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我来当 第72章

作者:恐龙花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基建 BG同人

  毕竟读书人多了,造反的人确实会变多,而且有文化的造反人,带来的危害那是相当大的。

  历史上有名的黄巢起义,那就是一个落榜生。

  因为老是考不中当官,所以人家就造反了,杀得那是人头滚滚。

  后来的朝廷吸取了一些教训,知道要安抚落榜生了。

  可是,愚民这种措施只能保持有限的稳定统治,但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是不是飞蛾扑火,时间会给出答案。几万年前的人们,那时候连房子都还不会建造,只能居在巢穴里面。

  再几百年前,连铁器的炼制都不是很熟练,世间之道,唯有前行不息,而落伍之人,则会永堕于后,难觅前路。”

  “荀郎君,安心在此做客。吾之道,自有时间证明,无需多言,历史长河,自会见证真伪。”

  这话说完,杨秋毫不犹豫地转身走了,徒留荀谌在原地思考。

  他觉得自己今天知道的事情太过震撼了,这个女反贼简直就是个疯子!

  若天下人人都读书识字,这官哪里够做?

  教化天下,那可不是让人人都识字的。

  宦官和党人斗得如此激烈,难道真的是因为宦官之徒贪暴吗?

  还不是因为宦官的依附者抢走了他们士族的权利,那些曾经留给他们士族子弟做的官位,竟然都被宦官的依附者抢走了。

  若是再不反抗,以后还有他们天下士族的位置吗?

  所以当然斗得不死不休。

  而眼前这个女子竟然还想让越来越多的人识字,她都不知道这有多危险吗?

  可是看着对方那样自信的眼神,荀谌忍不住产生了怀疑。

  那样的世道……那样的世道真的会好吗?

  其实,如今的士族子弟们也在迷茫。

  前汉之时,士子们觉得天子昏庸,所以把他们认同的王莽推了上去。

  可是后来,还是刘姓子弟光武帝夺取了天下,所以士族们再次相信了天命在刘家。

  然而,如今这天下又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因此,士族们也在迷茫,圣人说的道理好像确实不能让这天下太平下来?

  其实他们也想知道,这个世道究竟什么样子才是对的?

  无数的士子们都想知道这个答案。

第47章

  在科举制度没出现以前,汉朝官员的主要上升通道是举孝廉。

  任何制度最开始设立的时候,都有积极的一面。

  所以在汉武帝时候设立此种制度时,能够打通下面的官员向上面跃升的通道,能够让阶级流动,能够发掘人才。

  那时候,这种制度处于野蛮生长,冒出来的人才当然以真材实料为多。

  然而,此种制度进行到上百年之后,东汉一朝的士人们为了出名,为了让自己能晋升官阶,所以他们玩出了各种花样。

  有一个叫做许武的人,父亲过世之后,遂和两个弟弟居住在一起。

  他每日辛勤劳作教导弟弟,若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时常去祖宗灵位面前哭诉,于是有了名气被举孝廉。

  但许武觉得这还不够,还需要提携家族里面的两个弟弟。

  于是他故意和两个弟弟分家产,然后让自己获得了肥田美宅,两个弟弟们则得到的又少又差。

  这导致周围的人都称赞他两个弟弟有谦让的美德,反而鄙夷许武贪婪,于是这两个弟弟又被成功举孝廉。

  这之后,许武就把家族的亲朋好友召集过来,说这都是自己的苦心,他是在忍辱负重,为了让弟弟获得美名。

  并且,他还把之前分得的财产三倍的分还给自己的弟弟们,于是众人又开始称赞他。

  这属实是一鱼两吃了!

  同时期的人,还在想办法把守孝变成三年十年二十年,让自己有孝顺的美名。

  比如二十四孝故事里面的黄香,他走的传统道路是小小年纪帮助家里做事,为父亲准备纳凉的席子,冬天酷寒先在被窝里面把被窝暖起来。

  最后让自己传出孝顺的美名,这是属于比较正统的出名道路。

  但是东汉人发现,这种孝顺简直烂大街了,用这种方法孝顺父母,根本就出不了名。

  尤其是对于底层的寒门以及豪强出身的人而言,举孝廉的名额都快要被世家大族给垄断了。

  所以他们开始玩出了花样,既然要出名,那就要出名得惊天动地!

