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48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天启五年正月到天启六年十二月,这段时间《实录》上记载明熹宗朱由校一共上了98次的朝,平均下来也是一个月大概四次。

  天启七年咱就不数了,已经是末年,影响上朝的因素太多。】

  【朱佑樘】:才四次。

  朱佑樘没有张嘴,但是他的心声却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赵匡美】:那可是,谁上朝也没您上朝上的多。

  赵匡美的话跟的非常快,他说的也是事实,明朝最能上朝的皇帝朱佑樘称自己是第二,就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虽然他上朝都是做的无用功,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不得不说,赵匡美说话真的是扎人心,他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朱佑樘怼的自闭了。

  “上朝多了又有什么用。”朱佑樘叹气加自责,他又想到之前做的那些荒唐事。

  如今朱佑樘没了之前的勤快,一个月也就上个三四次,倒不是他怠政,而是随着新政策的颁布,朝堂上反对声音太大。

  朱佑樘既铁了心要变革,也就没见大臣的听他们口水战的必要。

  虽然明朝有文官集体与皇帝夺权,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

  【自万历帝后,早朝就改成了一个月九次,虽然万历最后连一次都没了。

  所以明熹宗朱由校一个月四次有记录的,若加上没记录的,以万历年间的标准而言,明熹宗并不算旷工。

  且大家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明熹宗朱由校上朝的频率一直没怎么变。

  在上朝频率不变的情况下,之前还被夸勤政的朱由校,后期却被说成怠政不朝,相互矛盾。】

  听到此处,朱棣的眉头加深。

  从神迹开始分析史书后,朱棣就一直没在说话,朱棣在思考到底怎么才能改变后朝的奇葩基因。

  目前来看,大明似乎出一个奇葩昏君后,就再出一个还凑合的帝王。

  比如朱叫门不是个东西,朱见深尚可,朱佑樘是个傀儡,朱厚照尚可,朱厚熜混账,隆庆尚可,万历又一个王八蛋,但是朱由校好似还行。

  【此处矛盾着实太明显了,好像天启二年就是一个分水岭一般,明明天启元年明熹宗朱由校还被众臣夸赞。

  又是什么勤劳好学,又是什么书法写的好,此情此景,仿佛回到了弘治年当年的明孝宗朱佑樘就是被如此夸赞的。】

  朱佑樘又叹了一口气,被反复鞭尸的痛苦……

  【那天启二年前,为何众臣对明熹宗朱由校如此满意呢?

  若明熹宗朱由校一直没变,那变的是谁呢?】

第234章

  【咱们先看看明熹宗朱由校和众臣的蜜月期, 这个时期被称为“众政盈朝”。

  所谓的众政盈朝是指主持朝政的都是正直君子,比如以正直自称的东林党们。

  毕竟东林党在明熹宗朱由校的确有功劳,起初明熹宗朱由校也愿意将权利与他们分享。】

  正直!

  两个大字赫赫出现在天幕上。

  老朱家的人看到天幕上正直二字,觉得特别刺眼。

  当真辱没了正直二字。

  【赵匡美】:功劳?难不成朱常洛是被东林党杀害的, 然后他们扶持朱由校登基?

  赵匡美这脑子不去当编剧真可惜, 反正现在他看大明这些事全都是阴谋论。

  让赵匡美这么一问, 乐瑶发现自己竟然没讲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

  【说起东林党的功劳就不得不提“移宫案”, 移宫案发生在明熹宗朱由校登基之初,也是明末三大案之一。

  要说朱常洛这父子二人真是可以了, 算上之前的妖书案,明末的四大案全被他们父子二人包圆了。】

  卡通朱常洛和卡通朱由校父子二人出现在天幕上,头上几个大字,“悬案体质”。

  朱厚照不由叹了一声气,什么悬案, 说白了就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罢了。

  像是之前神迹提的妖书案, 其目的就帮朱由校巩固太子之位。

  【咱们先说说移宫案的背景, 移宫案另一个主角为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

  因为朱常洛的宠爱, 这位李选侍相当的张扬跋扈,她张扬跋扈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 明熹宗朱由校的亲生母亲就是被李选侍殴打凌辱致死, 但是朱常洛非但没有责怪李选侍, 反而让她抚养朱由校。】

  *

  宋

  “不愧是大明的皇帝, 所作所为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样, 让这毒妇抚养太子,他是嫌自己儿子多?”赵匡美大为不解。

