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贾母这个祖母更是阔气,不但送了小夫妻红包,还送了他们两个一人一件衣裳。
一件是雀金裘,金翠辉煌,碧彩闪烁;另一件是凫靥裘,翠光闪烁,艳丽异常,全都美不胜收。
贾母笑道:“再过两个月就入冬了,今年你们新婚,就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好呢。”
“等到元旦的时候,你们穿着这衣服去看花灯,我都不知道那场景会有多好看。到时候好好求求你们四妹妹,好让她帮你们画一张好画像!”
惜春听到贾母提到自己,站起来笑道:“不用璋三哥求,老太太,孙女愿意给他们画呢!”
众人听到惜春的话后,全都笑了起来。
荣府众人,黛玉都是极熟的,因此也不用再介绍,只是改口赠礼罢了。
像贾政、李纨、史湘霓这样的长辈要给黛玉这个新媳妇一份见面礼,而黛玉也要给探春、惜春等兄弟姊妹,芝哥儿、兰哥儿等侄子送上一份见面礼。
在敬完茶后,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没过多久,贾母说她乏了,众人也就散了,贾璋也和黛玉一起返回鹤鸣苑。
荣国府的家事,黛玉全都知道,因此也不用贾璋专门跟她讲。
最能作耗的王夫人已经被关了起来,当然就算她没关起来也管不到大房头上,毕竟两房已经分家了。
史湘霓与黛玉的关系也都不错,兰哥儿和芝哥儿这两个侄子也都需要贾璋这个做叔叔的提携关照,所以黛玉也不用操心妯娌间的关系。
为了儿子,李纨只会捧着黛玉,断然不会得罪她的。
至于婆媳关系……
贾璋笑着对黛玉道:“母亲耳根子软,你对她说些好听的话,她就欢喜你了。”
他没说的事情是,邢夫人身边的嬷嬷丫鬟全都受他的拿捏。
这些人断然不会在邢夫人身边搅风弄雨,反而在邢夫人身边为黛玉说好话,好为她们的儿子女儿求前程。
贾璋心里很清楚,让她们在母亲面前为黛玉说好话,远比自己亲自为黛玉辩白有用。
如果他亲自上的话,邢夫人很可能会觉得黛玉这个新媳妇抢走了儿子,觉得他是个有了媳妇忘了娘的白眼狼。
一旦邢夫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婆媳关系就很难好起来了。
贾璋当然不会让那种情况发生。
邢夫人对黛玉本就很满意,只要他这个做人儿子、做人夫君的协调好了,她们婆媳二人的关系就不会很差……
黛玉听到贾璋的话后,笑道:“我晓得的,三爷你放心好了。”
她把贾母他们赐下的红包放到梅花纹小几上,然后靠在秋香色引枕上休息。
贾璋坐到她身边笑道:“不叫夫君,也不叫我的字,叫三爷的速度倒是快……”
黛玉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溢出来的泪水:“二嫂就是这样叫二哥的,三哥哥也可以叫我三奶奶。”
贾璋见她是真的困了,便直接把人抱了起来:“走吧,三奶奶,小的看你困了,这就送你去睡觉。”
黛玉搂住他的脖子,靠在他的肩头:“三哥哥,你吓了我一跳。”
贾璋打趣她道:“你可别冤枉好人,若是被吓到了,皎皎还会笑吗?”
黛玉合上眼睛,轻轻地笑了。
“好吧,是我冤枉了好人,三哥哥可以去敲登闻鼓了。”
待黛玉睡醒起来,便见到贾璋正靠在她刚刚靠过的引枕上看书。
而那几个红包还在梅花纹小几上。
她走过去笑道:“三哥哥怎么不把红包拆开瞧瞧?”
贾璋放下手中的游记:“等着和你一起拆,我一个人拆,又有什么趣儿?”
