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188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第158章 树生病愈巧字缘由,熙凤应允薛蝌托请

  在张泰维的操作下, 贾雨村还是进了户部山东清吏司。

  只是他们还没高兴多久,赵树生的病竟然好了起来。

  名医周薛涛从南至北游医,行至京都住店, 刚放好自家的行李,就被绣衣使者客客气气地请到了赵府。

  绍治帝对眼下的户部也很满意, 并不想让户部发生什么大动荡。

  如此一来, 在户部经营多年的户部尚书赵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他与贾璋一样, 不希望赵树生的身体健康出问题。

  周薛涛最擅长治疗心疾,就连太医院的太医也比不得他。

  因此他一到赵府,心疾复发的赵树生就缓了过来。

  在周薛涛银针汤剂的治疗下, 赵树生的病渐渐好了起来, 户部浮动的人心也安稳了下来。

  即便眼下户部被塞了不少钉子进去, 但只要赵树生在,或者说赵树生他能按部就班地拣选继任者, 那户部就乱不起来。

  贾璋心里也松了口气, 赵老尚书向来看重孔云师叔。

  只要有老尚书在, 他就不用担心孔云师叔被贾雨村那等小人算计了……

  在赵树生接受周薛涛的治疗时,薛蝌他也打点好了礼物。

  在这之后,薛蝌请薛姨妈帮忙向卫家投递帖子。

  薛姨妈时常给王熙凤送礼,见面时又爱说奉承话给王熙凤听,所以王熙凤很喜欢薛姨妈这位姑妈。

  因此, 只看到薛家来了帖子后,王熙凤让人给她读了薛姨妈送来的帖子与信件。

  在听到薛家和梅家婚事的始末与那梅家的无耻行径后, 王熙凤心里忖度着这件事不算大,她可以答应帮忙, 顺便发上一笔小财。

  其实王熙凤刚嫁进卫家时最是无法无天,更不怕什么阴司地狱报应, 借着娘家和夫家的势,王熙凤什么钱都敢赚,包揽诉讼的事情更是没少干。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这辈子和王夫人这位姑妈关系很糟糕。

  所以她没接触到放利子钱的渠道,要不然她做下的错事恐怕只会更多。

  她和卫若梅的婚姻也将很难存有挽回的余地。

  后来王熙凤被她夫君卫若梅抓到现行,被卫若梅十分愤怒地指出了错误,她才知晓她包揽诉讼的行为到底是多么大的罪名。

  王熙凤低头认错了,但卫若梅并不愿意接受。

  那时候他正在气头上,若不是两人还有一个儿子实哥儿,只怕卫若梅休妻的心都要有了。

  夫妻两人因为这个闹得很不愉快,直到王熙凤生下女儿巧姐儿后,夫妻间的关系才渐渐好了起来。

  后头王熙凤又不知费了好些心思笼络卫若梅的心,又向卫若梅许诺过她日后只会一心抚养儿女,再也不会包揽诉讼给家里带来麻烦了,这才与卫若梅和好如初。

  有这样的前情在,王熙凤瞧见旁人家的托请后,自然会谨慎许多。

  在听到薛家求的事情既不违法,又符合道德准则后,王熙凤才决定答允薛蝌见他一面。

  她可不想再为了几千两银子触犯卫若梅的雷区与国法家规,做那等捡了芝麻丢西瓜的事情了。

  至于王熙凤女儿的小名巧儿,自然是刘姥姥取的。

  那年冬天天降大雪,刘姥姥带着孙儿板儿进京打秋风。

  她先去的地方是荣国府,后去的地方是卫家。

  她女婿狗儿家祖上与统制县伯王家里连了宗,如今王子腾王大人外任,刘姥姥想找人帮扶女婿家里也指望不上他。

  多番打听后,她决定去寻求王夫人这位老姑奶奶与王熙凤这位姑奶奶的帮助。

  刘姥姥不知道的事情是,荣国府的王夫人已经被禁足了。

  所以她在前往荣国府时没有见到王夫人,只得了当家奶奶史湘霓与她的一封银子。

  没见到王夫人,捧着银子的刘姥姥也不失落,她心里依旧很感激。

  就算王夫人瞧不上她这个穷亲戚,她也得念人家的好才行。

  荣国府给她的银子是真的,这世间万事万物论迹不论心,刘姥姥过得通透,自然晓得这个道理。

  于是她对过来给她送银子的小桃千恩万谢,恭维得小桃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又请小桃帮忙转达自己的谢意,这才带着小孙子板儿离开了。

