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265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权谋之术可比大明的皇帝厉害的多,推出皇后武则天,不费吹灰之力的打击关陇贵族,将皇权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

  同时又制约皇后武则天的权利,断她羽翼,以防她成为第二个吕后,但是到底能不能提防的住?

  汉武帝刘彻可是知道他家嫡曾祖母的厉害,差一点颠覆了汉室。

  *

  宋

  “可惜了如此计谋,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赵匡美感叹。

  此时的赵匡美特别好奇,若是唐高宗李治知道武则天日后会称帝,他会如何对待她?杀还是不杀?

  实事求是,唐高宗李治的子嗣每一个能赶的上武则天的,若是武则天不是女帝,其实算的上一个中规中矩的皇帝。

  别说啥丢地,她再丢能有他们大宋丢的多么?

  赵匡美皱着眉头,啧啧啧的。

  “三叔,你想什么呢?”赵德芳好奇。

  “人家女帝也比咱大宋那些窝囊废强。”赵匡美道。

  赵匡胤……

  【由此可见,武则天身边的亲信下场都不怎么样,但是当年反对武后的的政敌却受到重用,比如王皇后的兄长王方翼也得到任用。

  所以在罢免提拔官员这方面,武则天根本插不上手。】

  听神迹说的如此直白,唐高宗索性闭着眼神,不发表任何评论。

  其实这些事情他们夫妇二人都心知肚明,但从未戳破过。

  *

  蜀

  “为何重用外戚。”刘备皱起眉头,汉朝的覆灭很大因素上是因为外戚。

  既以有前车之鉴,为何还要重蹈覆辙,刘备不解,大为不解,明明这个唐高宗李治是个很有权谋的君主。

  刘备这句发问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

  【自古皇权就是这般,不重用外戚就要重用大臣、亦或者放权给太子,不然就是宦官太监。

  全部放权给大臣,掌控不好的话权利直接架空,比如明末皇权和臣权之争。

  放权给官宦,自古官宦乱政的例子也不少 。

  放权给太子,好像还没哪个帝王在自己而立之年就愿意把权放给太子,且放权给太子后,太子造反的可能性最大,比如李承乾等人。

  放权给外戚,自然也有外戚乱政的风险,但是前提是扶持的外戚本来要有权利,而武则天祖上从商,有钱但并不有权。

  于病魔缠身需要放权的唐高宗来讲,武则天明显是最优的选择。

  一来二人有共同的政治目标,扶持寒门,二来两人是有感情基础的。】

  刘备没想到神迹会解答自己的疑惑,但是他并不同意神迹的观点。

  只要君臣一条心,如何不能放权给大臣。

  【路人甲】:毕竟历史上只有一个诸葛亮。

  【赵匡美】:毕竟历史上只有一个诸葛亮。

  【的确,历史上只有一个诸葛孔明,一心为国,又不贪权,为蜀国鞠躬尽瘁】

  乐瑶顺便表扬了一下诸葛亮。

  诸葛孔明的确是难得的权臣,当然了,也得益于刘阿斗对诸葛亮的信任。

  讲真,但凡诸葛亮有一点心思,蜀国就得改朝换代。

  刘备他们齐刷刷的看向诸葛亮,一齐道了一声,“军师。”

  其中刘阿斗则是一脸自豪的模样,他的相父!独一无二的相父!

  刘禅越跟着诸葛亮学习,越觉得他家相父厉害,不仅仅是学识胆略,人品也是高尚无瑕!

  “神迹过赞,亮不过做了臣子该做的事。”诸葛亮道,一向淡然的他竟有些不好意思。

  【言归正传,咱们再看看武则天对唐高宗李治的态度,是不是如大家印象中的张扬跋扈,一手遮天 。

  武则天知唐高宗李治节俭,因此主动将皇后裙子上十三褶子改为七。

  武则天知唐高宗李治一直想将自己母后的亲蚕礼发扬光大,于是她成了大唐皇后中参加亲蚕礼最多的皇后。

  还有唐高宗李治一直忌惮外戚专权,于是武则天写了《外戚诫》,武后可不是随便写写,武家但凡有能力的要么被杀要么被贬,可以说武则天亲自除掉了唐高宗忌惮的外戚。

  从上述事情咱们可以看出并不是唐高宗李治迁就武则天,反而是武则天迁就唐高宗。】

  闭目的唐高宗李治眼皮动了一下,武则天的手也顿了一下。

  【赵匡美】:那唐高宗李治为何还要废后呢?

