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其实朱佑樘的担心是多余的,如今朱厚照的皇位根本不可撼动。
之所以不斩草除根是因为没必要,朱厚照除了太子外膝下还有三个皇子,怎么也轮不到朱厚熜来坐这个皇位。
通过神迹所述,朱厚照知朱厚熜是有两把刷子,既然有能力那就为大明效力。
“还真像。”朱厚照道,他同意赵匡美的观点。
【朱高煦】:???不该像我大侄子么?
朱高煦不懂就问。
【朱瞻基废后再立的难度可比唐高宗废后在立的难度要小的多,且他废的皇后和换的皇后都没什么背景。
但是唐高宗李治此举却不一样,怎么说呢,唐高宗李治此举堪比嘉靖帝朱厚熜的大礼仪之争。】
唐高宗李治的眉头微微上挑,他的关注点在于这个嘉靖帝朱厚熜是谁。
武则天的关注点和唐高宗李治一模一样,朱姓,得查查。
【要知道唐朝的皇后和明朝的皇后不一样,明朝的皇后基本没什么背景,而唐朝皇后身边却有大的世家。
这也是为何唐高宗李治此举遭到众臣反对,除了情礼上过不去,更大的原因是牵扯到了利益。
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爱情背后的朝堂势力。
先来看看被唐高宗李治厌恶的王皇后的身份,王皇后出身于太原王氏乃是名门望族,她的祖父辈从汉到隋都是大官,而她的母族柳氏,也是河东望族。
由此可见王皇后是个不折不扣的豪门士族集团,这就牵扯到唐朝的关陇集团。】
听到关陇集团,唐高祖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不由的目光深邃。
但是二人面上的表情并无太多变化。
【提到关陇集团,咱们顺便回忆回忆一下关陇集团的前身门阀,不知大家有没有忘。
门阀起于汉,衰亡于唐,巅峰时期就是咱们之前讲过的晋朝。】
乐瑶相当贴心,毕竟之前讲了那么久大明王朝,乐瑶怕直播间的粉丝满脑子还是明朝的文官集团和皇帝的权利之争。
秦始皇嬴政又刻下了门阀二字。
而汉武帝刘彻听神迹提到门阀,周身的气场一下阴沉下来。
【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当傀儡,因此自打隋朝以来,不管是隋文帝还是咱们之前说过的败家子隋炀帝,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打击门阀。
比如推广科举,打破朝堂的门阀垄断。
因此门阀开始不断衍生分支,像是关陇集团就是以军事贵族为核心的门阀。
不管是李渊上位还是唐太宗李世民上位,都离不开身后的关陇集团。
也正因为关陇集团有功劳,他们对皇权的渗透和掌控越来越大,在一个王朝的上升期可能还看不出什么,但随着时间流逝,终究会出现权利之争。】
权利!
两个大字赫赫出现在天幕上。
【既然说道这,咱们就延伸一下,讲讲唐高宗李治时期,皇权和豪门士族权利之争的导火索,高阳公主之案。】
第250章
【咱们先简单介绍一下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出生于玄武门之变那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那年。
后宫添皇子公主本就是喜事,如今还赶上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可谓喜上加喜。
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对高阳公主十分喜爱, 李世民不舍高阳公主远嫁, 赐婚于功臣房玄龄的二子房遗爱。】
【朱高煦】:这个高阳公主我知道!和和尚私通那个!
朱高煦听到神迹讲高阳公主, 终于有他知道的事情了!
