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我来当 第197章

作者:恐龙花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基建 BG同人

  曹操的眼睛微微眯起,神色渐渐严肃起来,心中思索着对策。

  到最后,他双眼闪出了一丝精光。

  有办法了。

  “元让,准备一些铁匠,再派人多准备一点铁器,我打算和那位轲比能单于做个交易。”

  游牧民族的生活非常粗糙,粮食物品工具布匹,这些东西他们都缺。

  不过过去几年因为和昭国合作的原因,据说鲜卑的许多底层人已经跑到昭国这边来打工了。

  尤其是冬日的时候,会派一些人过来打短工,挣些许工钱,然后买粮食、布匹以及铁器之类的物品。

  所以这几年,昭国和北边的鲜卑交流往来非常多,两边相邻的几个地方还有好几个大的榷场,会进行食盐茶叶布匹之类的大宗交易。

  看起来两边似乎是合作良好,关系稳定。

  而实际上,这样的合作却有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鲜卑人越来越向往汉人的生活。

  他们想像那些投降的乌桓人一样,直接成为昭国子民,能够有安稳的房屋居住,能够分田种地,能够吃饱穿暖。

  有小道消息说,北边有些鲜卑小部落已经偷偷逃亡到了昭国,最后直接成为了昭国子民。

  这样的情况若是持续下去,未来还会有人愿意在草原上吗?恐怕是个人都会担忧这种情况。

  轲比能虽然没有对外人说自己这种隐忧,但他肯定也察觉到了这种情况。

  而曹操就打算做个将隐患点爆的人,让轲比能提前动手,而他的诚意就是给对方准备铁器还有铁匠。

  毕竟背靠昭国,粮食布匹茶叶之类的交易,曹操并没有优势,可是铁器就不一样了。

  昭国还不会傻得将铁器制作的武器卖给相邻的鲜卑人亦或者其他胡人。

  而他就决定利用铁器和铁匠与轲比能做一场交易,让其在这个时候出兵南下,牵制昭国的军队不要和董卓联合。

  夏侯敦听完曹操的想法,心中仍有疑虑。

  “我听闻昭国在河套平原激战一年有余,昭国兵卒精锐无比,强悍至极,那边的胡人惨遭重创。

  故而,周边的蛮夷自此皆不敢轻易挑衅昭国。而轲比能这位单于在过去几年亦未招惹昭国,想来也是深知自身实力不济。

  孟德,你当真确定此方法会成功吗?恐怕人家只会认定这场战争必定失败,从而拒绝我们。”

  这话瞬间让曹操笑了起来。

  “元让,有时有些战争,其目的未必是获胜,即便失败,亦有可能成就有利之势。”

  这倒是让夏侯惇不解了,他疑惑地问道。

  “何意?”

  “昭国欲吸纳鲜卑人加入,轲比能自然无法坐视此事继续发生。

  然而,他又岂能阻止得了自己手下之人悄悄逃亡?而他又不可用杀戮来阻止,那样只会致使鲜卑人与他离心离德,越发向往昭国。

  所以,我只需在信件中稍加挑拨几句,让他明白,双方一旦结下仇恨,那些失去亲人的鲜卑人只会疯狂想要报复回来。

  如此仇怨,数十年都难以化解。轲比能定会明白我的意思。”

  没错,曹操决定对轲比能献策。

  这场战争打赢了是好事儿,能够抢劫昭国的财富,打输了更没关系,直接和昭国结成深重的仇恨。

  从此之后,轲比能就不用担忧自己部落的人大面积的逃亡昭国了,因为仇恨是这世界上最难平息的事情。

  “孟德,你此计绝妙。”

  夏侯惇在一旁直接敬佩了起来,眼中满是赞赏之色,原来还能这么玩儿。

  两人聊完此事,曹操就开始安排起了信件里面的内容。

  务必要让自己下面的人,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北边的鲜卑达成此事。

  只是,原本以为自己今天已经解决了一件大事儿。

  但曹操发现,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大事儿需要自己立即解决。

  “守成,观你神色焦急,可是有何急事?难道是军营之中出了什么问题?”

  被唤做守成的人名字叫做枣祗。

  在历史上,枣祗是曹魏屯田发起人之一,非常擅长农事。

  事实上,在投靠曹操之前,他因为对农桑之事的关注已经在颍川非常有名气。

  后来更是在曹魏的屯田制度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曹操初期的粮草筹备提供了重大帮助。

  而他也是在前不久加入曹操的,如今和曹操一起举义兵往北,准备讨伐董卓。

  目前,枣祗在曹操这支军队里面负责的就是粮草事宜。

  “明公,粮草中不是备有一部分红薯吗?然而这几日我发现,红薯根本不适宜作为粮草,竟有一大半的红薯已然腐烂发霉!”

