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恐龙花
毕竟昭国这边考试不限制出身。
连商人都已经觉得在昭国能获得安稳了。
郭嘉想到关东之地的乱象,这一刻他终于明确感受到了一件事情,昭国在未来几年内必定会吸纳关东的人口还有财富。
若是关东之地一直陷于内乱之中,这时间只要长达五年以上,甚至是十年。
那么就算未来有人能够统一关东之地,到时候关东之地的人口财富恐怕早就已经流失了大半。
想要重新恢复起来,昭国是不会给予这个机会的。
看来未来只会是昭国越来越强盛,除非关中之地能在两三年内统一安定下来。
而这种事情,郭嘉自己都自嘲地笑了一声。
两三年内统一安定,还不如去做梦呢。
如此看来,还真的是天命在昭国。
昭王这一计用得太好了,刘协这位汉天子的死亡带来的影响太大了。
看来这一次,他应该放低姿态见那位昭王了!
第151章
汉朝继承了先秦以来的习惯,根据礼记当中的要求,五天一洗澡三天一洗头。
所以按照汉朝的规定,官吏五天就要放假回去搞一搞个人卫生问题,给全身做个清洁。
对于士族来说,休沐日洗澡清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不只是他们的脸面,也是朝廷的脸面。
毕竟长时间不洗澡沐浴,身上就是臭烘烘的,这种状态面见君主是极其失礼的行为。
至于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也是要准备香汤洗澡,所以接风洗尘这词儿不是说说而已,那是真的要认真洗个澡。
毕竟按照这个时代的条件,远道而来客人那真的是身上全部都是污垢,不去洗个澡去去尘土,真的会浑身发臭。
郭嘉到达长安之后,当然没有马上去求见杨秋这位昭王,而是在先处理个人卫生问题。
糜氏在长安早就买下了一座巨大的宅屋,毕竟糜氏是巨富。
郭嘉就先行借住在了糜家的宅院里面,然后在当天到达之后进行了一场认真细致的沐浴。
如果是以前,沐浴常见的东西是淘米水,皂角香料之类的东西,当然这是士族豪强才有条件用的沐浴用品,普通人最多用点淘米水。
但是随着昭国这几年越来越富裕强大,商队通行于各地,昭国发明的沐浴用品也渐渐流行于士族当中,包括关东士族。
他们虽然嘴上嫌弃昭国,说其是邪魔歪道。
但在生活当中,不管是昭国这边制造的蜜糖,还是昭国过去这些年发明的一些菜品,又或者琉璃瓷器之类的东西。
这群人私底下暗暗追捧,甚至在一些珍贵稀有物件上斗出了天价。
至于冬日御寒的棉衣,用棉花制作的棉被,那更不用说了,只要有钱购买得起的人家,那已经是家家必备。
而郭嘉现在用的沐浴用品就是昭国近几年发明的香胰子,这种东西有不同的香味选择,去污能力非常高。
当然还有一种价格更加昂贵的香皂,不过这东西据说产量稀少,一般人暂时还用不起。
郭嘉洗澡几乎用了三桶水,最开始是将身上的尘土污迹洗干净,后来才开始用香胰子,再后来加上一些香料。
等到彻底沐浴完毕之后,郭嘉才穿上了昭国这边用棉布制成的亵衣亵裤,再之后再穿上了一身用丝绸制作的外裳。
毕竟现在是夏季,穿衣主要以轻薄透气为主。
就这样休整了一天之后,第二日郭嘉才奉上了自己的名帖。
如果按照正常顺序,郭嘉送上自己的名帖,杨秋估计只能安排到两三天之后见面。
因为她这边的事情是真的非常多,许多来面见她的人都是提前几天定好。
但这两天却是有一件特殊的事情,按照杨秋和贾诩的计划,在筛选了几轮人选后,杨秋现在正在每天见一两个美男。
然后让对方在她面前表演一下弹琴奏乐,而她在一旁认真欣赏,简直就是日日笙歌。
似乎美人计在这一次快要成功了,得到消息的家族已经在私底下悄悄寻找美男,不放过任何钻营的机会。
这一日,杨秋照常让对方在她面前弹琴奏乐。
听到侍卫过来禀报消息,说郭嘉竟然来到长安,并且奉上自己的名帖之后,杨秋就决定马上见人了。
毕竟美人计的计划还需要持续很多天,今天提前结束而已,完全不会有任何影响。
因此在郭嘉跟着侍卫在长廊里面行走,慢慢靠近后面会客的堂屋之时,他还听到了一首曲子的尾声,颇有一种情意绵绵的感觉。
“大王这日子瞧着倒是甚为享受,嘉原本以为大王刚刚夺得长安,政务理应极为繁忙才是,未料到大王倒是颇具闲情逸致。”
听着郭嘉这带笑的话语,杨秋打趣地笑了起来。
“奉孝过去这一年想必是游历了诸多地方,如今却又来到长安。
想必也是想瞧瞧长安的美人,享受长安的美酒,未来久居于长安,不知吾这般猜测是否正确?”
没错,杨秋这么快面见郭嘉,就是觉得对方心中估计已经下定了决心。
不然郭嘉不会突然求见于她,而是继续观望四处游历。
毕竟人的耐心是有限的,招揽了一次没成功,接着又主动求见,最后说自己不愿意来昭国效力,那不是闹着玩儿吗?
