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74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嬴政听神迹诉说明孝宗朱佑樘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眉头紧锁。

  为君者,什么情情爱爱,有如此精力不如开疆拓土。

  【咱们具体说说明孝宗朱佑樘对他妻子张皇后有多么的好。

  咱们举几个例子。

  按照祖宗规矩,皇帝和皇后分别住在自己的寝宫,只有侍寝的时候二人才会在一起,完事后皇后还要回自己的寝宫。

  但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却宛如平常夫妻,日日夜夜在一起。

  当年有进士在殿上提出皇帝在自己寝宫时间少,但是在皇后寝殿时间多,就因如此,这个进士就没有当成状元。】

  爱就要在一起

  天幕上出现一行大字。

  【咱们再看看明孝宗朱佑樘在生活上对张皇后是多么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张皇后生病的时候,作为皇帝的朱佑樘竟然亲自照顾,亲自端药喂药,并且陪伴左右。

  怕影响张皇后休息,即便自己想咳嗽都会拼命的忍住。

  讲真,放到现代,也没几个男人能做到这种地步,最多就是一句多喝热水。】

  嬴政听此,眉头更加紧皱,所以只照顾皇后,而不去朝政?

  嬴政不由心疼被朱佑樘浪费的时间,如今的秦始皇嬴政仿佛在和时间赛跑,白天听完神迹,晚上就上晚朝。

  除此之外,还亲自巡查各地,毕竟六国刚平定下来,各地还有不安分的势力,需要嬴政亲自出马。

  【而且明孝宗朱佑樘怕皇后思念娘家,他下令让张皇后的母亲,也就是他的丈母娘可以随遇进出宫。

  就像寻常百姓人家的丈母娘来看女儿一般,并且可以像寻常人家一样,留宿在女儿家。

  只是这个家比较特殊,是皇宫。】

  “离谱,胡闹。”朱瞻基都不由开口道,简直胡来,皇宫就是皇宫,一个外戚岂能来去自由?!

  “皇爷爷,爹,我知道错了。”朱瞻基骂完朱佑樘就认错,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子孙会一个比一个恋爱脑。

  【除了对丈母娘好,明孝宗朱佑樘对他的老丈人也很好,在他老丈人死后,他还加封他老丈人为昌国公。

  朱佑樘的老丈人是大明第一个被加封国公的外戚。

  除此之外,他老丈人的坟地比他亲爹朱见深的面积还要大上几倍。

  除了是好丈夫,明孝宗朱佑樘还是一个合格的好女婿。】

  嬴政的眉头又皱了一分,不光是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还有宋太祖赵匡胤也眉头紧锁。

  更不用说老朱家的各位帝王。

  只见朱祁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简直胡闹!”

  “如此胡闹,怎无人进谏?”朱祁钰对后朝文官的印象又差了几分。

  合着对那个万氏就各种进谏,怎到了这个被独宠的张皇后,没有一人弹劾觐见?

  在朱祁钰看来,张氏的问题比万氏更严重,已经上升到外戚问题。

  于谦他们听此,恨不得立马劝谏,可惜无法劝谏,后世的同僚都在干什么?眼睁睁的看着外戚干政?!

  【除了自己的丈母娘和老丈人,明孝宗朱佑樘对自己的两个小舅子也特别好,封张鹤龄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

  就这么说吧,只要是张皇后的亲戚,明孝宗朱佑樘就给他们封官或赐钱财,就连张皇后的前未婚夫和前未婚夫的哥哥都被封官。

  由此可见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一往情深,只要和她相关的他就会爱屋及乌。】

  “我怎会有如此恋爱脑的重孙子!”朱瞻基满脸无语,此时他终于体会到之前神迹说自己是恋爱脑时,他爹和他皇爷爷的感受。

  朱棣和朱高炽没在说话,只是一声叹息,就这?明君??

  *

  宋

  “这大明朝的基因也挺有意思,恋爱脑。”赵匡美吐槽。

  【接下来,咱们说说明孝宗朱佑樘的其他功绩,他不但是一个好丈夫好女婿,也是一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好皇帝。】

第163章

  【首先, 他任人唯贤,明孝宗朱佑樘登基之后立马罢免了不作为的万安等人。

  并且把明宪宗朱见深重用的那些方士骗子处死,并废除了真人、国师的封号。

  不再重用宦官,而是重用刘大夏、李东阳这样的贤臣。】

  听到刘大夏的名字, 朱高煦觉的特别熟悉, 但就是想不起来这人是谁。

  “三弟, 这个刘大夏听着特别耳熟, 他谁来着?好的坏的?”朱高煦低声问一旁的朱高燧。

  朱高燧这脑子也没比朱高煦好多少,他也觉的刘大夏这个名字十分的熟悉, 但就想不起来在哪听过。

  这种想不起来的感觉特别难受,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一起看向他们大哥,别看朱高炽胖,但脑子相当的好使。

  还有朱瞻基,过目不忘的本事绝对是遗传了朱高炽。

  朱高炽看着两个弟弟眼中清澈的愚蠢, 又叹了一口气。

  【朱高煦】:刘大夏是谁呀?刘大夏是谁呀?好的坏的?好的坏的?

