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30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等到生了孩子后,她们的孩子依旧是家生子,依旧去伺候人——命好的能去伺候主子,命不好还要去扫院子倒夜香哩。

  虽然很多人都嘲笑政老爷房里的赵姨娘蝎蝎螫螫的,可是底下的这些小丫鬟谁不羡慕她呢?

  有丰厚的月例领,还能提拔家里的老子娘。

  膝下有两个孩子,在府里是半个主子。

  老太太和太太们可以看不上赵姨娘,那些心腹大丫鬟们也可以瞧不起赵姨娘。

  但其他的丫鬟,又有谁有资格瞧不起赵姨娘?

  赵姨娘她原来只不过是老太太身边的二等丫鬟罢了。

  只因生得格外俏丽,才被老太太抬举,成了二老爷的内宠。

  现在赵姨娘又有孩子,又有财货,又有宠爱,怎么看赵姨娘的生活都比她们这些普通奴才的生活好一万倍。

  她们这些丫鬟在主子屋里伺候时还好,每日只做些端茶倒水的轻松活计。若是能熬成大丫鬟,还能过一过副小姐的生活。

  可是终归有一日,她们是要嫁人的。

  若嫁给小厮,她们的生活质量必然会断崖式下跌——除非那个小厮上进,跟的主子也出息,有成为管事的可能与潜力。

  但是,如果能做珠大爷的姨娘,谁还会去看那劳什子的小厮?

  珠大爷他温文尔雅,相貌俊秀,又中了举,比琏二爷还像荣国府的继承人呢。

  哪个丫鬟不想成为他的姨娘?

  攀上这样的高枝儿,一下子就变成金凤凰了!

  珠大爷房里的绿胭和金簪是沾了老太太和太太的光,才成了珠大爷的通房。

  她们没有主子的看重,就只能自己努力了。

  这帮丫鬟早算计得明明白白。

  二太太不喜欢大奶奶,若是她们能不耽误珠大爷念书,又能怀孕的话,二太太绝对会保她们……

  大奶奶手段也寻常,她们一点儿都不怕她。

  ——如此看来,勾引贾珠就是一笔低风险高回报的买卖,这样的好饭还不快去抢,只怕连汤都喝不上了。

  但是令这些丫鬟失望的是,贾珠他压根儿就不上钩。

  是的,他也喜爱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风韵,但是……

  有妻子和老太太给的绿胭就足够了。

  接受老太太和太太给的通房,是他孝顺。

  主动去睡家里的丫鬟,却是他贪花好色。

  贾珠看重名声,不会做那些轻浮之事。

  荣国府下人喜欢踩低捧高,但是他们却踩不到贾璋身上。

  贾母才是荣国府的天,她喜欢贾璋这个孙儿,所以就不会有人不长眼,跑来招惹贾璋。

  而贾璋本人也不觉得自己扮小孩子,争夺长辈宠爱有什么可耻的地方。

  只要撒娇卖乖,就能换来府里的资源。

  这么好的待遇,对于前世的贾璋来说简直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

  他这么做既不害人,也不损阴骘,又有什么好觉得羞耻的呢?

第19章 花甲万寿恩科受益,垂髫童试奔赴科场

  王夫人知道府里年轻丫鬟们的蠢蠢欲动。

  但她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她了解自己的儿子。

  贾珠绝不会为了一个丫鬟就去损害自己的名声。

  所以她就放任这些丫鬟胡闹, 只当做是给李纨的教训。

  ——珠哥儿这次风寒伤了底子,王太医都说了,珠哥儿是要好生调养的。

  调养期间, 不可费心劳神。

  这就意味着,在贾珠调养身体期间, 他也没什么正经的要事要去做。

  这些丫鬟跑来讨好珠哥儿, 不会耽误珠哥儿什么。

  夫人的猜测完全没错, 这些野心勃勃的丫鬟全都铩羽而归,没一个得逞的。

  贾珠根本不受用她们的好意。

  只是让贾珠苦恼的事情是,李纨和绿胭居然因此产生了危机感, 对他百般讨好。

  贾珠虽然受用贤妻美妾的爱慕, 但日子久了, 他也会觉得有些疲惫,连忙躲进了国子监。

  待到贾璋学完《春秋》时, 乾元四十四的冬天就过去了。

  乾元四十五年, 乾元皇帝到了六十岁——花甲之年, 六旬万寿,慈福沾被,自当海宇同之[1]。

  为了与天下学子同庆欢筵,乾元帝他特意开了县乡会三级科举考试的恩科。

  四十五年本就是会试年,所以这恩科的形式就从加试变成了加录取名额——会试的名额就从原本的每科只录三百人涨到了五百人。

  国家大庆之时, 多有殊常之恩以昭盛典[2]。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素来都是大浪淘沙, 唯有万里挑一的英才才能中选。

  朝廷里,哪一个进士不是从千军万马中走独木桥过来的?

