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皇亲国戚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钱财,开始了一场谋划,此时正值崇祯帝朱由检之子五皇子重病,于是宫中谣言四起。
谣言说,太后已经化身为菩萨,她见崇祯帝朱由检对外戚如此无情,于是要惩罚皇帝皇子。】
*
宋
“这是哪里来的菩萨,不普度众生还想着自己亲戚?”赵匡美吐槽,“这些皇亲国戚找理由就不能找个靠谱点的,简直荒谬。”
“他们不会对皇子下手吧?”赵德芳道,他感觉那个五皇子有点危险。
“还真说不准,毕竟是大明的臣子。”赵匡美觉的他侄子这猜想很有可能,毕竟大明已经有两个易溶于水的皇帝了。
而赵德芳心中所想也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并且还点名了朱厚照和朱由校易溶于水。
【赵德芳】:他们都敢杀朱厚照和朱由检,杀个皇子又算什么。
众臣见神迹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吓的众臣惶恐。
“陛下,臣等冤枉。”众臣齐刷刷的跪下,有的臣子惶恐是被如此大逆不道之举惊吓,有的臣子惶恐则是心中所想被戳破。
朱厚照仔细观察每个大臣的神情,并牢牢记在心中。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五皇子不久病逝了,至于五皇子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咱们手上也没相关证据,就不妄作推测。】
听到五皇子死,众臣更是惶恐不已,仿佛什么东西被做实了一般……
朱佑樘和朱厚照倒是淡定,毕竟他俩已经听了许多大明非正常死亡的皇帝。
【五皇子死后,不知崇祯帝朱由检是是是受到了惊吓,他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崇祯帝朱由检立马加封李国瑞的儿子李存善为侯,并且将之前收缴的李家金银全部归还。
不仅如此,崇祯帝朱由检还将所有的锅全部甩到了薛国观身上,若不是薛国观主张和皇亲国戚要钱,皇子如何会死?!】
朱厚照???
朱佑樘???
*
永乐年
“这个没担当的东西。”朱棣忍不住骂道,他没想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会没担当到如此地步。
【正值大臣袁恺对薛国观的弹劾,崇祯帝朱由检就着弹劾直接赐死了薛国观。
实事求是,薛国观本身就有污点,比如贪污受贿,从这方面看他的确该死,咱这点不洗白。
但是崇祯帝朱由检在重用薛国观后将他处死,如此明显的过河拆桥,日后还有哪个大臣再敢站到皇帝一方呢?】
卡通朱由检再次出现,这次的他满脸愁容,头上几个大字,“都是他们的错。”
【接下来咱们继续说下一任首辅范复粹,这位首辅是自己辞职不干的,他看清了大明已经无力回天。
到这大家可以看出,即便是有能力的大臣也不愿为大明做出贡献,这些大臣的一腔热血在党政和皇帝的猜疑中消失殆尽。】
党争误国!
几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
秦始皇嬴政重重的刻下这几个大字。
【接着便是第十六位首辅,张四知,对于这个首辅,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建树。
他一上台就被言官各种弹劾,德不配位。
张四知每日的工作就是想法和崇祯帝解释自己,根本无心国事。】
【朱高煦】:说人家德不配位,那些文官怎么不看看自己!
朱高煦的吐槽出现在天幕中,朱高煦听到言官二字就特别嫌弃。
【实事求是,大臣张四知的确是德不配位,在清朝推翻大明王朝后。
被俘虏的张四知第一个投靠满清,成为了投靠清朝官员中官位最高的明朝大臣。】
众臣!!!
此时的明朝大臣还是有骨气的,他们听说作为首辅的张四知竟然投靠后金,满心震惊。
被俘虏后不该以身殉国么,如此苟活当真丢尽了他们文臣的脸面!!!!