  此话一出,曹操的面色瞬间惊讶了起来,他皱着眉头问道。

  “是粮草的存放出现了问题吗?”

  这年头,粮草的储存一定是放在干燥的地方。

  所以曹操的第一想法还不是红薯有问题,而是以为军营里面的储存方法出现了问题。

  “不,红薯这种东西本身便不能作为粮草。

  我已试验了好几种不同情况,且将粟和小麦等其他物品也置于同样的地方,唯有红薯会腐烂发霉。

  即便未腐烂,红薯煮熟之后味道也变得极为奇怪,里面的红薯心有些甚至变黑了。

  因此,这种东西根本不易储存,放在干燥之地亦是如此。

  去年我便发现,热度太高,红薯会立刻发芽,而若吃下发芽变黑红薯,人会直接呕吐腹泻。

  若是放在太过潮湿之处,红薯发霉腐烂的速度更快。

  这东西虽产量高,但实在不易储存,未来绝不能作为军粮。”

  枣祗作为专业的农桑人才,他既然这样肯定,曹操也不得不信了。

  难怪昭国将这种高产作物传到了关中之地,当初他们这些关东之人窃取红薯良种的时候,还觉得那位昭王以后恐怕会后悔。

  此时此刻,曹操想到了和昭王见面的那一次,那时候他就觉得昭王不简单。

  如此慷慨售买良种,原来一开始就是不怀好意。

  曹操微微叹息,心中感慨万千。

  “这红薯虽高产且味道香甜,可若是日后大面积种植,未来我关东之地岂不是再也无法积攒大量粮草?

  守成,如何才能劝说百姓停止种植红薯?”

  这个问题让枣祗直接摇头,无奈地说道。

  “若是一开始未曾让百姓种植这种红薯,倒还能阻止良种流传出去,可如今已然晚矣。

  普通的庶民百姓,原本每年都会遭遇春荒,若每年有红薯在冬日解饥,春日便会有余粮饱饭。

  百姓们绝对不会拒绝种植红薯,只因这东西产量着实高产,而其又能保存数月。

  那数月已然足以让百姓饱食,存下余粮……”

  百姓们考虑的角度和当官的人考虑的角度可谓是天壤之别。

  在这天下,万千的庶民百姓种植粮食,所求不过是能吃饱饭罢了,他们哪里会去想种下粮食之后要保存个七年八年呢?

  事实上,对于那些农户而言,能够让粮食保存到春天还有得吃,就已然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又有谁会指望去年的粮食能保存好几年呢?这显然是朝廷以及世家大族才会去在意的问题。

  从朝廷的角度来看,他们大力建立大量的粮仓,一方面是为了筹备军粮,以便在打仗之时能够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军队。

  另一方面,平时也可用于赈灾。而且,目前汉庭官吏的工资有时候也与实际的粮食挂钩,甚至有时候会直接发放粮食。

  所以,从古至今,华夏人在粮仓的储存问题上都尤为重视。

  修建大量的粮仓,就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

  至于那些豪强士族,粮草可就意味着金钱。

  一个世家大族若是没有储存大量的粮草,那都不好意思自称世家大族。

  当然,在粮草价格高涨的时候,将储存的粮草释放出来,那也能够大挣一笔。

  所以,对于官吏而言,粮食高产固然具有吸引力,但粮食便于储存才是他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也是粟备受欢迎的原因。

  除了其抗寒抗旱之外,更重要的是,只要粮仓修建得好,保存个七年八年都不是问题。

  然而现在,红薯出现了。

  这东西最开始在关中蔓延开来,所有人都知道这种粮食能够高产且味道香甜。

  因此,关东之人自然通过各种方法在关西等地购买良种。

  而要试验这种粮食是否高产,当然是先买来种植一年。

  等到年底发现这种良种确实高产之后,自然就会在第二年大面积种植。

  所以,在过去的这几年里,等到关中等地陆陆续续购买红薯良种之后。

  两三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他们发现红薯的缺点。

  毕竟,当时买来粮种,第二年自然是赶紧全部种下去。

  如此这般,两三年过去了,没有人会想着要大量储存红薯,只是拼命地多种植一点。

  而只有当红薯大面积扩散种植之后,才会有人考虑将其储存在粮仓里面。

  结果现在,曹操等人发现,原来这红薯是个坑人的东西。

  确实能吃,也确实高产,但它不能储存啊,这可真是要了命了!

  可是对于万千百姓来说,他们其实五谷杂粮都会种植。

  这是为了避免单独种一种粮食,最后颗粒无收,所以才有了“五谷丰登”这个词。

  因为这个时候的普通百姓也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笼子里面。

  哪怕去年粟或者小麦高产,但其他的东西也必须种植,谁知道今年会有什么气候灾害呢?

上一篇:森茉莉养鱼手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