“爹, 咱老朱家奇葩,大唐的老李家也没好到哪去, 您瞧瞧,唐高宗李治娶了小娘。”朱高煦扒拉手指指头盘点,“唐玄宗李隆基又抢了自己儿媳妇,这个高阳公主又与和尚私通。”
提到高阳,唐高宗李治的眼神波动了一下, 随后叹了一口气, 未多说什么。
【对于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私通这件事, 在《旧唐书》上没有记载, 但是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有相关记载,对高阳公主的情爱之事咱们在这就不多说了。
咱们重点说说高阳公主权利之争, 因为她嫁的是房玄龄的二子, 因此爵位的继承和次子没有关系。
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 高阳公主就为爵位之争闹过, 但是事情无果, 房玄龄的梁国公的爵位还是由长子房遗直继承。
但是高阳公主仍旧没有放弃,在唐高宗李治登基后, 她继续争权并且诬陷房遗直对自己图谋不轨。】
因为直播间其余帝王都知道唐朝之事,只有秦始皇嬴政还有汉武帝刘彻二人不知。
但二人对唐朝的这种皇家秘事并未表现出多大兴趣来, 毕竟二人的野心只在江山社稷。
【于是唐高宗李治便派长孙无忌调查此案,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随着长孙无忌的深入调查,这场“宅斗”一下子变成了造反。
房遗直供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企图造反之事,这案子牵扯面特别的大。
牵扯之人有荆王李元景,李渊之子,也就是李治的叔叔,有种说法是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要推李元景为帝。
除此之外,被牵扯的人还有武将兼驸马薛万彻,他的妻子是李治的姑姑丹阳公主。
巴陵公主和她的驸马柴令武,柴令武的爹是开国功臣柴绍,他的娘亲则是咱们之前说过的亦对大唐有功的平阳昭公主。】
*
明
“牵扯的都是皇亲国戚。”朱佑樘摸着下巴,大唐的这段历史他自然是知道,但是之前没想太多。
如今看来这场“谋反”怕是不简单。
和明朝不同,唐朝时期对皇权威胁最大的正是这些豪门士族。
朱佑樘成了太上皇后,倒对朝堂权利之争开始感兴趣。
“皇爷爷问你,你觉的有没有问题?”朱佑樘把自己的好皇孙,当今的太子拉过来问。
朱厚照知道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因此自家太子可是亲力亲为的培养。
小小年纪太子就开始接触国事,如今神迹出现,朱厚照自然也要带着自家儿子一同观看。
朱载城很认真的思考,“孙儿觉的这是一场有针对性的权利之争,唐高宗李治的一步棋。”
朱佑樘相当满意自家孙儿的回答,真是他的好皇孙。
【造反之案还牵连了一个重要人物,吴王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他的母妃乃是隋炀帝之女。
这位吴王可谓是德才兼备,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废太子后,还考虑过立他为太子,不过因众臣反对而放弃。
目前普遍认为吴王造反是被诬陷的,因为他没什么造反的理由。
毕竟身上流着前朝杨家的血脉,若他造反登基后,这天下算是李唐的天下还是隋杨的天下。】
听神迹分析当年的造反之案,唐高宗李治面上是痛心疾首,但是眼神中却不见多少波动。
一旁的皇后武则天见唐高宗李治的表情,道了一句,“陛下,内殿无人。”
*
武周
听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武则天抿了一口茶,说是不怀念,但是往事一提,终究就抵不住的回忆。
当年的腥风血雨还是历历在目,武则天听着这一个个的名字,恍如隔世。
【其他人咱们就不多说了,就简单的看看高阳公主造反之案的结果。
房遗爱、薛万彻还有柴令武被斩,斩首了三个驸马爷。
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还有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被赐自尽。
以上是被赐死的皇亲国戚,这些人的身份有的是唐高宗李治的姑姑、有的是他的叔叔,还有的是他的哥哥。
真可谓是大义灭亲,但是大义灭亲的却不是唐高宗李治,而是长孙无忌。
唐高宗李治曾多次求情,但是长孙无忌却以铁证如山拒绝李治的求情。】
天幕中出现卡通李治,对面站着的是卡通的长孙无忌。
卡通李治头上写着几个大字,“放过他们吧!”
而卡通长孙无忌则一脸铁面无私,头上明晃晃的两个大字,“不行!”
听到这,秦始皇嬴政开始比较相权和内阁,相比之下,嬴政觉的明朝的内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确避免了唐朝和汉朝的相权。
“扶苏,一个对王朝忠心但大权在握的臣子,你如何对待。”秦始皇嬴政随机提问扶苏。
公子扶苏思考片刻,“儿臣会夺权。”
若是之前,公子扶苏必定会犹豫,毕竟他的观点是以仁治国,信任众臣。
但是听神迹所述了整个大明朝历史,扶苏明白若自己想有一番作为,权利就必须集中在自己手中。
秦始皇嬴政眼中难得露出赞赏的目光,看来这阵子他没白带这小子。
【除了以上皇亲国戚,江夏王李道宗被流放,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薛万彻弟薛万备这几人都被流放。
其中最为可惜的便是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前咱们唠大唐的时候说过李道宗,当真是一命猛将,可惜他死在了这次流放的途中。
高阳公主谋反之案,可谓给大唐朝堂来了一次大洗牌,也算是权利交接中的一环。
事实求事,在这场洗牌中,唐高宗李治是得了好处的,铲除了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人。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也铲除了和自己意见不和的众臣党羽。
这么看这应该是场双赢,但是如何成为皇权和臣权的导火索呢?】
天幕中卡通李治和卡通长孙无忌中间突然出现一条深沟。
【从表面上看,唐高宗李治和权臣长孙无忌的利益是一样的,但是长孙无忌错就错在越过了皇权。
在唐高宗下场求情的情况下,仍旧严厉处置了“造反”之人,让臣权一下越过了皇权。
这可不是唐高宗李治想看见的,哪个当皇帝的也不想傀儡。
于是唐高宗李治就把武则天推了出来,在立皇后这件事情他绝不做半点妥协。
这点就想嘉靖帝朱厚熜的大礼仪之争,他争的并不是他爹的身份,而是自己话语权。
唐高宗李治也是如此,或许其中掺杂着对武则天的感情,但更多的是权利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