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 第120章

作者:鸦泉 标签: 平步青云 市井生活 BG同人

  “大官人安排真是周到妥帖。”

  “大官人总是这般贴心。”……

  各县镇守的将领率盐军回归,歇息过一日之后,西门卿又召集众人商议。

  定下对北方边境四寨的整编驻守决策,并确定出人选,由牛皋任四寨总统领,阮小二、卫江二人任副统领,各自分管两个边寨。

  人选既定,一干人等又商讨出具体整编细则,最后西门卿又决定这是盐军首次前去,他本人亲自走上一趟。

  如此一是对四寨以示看重,二也是他掌控欲作祟,北方四寨位置重要,他想要亲自确认整编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驻守清池县的盐军,在城中和城外分别驻扎,调往北方四寨的盐军也点兵完毕时,已经过去了三日。

  西门卿于是令吴用留守州衙,他自己率领一千护卫队,随牛皋率领的一万盐军一道,往北方而去。

  ……

  哪朝哪代,谁不是在边境陈列精锐重兵,以防敌国突然来袭?

  而且这些朝代,边境大多还是有险可守,山岭关隘、万里长城、大江大河等等。

  但北宋不一样,至少西门卿亲眼所见的沧州边境不一样,对边寨不见扶持重视,又无险可守。

  那要如何防守呢?

  燕云十六州失陷,大宋无险可守,辽宋边境之南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于是就通河渠、开塘泊以守。

  利用沿边河渠众多的优势,采取修建塘泺之策,蓄‘塘水以遮其来径’,冒水险以限辽骑。

  最终大宋的岁贡养废了大辽,辽骑倒是未大举南下,但后来金兵南下时被挡住了吗?

  没有,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酿成靖康之耻。

  所以西门卿进北方四寨的寨门之前,在路上先看到了一些水塘子。

  这些水塘子许多都荒废了,水域缩小,成了小水洼。

  以这些小水洼,以拒辽骑、金骑于边境之外?

  搞笑呢吧!

  作者有话说:

  【5月全勤3/31】

  【5月全勤成功的话,就奖励自己一把键盘(动力更足了呢!】

  感谢在2023-05-02 23:55:57~2023-05-03 23:53: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豁 10瓶;榕涵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6章 视察边境四寨

  ◎正事忙完,也就可以着手准备讨伐宋江了◎

  网络有梗——

  大怂皇帝:辽国是被圣宋岁币养废的, 我等兵不血刃大败辽国,武功卓越!

  可是岁币养废的不止辽国,同样还有大宋。

  西门卿行到北方边境时, 除看了一地的水洼、水塘子,还穿行了许多树林子。

  在水浒传中, 有不少发生在‘远恶军州’沧州的剧情, 险恶树林子的出场戏份不少。

  按理说沧州在华北平原, 概率上理当不像西南那样树多林多。

  沧州树林子多, 除了因为边城开发不足,也是因为大宋在对辽国的布防上,通河渠、修塘泺,冒水险以限辽骑之外, 还有植树成林以限辽骑奔袭。

  这些树林子, 对辽骑大军的限制有, 但不多。

  后面金兵铁骑南下, 也没拦住不是吗?

  除非将战场定在树林子里, 如此辽骑冲锋时确实会施展不开。

  但只是进军的话,并不影响行进,西门卿和牛皋带领盐军万余人, 在林子中的官道行走也并没有不便。

  如果不是亲自走上这一趟, 亲眼所见,西门卿是绝不敢相信, 在大宋、辽国和西夏三国鼎立的如今, 大宋对辽的边境布防——至少在沧州此地,竟然如此儿戏!

  沧州倒是也有两万厢军驻守, 但驻守在哪里呢?

  不是在沧州北方边境沿线, 而是在沧州南边的横海军, 这合理吗?

  难不成如果辽军南下,要等大军由北向南肆虐过沧州全境后,才在南边与横海军驻军相遇吗?

  你说有边境堡寨防守体系?但这个体系充分发挥了作用的只在与西夏的边境上。

  在沧州与辽国的边境线上,边境四寨就是自给自足被放养的普通村寨,防卫力量不甚乐观。

  但它们却时常要面对小股辽军贼兵的劫掠。

  西门卿自刀砍枪戳伤痕累累的寨门,进入泥沽寨。

  入眼之处,断壁残垣,屋顶半颓,还有贼兵劫掠留下的痕迹——纵火焚烧后焦黑的断梁、墙壁和死树桩。

  泥沽寨寨主召集了全部寨民,夹道欢迎盐军入驻。

  西门卿骑在高头大马上,两边一张张好奇、怀疑和畏惧的脸后移。

  仔细去看,会发现寨民们普遍身材瘦削,身上多有刀枪伤痕,或断胳膊断腿的残疾。

  而且寨民之中,老人和小孩的比例小的明显。

  “喜迎盐军!”

