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恐龙花
他把这件事情告诉皇甫嵩,让汉军赶紧去粮仓那里查看。
于是这两个主帅带着几千人的骑兵飞快地赶了过来,这其中也有刘关张三人。
只是,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冲天的火焰已经烧遍了整个粮仓。
头顶上的孔明灯还在燃烧着,然而整个粮仓已经烧完了。
许校尉看到主帅们过来,他瞬间跌跌撞撞地奔上前,然后整个人跪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将军,属下死不足惜,那群贼子过来偷袭,我竟以为这头顶上的灯会烧下来烧粮仓,然后让他们钻了空子……”
通过许校尉哭哭啼啼地叙述,众人这才明白今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头顶上的孔明灯根本就不能烧掉粮仓,到现在还在天上飞呢,谁知道会飞在哪里?
人家的目的分明是迷惑视线,让汉军先行自乱阵脚。
可是,就算现在知道了原因,那也已经晚了。
粮仓已经烧了,于是卢植和皇甫嵩两个人立即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义真,如今怎么办?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明天天一亮,那些贼子们肯定会反攻我们!”
皇甫嵩的目光尤其沉重,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做出了一个艰难地决定。
“那便背水一战!”
第73章
四万人的大军,其实里面有一半人都是搞后勤的,就是平时负责辎重粮草,战斗力非常一般。
不到必要时刻,都不会用这批人前来作战。
而剩下的两万人大概算作精兵,骑兵的话也就五千人,而能够穿上重甲上前冲锋的,最多两千人左右。
所以,另外一万多人是各种步兵,包括盾兵,弓弩兵,长枪兵,器械兵等等。
皇甫嵩想要突围出来,当然不可能带着四万人往前冲,若他真这么干,那么黄巾军和杨家军能够轻轻松松剿灭他们。
除了偷袭那种方法,战场上打仗主要是结阵对抗,就算是骑军冲击,也不是分散着你打一个我打一个。
而是一排骑兵直接冲过去射箭砍杀,想办法把人家的战阵打得崩溃。
如果连骑兵都没办法让对方的阵型溃乱,到时候骑兵也得撤退,然后再换下一种战略。
没有硬碰硬那种打法,那是找死。
所以皇甫嵩的机会最多三天,粮仓虽然在另一个地方,但是兵营里面还是有一点粮食的,不可能每天都去粮仓里面拿了再吃。
而杨秋烧了粮仓之后,她就把张宝、张梁还有另外几个黄巾军的首领召集过来开会。
“如今陷入困境的是汉军,我们完全没必要带兵出击,反而有可能被他们抓住弱点,然后突围出来。
所以眼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紧密防守,只要让他们饿到三天以上,到时候他们自己内部就会乱起来。
一旦这群人开始四处溃逃,我等直接宣传降者不杀,给予饱饭的诱惑,到时候里面一半的人都会投降。”
皇甫嵩有件事情猜错了,以为杨秋他们一定会急着在明天开启猛攻。
其实这种时候,围而不杀才是损失最小的方法。
因为急的人从来不会是他们,反而是渐渐丧失士气,然后军心混乱的汉军。
但是,就算杨秋他们围而不杀。
为了走出一条活路,汉军也必须开启突围。
不然继续在原地等待,到时候所有兵卒都知道没有粮食吃了。
人心混乱的情况下,一群人自相残杀,为一点粮食将刀捅向战友,逃窜起来互相踩踏致死的情况。
那绝对不稀奇。
只是,众人虽然觉得杨秋的说法很有道理,张梁张宝波才也都在旁边给予赞同,但有一个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为何要优待汉军俘虏?这群人杀了我们这么多兄弟,到时候先骗他们投降了再杀就是,刚刚为何要强调以后要好好对他们。”
说话的人叫做彭脱,他是汝南郡的黄巾军首领。
只是后来和颍川的汇合了,再后来又和南阳的黄巾军会合了,所以三军合军到了一起。
而这些人率着大部队赶到冀州,一路上自然是会有伤亡,所以眼下每个人手下都有两三万人左右。
当然,这两三万人肯定不是什么精兵强将,大部分只能算是普通的流民。
称得上精兵的,估计最多在五千人以内。
而此时彭脱问出这样一句话,明显是对杨秋的计划有些不满。
“战场上,心慈手软确是大忌。然而,若在战场之下肆意屠杀,承诺之后又反悔,这岂不是要让黄巾军从此背负无信之名?
诸位难道以为,仅凭这一场胜战,黄巾军便能高枕无忧,永享安宁?真是荒谬至极!
冀州尚未彻底占领,诸位不会以为这种边打边抢粮食的事情能持续一辈子吧?若真如此,黄巾军的未来何在?