“嘉心中确实已经做出决定,不过在那之前,吾心中有一个疑问,若是不合适,大王不用解答。”
杨秋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
“虽然嘉与大王才见过寥寥数次面,但是吾心中甚是清楚,大王乃是天下间意志力最为坚定之人,为了心中大业无畏名声与死亡。
近几日流传的一些谣言,可是大王有意为之?莫非想要凭借这美人计达成些什么?”
“奉孝可知晓,当你问出此问题之后,即便你不为吾效力做事,恐怕我近期也不能准许你离开了。
聪明人有时容易想得过多,但有时恰恰又确实能够猜测到真相,这一回你猜对了。”
杨秋也不觉得这个计策能够瞒过所有人。
因为计策有时候本来就不是针对所有人,而是针对那一批想要钻空子的人,只要他们上钩了就行。
毕竟对他们来说,只要他们有钻空子的想法,这种机会他们就不会想要错过。
至此,郭嘉猜到了杨秋引蛇出洞的想法。
不过这事儿暂时和他关系不大,郭嘉既然做出了决定,自然要做出一番大事儿。
“嘉以往观望天下,常思索天下之弊在何处,那时嘉的朋友们常于私底下讨论,或言天子执政太过崩坏,或言大臣尸位素餐,再或言宦官当政。
不过嘉实则心中另有想法,原本以为天下之弊在赋税,在人丁,在田产,然嘉过去一年于昭国游历许久后,又回到关东等地,倒是发现了另一条路。
大王亦知天下弊端所在,然大王行了两条路,除在田产人丁赋税上有所改变,大王一直致力于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驯化优良种子,发展商贾,兴盛教化……
这些政策皆令昭国获得稳定发展,想必未来关中之地亦会逐渐兴盛起来。
不过吾觉得大王所行政策还差一仁政,此乃嘉为大王所献之策,还请大王仔细斟酌。”
说完这话,郭嘉就将自己在纸张上写的献策交给了旁边的侍卫。
作为一个谋士,现如今昭国没有征战,而是致力于内政治理之上,所以郭嘉暂并不能在军事上献出谋略。
但要想步入仕途,肯定要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至少要让昭王看到自己的才能。
所以郭嘉在那封奏书上写下了一封让天下士族痛恨的献策。
这种建议,要是在关东诸侯那里,郭嘉是不会写出来的。
因为他知道那些人不会认同也做不到,可是郭嘉已经明白了眼前这位昭王有多大的决心和能力,所以他才敢做出如此惊人的大事儿。
当然,这次献策也是一种试探。
若是昭王认同他的献策,那么皆大欢喜,君臣和乐,若是昭王不认同,那么郭嘉觉得自己会选择隐居下去。
杨秋接过对方的奏书之后,她立即展开观看,随即就感受到了对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疯狂感。
“奉孝,你可真是敢想,这种事情,我在并州和幽州都尚未推行呢。
你倒说说,你觉得在关中之地,它能够施行得下去吗?”
郭嘉观望出昭王并没有生气,反而带着一种笑意,看来这种事情对方是认同的,于是郭嘉也说出了自己准备好的话语。
“嘉自然明白当下的时局尚不适宜推行此种政策,只是有些事宜需提前筹备。
难道未来大王不想施行此等仁政吗?这于天下而言乃是好事。”
杨秋当然明白这是好事儿。
郭嘉今日专门见她,可不是打算随随便便喝杯酒吃顿饭的,他献出此策,就是为了让杨秋看出他的决心和能力。
而郭嘉献策了啥呢,他给杨秋建议,废除目前通行的卖身契约。
未来若有人要卖身,按照新的规定来。
卖身契约上要规定具体是卖身五年十年,又或者是二十年,反正契约要进行重新调整。
不能再像是以往那样,一个家族能随随便便的藏匿数万人丁,并且这些人都成为这个家族的附庸人口,完全成为一个奴隶。
而在这封奏书之中,郭嘉举例了现实当中很多藏匿人丁的情况,然后为未来的改革提出了各种建议。
以后这种卖身契都需要在官府当中登记,而卖身契里面签订的年限时间到了之后,官府要负责检查是否放了其人身自由。
简而言之,这个政策是要逼迫各大家族释放出自由劳动力,让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自耕农。
这对政府是有利的,因为会增加赋税人丁。
但这种事情会得罪天下的利益阶层。
哪怕是以前的光武帝,也只能下诏令要求天下的世家大族释放奴婢,而不是说以后只签时间限定的卖身契约。
毕竟在这个时代,奴隶基本是终身制的,被主家买了之后,工资没有,一辈子干到死,随时都可能因为犯点错被主家打死。
而这天下的世家大族是怎么繁荣起来的,一方面是占据越来越多的田庄财产,另一方面就是吞并越来越多的隐藏人口。
历朝历代以来,官方上统计的人口都不是真实人口,因为有一部分人口是被藏匿起来的。
而郭嘉今日做出此等献策,连杨秋都觉得棘手了。
“奉孝,你当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震惊天下啊。吾自然明白你的深意,此等政策若能施行,必定是仁政无疑。
至于何时实施,奉孝不妨现在就与吾出门一趟,我带你去瞧瞧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