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85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而在京郊皇觉寺,邢夫人听着外头的雨声,不住地给佛祖磕头。

  佛祖老爷,您若真有灵,就请您保佑我儿无灾无恙吧。

  万万不要让他像他堂兄一样病倒啊!

  无独有偶,想到贾珠的人并非只有邢夫人。

  王夫人听着殿外淋漓雨声,心头竟然产生了一丝诡异的喜悦。

  原来不是只她珠哥儿倒霉,贾璋这次考试,不也遇到了秋雨了吗?

  珠哥儿走了,她还有宝玉可以依靠。

  就不知道若贾璋走了,邢氏还能依靠谁?

  她垂下眼睑,双手合十,竟然也有些慈悲模样。

  心里却装满了恶毒诅咒,倒是忘了贾璋身强体健,这场小雨根本没办法把贾璋怎么样的事实了。

  这场秋雨下了五六个时辰,不少考生因为这场寒雨染了风寒,贾璋端坐在号舍里都能听到咳嗽的声音。

  为了防止自己被传染上急病,贾璋一早就吃了预防风寒的药粉,又用素面绸子包裹住了口鼻,这才继续答起题目来。

  外头天气响晴,贾璋做题时也做得很顺利。

  在跟着先生学会时务策的谋篇布局后,时务策就成了他擅长的考试内容。

  毕竟前世他帮皇上办了不少事,织造局、盐道衙门、河道衙门,哪一处他没沾过手?因此写起时务策来也得心应手。

  在打完草稿后,贾璋又按照乔深的喜好把文章全部润色了一遍,这才用馆阁体将五道策论题的答案一一誊写到墨卷上。

  三场考完后,众应试秀才全都疲惫至极。就连那些素来活泼爱玩的生员,也没有精力呼朋唤友了。

  贾璋被贾琏接回了家。

  回家梳洗过后,也不耐烦吃那些丰盛佳肴,只端起晾好的胭脂米粥喝了,漱口后歪在榻上倒头就睡。

  红杏等人连忙给他解簪脱鞋,燃香盖被,贾母等人也在贾璋睡着后悄悄过来看他。

  贾母还带了大夫过来给贾璋请平安脉,听大夫说贾璋无虞,众人才放心离开。

  翌日贾璋醒来时已经是正午了,他睁开眼后就看见黛玉坐在锦墩上,眼睛红红的,眼皮也有些肿胀。

  “妹妹怎么哭了?”

  黛玉以帕拭泪:“往日里听说爹爹高中探花,三哥哥少年进学,只觉爹爹哥哥才华过人,哪知科举是这般辛苦之事?”

  “前两日下雨,我隐约听见小丫头们提起了珠大哥的事,吓得连夜做噩梦……”

  贾璋坐起来道:“妹妹别哭了,我身体向来康健,又素来喜欢舞刀弄棒,就算偶遇风雨也不妨事的。”

  “若妹妹心疼我,不若多念几句佛祝我榜上有名吧!若这次中榜,就只剩下会试一遭了。”

  他本是在开玩笑,却没想到黛玉她竟信以为真,不但闭上眼睛念起了阿弥陀佛,又要跑回荣庆堂去给佛祖上香。

  贾璋哑然失笑,下地换了衣裳,又让吩咐红杏她们去厨房把饭菜提来。

  他昨天就喝了一碗粥,现在颇有些饿哩。

  又过了两天,应试秀才们都缓过劲来了。

  贾璋收到了不少文会帖子,他如今大了,也不好像从前那样推掉他人的邀请,因此很是选了几个文会参加。

  到了会上,或是行令,或是投壶,或是吟诗,或是剑舞,真真儿是逸兴遄飞,诗酒风流。

  贾璋和郭子守、孟吉祥一起赴会,倒也开怀。只会后有人攒局去青楼楚馆放荡冶游,贾璋对此敬谢不敏,便说家里有门禁,并不与他们去那等花船柳邬倚红偎翠。

  转眼间,二十多天过去了,这些生员也没心情攒局办文会了。

  放榜日快到了,大家皆心中惴惴,哪里还有人有心思在外头玩笑呢?

第65章 榜首解元连登黄甲,残荷听雨一字之师

  西风落叶, 桂子飘香。九月初三,乡试放榜。

  放榜当天,龙虎榜外乌压压挤满了人, 雪檀在人群里仔细辨别着衙役唱名的声音。

  乡试唱名素来都是从后往前唱的,所以雪檀并没有因为没听到贾璋的名字就感到心慌。

  三爷他学业上佳, 名次必然靠前, 唱名晚着也很正常。

  可是听了许久, 雪檀都没听到贾璋的名字。

  渐渐地,他有些心焦,额头上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只得一边在心里保佑三爷一定要中, 一边又在心里安慰自己, 三爷年纪小, 就算是举业不顺也没什么,以后机会还多得很呢。

  就在雪檀思绪横飞之际, 黄柏突然欢天喜地道:“中了, 中了, 我听到三爷的名字了!”

  雪檀回过神来,连忙屏气凝神细细听着,果然听到了唱名人再次高呼“玄十六号生员贾璋高中顺天府兼北直隶乡试第一名”的声音。

  他喜不自胜地欢呼了起来。

  还好乡试唱名唱三遍,要不然他就听不到衙役的唱名声了!

  更让雪檀高兴的是,三爷他竟然中了头名解元!

  真是老天保佑!

