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72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朱叫门放任鞑靼蒙古在河套一地自由行动,丝毫不管,咱们之前也分析过河套对中原有多重要。

  还有对女真部落的放任,在朱叫门之前的明代宗朱祁钰对女真部落严加防范,不给他们出口任何重要的物资。

  而朱叫门不但不对女真贸易管制,还让他们和大明贸易,短短几年让女真部落发展起来,给朱见深留了个大坑。

  看朱叫门的所作所为,真让人不禁怀疑,当年瓦剌放他回来,是不是当间谍的?】

  “不配为君!不配为人!”朱见深气恼,他身为儿子不应该骂自己的爹,但朱见深实在忍不住,他这般对得起列祖列宗么?

  此刻,列祖列宗们都要被朱叫门给气死了。

  “狗改不了吃屎的混账东西!”朱棣没忍住,直接开口骂。

  “混账东西!”朱高炽也跟着骂。

  “咱大明是造了什么孽,出了这么个东西?”朱高煦气的吐槽,后面那句话他没敢说,但是弹幕却暴露朱高煦心声。

  【朱高煦】:难道是爹得位不正?

  朱高煦看到自己的心声,颇为无奈,得,又开始了。

  【对了,在这顺便说一下朱叫门一直被后世歌颂的废除明朝的殉葬制度,这个举措的确是进步,咱不否认。

  关键他让朱祁钰的后宫嫔妃全部殉葬后,等心疼自己老婆了,才罢免的殉葬。

  还有他还把朱祁钰挖出祖坟,把他已经出去的儿子也挖出来。

  所以,这样也算好人么?】

  乐瑶忍不住吐槽一下,现在有种言论说朱叫门虽然不是好皇帝,但是是个好人,但深入了解后,便会发现他是个屁好人,就是个渣。

  【对了,还有一件事,朱叫门对太子朱见深并不怎么样,到临死的时候还心心念念的要废了太子。

  遇到这样的爹,朱见深也是倒了霉了,明明烂摊子收拾的不错,但他半点功劳都没,名声都是他儿子朱佑樘的。】

  朱见深倒不在意功劳是谁的,如今他只在意绝对不能让那个混账爹再次登基。

  他叔父心软,那就由他亲自来!

  【面对朱叫门留下这么多烂摊子,看看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处理的。

  首先他先平反了被朱叫门冤杀的功臣于谦众人,恢复了他叔叔朱祁钰的帝号,并为他修建皇陵。】

  听自己的侄子如此善待自己,朱祁钰愈发惭愧,毕竟神迹所述自己相当不是东西,废除了他侄子的太子之位,对他是百般的不好。

  但是朱见深却以德报怨,这样的孩子不当君主,谁当君主。

  【对百姓,明宪宗朱见深安抚流民,设置了郧阳府,将流民的户籍固定,让流民不再是流民。

  对内政治上,明宪宗朱见深整顿吏治,严密司法,把混乱的朝堂环境彻底整治。

  经济上,他整顿盐政,增加国库收益。

  在军事上更不用说,咱们之前讲官宦汪直的军功时已经说过,成化犁庭,大胜蒙古,收复河套,还收复哈密卫。】

  “孩子,辛苦你了。”朱祁钰心疼朱见深,这么大的烂摊子竟然收拾的如此好。

  这么看,后朝大清简直可恶,竟然把这样的明君给诬陷成一无是处的昏君。

  “父皇,我定不会让您和神迹失望!”朱见深的眼神亮了,特别在听到后面的军事成就时。

  【当然了,明宪宗朱见深也不是什么污点没有的帝王,他有明君的一面,自然也有昏庸的一面,特别到了老年尤其昏庸。

  不过老年昏庸的也不止朱见深,像是老年发猪瘟的汉武帝刘彻、还有大家都希望他早死的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咱们的始皇帝嬴政。】

  刘彻??猪瘟??

  李世民??李隆基是谁??

  嬴政……

  【接下来咱们就唠唠明宪宗朱见深昏庸的一面。】

第161章

  乐瑶这一句类比让直播间前的众帝王们不淡定了, 唯一淡定的只有赵匡胤。

  只见赵匡胤不由点了点头,别说神迹形容的还很贴切。

  *

  汉

  “猪瘟?什么猪瘟?”汉武帝刘彻有点懵,他好好的一帝王怎么还能得猪瘟,那不是猪才能得的?

  且得了猪瘟和晚年昏庸有何关系?

  汉武帝刘彻百思不得其解。

  *

  唐

  听神迹特意提到李隆基这个败家子, 李世民心底一沉, 到目前为止, 神迹除了讲述了贞观之治, 还有关于太子的教育问题。

  对于后朝大唐,神迹透露的消息少的可怜。

  此次重点提出李隆基这个晚年昏庸的皇帝, 引起了李世民强烈的重视,也不知这个李隆基是谁的血脉。

  李承乾放心的退了一步,反正自己是废太子,肯定不是自己的。

  李泰也觉的不是自己,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还是奶娃娃的三弟李治, 是这个小兔崽子的后代吧?

