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万历十四年,万历帝宠爱的郑妃生上皇三子,万历帝大悦直接升郑妃为贵妃,要知道生下皇长子的王恭妃都没有晋升。
郑妃的加封引发了朝廷动荡,不给王恭妃加封也就罢了,万历还不肯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一时间宫中谣言四起,众人都觉的万历想废长立幼,乱祖宗规矩。
别说,他们的猜测还真不错,万历的确是有这个想法,于此国本之争拉来序幕。】
*
宋
“这次又是立太子之争,大不愧是奇葩大明,每次内讧的理由都不一样。”赵匡美感叹。
上次嘉靖是给他爹争名分,到了万历是给自己儿子争太子之位 。
果真,万历是嘉靖的好大孙啊。
【万历十四年,郑妃加封后,众臣请求万历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于是万历帝采用他爷爷嘉靖帝当年的拖延战术,以太子太小为理由,不立太子,等个两三年,太子长大了再说吧。】
天幕中再次出现小动画,天幕的左边站着一群卡通大臣,头上几个大字,“立皇长子!”
而天幕的右边则是万历孤零零的一个人,头上几个大字,“朕不想!”
【大臣们怎肯罢休,他们继续上书劝谏,一副要和万历抗争到底的架势。
也不知是不是被大臣气的,万历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据《明神宗实录》记载,在万历十四年九月,万历帝出现头晕脑胀,身体乏力的症状。
而众臣不但不关心万历帝朱翊钧的身体状况,反而认为万历帝朱翊钧如此体虚,肯定是纵欲过度的原因,于是言辞更加激烈的劝谏。
明后期,谏臣的谏言极其难听,他们以“臣死谏”为忠诚的标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万历帝朱翊钧也不和文官集团辩论,而是直接开摆,他不上朝了。】
卡通朱翊钧再次出现,只见他一脸气愤,头上几个大字,“朕不干了!”
【万历十四年,成为了明神宗朱翊钧怠政的转折点。
万历十四年十一月,明神宗朱翊钧忽然不怎么批奏折了,且明神宗朱翊钧还连续一个月不上朝。
众臣赶紧上书询问原因,早知道在这之前,明神宗朱翊钧可是一个勤勤恳恳上朝的好皇帝,就如同明孝宗朱佑樘一样。】
朱佑樘……
也不知怎么回事,明孝宗朱佑樘只要听神迹说自己的名字,他便有种神迹在骂他的感觉……
【面对大臣们的询问,而明神宗朱翊钧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身体不舒服,不能上朝。
如此简单粗暴的解释,让大臣们不好说什么。
此时的大臣还没有当回事,毕竟前朝有好几个皇帝不按时上下朝,他们想着等他们陛下身体好了就上朝了。
让他们万万没想到,明神宗朱翊钧这一请假便请了二十多年。】
请长假!
天幕中出现刺眼的三个大红字。
然后卡通万历直接躺平在天幕的画面中。
朱棣再次握紧了拳头,“不配为君!”
后朝这些子孙当真换着花样气朱棣。
【万历十四年,明神宗朱翊钧在宅中度过,但是清闲日子没过几天…又发生了一件奇葩事。
万历十五年三月,朝廷发生了一场大的乌龙,午朝大典事件。
在没下圣旨的情况下,宫中忽然传出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午朝大典说白了就是午朝,但是午朝已经别废除多年,
距离万历帝上一次上朝已经是五个月前的事,众臣纷纷赶往宫中。
见如此浩大的声势,在没接到圣旨的情况下,大明殿的守卫还是给各位官员放行。
等着众官员全都到齐了,却迟迟不见万历帝的影子,万历本人是不知午朝这件事。】
人呢?
天幕上出现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
宋
“真是奇葩大明呀,上朝此等大事也能以讹传讹?”赵匡美觉的自己算是开眼界了。
赵德芳摸着下巴,他觉的此事太过不可思议,“三叔你说,这是不是文官集团逼着明朝皇帝上朝的手段?”
让赵德芳这么一说,赵匡美瞬间觉的特别有道理,当真先斩后奏的意思。
赵匡美和赵德芳叔侄二人陷入到巨大阴谋论中。
【说来是真匪夷所思,让人啼笑皆非。
在如此严明的制度下,竟然出现如此大的乌龙,全程没人怀疑。
要知道圣旨的下发是要经过司礼监、内阁这两大机构。
如今这两个机构形同虚设,且没有皇帝下旨,守明殿的护卫还私自放行。
幸好这只是一场乌龙,万一有人蓄谋造反,明殿大门却畅通无阻,万历有多少命也不够如此折腾的。
万历大怒,从上到下,集体罚所以大臣们俸禄,讲真,这惩罚力度小了。
若换成嘉靖帝,定会抓住此把柄好好整顿整顿这些大臣。】
“这也太过离谱。”朱高煦瞪着眼珠子,他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街边卖菜的老太太都不敢这么传话。”朱高煦吐槽,“这个小畜生还不如那个老畜生!”
