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成大事者,绝不能顾首顾尾。
打定主意后,西宁郡王就把那些勋戚藏在他这里的金银珠宝、古董文玩全都整理出来,装箱封存、汇编成册。
然后又亲自写了一篇声泪俱下、字字泣血的请罪书。
做完这些事情后,西宁郡王他立即派人八百里加急,以密折的形式把他整理好的账册与亲自写的请罪书送到了绍治帝手中。
而在属下带着账册与请罪书离开后,西宁郡王打开府库给标下兵卒补发军饷,然后又颁布新约操练军队,希冀这样做,就能弥补、挽救军队的战斗力。
在这种时候,实力才是最能让人感到安心的东西。
虽然西宁郡王也知道,打造强军,绝非一日之功,但做事总比不做事好。
所以能弥补一二的,他还是尽力弥补吧。
即便没什么用处,就当他是在买自己的安心。
若真能如此,他就不算亏了。
收到西宁郡王送来的账册与请罪书后,绍治帝心里确实有些吃惊。
靳决当初就在他几个兄弟之间乱窜,怎么现在这么老实了?
要知道,绍治帝原来是想要钓靳决的鱼的。
怎么现在他还没动手,靳决就自己上钩了呢?
可是,一想到南安郡王和番茜香的下场与靳决从废太子一事中全身而退的过去,绍治帝就不再感到奇怪了。
西宁郡王很可能是被南安郡王和番的事情吓到了。
他不想步入南安郡王的后尘。
这才想到要出卖盟友,讨好他这个皇帝,从而获取平安落地的机会。
而对西宁郡王这种首鼠两端的小人来说,出卖盟友这种事,就更加不足为奇了。
绍治帝拨弄着手中的碧玺串珠,在那份声情并茂、字字泣血的请罪书里,他已经看到西宁郡王的心路历程了。
至于西宁郡王没写在请罪书里的心理活动,绍治帝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无非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而已。
身居京城权力斗争中心多年的绍治帝,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从西宁郡王出卖合作对象、讨好他这件事上缓过神后,才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西宁郡王送过来的账册上面。
没过多久,细细阅读账册的绍治帝就被这些勋戚的行为给气笑了。
从齐国公府到三等将军姜家,各家勋戚皆堆金积玉、富埒陶白,但就是不肯还钱是吧?
绍治帝只觉自己心口生出了一股发不出去的火!
这帮虫豸,有钱给西宁郡王交保管费,没钱还国库的欠债,这简直就是大盛天字第一号的笑话!
他绝对不会饶过这帮混账!
西宁郡王终于达成自己的目的了。
任是谁看到那本厚厚的账册后,都不会最憎恨西宁郡王这个主动自首的从犯。
因为有人比他更招恨。
那些勋戚,才会是绍治帝最厌憎的头号打击目标。
用生不如用熟,想到要抄了这些勋戚的家,绍治帝就想到了上次抄家的团队。
以皇弟忠顺亲王与贾璋师兄弟几人为核心的抄家团队,办事又快又好,这次依旧可以派他们去办这件事。
正好茂行现在还兼任佥都御史,跟着忠顺一起抄家都名正言顺了呢。
于是在掀起新一轮抄家浪潮后,绍治帝点选的臣子还是忠顺亲王等人。
只不过,这次抄家的油水要比上次少上不少。
毕竟,这些勋戚家里世代积累的财富,还都在西宁郡王那里保管着呢!
他们家里的财富,已经寥寥无几了。
忠顺王爷抄的第一户人家,就是爵位最高的齐国公府。
说起来,齐国公府与贾赦的好友陈瑞祥还是亲戚呢。
但是,在陈瑞祥先辈尚主、与公府分家后,两家感情日淡,关系并不十分亲密。
他们两家只是普通亲戚,与荣国府和贾族普通族人的关系并没有差多少。
是以齐国公府的事情,还牵连不到陈瑞祥这个尚宝寺卿身上。
贾璋对此也松了一口气。
陈瑞祥对他这个世侄很不错,父亲和陈瑞祥的关系更是亲厚。
他不希望陈瑞祥出事,也不愿意让父亲伤心。
不过,看在陈瑞祥的面子上,贾璋还是恳请忠顺亲王给齐国公府点儿体面。
至少,不要让齐国公府的女眷太过难堪。
听闻此言,忠顺亲王只觉贾璋真是容易心软。
上次,贾璋就和他提过这样的请求。
结果这次,贾璋同样向他提出了这样的请求。
可那些犯事的勋戚,又何尝记得他们的好呢?