  只见李治在偷偷的啃自己的脚丫, 丝毫不在意神迹说了什么。

  *

  秦

  听到神迹点名自己晚年昏庸, 秦始皇嬴政皱起眉头,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和昏庸二字挂钩。

  其实秦始皇嬴政有点冤枉,他不是昏庸而是被诈骗。

  “难道自己被黑就是因为自己晚年做的荒唐事?”秦始皇嬴政心底一沉, 既得提醒, 他便会时刻提醒自己, 绝对不让自己和昏庸挂边。

  【首先是明宪宗朱见深不爱上朝这件事, 史上没详细的记载, 只有一句,成化七年的时候, 众臣好不容易找各种理由,连天象都用上了, 才见了明宪宗朱见深一面。

  若真的,明宪宗朱见深可是开了明朝不上朝的先河。】

  不上朝?

  朱见深有些不可思议,自己为何会不上朝?

  【不过上朝不上朝的影响倒不大,毕竟明宪宗朱见深的文臣班底是纸糊三个阁老,泥塑六尚书。

  这种说法是讽刺万安 、刘吉、刘珝三位内阁。

  其中以万安最为著名,之前咱们也说过,万贵妃的党羽里就有万安。

  别看两人都姓万,但是可不是啥亲戚,万安可比万贵妃大二十多岁。

  但擅长拍马屁巴结人的万安楞说自己是万贵妃的大侄子。

  这个万安有个外号,叫做“万岁阁老”,

  大家别被字面意思骗了,这不是啥好外号,在皇帝和内阁商讨事情时,万安先一眼不发,等听到他想打断的话题时他就跪地大喊万岁。】

  天幕中出现一个小人,直接他跪在地上大喊万岁!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说大臣万安其实是明宪宗朱见深故意安插在内阁,找个如此昏庸之人,就是为了架空内阁。

  要知道从朱瞻基开始,内阁的权利越来越大,最后和宰相的权利差不多。

  若想重新夺回皇权,让内阁的人都变成废物,无疑是个方法。

  除了方才说的大臣万安是“万岁阁老”,大臣刘吉则是“棉花阁老”,成天无所事事不作为,管你怎么弹劾我,反正也自己不在意。

  剩下的一个,倒不算昏庸,但是看万安他们如此,也直接摆烂。】

  朱瞻基再次自我怀疑,从小到大都优秀的他,从未自我怀疑过能力。

  【说句题外话,自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真是个大问题。

  但是明宪宗用奸臣架空文官权利,把内阁权利转移到司礼太监,重要的决策由皇帝决定太监代签,要是明君还行,遇到昏君就会造成官宦专权,终究是一大隐患。

  而且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当年朱棣设立内阁也是为了广开言路,打开思路。

  一刀切的做法,让帝王完全没人监督,难免刚愎自用,总之,好的皇帝好的大臣,才能有好的王朝,缺一不可。】

  朱祁钰也在思考治国之道,要讲究一个平衡,如今朝堂文官独大,所以宦官制衡,但一旦失去平衡,朝堂就会崩塌。

  得重塑朝纲才行,朱祁钰叹气,心里又把朱祁镇骂了个来回。

  虽然没有朱祁镇的神操作便没有他如今的皇位,但是朱祁镇却毁了大明半壁江山,若当年的武臣还在,朝堂怎会是当下模样。

  大明需要的是心怀天下的如于谦于少保这样的文臣,而不是满嘴仁义道德,只会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他人,治国无用的废物。

  朱祁钰下定决心,从他这代,改朝纲。

  那个叫汪直是个好苗子,绝对不能让他为宦官,这样的人该做武将才是。

  【还有就是老年的朱见深信方士、信佛。

  喜欢吃丹药这点真算是古代帝王的通病了,比起吃药吃死的帝王,明宪宗朱见深还不算最恶劣的那种。

  在信任方术上,明宪宗朱见深从迷信方术到后期宠信方士,例如给梁芳、李孜省这样的人封官,也开创了不好的先河。】

  “仙丹不能瞎吃。”朱祁钰立马和朱见深说,“史上吃死了多少皇帝,你可知道。”

  “父皇放心,儿子不吃。”朱见深道。

  【朱见深还开了一个不好的头,皇室的土地兼并。

  相比其他明宪宗朱见深其他昏庸,土地兼并对后期明朝的影响很大。

  不都说么,明朝亡于土地兼并,当然也有说明朝亡于文官集团,亦有说明朝亡于经济崩溃。】

  神迹每说一个亡字,朱棣就好似被人扎的心口窝一般难受。

  他们大明朝堂的弊端当真是层出不穷,招招致命。

  【路人甲】:这点还真是,不像秦隋,因为昏君而亡,亡的干脆利落。

  路人甲顺着乐瑶的话题吐槽。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