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91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看出来乐瑶的求生欲很高,她就怕自己被说成洗白奸臣的三观不正的主播。

  【随着大学士刘健、谢迁辞官,吏部尚书马文升被罢官,连兵部尚书刘大夏也被流放充军。

  这么说吧,明孝宗朱佑樘“中兴之治”的文臣班子大多数被踢出了权利忠心。

  刘瑾用手中的权利狠狠打击了文官集团,而他手中的权利则到达了巅峰。】

  朱佑樘一愣,他没想到自己留下的班底子他家儿子竟然一个不用,这…

  “儿子,你是不是怨恨爹,所以才如此?”朱佑樘有点心酸,他自认为对自家儿子一片真心。

  朱厚照……他爹想问题为何就如此简单?

  *

  永乐年

  “怎么又有刘大夏,他还活着?”朱高煦听到刘大夏的名字来了精神。

  虽然他具体干什么朱高煦已经记不大清楚,他就记得其中一点,这厮把航海图给藏起来,断了大明的财路。

  “这小子还挺有眼光的,不重用刘大夏就对了!”朱高煦越听越觉的朱厚照这小子不错。

  “二哥,你没听神迹说是宦官刘瑾打击文官集团,关朱厚照啥事。”朱高燧纠正。

  “那小子不同意,这宦官敢么,最后拍板的不还是那小子。”朱高煦反驳。

  反正现在的朱高煦就是觉朱厚照厉害。

  “我倒觉的二叔说的有道理。”朱瞻基竟然也同意朱高煦的观点。

  说白了就是个内廷太监,能如此精准打击文官集团么?要说他背后没有人,朱瞻基是不信。

  “爹,你觉的呢?”朱瞻基问朱高炽。

  朱高炽不发表言论,认真的听神迹。

  【也是在这一年,朱厚照开始建立豹房,开始了文臣眼中“荒唐”的行为。

  有这么一种说法,豹房根本不是朱厚照玩乐的地方,实际上是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

  之前文臣好歹还是能见到皇帝,如今根本见不到,但是朱厚照并不是不管国事,所有的文书都会被送到豹房处理。

  内阁的权利架空,从原来的主导决策变成如今的秘书。

  这段分析的来源是大臣杨延和的日记,明史正史上史没任何记载的。】

  乐瑶挠头,虽然她唠叨了这么多,但支持的史料真是不多。

  【在大臣杨延和的日记说他说,他们做大臣的就只能去乾清宫,却去不了豹房,看文书每日进出豹房,却不知奏的都是什么事,我们写的文书送进豹房,却不知到底是谁批的。

  从大臣杨延和的抱怨之言中咱们可以看出,大臣根本进不去豹房。

  也因如此,刘瑾才会有“立皇帝”的称号,传言奏折都是刘瑾批复的,命令也都是他下的,皇权已经被架空。

  不过也不怪大臣们猜测,毕竟刘瑾是掌印太监,有盖皇帝大印的权利。】

  “不是,他们都进不去怎么就断定文书是那太监批的?”朱高煦真不明白,这群文人都不讲究眼见为实么?

  【接下来咱们看看“立”皇帝刘瑾到底干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落得凌迟处死的下场。

  首先是铲除打击所以不服从他的官员,除了上面说的明孝宗旧臣外,还有很多忠臣被打压,比较著名的有大臣王守仁、杨一清。

  只要给刘瑾贿赂,甚至都可以买官,可见当时官场有多黑暗。

  官员只要有细微的错误,刘瑾就有权把他们弄死,官场人人自危。

  想要好好当官,就必须讨好奉承太监刘瑾,内阁六部都成了太监刘瑾的人,调遣升职直接越过明武宗朱厚照。

  举个例子,一个犯了法的官员,只要行贿够数,不但免于惩罚还可升官。】

  听到这,朱厚照皱起眉头,所以自己被骂昏君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这奸臣!儿子,你打击文官集团也不能用这样的人!”朱佑樘痛心疾首。

  *

  永乐年

  “二哥,你夸呀,你怎么不接着夸那小子了。”朱高燧讽刺语气。

  刚刚朱高煦一直猛夸朱厚照,差点就把朱厚照夸成他们爹那样的明君了。

  朱高煦摸了摸鼻子,“这小子还是太年轻。”

  开始支持朱厚照的朱瞻基也不说话了,还是他爹精明,果真话不能说的太早……

  【除了打击异己扰乱官场外,刘瑾还贪污,大贪特贪。

  而且他贪污的还挺有“原则”,只伸手向官员要银子,想进述职得贿赂他,要升官得贿赂他,犯法了想免于处罚得贿赂他。

  钱不够不要紧,可以贷款贿赂他,很多官员贷款后还不上,走投无路用自己妻女抵债,家破人亡。】

  “唉…”朱高煦叹气,他不知该怎么替朱厚照辩解,重用这样的人…

  真是从一个火坑又跳到了另一个火坑。

  【罪大恶极的太监刘瑾的确是该死,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看完了他罪大恶极的一面,咱们再来看看太监刘瑾的另一面。

  接下来咱们来一起看看奸臣刘瑾的变法。】

  “这样的人能变什么法,他要毁了咱们大明!”朱佑樘激动起来,他打定主意明一早就把太监刘瑾处死,不对,是把这个“八虎”给处死!!