  “喜迎盐军!”……

  “除权奸!救万民!”

  “除权奸!救万民!”……

  在寨民们排练过的高呼中,盐军亦高喊口号响应。

  ……

  盐军进入泥沽寨之后,扎营起灶,吃喝休息,纪律井然,对寨民全无半分侵扰。

  寨民才终于肯相信,盐军确实是来帮助他们驻守的。

  西门卿也算贵人事忙,在泥沽寨寨主摆的接风宴上,三下五除二,便与寨中有话语权的主事者们说到一处去了。

  宴到半途,抛开上下从属的身份关系不谈,双方俨然已经是至交好友了。

  到接风宴后半段,西门卿借着气氛正好,将话题引到了盐军驻守四寨一事上。

  “……权且四寨均衡,各寨二千五百盐军驻守,来日若防守难度变换不均,则由牛统领视情况调动驻守人数。

  且四寨守望相助,互为倚助,共御敌兵。”

  “……盐军甲胄兵械,粮草军饷,皆有沧州州衙负担,无需寨中供养支出。”

  “……若寨民有御敌卫民之志,愿入伍盐军,在盐军募兵时则可前来参军,若成功入伍,便亦是盐军一员,一应待遇自然按照盐军对待。”

  “自然,新入伍盐军,会在一定时日之后,同样得到配备的甲胄兵械。”

  莫说去年年底,四寨之一的泥沽寨还得了西门知州丰厚无比的年节慰问,让寨中上下都念着他的好,并盼着多沾些豪富的西门知州一点光。

  便是盐军直接大军开来,要占了寨子驻守,只要是真正帮他们抵御贼兵、免受劫掠,就算要他们供养,他们勒紧裤腰带只要饿不死,也是愿意的。

  现在得见西门知州,却果真是个厚道仁义之人!

  真的兑现了之前的承诺,来帮助边境四寨驻防,并同等对待盐军和参军寨民。

  “俺就道西门知州是仁义之至的好人!好官!”

  “俺们泥沽寨也绝非忘恩负义、好逸恶劳之辈,不能全让盐军流血舍命护卫寨子,俺们寨民也会踊跃参军,与盐军一道守卫泥沽寨!”

  “寨主是侠义志士,想来泥沽寨寨民也都是英勇好汉!也让本官更加深信,盐军和泥沽寨寨民们齐心协力,定能守卫寨子不被侵犯!”

  泥沽寨寨主是一个耿直粗犷的汉子,西门卿便坦诚相待。

  盐军驻守的事情很快也就商议妥当。

  结束泥沽寨的视察,西门卿自东向西继续前行,下一个到了双岗寨。

  双岗寨寨主难得是一个读书识字的儒将,一个读书人愿意守在边境寨子里,是因为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守卫双岗寨,就是在守卫他的家。

  因此读书人的双岗寨寨主,虽然言谈更婉转,心思也有些弯弯绕绕,西门卿和他交流也是拿捏着尺寸。

  但对方守卫寨子之心坚决——誓与双岗寨共存亡,而西门卿对边境四寨的看重也不作假,双方目标一致,几番来回试探之后,也正式成功达成共识。

  “……本官对沧州边境四寨一样看重,并不会薄待双岗寨,甲胄兵械、军饷粮草等,一应皆与泥沽寨及其他三寨等同。”

  双岗寨寨主的读书人特征,还体现在野心上面。

  因为他从史书中窥见过乱世英雄的风姿,也期盼能够一朝乘风起,在此之世建功立业。

  因此在盐军驻守一事上达成共识之后,双岗寨寨主又说到:“西门知州,盐军有一短板,不知当讲不当讲?”

  盐军短板?

  西门卿自然深刻知悉。

  但还是请道:“寨主请讲。”

  “盐军穿坚不可摧精钢锁子甲,佩削铁如泥精钢朴刀,又训练有素、令行禁止,已然做到步兵之巅。”

  “然盐军却缺了骑兵,在遇到敌兵铁骑冲锋时,再精良的甲胄兵械在身,步卒也抵不过马匹的冲撞踩踏。”

  自然,步兵也能用陷马坑、绊马索等物限制骑兵,但弱势确实普遍存在。

  他们都知道这一点。

  既然对方说出来,想必是有门道的。

  西门卿:“寨主可有良策?”

  “良策不敢当,只是我双岗寨养几十马匹,若西门知州还能再给与支持,我或许能为沧州增添八百骑兵。”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