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方才咱们说了四皇子李泰的优点,不防做个假设,若把四皇子李泰放在李承乾的位置上,他的优点还是不是优点?
首先是聪慧,怎么算聪慧呢?标准是什么?
魏王李泰熟读四书五经,算聪慧,但要是太子李泰熟读四书五经,是不是就算他就应该会?
再说说魏王李泰文学造诣颇高,喜欢书法,若太子李泰成天沉迷于书法,不闻朝政就知文墨,谏臣会不会说上一句玩物丧志,堪比五代十国君主李煜?】
乐瑶质问的时候,直播间还自动@了之前几位直言不讳的大臣们,包括张玄素还有于志宁。
听神迹质问自己,张玄素和于志宁思考片刻,而后二人回答,“会,若为太子,自当不同,该以江山社稷为重。”
【接着说说送礼之事,若魏王李泰为太子,收集文人字画送给李世民为礼。
文人字画价值不菲,太子身边的谏臣会让太子李泰花重金购买?】
【李承乾之所以做的不好,因为他是太子李承乾,而不是魏王李承乾。
李泰之所以做的好,因为他是魏王李泰,而不是太子李泰。】
李承乾猛然抬头,这样的话从未有人对他说过,他不是不优秀,只是因为他的太子。
但是李泰却不这么认为,什么就因为他是魏王才优秀,若他为太子定更为优秀!
【咱们再看看李世民对优秀的李泰是如何偏爱的。
先从官职上来看。
贞观二年,九岁的李泰封越王,封地22州。
贞观五年,李泰加封左武候大将军。
贞观六年,李泰加封鄜州大都督。
贞观八年,李泰又被授予了雍州牧之职,雍州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都城长安的管辖地,也就是说李世民给李泰都城官职,直接掌管西京长安。
贞观十年,李泰受封魏王。
大家没有没觉得这个加封很是眼熟?】
李渊点头,熟,可真是太熟了,但还不如当年的李世民。
【李渊】:不如当年的李二郎。
【虽不如当年的李世民,但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加等等都是他一步一步打下来的。
但是咱们的魏王李泰有什么功劳?
最大的功劳就是他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
李世民进一步沉默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知太子李承乾看到步步高升的弟弟如何感想。
这只是官位上的晋升,下面咱们再说说李世民对四皇子李泰生活上的偏爱,究竟到了如何程度,才会让的李承乾进一步发疯,从而杀弟弑父。】
第99章
杀弟弑父的字眼让整个大殿的气压凝固。
“我…”李承乾双唇颤抖。
疯了…定是疯了…
此刻, 李承乾耳边充斥着往日太傅们的进谏。
“大皇子此举,堪比隋炀帝。”
“乖张暴戾,皇子为何。”
“秦二世在先,皇子为何效仿?!”
李承乾蹲在地上, 痛哭的捂住自己的耳朵, 没错…他们说的都没错……
但是李承乾再怎么堵住耳朵也没用, 那些声音仿佛环绕在他的四周, 无处不在。
【太上皇李渊】: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李渊颇为无奈的看向天幕上自己的心声,太上皇李渊这几个字尤其显眼。
李世民摇晃几步, 瘫坐在龙榻,果真是天道轮回。
【哪有什么世道轮回,不过是人为所致。
若当年不是李渊搞什么平衡,要么扶持太子,要么扶持秦王李世民, 会有玄武门之变?
若唐太宗不学他爹李渊的摇摆不定, 要么直接废了太子, 要么让魏王李泰远离中央权利, 会有太子造反?】
“啊…这。”李渊瘪嘴。
李世民不明白,有前车之鉴在, 他怎么可能重蹈覆辙。
他虽加封四子李泰, 同样, 他也会加封小儿李治, 太子之位, 终是长子李承乾。
【言归正传,咱们一起唠唠李世民在生活上如何对魏王李泰偏心。
贞观十年, 已经被加封为魏王的李泰,按理说应该到自己的封地。
李世民不舍李泰去封地, 竟下诏让他入住
武德殿,武德殿的位置极其靠近太子东宫,如此敏感的宫殿,不知李世民到底如何想的。
难不成想让太子李承乾和魏王兄弟二人打个你死我活?
