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叫什么衔蝉,分明该叫玉环才对。
黛玉生日第二天,贾璋又带着贾蓉、贾蔷去接那几个参加县试的族人。
他们这种做法,既是在表示族里对读书人的看重,也是在邀买人心——不管是真是假,没看到这几人看他们的眼神都充满了感激之色吗?
这就是人心可用。
在把贾瑶、贾芸等几个族兄弟与族侄送回家后,贾璋和贾蓉、贾蔷兄弟二人挥手告别了。
回到鹤鸣苑换了家常衣裳后,贾璋就听过来奉茶的青桃道:“三爷,听说二太太的娘家妹妹要带着女儿上京选秀呢。”
贾璋奇道:“这两年圣上就停了选秀,二太太的外甥女上京来选什么?”
“听说是选公主、郡主们的陪读。”
这事倒是有的,诸王世子的年纪都不小了,乾元帝特意下旨召诸皇孙进宫读书。
后来皇后娘娘向皇上进言,或可召诸王郡主进宫与公主们一起教养,皇上也同意了。
因为各位郡主以前大多数都没有伴读,所以皇后娘娘特意下了懿旨,采选世宦名家之女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以为郡主伴读。
可是,人家皇后娘娘都说了,他们要采选的是世宦名家之女,而薛家貌似只是皇商吧?
若薛父还在,薛家姑娘或许还有参加伴读初选的资格。
可问题是现在薛父没了啊。
贾璋对此十分不解。
青桃道:“三爷,我听彩云说薛家大爷把人家良家子的双腿打废了。八成他们这回来,选秀是假,来京里避风头才是真呢。”
“只王大人升了九省统制,不在京里,薛家人去王家不方便,这才来咱们家里的。”
“罢了,左右薛家只是二房的亲戚,和咱们没什么关系,你出去听听闲话也就罢了,可不许主动嚼舌根子。”
青桃连忙点头称是,她是知道三爷的忌讳的,又哪里会去犯忌呢?
因为林如海没给贾雨村写荐书,反而与了他南海珊瑚让他自去吏部文选司走动,所以他没走荣国府的路子,自然也就没去金陵当官,而是被钱主事安排到了其他地方。
甄英莲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当初葫芦庙大火,拐子拐走了英莲,见她相貌好,便打算把这女子养大了再卖个好价钱。
待英莲十一二来岁时候,已经出落得极出挑了。
拐子便带她去了金陵,心想这金陵是富裕之乡,定能找到好买主。
紧接着冯渊和薛蟠前后脚相中了英莲,拐子贪婪,妄想一女卖二主多赚银钱,却没想到两个买家撞了个正着,然后就闹了起来。
而这薛蟠最是个横行无忌的,见冯渊不肯相让,便命人去打断冯渊的腿。
冯家人急着去报官,薛蟠对此不以为然,却没想到府衙衙役居然把他抓起来了!
金陵知府自然不会怕薛家的威胁。
四大家族又不是他的荐主,他有什么好顾忌的?
所以在冯家人去报案后,他并没有因为所谓的“护官符”就不敢抓人,反倒是把那个出来劝他隐忍的门子打了二十杀威棒。
在金陵知府看来,贾、王、史三家乃勋贵门第,他寒门出身,得罪不起他们,低低头也是有的。
但那薛家不过是皇商,在薛老爷去了后,家里更是内忧外患,就算有几门姻亲,也不见得会为了一个没用的外甥就弄他这个金陵知府。
更何况他在京里也不是半个靠山都没有的,所以又何必怕薛家呢?
犯了事有人来报官,他自是该抓人就抓人。
薛家想要把罪名抹了,也得让他看到诚意才行。
他才不会下贱到主动给薛家擦屁股。
所以薛蟠就被抓了,而甄英莲也因为自己是被拐卖的好人家女儿,既没被判给薛蟠,也没被判给冯渊。
金陵知府在那想要戴罪立功的门子口中得知英莲的真实身份后,便将其送回封氏膝下抚养。
母女两人相见后,喜不自胜,乃至抱头痛哭起来。
唯有英莲的外祖父封肃,嘴里嘟囔着什么家里又多了一张吃白饭的嘴巴,女儿家不值钱云云。
全然忘了这些年封氏纯粹是靠做绣品养活自己的,没花他一分钱,没吃他半粒米……
不过他说什么,封氏母女全都不放在心上。
眼下她们高兴都还来不及呢,哪里有时间关心封肃的阴阳怪气?
所以说,没有遇到忘恩负义的贾雨村,也算是英莲的福气了。
至于薛姨妈,她自是让了一间铺子的利才求得族中叔伯为薛蟠奔波。
在薛家人的威逼利诱下,冯家人的嘴被堵住了。
薛姨妈又拿出了几千两的厚礼打点金陵知府,这才让金陵知府松口放了薛蟠。
但他们家还是被安了一个豪奴寻衅生事的罪名。
薛姨妈受不了金陵的风言风语,静极思动,便想出了借女儿参加小选的名头上京投亲的主意。
一来让薛蟠避避风头,二来也让金陵薛家的人看看他们长房的姻亲故旧,从而打消族里对他们家皇商名头的觊觎。
薛蟠心里不愿意去别人家住。
亲戚家里有长辈辖制,他又如何能过得痛快呢?