  因为朱高煦太想知道刘大夏是谁了, 于是这句话以弹幕的形式刷屏了。

  愣是打断了乐瑶的节奏, 作为宠粉的主播, 乐瑶自然要解答一下。

  【刘大夏咱们之前提过,是四朝元老。

  但要说他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怎么说呢, 好坏是相对而言的。

  先说说他好的一面, 他直言不讳, 为官清廉, 且有治理黄河之功。

  在任兵部之职时,他整顿了军饷制度, 改革兵政,减轻了朝堂负担。】

  “这么看, 还是个挺好的官。”朱高煦道。

  朱高炽默默的叹了一口气,他这弟弟光长岁数不怎么长脑子。

  【接下来咱们唠唠刘大夏颇有争议的一面。

  首先是阻止明宪宗朱见深出兵安南,当年宦官汪直劝谏明宪宗朱见深像太祖太宗皇帝学习开拓疆土,收复被明宣宗朱瞻基放弃的安南。】

  朱瞻基没想到神迹提后朝大臣之事,还能扯到自己。

  朱棣一听被主动放弃的安南,看朱瞻基的眼神又深邃了一分。

  原本朱棣觉的自己这个好圣孙是最像自己的,如今看来不是。

  “皇爷爷,孙儿知道安南的重要性,定不会再放弃安南。”朱瞻基语气坚决,他是个知错能改的。

  【但是刘大夏一等文臣却不同意再次攻打安南,他们觉的劳民伤财。

  于是朱见深派人去兵部取关于当年大将张辅南征安南的相关资料时,刘大夏就把资料藏了起来。

  他还联合兵部尚书余子俊一起劝谏皇帝朱见深,最终攻打安南不了了之。】

  朱祁钰听此皱起眉头,之前他也觉的攻打安南没什么必要,维持太难,可自打听神迹所述关于大明经济的之说。

  现在的朱祁钰可是知道安南的重要性,同时心中更加佩服太宗的战略目光。

  这个刘大夏看似是忠臣,但所作所为却都是不利大明。

  朱祁钰虽不知后朝武力值多强,但听身就说的那几场大的胜利 ,朱见深时期大明的武值该处于上升状态。

  【至于刘大夏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所有资料,目前这个是有争议的。

  但刘大夏的确是说过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他是反对下西洋之举。

  虽然他的家族后代却成了沿海最大的走私集团,当然后代是后代,先人管不到后代的事情。】

  “来人,把航海资料立马抽调。”朱祁钰立马下令,大航海计划,救大明经济的关键!

  朱祁钰绝对不会让任何人阻拦。

  【总体来看,刘大夏是为官清廉,虽任职兵部,但是他一向主和,能不打就不打。

  当年明孝宗朱佑樘也想出征,最后被刘大夏劝阻下。

  这就是文官任职武职的弊端,以朱程理学的儒家思想执政,以文治国,能不打就不打。

  所以说他是奸臣么?可他的确兢兢业业,为官清廉。说他是忠臣么?但所作所为,却让大明固步自封,且没有解决任何实际性问题。

  就像明知道士兵的粮饷被克扣,君臣都知,但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之法。】

  于谦听此,眉头紧锁,他认为刘大夏为庸臣,这等大臣,不该重用。

  虽然于谦是文臣,他的手腕子属于鹰派,他一直主张继续攻打边境,绝不能让瓦剌再死灰复燃。

  他这种观点并不被文臣集团所接受,可以说于谦在朝堂中算是一个异类。

  【又跑题了,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说明孝宗朱佑樘作为明君的优点。

  他勤于政事,相比于朱见深不爱上朝,明孝宗朱佑樘真是勤奋的好皇帝。

  他开创了“平台召见”,所谓平台召见是指出了早朝和晚朝外,每天还有两次在平台和大臣门商议朝中大事,以免耽误像是灾情那样的大事。

  这样的勤劳程度,是明朝皇帝中不曾有的。

  虽然朝堂上欣欣向荣,但是大明根本的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不过也没再出什么大的乱子。】

  “开这么多会,啥问题没解决?!”朱高煦惊讶,“那他怎么勤奋有什么用。”

  “守城之君。”朱高燧道。

  “和咱大哥一样的守城之君?”朱高煦这嘴,真是哪个也不放过。

  朱高炽被朱高煦怼的无话可说,的确,自己也不是一个好的君王。

  *

  宋

  “的确是那个没主见的宋仁宗有点像 ,大臣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让他不打他就不打,自废武功,这不是第二个大宋么!”赵匡美也不觉的这个明孝宗是好皇帝。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