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44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虽然大宋足够富有,但是问题同样存在,底层穷苦老百姓还有不少。

  根据大宋的国策,赵匡胤正和赵匡美商量募兵制的可行性,毕竟大宋的确富足,多出的银子与其留给后世交岁银,不如用来加强边境。

  但是如何避免募兵制的缺点,这是赵匡胤和赵匡美套论的重点。

  当然,神迹一出现,赵匡美完全没了讨论的心思,一心就想吃瓜。

  【万历帝对付朱常洛的办法就是不培养,那些大臣不是想让朱常洛当太子么,他就故意不培养,把他养成一个棒槌!

  按照明朝祖训,皇子一般十岁就开始接受教育。

  但万历帝偏偏不让朱常洛接受教育,最后遭到众臣反对,朱常洛终于在十三岁那年开始接受教育。

  万历还特意嘱咐,随便教教便是。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上了没几天课,朱常洛就不再上课。】

  卡通万历出现,一副恶狠狠的表情,头上几个大字,“朕就不让他学!”

  *

  永乐年

  “其实不学也挺好的。”朱高煦嘟囔一句,他是最讨厌读书,但自家爹却逼着自己读书。

  朱高炽颇为无奈的看向朱高煦,随后又叹气。

  “大哥,我说我自己,你该学还得学。”朱高煦就听不得朱高炽叹气。

  “你也给朕学。”朱棣呵斥道,“别出去丢咱大明的人!”

  “是,爹。”朱高煦面上不敢顶嘴,心里却嘀咕,咋,西方外族还懂四书五经?

  【也就是说在当皇子这些年,朱常洛压根就没接受什么正八经教育。

  咱们之前也说过帝王的教育有多重要,无知的帝王就算再聪慧,对王朝来说仍是灾难,嘉靖帝朱厚熜就是最好的例子。

  等到了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洛被正式册封太子,按理说该好好学习了吧,毕竟岁数也不小了,学一点是一点。

  但万历帝又出损招,他把朱常洛的课全部改到凌晨,并且取消了他所有假期。】

  “畜生,孽障!不配为人父,不配为君!”朱佑樘再次被气到了,不知道该怎么骂才好。

  *

  唐

  李承乾听到明太子朱常洛的遭遇,越发觉的自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当唐朝的太子真是太好了。

  【如此上学,朱常洛怎能坚持下去,因此就算被册封太子,朱常洛的教育仍旧没跟上来。】

  半文盲!

  几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

  【说完了太子朱常洛的教育问题,接下来咱们一起来唠唠与太子朱常洛有关的神秘的案件。】

第230章

  【明光宗朱常洛虽然在位时间短, 但作为国本之争的中心人物,与他相关的案子却是不少,首先是明末四大案之一的妖书案。】

  乐瑶放出紧张的音乐,化身为探案up主。

  这音乐一放起来, 瞬间有感觉了, 直播间众帝王的好奇心也被引发出来, 明末四大案。

  妖书案!

  三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

  【妖书案一共分为两个阶段, 分别是万历二十六年和万历三十一年。

  咱们先来说说万历二十六年的妖书案。

  说妖书案前,咱们简单的回顾下这个时间点大明发生了什么。

  到万历二十六年, 万历帝仍旧没有立朱常洛为太子,且不但没有立朱常洛为太子,他还封了三个藩王,史称“三王并封”。

  感觉这点又是学他爹嘉靖,当年嘉靖也是立了儿子为藩王, 就不立太子, 大臣们一看万历帝这个操作明显的不想立朱常洛为太子。

  这就是第一次妖书案的背景。】

  听到这, 聪慧的朱厚照大概能猜到后面发生了什么, 这妖书案怕不是与国本之争有关。

  看来立太子当真是大事,朱厚照开始纠结什么时候公布他家皇长子的身份。

  【而第一次妖书案的起因是一本由明代大儒吕坤编纂的《闺范》的书。

  该书讲的都是关于“烈女”的故事, 郑贵妃看了这本书起了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想法, 于是便夹带私货把她自己也加了进去, 改编的书为《闺范图说》, 实际上和之前的《闺范》已然是两本书。

  正因为此书掀起了政治大战, 此书被指出郑贵妃有扶持自己儿子为太子的野心,国本之争再次被提起。

  作为原作者的大臣吕坤被别的大臣弹劾, 众臣认为他支持郑贵妃动摇国本。

  大臣吕坤那叫一个冤枉,关他什么事啊, 于是为了澄清此事他写了《忧危竑议》向万历帝辩解。】

  天幕中出现卡通大臣吕坤,只见他满脸委屈,头上几个大字,“不是我写的!”