  这点赵匡美特别不解,若武则天真如神迹说的如此迁就唐高宗李治,那唐高宗李治为何起了废后的心思,虽然最后也没有废除。

第253章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 这场废后风波证明了唐高宗李治完全没有本事废除皇后武则天。

  但是咱们换个角度分析一下,当年长孙无忌作为权臣,且背后还有门阀的支持,但是唐高宗李治还是立了武则天为后, 打败了长孙无忌, 瓦解了相权。

  而帝后武则天身后可没什么门阀支持, 若唐高宗李治铁了心要废后, 武则天当真能反抗么?】

  赵匡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思路,但是, 是不是因为武则天的权势太大了,所以废不了?赵匡美疑问道。

  “三叔,别忘了此次废后风波后,武则天的羽翼可被打击的不轻,唐高宗李治既然能拔出她的羽翼, 自然也是能废了她。”赵德芳道。

  神迹一提示, 赵德芳这思路也打开了, 跟着神迹听历史的确是受益匪浅。

  “但是废了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还能用谁?”赵德芳道。

  这一问算是把赵匡美给问住了,能用谁呢……还真是个问题。

  *

  唐

  唐高宗李治仍旧闭着眼睛, 一副将睡模样, 但是武则天知道他并未睡着, 但是武则天也不戳破, 还是给他揉着太阳穴。

  【接下来咱们详细唠唠这场废后风波, 咱们先探究一下这场废后风波的真假。】

  真假??

  刘禅有点听不懂神迹在说什么了,方才神迹一通分析那个唐高宗李治是否有能力废后, 如今怎么又说废后之事真假难辨??

  ‘“相父,神迹这是何意?”刘禅不懂就问, 在刘禅心里就没诸葛亮不懂的事。

  “书中所见所闻,不一定为真。”诸葛亮道,“要看执笔之人是谁。”

  刘禅还是不明白,这关执笔之人什么事?

  诸葛亮对着刘禅笑了笑,“少主,且听神迹。”

  *

  宋

  “难不成史书又是瞎写的?司马光那个老东西到底行不行!”赵匡美第一反应就是资治通鉴。

  自打听了神迹,赵匡美对司马光的印象就不怎么好,卖地求荣的玩意,这样的人能写出什么好书来!

  【首先,关于唐高宗李治废后之事,《旧唐书》是没有任何记载的,在《新唐书》还有《资治通鉴》中倒是有记载。】

  【刘禅】:新旧唐书?哪个是真的?

  刘禅没想到自己的疑问会出现在天幕上,只见他一脸惊讶,还有些惶恐,怕唐突了神迹。

  这也是汉武帝他们之前一直想问的,为何唐朝分新旧唐书。

  【因为旧唐书和新唐书是由两个不同朝代编纂的,一般来说,一个朝代替代了另一个朝代,都会为上一个朝代编纂正史。

  《旧唐书》史后晋统治时期编撰的,后晋咱们之前说过,最让人忽略的统一王朝,因王朝存续的时间较短,史官在编写《旧唐书》照办了很多《唐实录》的原文。

  说白了就是没经过多少加工的复制黏贴,格式都没怎么改的那种,因此旧唐书虽不怎么标准,但是内容还是比较真实的。

  而《新唐书》则由宋朝编纂。】

  赵匡胤一愣,他光是资治通鉴是宋朝编纂,但没想到新唐书也是。

  “不愧是咱们大宋,打仗不行,写书一个顶三,士大夫与天子共写天下。”赵匡美又开始吐槽。

  知道新唐书是由他们大宋编纂的,赵匡美忽然觉的这本书不怎么靠谱。

  赵匡胤……

  【因为宋朝离唐朝的年代更加久远,因此《新唐书》的可信度要打一个折扣,毕竟时间越久,资料的收集就越困难。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对这场废后风波的依旧来源于《大唐新语》,作者刘肃,这本书编纂于公元807年,离唐高宗时期也过去了一百多年。

  所以其中内容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咱们就不好说了。

  且废后这么大一件事,《旧唐书》中却没有记载,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那到底谁真谁假?”刘禅想知道一个答案,但这场他的心声没到天幕上。

  就算到了天幕上,恐怕乐瑶也没办法回答,历史就是如此有意思,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废后之事到底是真有此事,还是只是民间的道听途说,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咱们先假设废后之事的确发生过,按照《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版本。

  宦官王伏胜告发皇后武则天在后宫之中实巫蛊之术,唐高宗李治得知后大怒。

  要知道皇家最忌讳巫蛊之术,当年王皇后被废正是因为巫蛊之术。

  于是唐高宗李治找来大臣上官仪商量,上官仪主张废除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于是唐高宗李治听了上官仪的话,准备废后。】

  天幕中出现一个卡通小动画,先是一个卡通宦官出来,头上写着大大两个字,“高密!”

  随后卡通唐高宗李治出现,身边是卡通大臣。

  卡通大臣头上两个大字“废后”,卡通皇帝则拼命点头,头上亦有两个大字,“同意!”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