  本科会试的录取名额竟然多了两百个, 这对天下读书人来说,都是十分利好的消息。

  ——说不定自己就从考不上变成了考上, 从三甲进士如夫人变成了二甲进士,又考上翰林院庶吉士了呢?

  这样好的机会,若是不抓住,真得会后悔一生。

  所以在这条上谕登上邸报后,有不少本来觉得自己没打算参加四十五年会试举人也决计要下场一试!

  说不定自己就中了呢?

  贾珠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改变了自己的心意。

  他对自己的读书天赋也心知肚明——无论是秀才还是举人,他都是吊车尾考中的。

  虽然府里人都在吹嘘他的天资,但他知道,他能考中,只是因为自己勤奋。

  会试这一关,有天南地北的举子共同竞争,贾珠不认为自己有战胜他们的本事。

  或许今年这一科,是他考中几率最大的一科……

  而且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也大好了,参加会试也不会影响到什么的。

  王夫人已经被下人的阿谀奉承彻底冲昏了头脑,一心觉得贾珠能够高中。

  因此在贾珠提出自己想参加此次科举考试时,她只是意思意思地拦了一下。

  在贾珠分析利弊后,她很快就同意了。

  而贾政……

  他素来视儿子的科名如命,又听程日兴他们分析过今年这科考中的几率大,因此就算贾珠不主动提出来想要在今年参加会试,贾政也会建议贾珠去考。

  更遑论贾珠早已做出了决定。

  李纨倒是不想让贾珠去考这一科,会试最是熬心熬神,以贾珠这样孱弱的身体,怎么可能受得住?

  可是她根本就不敢反对公婆,也劝不住丈夫。

  贾母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可是贾政和贾珠都坚持要去考,贾珠甚至跪下求她——贾母也害怕自己的阻挠会耽误贾珠的前程,日后贾珠怨怪她,便没有坚决地反对……

  贾珠要参加会试的消息传出来后,那些蠢蠢欲动的丫鬟们瞬间偃旗息鼓。

  若是因为搔首弄姿耽误了珠大爷的前程,老太太和太太可饶不了她们!

  贾璋也决定去参加今年的县试,皇帝老爷开恩科,今年录取童生和秀才的名额也变多了——而贾璋虽然只有六岁,却已经学完了四书、《诗经》和《春秋》,蒋凤举又教了他做文章与试帖诗的技巧,程文也开始背诵了。

  参加县试这个等级的考试完全不是问题。

  “你文章火候已到,完全可以下场一试。今年圣人万寿,录取名额增加。你去参加考试,考上童生可谓是手掐把拿……”

  蒋凤举笑眯眯地对他的学生说道。

  他之前没提出让贾璋去考,不过是心疼学生,舍不得贾璋小小年纪就去宛平折腾。

  可眼下有了增加录取名额的大好事,蒋凤举也顾不得贾璋年纪的大小了。

  这可是几十年都难得有一回的好事,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儿了。

  他不但让贾璋去考,还打算把自己的孙子也踢回老家参加县试。

  蒋凤举的官职低,他孙儿还需要去原籍参加科举考试。

  贾璋也决定听从蒋凤举的建议。

  县试每场只考一天,就算天气冷他也熬得住。

  无非是多穿几层衣裳的事儿。

  他这一世自小习武,父亲又专门请了擅长整治药膳的婆子给他做补品,身体保养得非常好。

  只要没有倒霉到遇到倒春寒,他就不可能生病。

  而且府里有供奉的大夫,祖母那里还能请太医,就算得了病,大抵也不会留什么病根儿。

  他自己心里有数,若是真得病得严重,放弃这次机会立刻退出考试就是,也不会损害身体。

  这样的良机实在难得,确实不容错过……

  在做出让贾璋参加县试的决定后,蒋凤举就通知了贾璋的父亲贾赦。

  参加县试时需要办理的寄籍、结保等手续都需要贾赦这个当爹的替家长去办理。

  贾赦平素少有出门上朝的时候,但是邸报还是有的。

  因为贾璋的缘故,他对科举考试也很上心。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