戴天,回头你们要是谁信了,往后清明节别给我烧纸,我不要你们的臭钱。”

  安康觉得祖母发怒得好没预兆,也是神神叨叨的。

  她就问:“祖母,古人讲的黄泉和现在人家信奉的地府不太一样,您说起纸钱,就是信奉人死后还要到地下居住,换句话说,您嘴里不信,实际上还是信的。您着相了!”

  海棠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就说:“算啦,我到时候骨头就成灰了,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祖母,大早上别说这样不吉利的话,容易成谶。”她说完站起来:“我出去玩儿了。”

  “注意安全。”

  这时候外面雅尔江阿的孙子成珠急匆匆地进来,和安康走了个对面。

  安康打招呼:“成珠哥哥好。”

  “妹妹要出去?妹妹好。姑祖母在里面吗?”“嗯,在吃早饭。”

  成珠在门口略站了站,里面太监通报后来请,他才急匆匆地进去。

  海棠说:“别那么多礼,来吃点吧。”

  “孙儿吃过了,姑祖母,有大事情。”

  他坐在海棠身边悄声说:“刚才车站那边来信,说是有户部和兵部的郎官押运了一车厢的东西来,请您去接呢。”

  “哦?”

  海棠放下筷子,对侍女说:“拿我的大衣服来,备车。”

  这时候外面动了起来,二月份的青海还很冷,所以海棠还是穿了一件羊绒披风坐车去车站。车站已经被戒严,一列火车周围全是京城来的侍卫,正守护着一节车厢。

  两名官员上来拜见海棠。

  兵部的官员负责押运,见到海棠的这一刻差事完成了,户部的官员则要开始办差。

  他们请海棠上车,车上满满地堆着箱子,户部的官员招呼一个侍卫上来撬开了箱子,从里面拿了一张纸币给海棠:“王爷,这是下官等来此地的原因,送宝钞给您,皇上有信,请您在西北推行宝钞。”

  海棠先接信,上面除了开篇的日常问候之外,着重说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说推行这些宝钞,第二件事就是把同等价值的金银在回去的时候押送回京城放入国库。为了方便操作,尽量押送黄金。

  海棠想到弘晖最重拍板,要把长久的银本位换成金本位。只是这个过程绝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必然是个长久的过程。

  海棠看完信后点点头,把信收起来,从户部官员手里接了纸币。

  纸币的面值不同,最高的是一千两。海棠拿起来看了看,正面是有字样“壹仟两整”的字样,大面积都是飞龙图案,左上角上面一排满文,中间一排汉文,下面一排蒙文。这三排字的意思是“利贞通宝元年宝泉印制宝源发行”。

  宝泉是铸币局,这个知道。宝源是宝源铸币局?实际上全国有十几处铸币局,但是最大的还是宝泉,宝源似乎处于半歇业状态。

  海棠问:“宝源发行是什么意思?”

  户部的官员回答:“宝源和其他十几处铸造局合并在了宝泉局,宝源的名号留下来,因为吉利,做了发行宝钞调节物价的总钱庄的名号。”

上一篇:红楼太妃要躺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