要让黄巾军生存,就必须占领一地,发展农桑,实施有效统治,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占据。
若连此等道理都不懂,只知抢劫官府粮仓,而不知天下还需治理,那与流寇何异?何必在此与汉军殊死搏斗?
倒不如做个山中的土匪,那样日子岂不更加轻松逍遥?”
这嘲讽的话一说出来,刚刚说话的彭脱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他刚刚之所以提出意见反对,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和汉军仇视久了,他对汉军有仇恨。
另一个原因当然是,他其实有点不满一个女子来指挥他们这些大男子汉。
好歹他也算是一方渠帅,听大贤良师的指挥改道向北,千辛万苦的来到冀州会合,还保存了黄巾军大部分有生力量,种种决定都表明他足够尊重大贤良师了。
当然,他也知道杨家军在中间提供了战术配合,这一次也是杨家军烧毁了粮仓。
总体上来说,杨家军确实算是盟友。
但人心就是这样,一个队伍里面谁当老大,谁当属下,那是天然就会有冲突的事情。
其他几个黄巾军渠帅看起来没有意见,但恐怕也有几个在心中赞同彭脱的想法,凭什么要对投降的汉军好?
粮食那么珍贵,谁愿意给予曾经的敌人。
“地公将军,人公将军,不知道两位是否同意我的方案?”
张梁和张宝立即点头,他们当初也对杨家军有疑问。
可是几个月接触下来,这两位虽然没有对杨家军俯首称臣,但至少也算是非常信服对方了。
听到这一个答案,杨秋笑而转身看向了其他几个人。
“大贤良师已经将战场的决策权完全交给了我,以及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诸位渠帅到底还听不听从大贤良师的吩咐?
如果不听从的话,现在就可以转身就走,我没什么意见,就算之后的围攻没有杀死汉军,我等杨家军还可以退守并州。
可是黄巾军接下来只能留在冀州以及往北前往幽州生活,到时候黄巾军想要建立什么样的世道,诸位都可以自己来做,我杨家军绝不插手。”
这番话一说出来,波才赶紧在旁边开口了。
“诸位兄弟,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心中所愿,无非是让我们的兄弟们能够活下去。
那些汉军之中,也有许多是出身底层的庶民,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尝尽人间苦楚的苦命人。
对于那些强硬反抗的,我们自然可以毫不犹豫地剿灭他们,但若是,他们愿意投降,为何我们还要步步紧逼,不肯给予一线生机?
更何况,如果我们现在就心生嫌隙,不能团结一致,那么汉军定会如饿狼扑食,抓住我们内部不和的弱点,将我们一一击败,到时候,我们该如何自处?
诸位兄弟,难道你们还想再回到那种被围攻、朝不保夕的日子吗?
我们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这才能共同击败汉军。”
这话一说完,一旁的卜己梁仲宁点头。
其他人虽然面露犹豫,但好像也已经被说服了,杨秋见状立即说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若是大家不愿意接受投降的汉军,我杨家军全部接受,之后就转移到并州那里安定下来。
如此,诸君还有什么意见吗?”
这番话一说出来,众人终于不再犹豫了。
大概他们想的是,到时候投降的汉军谁分配得多一点,谁分配得少一点,都不想多出粮食吧。
这其实倒也正常,涉及到利益分配之后,人心都会不齐,尤其是这种还要倒贴粮食的举动。
但杨秋站的格局和他们不一样,这场乱世后来死了一大半人,许多年都没有把元气恢复过来。
所以在这个世道,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除了是那种凶残的胡人,杨秋让其去了煤矿里面挖矿。
其他老实投降的军队,杨秋都会给人正常生活的机会。
当然,这些人的质量参差不齐,有能力的可以继续当兵,没能力的就去当普通农户种田,有特殊能力的就去当工匠。
眼下并州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杨秋毫不介意把所有人都转移到并州去。
至于黄巾军的这些渠帅,杨秋这几天见了众人之后,心中不由得有些叹息。
难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事迹,实在是没有战略格局。
不过杨秋一开始也做好了准备,她合作的重点主要是冀州的黄巾军,因为这一群黄巾军最忠心的人就是张角。
而张梁和张宝也没有那么多私心,比较听从长兄的吩咐,所以目前两边合作得还不错。
按照杨秋未来的规划,冀州的黄巾军大概最后都会臣服于杨家军。
而从其他地方来的黄巾军,每个人的心思就各有不同了。
不过这也影响不了杨秋,因为这群人的规划是未来在冀州和幽州占领地盘,这对杨秋来说也是好事儿。
有这么多人在前方吸引火力,并州安稳的时间也能长一点。
到时候两边持续交流,自然会有人慢慢倒戈在杨家军那里。
不过这种事情现在不必着急,杨秋可以断定这些人之后会内斗,能力不足心思狭隘的人,自然会被慢慢淘汰。
而这些事情杨秋不需要插手,时间会选出合适的人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