  银子是很好的东西,能买吃食,能买棉衣,能帮助他们一家度过这个冬天。

  但刘姥姥心里清楚,打秋风并非长久之道,再多的银子也有花光的那一天。

  只有学到手的营生,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从荣国府离开的刘姥姥把自己的期望放到了嫁到卫家的姑奶奶身上。

  幸运的是,卫家的姑奶奶王熙凤愿意见她这位远道而来的穷亲戚。

  在听到她的请求后,王熙凤不但送了她银子,还送了她几张药方。

  这些丸药不是治跌打损伤的,就是治头疼脑热的,在乡下地方相当实用,刘姥姥对此十分感激。

  王熙凤愿意见刘姥姥的原因非常简单。

  她不知道王夫人已经被禁足了,所以她觉得她这样做,可以把算计她的姑妈给比下去。

  王熙凤心想,姑妈如此小气,竟只给穷亲戚一封寒酸的银子。

  我王熙凤可比她大方多了……

  而在交谈的过程中,王熙凤发现这位老人家颇有些智慧,便请她帮总是生病的女儿取一个小名。

  她女儿生下来就不足,后头又出痘了,隔三差五就会生病。

  刘姥姥她已经七十多了,这是个古来稀的年龄。

  王熙凤让刘姥姥帮女儿取小名,也是为了沾沾刘姥姥寿元长的福气。

  刘姥姥当时对王熙凤道:“姑奶奶若想让我帮忙取名儿,就管姐儿叫巧儿罢。”

  “姐儿的生辰在中元节,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以毒攻毒,以火攻火’!姑奶奶定依我这名字,必然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儿来!”[1]

  王熙凤听了刘姥姥的话,给女儿改了小名,自那之后,巧姐儿的身体也一日日康健起来。

  卫若梅知道此事后,亦感叹乾坤无私,善恶有报,若非王熙凤一时动了善心帮了刘姥姥一把,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

  王熙凤深以为然,其实这也是她要仔细斟酌薛家所求之事是否违背国法,是否违背道德的重要原因。

  她年轻时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眼下却全然没有年轻时那般胆大了。

  看着一双玉雪可爱的儿女渐渐长大成人,王熙凤她又怎能不害怕阴司报应呢?

  她自己倒是什么都不怕,但她会担心她的实哥儿和巧姐儿因为她这个母亲损了福缘,横遭报应!

  如今薛蝌求的事情不违背国法道德,她出头不但不会损伤福缘,反而能伸张正义、积攒阴骘,这是好事情,王熙凤当然会答应。

  当然,她愿意答应的根本原因还是薛姨妈寄来的那封信。

  薛姨妈说薛蝌愿意倾尽家财请王熙凤帮忙,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在收到卫家的来信后,薛姨妈让薛蝌做好上门的准备。

  王熙凤三日后就有空,到时候她会带着薛蝌可以去卫家,向王熙凤求助。

  时光飞逝,转眼间三天后就到了。

  王熙凤见薛姨妈过来后,连忙把薛姨妈迎到上首,又让平儿奉茶给薛姨妈喝。

  姑侄二人叙了会儿家常后,才把话说到了正题上。

  王熙凤听薛姨妈把种种前因后果说完后,让人布置了屏风,这才让人把薛蝌带到小书房里说明情况。

  薛蝌来到卫若梅的小书房后,先是把自己精心准备的贵重礼物交给平儿,然后隔着屏风给卫大奶奶,也就是王熙凤请安行礼。

  在这之后,薛蝌才对王熙凤诉苦道:“卫大奶奶,但凡有法子,我也不会到处求人了。其实我也知道梅翰林不怀好意,想过与那梅家退亲的。只是我在信中说齐大非偶时,那梅翰林却回信说我多虑了,坚决不肯与我家退亲。”