【随后崇祯帝朱由检见张四知实在不行,于是又罢免了他,再次换上了之前做过首辅的大臣周延儒。
崇祯十四年九月,大臣周延儒再次接任首辅一职,此时明朝的形式愈发严峻。
到了崇祯十六年,清军再次兵临京城,朝中已经无官员可用,只能让周延儒以首辅之名带兵抵抗清军。
但是周延儒根本不会带兵打仗,等到了通州后,他畏惧清军根本不敢出征。
畏惧出征也就算了,但是周延儒还要面子,向朝堂谎报军情,说自己的大胜。
等着清军抢夺够了自己出关后,周延儒又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说是他抵御的清军。】
众臣已经听不下去了,他们觉的自己的脸面已然被后世的这些臣子们给丢光,文臣的气节已然全无 。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崇祯帝朱由检还把周延儒当真了明朝的英雄,大肆奖励。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其他大臣开始弹劾周延儒在通州的所作所为,崇祯帝知道后大怒,于是下令处死了周延儒。
这是崇祯年间第二个被处死的首辅。】
【接下来崇祯帝朱由检任用大臣陈演作为首辅,一个丝毫没有才干之臣,任用他的原因是他无党派。
陈演担任首辅后,遇到李自成率起义大军从陕西直逼京师而来,众臣都请命让大臣吴三桂的大军赶紧进京抵挡农民起义。
但是陈演出却觉的农民起义不是事,清军才是最大的威胁。
没想到李自成直接攻破了陕西,此时吴三桂再来救援已迟。
朱由检下令罢免陈演,让蒋德璟担任首辅,此时的大明面对关外的清军和关内的李自成起义军。】
听到这,朱厚照不住心口发闷,虽然知道大明要亡,但真听到这一刻心里还是难受。
朱厚照难受,殿上众臣同样也难受,仿佛亡国近在眼前。
众臣开始纷纷自省,为何大明会变成这般,他们本以为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可以救国,最后为何……
朱佑樘看着殿上众臣苦恼的样子,心中颇为不屑,“你们不官官相护,为自己争利,大明能亡?!”
朱佑樘的话再次出现在天幕中。
“臣等冤枉。”众臣再次喊冤。
“朕绝对不会冤枉任何一位臣子,明日起朕就派人清丈田地,绝不放过一位贪赃枉法之臣。”朱厚照道,正好借着神迹进一步推进一条鞭法!
解决土地兼并是当务之急,攘外必先安内,有土地种才不会有农民起义。
百姓有银子交税 ,才有足够的银子加强边防,所有的事情环环相扣 。
【面对大明如此局势,蒋德璟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于是他上任仅仅一个月就请辞。
焦头烂额的崇祯帝朱由检接着换魏藻德为大明的最后一任首辅,但是魏藻德上任并没有任何作用。
平日里口若悬河的他此时拿不出半分主意,在李自成攻破京城后,他竟然直接迎接李自成为新帝。
当然这样的人也没什么好下场 ,李自成见不惯这些的小人,并认定他是贪官让他交出银子,最后魏藻德被折磨而死。
以上就是崇祯帝朱由检在任期间任用的所有内阁大臣,从这十几位内阁大臣,咱们也能看出明必然灭亡的结局。】
乐瑶不由叹了一口气,对于崇祯帝她不大好评价,也不能说大明后期无人,只是好的人到了崇祯帝手上……
怎么就不行了?
【朱高煦】:朱由检这小畜生结局如何,不会是投降了吧?
朱高煦求问,他已经准备好骂朱由检的话了!
第247章
【崇祯帝朱由检还是有骨气的, 他虽然没有守住国门,但是做到了君王死社稷。
崇祯帝朱由检在李自成攻破京城前,他来到煤山自缢,在此结束自己的一生。
相比宋朝末年的悲壮崖山海战, 陪着崇祯帝朱由检上路的只有他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承恩…】
卡通朱由检出现在天幕上, 他面前一颗老枯树了, 身边站着一个太监。
此情此景看起来着实悲凉。
于是同时, 乐瑶还配上了悲凉的音乐,不管崇祯帝朱由检执政能力如何, 起码作为帝王的骨气还是在的。
“咱们大宋就是缺明朝皇帝的骨气。”赵匡美不由感叹,大宋那些畜生当真是一个跑的比一个快。
赵匡美不由的想起他们大怂的雪乡二圣,那两个混蛋玩意……
赵匡胤跟着叹了一口气。
“单是皇帝有骨气有何用,众臣早已背弃。”赵德芳同样叹气,语气带着唏嘘。
得知朱由检自缢身边只有太监陪同, 赵德芳有些想不明白, 就算杨广死那会, 身边也不止一个太监。
为何明朝末期会出现如此状况, 当真一个有骨气的大臣都没有?
同样感叹的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君王死社稷。”李世民喃喃道。
如此悲壮之举该夸赞才对, 但是一国之君为何会到如此境地, 无一个臣子追随, 无百姓吊唁, 他在任期间为百姓做了什么, 为何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只因他以身殉国就该被称赞么?
唐太宗李世民在心中连连发问。
*
正德年
见到眼前的卡通朱由检如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朱厚照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值得肯定的是朱由检留下了作为帝王最后的尊严。
众臣们面面相觑, 他们没有想到帝王尚能殉国,但是没有一位臣子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