  朱高煦一听“刘瑾变法”,表情刹那变了,他算是知道朱厚照为何被称为昏君,用这样的人变法,他能变出什么来?变戏法么!

第178章

  【朱高煦】:他能变什么法!

  【赵匡美】:他能变什么法!

  赵匡美和朱高煦的想法完全一致, 他俩都觉得这样贪得无厌的太监干不出什么好事,就算变法,恐怕也是鱼肉百姓。

  看两位粉丝对宦官刘瑾的看法,乐瑶丝毫不意外, 毕竟大家对刘瑾的固有印象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宦官。

  【太监刘瑾编纂了《见行事例》, 可惜随着刘瑾被处死, 《见行事例》也被销毁, 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资料。

  咱们只能从其它资料中推论刘瑾变法的相关内容

  比如从《明通鉴武宗》“颁行刘谨所定《见行事例》1”,咱们从这推论出刘瑾编著了《见行事例》。

  从《明史列传》中的内容可以推断出刘瑾变法涉及吏部相关变法24条、户部变法30条、兵部变法18条、工部变法13条。】

  说到这乐瑶颇为无奈, 有关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资料真的是太少了,真的是什么都靠推理分析。

  乐瑶表示自己的心好累……

  【接下来咱们一条条分析刘瑾变法的大致内容到底有什么嘛。

  第一,整治盐政。

  《明史》中有相关记载,当然了并不是什么正面记载。

  明史中大概的内容是刘瑾假传圣旨,派巡盐御史去调查盐政。

  并强迫所有主管盐务官员都交出几百两、几千两不等的赃款, 并追缴历年来的赃款。

  在《明史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大概的意思是 , 盐政有一官员, 特别的廉洁,人已经死了可刘瑾还去追缴赃款, 无奈之下只能把孙女给卖了, 百姓见了都不忍心流泪。】

  “真是贪官, 竟然如此迫害忠良。”朱佑樘没想到刘瑾竟然如此没良知, 听到臣子卖女, 朱佑樘竟然红了眼眶 。

  一旁的朱厚照却皱起眉头。

  “爹,之前神迹也说过盐政之乱私人买卖, 这些官员当真如此无辜?如此廉洁?”朱厚照满脸不信。

  “可…”朱佑樘一时语塞。

  “爹,不若你去查查, 看看神迹说的是真是假。”朱厚照提议。

  【前面咱也说过,自打明孝宗朱佑樘开了卖盐引的先河后,盐政的管理十分混乱。

  本应该由王朝控制的盐引却被私下买卖,其中定是有官上勾结的。

  所以上面的记载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冤假错案有,但贪污腐败也有。】

  不知怎么,听神迹这样说,朱瞻基忽然有种恶人自有恶人磨的感觉。

  *

  宋

  听奸臣刘瑾竟然派人查盐政,真是大出赵匡美的意料之外。

  怎么看此举都是正确的决策。

  赵匡美抿唇,看来以后他得三思后语。

  赵德芳听此,心中生出一种感觉,或许这个老太监刘瑾只是明武宗朱厚照推出来的一个靶子而已。

  【第二,改革了科举制度。

  这个在资料中的记载是刘瑾为了打压异党,因为他的党羽焦芳讨厌南方人,刘瑾就听从挑拨故意的增加了北方科举的人数。

  例如增加陕西、河南等地的录取名额,北方的名额增加了,南方的名额自然就要减少。

  如此不公平,让南方的学子哀悼。】

  朱瞻基听到这,眼中大为震惊,不说刘瑾这样做的目的和理由是什么,但是最终目的不是和他皇爷爷定都北京,和他太祖爷爷的南北榜一样的目的?

  “他们哀悼什么?”朱高煦吐槽,“北方名额少,人家说什么了?!”

  【除此之外,刘瑾还限制了任职地区,不让南方官员在南方任职,反而让北方人过去任职。

  于是大明的官员开始南北大对调,如此也引起了南方官员的不满,谁都不想远离家乡。】

  【第三,打击贪腐。

  没错,虽然刘瑾本人是个巨贪,但是不知他怎么想的,开始对贪官污吏下手。

  他下手的第一批就是之前给他受贿的官员。

  这点他参照了明孝宗朱佑樘,贪污不要官员的命,但需要罚钱罚物,和明孝宗朱佑樘不痛不痒的惩罚不同,刘瑾是往死里罚。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