  于是东汉的孝顺行为艺术,炒作吹捧开始渐渐兴起了。

  汉恒帝时有个叫做赵宣的人,为了图孝顺的美名,在父母的隧墓中居住二十年,让周围人都称赞他的孝顺行为,然后被举为孝廉。

  结果被太守陈蕃查出来,他的五个儿女都在服丧期间生出来的,于是这场闹剧被曝光了。

  但既然有这种炒作,被查出来的当然只属于少部分人。

  有个东海孝子为了出名,每次一哭,海鸟就会飞到他的身边。

  当地的官员都感到惊讶,以为上苍被他感动了,然后举孝廉。

  结果后来发现,这家伙每次哭之前就给地上撒碎饼,于是海鸟就飞下来吃。

  所以后来流传出的什么卧冰求鲤,郭巨埋儿,那都属于后来人的争相模仿了。

  反正为了出名,不顾一切,不择手段!

  当然,到不择手段这种等级了,其实都属于上升通道非常难的那一批底层豪强和寒门。

  事实上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举孝廉还是轻轻松松的。

  因为他们每个乡里都有专门的清议团体,这些人会品评周围人的品德才学,舆论权完全掌握在了当地豪强大族手里面。

  他们说你是孝顺,那你就是孝顺,说你有才学,那就是有才学!

  所以,孔融让梨一个几岁孩子的故事为什么能传出来?

  是因为大家都很八卦吗?当然是因为那个圈子里面都有这个默契。

  你吹捧我的子弟,我吹捧你家的孩子,大家互相打广告一起搞炒作,这名气不就出来了吗?

  所以后来,举孝廉已经完全掌握在了豪强士族手里面,不在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已经失去了所有晋升的阶梯。

  不然也不会有民间那个民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其实导致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作为汉家天子的汉恒帝汉灵帝都发现,他们的皇权竟然被架空了,这些官员举荐的人全部都是他们的门生故吏,只听他们举主的话。

  想要任用一点自己的人,竟是一件如此艰难的事情。

  所以他们开始重用宦官和党人互相分庭抗礼,然后任用宦官举荐出来的人抢夺朝廷的官员职位。

  于是两边开始斗得不死不休,这种权力的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两边都绝不退让。

  洛阳,这座汉帝国的中心。

  此时一处秘密的宅子里面,唐周正焦灼地跪坐在原地。

  因为他即将见到一个重要人物,而这一个人物,很有可能会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唐家是济阴人,世代居于此地已经几百年。

  从上一辈祖先卖盐发家之后,家族里面渐渐富裕起来,如今有膏腴之地,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所以从唐周自小开始,家里已经奴仆成千,唐周所需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从小学习儒家经典,拜学名师。

  以期让家族改换门庭,成为经学世家。

  当然,这个目标有点远大。

  所以家族里面对唐周的期望是,学成之后成功举孝廉,然后开始踏入官宦之路。

  而唐周从小就博闻强识,在学习儒家经典这一方面非常有天赋,小小年纪就能够出口成章。

  家族里面都对他抱以重大期望。

  年纪还小的时候,唐周觉得自己比周围的同龄人都聪明,自己又还拜师了名士,所以他一直坚信自己未来必定前途无量。

  于是成年之后,家族开始对郡国的官吏进行了各种讨好,疏通各种关系,也送了许多钱财。

  就是希望,唐周能够获得一个举孝廉的名额。

  然而送了那么多的钱财,结果就像是砸到了井里面一样,都听不到一个声响。

  那些官员钱收了钱,最后却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根本不给你举孝廉的名额。

  反而把那些举孝廉的名额,都给了那些世家大族或者关系更强的人。

  而他们唐家一个商人,根本不被这些官员放在眼里面,你甚至都不能去找他们讨公道。

  因为他们若是随便揪出一点错处,就能给你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抄家。

  所以,唐周发现自己父亲只能渐渐沉默,而他心中的愤懑却越来越大?

  凭什么这样不公平?

  那里面有几个被举孝廉的人甚至连字都写不整齐,就因为他们关系更强一些,结果人家就能高高兴兴踏上仕途。

  而他唐周从小天亮起就开始读书,勤勤恳恳十多年,最后却要面临这样一个可笑的结果!

  所以等到父亲生死,守孝三年都没办法传出一个孝顺的名声之后,唐周就看明白了这个世道。

  于是,他加入了太平道。

  他痛恨这个天下,而太平道给了他一丝希望。

  只有改朝换代,他们这些人才有机会走上朝堂拥有权利。

  所以过去这些年,唐周一直在积极帮助太平道传授教义,结交道友。

上一篇:森茉莉养鱼手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