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朱高煦继续陷害,随后又害死了朱高炽身边的近臣解缙,致使解缙冤死。
以上便是太子朱高炽权利之路上第三阶段,被父皇猜忌被兄弟逼迫,是几个阶段中最苦逼的阶段。】
朱高煦张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但有一点,朱高煦十分确定,自己的确不适合当皇帝,怎么被他爹逼死的都不知道……
想他哥上位不到十个月就死了,怕不是憋屈了二十年,终于熬出头,一个兴奋过头死了吧??
【朱高煦】:这个爹不行,要不和大哥商量商量,一起反了?
朱高炽见他弟的心声,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不愧是他弟。
朱棣眼角抽了抽,神迹说的没错,他这个二子真是清澈的愚蠢,还反?!
朱高煦整个大无奈,他就随便一个想法,神迹怎么又把他心声给放出来了。
朱高煦直接跪下,“爹,你把我兵权都收回去吧,我不反,我肯定不反,我就随便一想,我哪里敢反,你不得把我弄死八百个来回。”
朱高煦终于聪明了一把。
【接下来是第四阶段,这个阶段随着汉王朱高煦的作死开始,本来明太宗朱棣用朱高煦牵制太子朱高炽。
没想到汉王朱高煦的野心如此大,竟然觉的自己可以成为第二李世民,要直接反了朱棣。
随着汉王朱高煦被遣去封地,明太宗朱棣又进一步加强对朱高炽的管控。
明太宗朱棣他的心腹大臣胡濙暗中调查太子朱高炽是否异心。
好在太子朱高炽并没有异心,朱棣才逐渐对自己这个儿子一点点放下戒心。】
“明太子吾当楷模。”李承乾发自内心的佩服,若换做自己,怕不是会比现在更疯。
李世民也在感叹朱高炽的承受能力,到底是怎样磨炼出来的?难不成当真是天生的?
李世民怎么看这个明朝皇帝也不像个会教育的孩子的主,一共三个儿子,老二老三都造反,好在作为的太子的老大没有。
【到了第五阶段,明太宗朱棣年岁大了,开始逐渐放权,但不乏矛盾心理。
比如明明下令,军机重物可以让太子朱高炽自己处理了,这明显彻底放权了。
但是一反手就又把太子朱高炽身边的近臣关押,虽然没有关押几日,终是对太子朱高炽的敲打。】
【朱高煦】:人老了,都这么反复无常?
“爹,我这话不是针对您,针对的是天下间所有老不死的。”朱高煦解释,还不如不解释。
【到了第六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永乐二十一年,赵王朱高燧属下意图造反。
这个之前咱们也说过,朱高燧手下想下毒弄死朱棣,然后伪昭让朱高燧登基。
随着最后一个儿子也如此逆反,朱棣终于放下了对太子朱高炽所有的戒心,下放手中所有的权利。
明明身子已经破败,但明太宗朱棣最后一次出征,不知他是怀着如何心境,是不是带着对朱高炽的一丝补偿。
随着明太宗朱棣驾崩,当了二十年太子的明仁宗终于登上了政治舞台。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个月。】
听到朱高炽最终登基,虽然早知道结果,但这一刻李承乾的心是激动的,替明太子朱高炽高兴。
【从太子朱高炽艰难的权利之路,咱们可以看出明太宗朱棣对权利和朝堂的掌控。
并不像之前调侃的那样,什么明太宗是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
但是作为太子的朱高炽监国之功不容否定。
要是后方起火,明太宗朱棣也无法五次征北。】
乐瑶看了看时间,虽然还不到九点,但是刚刚让粉丝报菜名弄的,她肚子咕噜咕噜叫了,一会点个小烧烤小奶茶喝。
油滋滋的小肉串吃起来~
【今天主播有点事,咱们就唠到这,明天咱们继续说说太子朱高炽在监国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顺便唠唠如此隐忍的明仁宗朱高炽是如何“叛逆”的。】
第139章
*
永乐年
离神迹上一次出现又过了五年, 朱棣第三次征北归来,这次打的兀良哈。
没了瓦剌和鞑靼,兀良哈又生了不该生的心思,又被明太宗朱棣好一通收拾。
朱棣御驾亲征, 仍旧由太子朱高炽监国, 虽然朱棣对他仍旧严苛, 但没神迹所述的那么猜忌。
但对于神迹说的“叛逆”, 朱棣还是十分在意,他想不出一向老实的长子朱高炽能如何叛逆。
不光朱棣好奇, 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也十分好奇。
特别是朱高煦,他之前以造反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如今知道他爹如此“变态”,朱高煦忽然没了造反的心思。
他不想当太子,一点也不想了, 现在他就想看看他大哥是怎么叛逆的。
在朱高煦的印象里, 朱高炽是连生气都不会的人, 这样的人如何逆反?