幸好魏征劝谏,李世民听之作罢。】
魏征听此,叹气。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家务事却不能糊涂。
“孩儿也舍不得阿耶。”李泰立马跟上一句,“即便日后离开长安,儿子也定会给阿耶写信。”
相比李承乾的沉默寡言,二子李泰总是善解人意,孝敬得体。
【根据史书记载,魏王李泰身体肥硕,李世民心疼李泰走路时劳累。
于是特许魏王李泰可以乘坐轿子上朝。
同样,太子李承乾有足疾,即便李泰再胖,也没有承受足疾的李承铉步履艰难。
但史册上却没有任何对太子如何上朝的记载。
不知当李承乾步伐艰难的上朝之时,看到轿子上的弟弟作何感想?】
虽然李承乾捂着耳朵,但是天幕的声音却轻易穿透了李承乾紧捂的双手。
“李承乾,你做何感受?”神迹的问话直击李承乾内心,他站了起来,慢慢松开手。
李承乾低头看着自己的脚。
“父皇只是怕伤了哥哥的自尊,父皇是为了哥哥好。”李泰解释,“哥哥,你可不要误会了阿耶。”
李承乾不说话,仍旧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的脚,此时的李承乾仿佛被关入了自己的世界。
这四年来的一点一滴,在他脑海里一幕一幕回放。
自己生病难忍,身边的臣子劝说为君者要坚强,忍常人之不能忍。
而二弟生病时,阿耶却亲自去探望,亲自喂药。
围猎之时,明明自己比二弟还多打了一只兔子,却没获得任何称赞,身边的太傅说阿耶当年可比自己厉害的多,但是二弟却得到了阿耶的赞扬。
作为兄长,自己必须要让着阿弟。
作为兄长,自己做的就必须比阿弟好。
作为兄长……
那作为自己,作为李承乾,作为不是皇长子的李承乾,他究竟是什么感受?
自己好好的当着二弟的兄长,当着阿耶的儿子,当着臣子们的皇长子。
但是,为何,自己已经那么努力,为何阿耶不肯看他一眼,他做的不好么?他到底哪里不如二弟?!
李承乾猛然抬头,直视着二弟李泰。
一直被压制的情绪涌上心头,他不甘,他嫉妒。
李泰被李承乾的目光吓了一跳,想起方才神迹说的话,杀弟弑父。
不由的,李泰往后退了一步。
【衣食住行,方才咱们已经说了行,在说说住上。
虽然魏王李泰最后没有入住皇宫,但是李世民也没有委屈了魏王李泰。
李世民赐东都洛阳的惠训坊于李泰,这宅子大到什么程度?
李泰的这处宅子正是日后的魏王池与魏王堤二景。
反观李承乾,不过修葺了宅子,便被冠上大兴土木 ,堪比隋炀帝的帽子。】
乐瑶放出动画,胖胖的皇子坐在富丽堂皇的宅子,而太子打扮的皇子却坐在简陋的亭子,一旁进谏的大臣拿着牌子,上面写着“勿当昏君。”
李承乾抬头看想神迹,他伸手去摸那个太子小人,他想安抚他,如同安抚自己,他想心疼心疼自己。
【众所周知,李世民身边的谋士都出身于文学馆。
当年李世民以文学馆为大本营招揽贤士,为日后的基业奠定基础。
如此敏感的文学馆,李世民却因为魏王李泰喜好文学,也让他在府上建立文学馆。
若之前李世民的偏爱已经让李泰萌生出不该出的心思,文学馆的特许则推波助澜。
李泰如同当年的李世民一般,也招揽贤能之士,还编制了《括地志》,让李世民大为称赞。】
听到这,连房玄龄都看不懂他们陛下到底在想什么,难不成真的起了废太子的心思?
如神迹所说,魏王李泰走的所有的路,都是当年他们秦王走的路。
唯一不同的是,李世民有赫赫战功,而李泰没有。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亲临魏王李泰在封地,并赦免了雍州及长安死罪以下的罪犯。
这份功德自然也落在了李泰头上,一个帝王,什么时候才会大赦天下,必定是有大喜事的时候,那是什么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