但王妃曾对他说过,贾茂行的举动未尝不是好事,还让他按照贾茂行说的去做。
因此这次,忠顺亲王也没有拒绝贾璋的请求。
于是,忠顺亲王对绣衣使者东鸾卫的司官与五军营的将官道:“听到贾佥宪的话了吗?一会儿就按照他说的去做。”
众司官与将官听到亲王的嘱咐后,纷纷应是。
在忠顺亲王的指挥下,众人迅速地闯进齐国公府。
他们都走进二门了,齐国公府家主、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才收到消息。
他连跑带颠地迎了出来,见到忠顺亲王、贾璋还有一众绣衣使者、带刀军士后,只觉来头不妙。
这架势,不会是他们私藏财货不还债的事情事发了吧?
陈瑞文猜得完全没错,但他整个人都没有半点儿主意了。
忠顺亲王瞥了一眼面色灰败,叠声求饶的陈瑞文,对贾璋温声道:“贾佥宪,请你宣旨吧。”
贾璋这才站出来,朗声道:“有旨意:陈瑞文交通外官,依势凌弱,拖欠国库欠款,毫无忧国之心,辜负朕恩,有忝祖德,着革去世职。钦此。”[1]
在他宣读完圣旨后,东鸾卫带队首领赵司官连声叫人拿下陈瑞文,又叫手底下的兵卒看守其他人犯……
因为忠顺亲王的吩咐,绣衣使者与五军营兵卒在抄没家资、缉拿人犯时也没下重手,态度还算客气。
即便如此,齐国公府的男女老少还是被东鸾卫与五军营的人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发颤。
真不知道,若没有贾璋的劝告,他们家又会何等的狼奔豕突、恐惧颤栗?
忠顺亲王这次抄家,是按照爵位,从大到小抄的。
宣读圣旨的工作,则被忠顺亲王交给贾璋、叶荆、郭子守他们三个翰林官来做。
接下来去旁人家抄家时,依旧是这一套流程。
忠顺亲王他们忙活了一通,总算是把所有人犯全都押送到刑部大牢去。
在这之后,才领了绍治帝从私库划拨的丰厚赏赐,回归原职去了。
对贾璋来说,这些勋戚遭难,绝对是一件好事。
这些勋戚需要还债,是由贾璋他们上谏一事挑起来的。
那些早就还债的、那些经由贾璋提醒还了债的、那些损失不太严重的不会恨贾璋。
只有那些压根儿就不想还钱的人家,才会恨贾璋恨得要命。
这一次入狱的勋戚,一大半都是贾璋、叶荆、郭子守他们的仇家。
如今他们彻底完了。
等待这些人的结局不是流放三千里,就是充军发配,贾璋他们身上的隐患也彻底消失了。
京中风波甚大,西宁郡王心里也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这位陛下的手段可真狠啊!
他连忙把那些勋戚人家私藏的财富全都槛送京师,交到绍治帝手里。
在这之后,西宁郡王自请回京养老,又举荐了接受他所辖防线防务的武官。
而这些人,全都是旗帜鲜明的帝党。
西宁郡王识趣的态度确实让绍治帝感到满意。
于是,他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了。
在西北防务被绍治帝亲信将官接手后,西宁郡王带着舆马随从回到了京城王府。
绍治帝没给西宁郡王治罪,还给了他们王府不少赏赐。
看着赏赐里面的玉如意与紫檀龙头拐杖,西宁郡王的心才彻彻底底地放了下来。
绍治帝愿意给他这些赏赐,意味着绍治帝认可了他举报自首、放弃军权的功劳。
他这回,也算是戴罪立功了。
虽然日后再也不能继续风光八面,但好歹可以像北静、东平二府一样混个安荣富贵,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在这些勋戚纷纷落马后,荣国府又发生了一件喜事。
在贾琏的精心筹划下,他升任苏州府同知,补上了犯事勋戚空出来的缺儿。
这些年来,贾琏在顺天府一步一个脚印地熬到了正七品。
如今出任从六品同知[2],则是在官场上迈出了新的一步,真可谓是可喜可贺。
而史湘霓、芝哥儿、年幼的芙姐儿[3],还有姨娘粉蝶,也会跟随贾琏,一起前往江南烟波里的姑苏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