难不成也给他爹一个扫堂腿??
朱高煦甩甩头立马否定, 这事估计也就他干的出来。
朱高煦老老实实的等他哥逆反,这一等就是几年, 除他爹的第三次征北和大建北平, 没有其他大事发生。
我哥, 咋还不逆反?
时隔五年, 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再次来都城祭拜祖, 兄弟三人终于见面了。
“哥,你真的瘦了不少!”朱高燧从上到下打量着朱高炽, 比起之前走路都得让人搀扶的体型,如今的朱高炽可以自己走了, 脚疾也比前两年好的多。
“二弟三弟回来了。”朱高炽还是如同几年前一般的稳重仁厚。
“瞻基也长大了。”朱高燧又看向已经十二岁的朱瞻基,如今的朱瞻基还没有被立为皇太孙。
“侄儿拜见两位二皇叔,三皇叔。”朱瞻基身姿挺拔,面容英朗,长的和他爷爷朱棣一个模样,小时候还没觉得,真是越长大越像。
怪不得明太宗朱棣会如此喜欢他的好孙儿。
“是长大了。”朱高煦过来拍拍朱瞻基的肩膀,朱瞻基的身高已经到朱高煦的鼻子。
别看岁数不大,精气神却特别的足。
“走,和二叔比划比划。”朱高煦拉着朱瞻基走。
“二哥,你这是干嘛,欺负小孩?”朱高燧过去拦着,“瞻基十二,你多大?!”
“怎么,瞧不我大侄子?!”朱高煦没松手,“侄子,敢不敢和叔比划,你叔我当年可是这个!”
朱高煦自己给自己比划了一个大拇指。
虽然下了战场的朱高煦带着清澈的愚蠢,但他战场上的功绩不可否认。
朱高煦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只要到了战场,他脑子就特别清楚,那地形一眼就能记住,脑子里对策随之出现。
可下了战场,他是看书就困,特别什么四书五经,说的是什么狗屁玩意。
“侄子敢。”朱瞻基道,他的性子可不像他爹朱高炽。
“走走走。”朱高煦美了,小兔崽子,你着。
“大哥,你不拦着,二哥下手可没轻没重。”朱高燧担心。
“在宫里,出不了什么事。”朱高炽道,一如既往的稳重。
朱高燧想想也是,祭祖大典,他二哥除非是疯了才会作死。
朱高煦和朱瞻基到了比武场上,别看朱瞻基年岁小,颇有他爷爷明太宗朱棣的风范。
虽然朱瞻基的力气没有朱高煦大,但他却灵活至极,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两人你一拳我一脚,有来有回,竟是平手。
“不愧是咱们大明的好圣孙呀,大哥,瞻基真是一点不像你。”朱高燧这嘴也愈发的放飞。
朱高炽却一点不生气,反而点点头,“幸好这孩子不像我。”
眼看胜负难分,朱高煦却忽然蹲下,然后伸出他的大长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朱瞻基绊倒。
朱高燧!!!
朱高炽……
被绊倒的朱瞻基一脸懵,而朱高煦则满面春风,他伸手把他的好大侄子扶了起来,“今个叔叔就教你什么是兵不厌诈。”
朱瞻基嘴角抽了抽,“叔,今个比武,你是不是冲着侄儿这个大马趴来的?”
之前乐瑶讲大明第一扫堂腿的时候,朱瞻基还是三岁的小崽子,不知神迹内容。
可架不住有他三叔这个碎嘴子,因此朱瞻基也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二叔一个扫堂腿,然后自己回了一个铁锅炖大鹅。
“二哥,你多大?你有三岁?!”朱高燧不知该怎么说朱高煦,幼稚,怎么能如此幼稚。
“你就不怕这小子上位后再把你给炖了?!”朱高燧道。
朱瞻基……
不至于,朱瞻基自认为没有他二叔这么幼稚。
“我又不是故意的,方才不是在比武么。”朱高煦不承认他是有预谋的,坚决不承认。
“走吧,爹也下朝了。”朱高炽过来,无奈的看了朱高煦一眼。
*
内殿
朱棣刚一下朝,第一眼就看见他的好大孙灰头土脸的。
“怎么了,这是。”朱棣问。
“爹,二哥刚刚绊了大侄子一个大马趴!”朱高燧立马告状。
“就你长了张嘴,我又不是故意的。”朱高煦死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