朱高煦算是发现了,人不能比烂,相比之下他竟然觉的朱厚熜那个畜生比万历这个畜生强,起码朱厚熜敢打击文官集团。
朱棣的脸色愈发阴沉,没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
【咱们也不知这场乌龙对万历帝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总之万历十五年就在这场乌龙中度过。
万历十六年正月,万历帝朱翊钧还在接受了臣子朝拜,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面。
到了万历十七年,万历帝朱翊钧直接勉了大臣的朝拜,他连露面都不爱露面了。
终于有大臣忍不住了,上书痛骂万历帝朱翊钧,就是他这一骂,又点亮了万历帝朱翊钧的新技能。】
第223章
【万历十七年, 大理寺评事雒于仁上疏了《酒色财气四箴疏》,咱不用看内容光看这题目就知道这是全篇骂人的上疏。
雒于仁在《酒色财气四箴疏》表明,万历帝总说自己有病,在他看来万历帝这病根就是酒、色、财、气。
在宫中无所事事的享受山珍海味, 喝着美酒, 此病所谓“嗜酒”。
一味的宠信妖妃郑贵妃, 以至于不听忠臣的谏言, 迟迟不立太子,此所谓“恋色”。
通过宦官之手索要钱财, 此病所谓“贪财”。
无缘无故对宫内的宦官和宫女发脾气,此病所谓“气”。
雒于仁在骂完万历帝后,还给语重心长的给出建议,他告诉万历若想治病,就戒酒戒色, 好好上朝把精力都放在朝堂大事上。】
天幕中出现卡通大臣, 只见他站在高台上, 高台写着几个大字, “道德制高点”。
而高台下站着的是卡通万历,随后卡通大臣对着卡通万历一通数落。
朱佑樘摸着下巴, 怎么说呢, 虽然他觉得这个大臣数落的没错, 但总觉得听着十分的不舒服。
特别是那个卡通大臣站在道德制高点, 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
如此表情让朱佑樘想起了上朝时那些臣子的嘴脸, 一个个都高高在上指点江山,但是真有事问他们的时候, 却没人能解决。
确切的说,他们根本不敢解决, 毕竟影响他们背后的阶级利益。
他们在乎的只有礼义廉耻还有规矩……
【大臣雒于仁这种高高在上宛如长辈数落小辈的态度让万历十分气恼。
怎么说呢,当年海瑞上疏指责嘉靖帝虽然言辞激烈,但更多的是痛心疾首,对嘉靖帝还是有臣子该有的尊重。
看着上疏,万历帝气恼不已,他召集内阁众臣,自己亲自挨条解释。
说自己喜欢喝酒,可在座的众人有哪个不喝酒的?是你不喝还是他不喝?!
说自己宠信郑贵妃,可郑贵妃品行端庄,从不干政,这样的女人宠信又怎么了!
说自己通过他宦官之手贪财,可笑,普天之下莫非皇土,自己都是皇帝了,何来贪财一说!
还说自己无端惩戒宫女宦官,心情不好的时候说两句怎么了,再说难道他们难道一点错没有?!】
*
宋
“这明朝万历帝的脾气也是够好的,还一条条解释,若换成明朝嘉靖帝试试,怕那个上疏的大臣早就被处死了。”赵匡美道。
“哥,要是有人这么说你,你能忍?”赵匡美转头问他哥赵匡胤。
赵匡胤一时无语,若自己不能忍,他的“好弟弟”赵匡美怕早就投胎了。
*
唐
唐太宗李世民听到如此谏言倒没有什么反应,大唐本就广开言路,且前有魏征在。
李承乾轻轻叹了口气,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万历叹气 ,他多少能体会万历的心情,毕竟自己也是过来人。
只是自己的境遇和万历虽类似,却不尽相同。
大唐的臣子们上谏都是为了大唐好,明朝的臣子上谏则是为了自己身后的利益集团。
“大哥,你叹气作甚,可是听不得大臣劝谏。”李泰听李承乾叹气,赶紧跟上一句。
目前李世民还没立太子,李泰仍旧觉的自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