可薛姨妈打定了主意,宝钗又支持母亲,薛蟠纵想反对也没用。
又过了些许时日,王夫人突然听到家人传报道:“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呢。”
王夫人听了,喜不自胜,忙带了二房的大小主仆去二门处接薛姨妈母女。
又引着她们母女二人拜见贾母,整治席面为薛姨妈母女接风洗尘。
如此亲热的手足姊妹之情,便是在娘家的时候都是没有的。
薛姨妈倒是有些受宠若惊了。
第56章 薛家寄住日常花糕,得陇望蜀选秀落第
王夫人对薛姨妈这样热情, 一来是因为王子腾升了边缺,她少了娘家亲戚来往,心里寂寞, 如今薛姨妈来了,她自然会热情许多。
二来, 自史湘霓顺利生下贾芝后, 贾母就更加宠爱她的侄孙女了。王夫人纵然能靠着贾母对贾政的偏爱抓稳手中的管家权, 但势力却已经大不如前了。
如今薛家人来了,她若不精心招待,只怕会被人说甚么二太太过了气, 二太太的亲戚才被人轻视的闲话, 所以她才早早地给薛家打扫房子, 又浩浩荡荡地带人去接薛家人。
至于薛姨妈为什么会感到受宠若惊,这也并非什么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她和王夫人一嫡一庶, 在闺中时, 向来都是她捧着王夫人这个姐姐的。
出嫁后, 两人的境遇也是天差地别。
王夫人嫁到了公爵门第,做了管家太太;她嫁到皇商薛家,虽有百万之富,但身份上却低人一等,夫君去世后, 薛家更是大不如前。
上京前,她心里也是有些微忐忑的。
信上的欢迎可能只是客套话, 薛姨妈也会担心嫡姐态度倨傲,瞧不起她。
怎知王夫人如此亲切随和, 还这般欢迎她们的到来……
姊妹二人在闺中时也只是寻常的亲密,如今暮年相见, 反倒生出一股悲喜交集之情来。
泣笑叙阔了一番后,王夫人留薛姨妈在荣国府住下,薛姨妈心里也是愿意的。
在荣府住下,一来能威慑族人,二来可以约束儿子,她有什么不愿意的呢,遂连忙道谢应允下来。
只她与王夫人道:“我们家的日费供给却不用姐姐家里出,这样做才是亲戚们往来的法子呢。”
王夫人心知薛家豪富,不缺这点子花用,便也就应了。
因为薛家到的时候正是上午时分,贾政和贾琏一早就当差去了,而贾璋也不会为了招待二房的亲戚请假,所以带薛蟠拜见贾赦的任务就被交到了宝玉头上。
在宝玉的带领下,薛蟠到了贾赦的外书房,还没进屋就听到里面的莺声燕语。
他只觉得自己的骨头都酥了,只可惜进去时,屋里艳服丽饰的姬妾们都退了下去,只留下了一抹女儿余香。
薛蟠心想,这位荣国府的大老爷倒是享得好艳福。
不像他,好不容易看上了个女子,却倒霉到遭了牢狱之灾,如今又要离了乡梓,进京避难。
宝玉则又犯了他那怜香惜玉的毛病,在心里不住地感叹,那些娇花一样的女孩儿整日里陪着大老爷喝酒,只怕也要日益枯萎了。
为什么这世间的男人都要去糟蹋好女孩子呢,若是姑娘们都能清清静静地陪着他玩笑就好了。
贾赦没心情陪他们两个小孩子玩,也不耐烦装相,因此只和他们说了两句话,就把人打发走了。
离了贾赦这里,宝玉又带薛蟠去见贾璋。
薛蟠还没进屋就听到了什么“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的书声,只觉头疼,见到贾璋后,也只是互相厮见后就离开了。
表兄弟二人倒没在贾璋这儿见到东府的当家人贾蓉。
原来在去年冬天贾蓉娶妻后,贾璋就给他放了大半年婚假。眼下贾蓉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乐去了。
事实上,贾璋心里也觉得贾蓉没有继续跟着他念书的必要了。
贾敬让贾蓉跟着他,本来也只是担心贾蓉变成第二个贾珍罢了。
如今贾蓉已经大体记住了刑律,又草草通读了四书,大面上的谈吐已经很过得去了。这人又不参加科举考试,还娶了老婆成了家,又何必天天跟着他念书呢?
倒不如像琏二哥那般捐个官侯缺,找个正经事做。
薛家人在王夫人的安排下住进了梨香院,此院乃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可以自有出入。
院子西南处还有一角门,通一夹道,从夹道出来后就是王夫人院落。
薛家人住在这里,王夫人姐妹往来闲话串门,倒也方便。
薛蟠一开始是不想住在贾家的,可母亲执意在此,他也没奈何。但日子一久,他就发现在这里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姨父虽然严厉,但衙中事多,又不怎么爱管他的事情。
母亲想让他去贾家族学念书,但他没通过族学考试,因此也不用去那里被先生们管束。
又有一干贾氏一族的纨绔子弟邀请薛蟠整日里会酒观花、聚赌嫖娼,简直比在金陵时还要放意畅怀十倍,他又如何会有抵触之情?
又过了几天,县试放榜,贾瑶和贾芸两人都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