  【在《忧危竑议》中他表明自己的书是被郑贵妃的伯父篡改的,根本不关他的事。

  万历帝此前也看过此书,加上他对郑贵妃的偏爱,这件事情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朱高煦打了一个哈欠,他以为是什么惊天大案,结果就是一本书?

  没意思,太没意思了……

  【其实咱们从第一阶段便能看出这妖书案是冲着国本之争来的,只是这一次参与的是朝中大臣,被万历很快的压了下去。

  接下来咱们看看妖书案的第二阶段。

  万历三十一年,《续忧危竑议》毫无预警的腾空出现,大家不要误会,《续忧危竑议》并不是大臣吕坤所著。

  严格来说它根本算不上书,充其量就是个传单。

  别看它只是传单寥寥几百字,但上面的内容却是不可说之事。

  大体内容为,万历帝根本不想立朱常洛为太子,看看太子居住的东宫还不如藩王,说不定什么时候太子就会被废掉,改立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

  “这不说的全是大实话么。”朱佑樘语气笃定,根据前面神迹分析,万历就是瞧不起庶长子。

  朱厚照叹了一声气,即便朱常洛已经被立为太子,仍旧结束的国本之争。

  朱厚照真看不透,这些大臣究竟要和皇权争夺到如何地步。

  朱厚照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么,但乐瑶并不同意朱厚照的观点,

  【我倒是觉的妖书案并不是臣权和皇权之争,而是党派之争。

  在《续忧危竑议》提及了一系列郑贵妃党派的大臣名字,例如大学士朱赓、锦衣都督王之桢等人。

  但凡被提到的,肯定会受到牵连,而和这些人同一党派的也会受到牵连,毕竟皇帝都忌惮结党营私。

  第一波冲击的是内阁,内阁沈一贯、朱赓二人被牵连其中,为了避嫌只能待罪家中。

  这两人一走,内阁就只剩下沈鲤。】

  “啥意思,难道是沈鲤布局?”朱佑樘随着神迹的思路分析,他觉得这个沈鲤不对劲。

  【大臣沈一贯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觉的是沈鲤布局,于是大臣沈一贯开始反击沈鲤。

  沈一贯在没有什么证据的情况下推断是沈鲤的门生参与此事。】

  朱厚照皱起眉头,如今他也同意神迹的说法,的确是党争。

  *

  宋

  “又开始内斗了,怪不得大明最后灭亡,皇帝臣子成天啥都不干,就知道内斗。”赵匡美感叹。

  “不像咱们宋朝的那些畜生,不内斗,直接跑。”赵匡美的刀子嘴上线。

  “哥,你说哪个好点?”赵匡美转头问赵匡胤。

  赵匡胤……

  【随后内阁之间开始内斗,锦衣卫这也没闲着,之前被提名的王之桢开始联合沈一贯诬陷周嘉庆。

  这个周嘉庆算是锦衣卫的二把手,王之侦作为一把手把锅扣在二把手头上还有情可原。

  但作为内阁大臣的沈一贯为何也要参与其中,他和周嘉庆应该没什么交集。

  那为什么呢?】

  天幕中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配着紧张的鼓点。

  【剥开层层迷雾,咱们来分析分析。

  妖书案中,还有一人被牵连其中,他便是郎中沈令誉,沈令誉乃是大臣郭正域的门客,而大臣郭正域是东林党。

  而把沈令誉推荐大臣郭正域是于玉立,他也是东林党。

  而这个于玉立的师座是沈鲤,他的同门吏部左侍郎的王士骐,周嘉庆正是吏部侍郎上司的外甥。

  看看,这不就联系上了,以上说的这一串人,都被打臣沈一贯归为了东林党,而他自己是浙党。

  到此为止,妖书案已经成了两个党派之争,眼看事情越闹越大,若一直闹下去,这两个党派都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落魄文人如皦生成了背锅侠,妖书案以他为罪魁祸首结束。】

  “结束了?”朱高煦揉揉眼睛,就这???

  【虽然妖书案结案了,但是都知道如皦生是背锅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成为了明末的悬案。

  悲催的太子朱常洛在妖书案中又被摧残的不清,时时刻刻有种要被废的感觉,实惨。】

  *

  唐

  听明太子朱常洛如此惨,李承乾越发觉的自己当年矫情。

  忽然有种悔不当初的感觉,自己哪些委屈和明太子相比,似乎不算什么。

  【说完了妖书案,咱们继续说著名的梃击案,这次的当事人又是太子朱常洛。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