  “我也晓得他是不想落人话柄,让外人说他们家忘恩负义。打得无非是把我们宝琴的年纪拖大了,逼着我们找旁人家把宝琴嫁了的主意。”

  “如此一来,便是我们薛家等不得他们梅家的儿子,梅家公子的清名就保住了。可若如此,我们家宝琴又能找到什么好夫君,又会剩下什么好名声?”

  “要知道,眼下我们宝琴还顶着梅家公子未婚妻的身份啊!”

  “如今托婶娘一起来求卫大奶奶帮助,也不是非得把宝琴嫁到梅家才行。若婚事不能成行,让他们梅家自己找理由退亲也好。”

  “只梅家不可无缘无故退亲,也不能指责我们宝琴身上有毛病。这也是我疼爱妹妹的心肠,我不想让旁人指责我家妹妹,更不想耽误我家妹妹的婚事。若大奶奶能帮忙周全这件事,我便是倾家孝顺,亦然心甘。”

  听到薛蝌的话后,王熙凤笑道:“这件事倒也不大,那梅翰林我也打听过,四十多岁才中第,熬了十多年才升了翰林,以后是没什么前程了。”

  “这样的人,自然晓得眉眼高低,我家去一封信与他,且见他听不听劝。他若不听劝,我们大爷的朋友就在顺天府任职,那梅家公子也在府学读书,给他穿穿小鞋,也是容易得很。”

  薛蝌听到后,整个人喜不自禁:“多谢卫大奶奶周全,我眼下带来的这些礼物只是江南土仪,不堪入目,卫大奶奶留下赏人吧。”

  “卫大奶奶愿意伸出援手,雪中送炭,此中恩情,我们兄妹没齿难忘,来日必会结草衔环,以此报答卫大奶奶的恩情!”

  王熙凤撇了一眼平儿,平儿悄悄儿地伸出了两根手指,意思就是两千两的银子。

  这笔钱对嫁妆丰厚的王熙凤来说不算太多,但也是意外的浮财,而且事成之后另有谢礼,她心里已经很满意了。

  薛姨妈见到王熙凤的神色后,拉着她的手笑道:“我就知道凤丫头你是最善心的了,我那侄女最是伶俐懂事的一个人,却摊上了这样的飞来横祸!如今你愿意帮忙,真真儿是我们薛家祖上有德,竟遇到凤丫头你这样的菩萨。”

  说完恩情与善心后,薛姨妈和薛蝌又奉承王熙凤说梅家这档子事把他们愁白了头,在王熙凤这里却如此轻描淡写云云。

  直把王熙凤奉承得十分受用,以至于王熙凤对宝琴的事情都更加上心了。

  这么看来,薛姨妈之前的感叹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薛蝌远比薛蟠像薛姨妈的亲生儿子,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是薛姨妈把薛蟠给宠坏了……

第159章 若梅帮忙梅家低头,德修金石雨村毒计

  当天晚上, 薛姨妈和薛蝌离开后,王熙凤就跟卫若梅说了这件事。

  王熙凤对卫若梅说这梅翰林想赖掉他们家与她远房表妹的婚事,又细细地对卫若梅分析起了梅家的歹毒心肠。

  至于薛宝琴与她的关系远得一表八千里, 实质上与她并无血缘关系的事实则被她遮掩了过去。

  卫若梅听到这梅家拖着薛氏女的婚事,而薛家还对梅家有恩后, 深觉梅家嘴脸无耻, 加之这薛氏女与妻子有亲, 便答应了妻子的请求。

  他按照王熙凤的意思给梅家写了一封信,让人把他的信送去梅家给梅翰林。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