  “大明皇帝特有的痴情。”赵德芳也跟着吐槽, 并且他这句话还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

  一提到深情,众人的目光就不由的落在朱瞻基头上。

  而朱瞻基本人又想起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 不孝子朱叫门……

  *

  弘治年

  “身为帝王深情又有什么用。”朱佑樘感叹道,论神情大明王朝没人能比的过朱佑樘。

  可惜,朱佑樘的一片深情被喂了狗。

  【明光之朱常洛登基之初,李选侍想让朱常洛封自己为皇后,但是朱常洛刚刚登基,连他的嫡妻还有生母都没被加封,怎么也轮不到李选侍。

  因此李选侍册封皇后的事情暂且搁置,但是万万没想到朱常洛猝不及防的驾崩了。

  自己连名分都没有得到,李选侍怎会甘心,于是她拒不交出太子且不离开乾清宫

  且李选侍还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第一她养过太子,劳苦功高。

  第二,明光宗朱常洛生前打算立自己为皇后,那自己便有资格在乾清宫。

  第三,不当皇后也行,她要当皇太后,垂帘听政。】

  【此等要求众臣怎会同意,毕竟已经有那么多前车之鉴。

  如今的东林党可不是吃素的,毕竟万历放养了那么多年,他们早成气候。

  一不做二不休,众臣决定直接抢人!】

  天幕中出现卡通大臣,头上就一个大字,“抢!”

  *

  汉

  “后世王朝当真荒唐如斯。”汉武帝刘彻不知该怎么评价这个叫做大明的王朝。

  作为帝王让臣子牵着鼻子走,这样的王朝不灭谁灭了

  秦始皇嬴政也簇起眉头,周围的威严让人无法忽略,他看像大殿众臣,众臣们被威慑的连头都不敢抬。

  “此事,定不会发生在大秦。”秦始皇嬴政语气笃定。

  【路人甲】:对,秦朝昏君只会和奸臣为伍。

  路人甲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这句话让秦始皇嬴政周身的温度骤降。

  秦始皇嬴政眉头更深,到目前为止,神迹仍旧没透露出亡国的秦二代到底是谁。

  秦始皇派人监督每一个皇子,但都没发现什么异常。

  【众臣安排太子伴读王安直接把朱由校从乾清宫里抢出来。

  随后将朱由校安置在太子别宫,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在第二天便拥新天子朱由校登基。

  乾清宫不是被李选侍霸占么,那就在文华殿即了皇帝位。】

  卡通大臣再次出现,头上一行大字,“还弄不了你!”

  *

  宋

  “怎么后世几个皇帝就没一个正常登基的?”赵匡美又发现一个华点。

  前面的朱见深就不说了,朱佑樘也挺惨被雪藏了那么多年。

  而万历是熬死了所有兄弟才登基的,朱常洛则经历了大风大浪,四大悬案他占了三个。

  【朱由校登基后,众臣继续逼迫李选侍搬出乾清宫,李选侍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能做出让步,李选侍从乾清宫搬了哕鸾宫。

  哕鸾宫是李选侍亲生女儿的寝宫。

  几天后哕鸾宫着火,李选侍母女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但随后又有传言说李选侍被逼迫的要上吊,八公主则投井自尽。

  弄的明熹宗朱由校不得不亲自下旨澄清谣言。】

  “这算什么悬案?”朱佑樘听不懂了,前因后果如此清楚,哪里有悬疑之处。

  【哕鸾宫的火不知为何人所放。】

  “肯定是东林党,这有何疑问,他们连皇帝都敢烧,还有什么他们不敢的!”朱佑樘语气笃定,他清清楚楚的记得朱厚熜那个小畜生被烧过好几次,可惜一次都没烧死他。

  倒是自己儿子……

  “儿子,不准靠近任何有水的地方。”朱佑樘再次叮嘱,防范于未然。

  【总之东林党在移宫案中做出了不小贡献,同时从移宫案咱们也能看出此时东林党的势力有多壮大。

  他们可以从守卫森严的乾清宫把太子朱由校抢出来,并能逼迫李选侍认错。

  当然,在登基之事上出了这么大力的东林党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大臣杨涟任在朱由校登基第二年,直接升左副都御史,不到一年,竟然连升六级。

  已经告老还乡的赵南星再次上朝为官,直接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其他东林党众人也纷纷晋升,晋升速度和坐了火箭一般,内阁以及六部全都是东林党派的人。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