林如海给贾璋的红包里面放着一家书肆的契书,倒是不知道贾母和贾赦夫妇送了什么给黛玉。
黛玉坐到贾璋身边,和他一一把几个红包全都拆开。
她本来以为这里面是银票的,没想到外祖母和新上任的公公婆婆全都这么大手笔。
东城的铺子,小汤山的温泉庄子,还有金陵的地契。
贾璋扫了一眼金陵地契的亩数:“母亲还真是疼你,她对我都没这么大方呢。”
黛玉心里知道,其实贾赦夫妇还是对儿子大方。
夫妻一体,给她就是给了他们这个小家。
邢夫人把地契给她,和她直接把地契给贾璋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但黛玉依旧觉得高兴。
不论是金银首饰还是银票,给新媳妇的赠礼都够格了。
如果贾赦和邢夫人不喜欢她,那他们完全没必要把地契交到她手里。
她还是很希望自己能和邢夫人这个婆婆和睦相处的……
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外祖母、父亲和三哥哥少操心。
就在小夫妻两个说话的时候,贾赦夫妇也在看儿媳妇给他们的礼物。
除了规矩里的鞋袜外,黛玉送了贾赦一整套古董扇子与白玉鼻烟壶,送了邢夫人赤金七宝梅花簪与碧玺佛珠。
她这礼物,完全是投其所好,全都送到了公婆心坎儿上。
贾赦当场就拿出了一把扇子赏玩,邢夫人也换上了黛玉送她的苏绣抹额与碧玺佛珠。
这时候,邢夫人难得地想起了自己的妯娌王夫人。
如果王夫人还在外面,她就可以过去炫耀她的好儿媳妇,嘲笑王夫人的有眼无珠了。
可惜王氏还在小佛堂里禁足,邢夫人她又不能跑去西大院嘲笑妯娌——她可不想没事找事,招惹老太太的训斥,让自己没脸。
她都是做婆婆的人了,可不能像王氏那样丢人,在儿子媳妇面前抬不起脸……
黛玉手里有钱,做事又细心。
她送的礼物亦是样样妥帖,因此人人满意,大家都念她的好。
翌日,贾璋一大早带着黛玉去宁府的祠堂。
祠堂内乌木的供桌祭台庄严肃穆,敬献祖先的檀香香气浸润了整间屋子。
一走进宗祠,心都会宁静下来。
在贾蓉的这个当代族长的引导下,贾璋和黛玉先是一起为贾氏一族的祖先敬香磕头,然后又单独向祖父代善敬香磕头。
在这之后,贾蓉为黛玉入谱。
贾璋谢过他后,又受他邀请,与黛玉一起在东府吃了酒席。
贾蓉的妻子胡氏很是欢喜黛玉这个小婶婶,拉着她的手和她说话,传授了黛玉好些驭夫之术,就是不知道黛玉听进去了多少……
第152章 三朝回门慈父情深,新婚燕尔琴瑟在御
从宗祠回到鹤鸣苑后, 贾璋就把鹤鸣苑小库房的钥匙和账本交给了黛玉。
他们这个小家,以后就要由黛玉掌管了。
青桃等丫鬟与鹤鸣苑的老嬷嬷们对黛玉极为顺服。
她们知道三爷有多看重三奶奶,若是忤逆糊弄三奶奶, 只怕三爷就容不得她们了。
而且黛玉自幼在荣府长大,青桃她们也常与菁莪馆往来, 和青雀、紫鹃她们的关系都不错。
因此, 鹤鸣苑的丫鬟婆子们都晓得黛玉看着不谙世事, 实际上心里却是极有成算的。
就算三爷不看重三奶奶,她们也没法子在黛玉的眼皮子底下弄鬼儿,更别说三爷这么看重三奶奶了。
与其最后弄得自己难看, 还不如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听三奶奶的话, 还能在三奶奶那里赚些情分。
黛玉当天就把账目理顺了, 不过她并没有一直处理杂事。
贾璋婚假的时间有限,黛玉还是想要多和他相处一会儿。
至于这些账册, 以后有的是时间看。
贾璋与黛玉怀着同样的想法, 毕竟这些账本好好地待在鹤鸣苑, 总不能突然长翅膀飞了,但他的假期却是有限的……
到了新婚第三天,贾璋陪伴黛玉回门。
从翠幄青绸车上下来后,贾璋伸手把黛玉扶了下来。
夫妻二人带着礼物走进林府,前往正院拜见林如海。
林如海这两日的心情十分复杂。
一方面, 他很高兴女儿终身有靠;另一方面,他又十分思念女儿……
他就剩下黛玉这么一个骨血, 看她犹如掌上明珠一般,恨不得把她捧在手心里呵护。
在扬州、在金陵的时候, 林如海就想念黛玉想念得不得了。
回到京城后,仅仅和女儿相伴两年有余, 他就又要把女儿嫁出去了。
虽然林如海清楚自己不能耽误女儿的婚嫁,但他心里又怎能不难受呢?
事实上,在黛玉出嫁后的这两天,林如海总觉着黛玉好像还在家里一般。
直到今天黛玉和贾璋要回门了,他才恍然惊醒,原来黛玉已经嫁到贾家去了。
不过在贾璋和黛玉走进正院后,林如海就把自己所有难过不舍的情绪都藏了起来,生怕黛玉看到后伤心难过。
在黛玉与贾璋请安时,林如海连忙叫他们起来。在他们起来后,林如海更是不错眼儿地打量黛玉。
只见黛玉今天穿着大红色镂金丝钮牡丹纹蜀锦衣裙,梳着反绾髻,簪青鸾挂珠钗,佩戴芙蓉花耳环与白玉连理枝镂空双跳脱,一应装饰俱是荣府准备的,所有饰品都尽善尽美。
黛玉的精神很好,脸色也很红润,瞧着像是一枝生机勃勃的春桃。
林如海松了一口气。
他笑着对贾璋道:“茂行,瞧你和玉儿这么好,我也就放心了。我知道你是君子,我放心你的人品,但我还是要啰嗦一句,以后请你多担待一下黛玉。她有些小性儿,你多包容些。”
此时贾璋和黛玉坐在林如海身边,听到林如海的话后,贾璋对林如海道:“玉儿钟灵毓秀,哪里有小婿担待的余地?倒是小婿要小心一些,省得惹玉儿生气。”
“岳父大人放心,我会和玉儿好好过日子的,也会照顾好玉儿。”
林如海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