  雪檀和黄柏全都与有荣焉地挺起了胸膛。

  因为唱名结束, 不少人已经离场,雪檀他们也趁机挤到前头, 亲眼看到了榜单。

  雪檀识字,一眼就看到了贾璋的名字正高悬桂榜独占鳌头。

  霎时间, 他心里就涌出无穷无尽的喜悦之情来。

  他立马拉着黄柏跑上马车,对那车夫道:“老哥哥快点驾车, 三爷中了!咱们快点回去报喜!”

  在雪檀他们急着往回赶的时候,贾璋正在书房里打香篆。

  每逢大事有静气,当心中急切时,调香烹茶这种不用耗费脑力的事情最能静心。

  他倒是不担心自己能不能中,只是担心名次。

  就算不能侥天之幸得中解元,至少也要中个经魁吧。

  只有如此,才能塑造好才子形象,为会试造势……

  他心里是希冀自己能中解元的,但科举这种事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你自己觉得自己答得好,不代表考官也觉得你答得好。所以当雪檀和黄柏跑来兴高采烈地告诉贾璋他中了头名解元时,他心里也很欢喜。

  “雪檀,你去向老太太、老爷和太太报喜。”

  吩咐完雪檀后,贾璋又提笔写了三封信交给黄柏:“黄柏,你亲自带人把信分别送到蒋先生和叶司业府上。还有林姑父这封信,你派人送到金陵去。”

  雪檀黄柏应声出去了,在他们离开后,贾璋在屋里来来回回走了两圈。

  在刚刚点燃的木樨沈[1]的香气中,他看着墙壁上的不老青松图出神良久。

  县试、府试、院试三级科举考试的通过,只能证明他能耐住性子读书罢了。

  乡试的难度远非县、府、院三级科举考试可比。

  贾璋他能中解元,足以证明他有读书的天赋,这几年也没有荒废学业,虚度时光。

  而且以未及舞象之龄名登桂榜鳌头,这对他的会试、文名和前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处……

  王善保家的接到雪檀递进来的消息后,立马跑去向邢氏报喜:“太太大喜,咱们家三爷中了头名解元!”

  邢夫人欢喜地道:“承天所佑,璋哥儿居然得了这样的好成绩!老太太和老爷知道了吗?”

  “三爷安排了雪檀来,想来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太太,三爷心里也欢喜呢。雪檀说他从小到大跟着三爷,就没见三爷这么高兴过呢!”

  “这样的大喜事,谁听了不欢喜?璋哥儿他还是个孩子呢,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后怎么可能不高兴?”

  贾母和贾赦收到消息后,亦是喜不自胜,各自赏了红杏和雪檀最上等的红封。

  又过了一会儿,报喜人敲锣打鼓地过来了,贾璋带人出门,收下了那块“捷报贵府老爷贾讳璋高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举人,京报连登黄甲”的匾额,又赏了报喜人笔锭如意样式的银锞子。

  那几个报喜人收到解元老爷亲手递过来的笔锭如意银锞子,千恩万谢地去了。

  心里想着,这银子却是万万不能花用出去的。

  回家后让家里婆姨供起来,也好沾沾解元公的喜气儿。

  在鹤鸣苑伺候的丫鬟婆子与平常跟贾璋出门的长随小厮也都发了一笔横财。

  上到贾母、贾赦和邢夫人,下到贾琏夫妇和贾璋都给了他们一笔赏赐,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大几十两的银子了,倒是惹得旁人艳羡无比。

  新科举人能得到朝廷发放的牌坊银子,还能免二百亩田地的税银。

  在放榜第二天,贾璋和郭子守一起去领了牌坊银子,又为自己在京郊置办的小田庄办理了免税文书。

  顺天府尹方面倒是没什么表示,毕竟如今的顺天府尹已经不是那个想要帮李阁老拉拢士子的朱城了。

  是的,在去年的时候,顺天府尹就从朱城变成了邱宗实。

  乾元帝不喜欢邱宗实的耿直,但他还是喜欢邱宗实的忠心耿耿的。

  所以,在乾元帝疑心病日益严重的当下,邱宗实就被乾元帝从都察院调到了顺天府。

  而朱城也在年前升任布政使,摇身一变,成了从二品的大员。

  至于朱城他本人愿不愿意做这个二品大员,愿不愿意离开这龙阁凤阙,也只有他本人心里清楚了。

  因为邱宗实铁面无私、清廉若水,乔深又是头一号的孤直忠臣,所以贾璋他们这些新科举人彻底清闲下来了。

  大人们闭门谢客,底下的学生们就算有心钻营,也没地方进步啊!

  贾璋倒是乐得清闲,只在家里处理杂事。

  他这些日子很是收到了一些贺礼,姻亲故旧、朋友同年,还有那班与他玩得好的勋戚子弟全都送了礼物来。

  这些礼物都是要记账的,也好日后还人情。还有同科的举人同年,也要酌情送一份不轻不重的礼物过去。

  在自家办酒前,贾璋和郭子守还特意去清宁伯府探望了一下孟吉祥。

  孟吉祥没考中,他们很担心孟吉祥会心情抑郁乃至意志消沉。

  结果到了孟家时,竟发现孟吉祥正趴在大瓷缸边儿上喂金鱼呢。

  见到他们两个来了,孟吉祥连忙道:“我算着日子,你们前儿在家里等待放榜,昨儿在家里迎来送往,今儿也该来我家了。”

  “我先说好了,可别安慰我。老邹昨儿跑来开解我,给我念得头都大了。”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