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
宋
“我怎么觉的这个早逝的太子也不适合当皇帝。”赵匡美道。
虽然作为后人,赵匡美他们知道大唐之事,但也仅限于唐朝大事,比如赵匡美他们知道唐太子李弘早逝,仅此而已。
“若他当了皇帝,会不会是第二个宋仁宗,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赵匡美觉得真有可能。
赵匡胤……
【咱们再举一个例子,唐高宗时期的唐朝正处于领土扩张的状态,朝廷需要大量的征兵。
为了能征到更多的兵,朝堂下令凡是逃兵或者在规定日期内没有报道的兵一律处死,并且他们的家人也受连带之罪。
李弘知晓此事后特意上书,他认为此法太不近人情,希望可以修订法律,起码士兵的家人用受连坐之罪。】
仁义!
两个大字又出现在天幕上
【除此之外,太子李弘还特别重家人情谊,他亲自为他同父异母的两个姐姐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求情。
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的母妃是萧淑妃,而萧淑妃和武则天是敌对,最后死于武则天之手。
两位公主受到牵连,被囚禁宫中,无法正常出嫁。】
汉武帝听到这不禁皱起了眉头,不知为何他觉的这个唐太子和他祖爷爷刘盈有些许相似,妇人之仁。
作为一国之君,过度的仁慈并不是一件好事,养虎为患,他日后悔可就晚了。
“庸君。”汉武帝刘彻给出评价,他不认为李弘登基后会是一名明君。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太子李弘的“仁善”,这也是唐高宗李治最看中太子李弘的一点。
话题扯的有点远,咱们言归正传,再次回到唐高宗李治为何不能废后上。
咱们再做一个假设,倘若唐高宗李治真的废了武则天,那太子之位该给谁呢?
唐高宗一共就八个儿子,其中四个还是武则天所生,这四位皇子是没戏了,剩下的四个儿子,其一就是废太子李忠,废都废了,再立可不是那么好立的。
第二个皇子李孝身体也不怎么样,在废后风波这一年的五月就病逝了,这个皇子可以排除掉。
第三个皇子李上金,存在感特别低的皇子,很不受唐高宗李治待见,因此太子之位肯定没他什么事。
最后一个皇子乃是萧淑妃的儿子,罪妃之子,做太子也不合适。
综上分析,剩下的几个儿子没一个适合当太子的,所以唐高宗李治废皇后有什么好处?】
天幕中出现了几个卡通皇子,只见一个个的被唐高宗李治踢了出去。
【咱们再来分析分析上官仪之死,他当真是因为给懦弱的唐高宗李治背锅而死么?
前面咱们说过上官仪之前的身份是废太子李忠的幕僚,且告密的宦官也是李忠的人,上官仪和宦官两人交往又过密。
有没有结党营私,复立太子的意思?】
【还有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这场风波,说白了就是唐高宗李治多疑引起的,借此机会敲打皇后武则天而已。
当武则天服软收敛后,夫妻二人的政治目的还是一致的。
反观,积极支持废后的上官仪立场却明显的不对,他站队废太子李忠,当年拥护废太子李忠的又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门阀世家。】
*
蜀
听神迹分析,阿斗大为震惊,他完全没想废后的背后竟然牵扯这么多事情。
阿斗再一次觉的自己真的不适合当皇帝,这些权谋之事他完全想不到,虽然相父已经很努力的教导自己,但权谋之事不是学就能会的。
朝堂当真复杂的很……
阿斗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觉得自己要生在唐朝,说不定活不到成人……
【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怎会让门阀世家死灰复燃,因此上官仪的死是必然的。
上官仪是死的冤枉,如同当年的长孙无忌一般,但是政治斗争就是如此残酷,残酷到即便你没有犯错,但是就是该死。
上官仪死后,废太子李忠也被赐死,废太子李忠的死也论证了咱们方才的说法。】
*
唐
唐高宗李治仍旧闭着眼,情绪已经平复。
神迹说的不错,上官仪无论如何都要死。
唐高宗李治只是没想到,上官仪的死竟然被后世解读成自己懦弱甩锅……
【赵匡美】:既然唐高宗李治不懦弱,他怎么还让皇后武则天夺了权呢?
赵匡美特别想听神迹好好分析分析,神迹分析的角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第255章
乐瑶一看粉丝赵匡美的提问, 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合着前面分析的那一大堆事情都做了无用功…
看来还是自己的水平不行,乐瑶先反省了一下自己,她打算再深入的分析分析。
【咱们先抛开《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对唐高宗李治的主观评价, 顺着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来分析分析唐高宗李治为何一步步放权给武则天。
咱先顺着方才的废后风波说起, 也就是上官仪之死, 公元664年。
随后就是唐高宗李治的泰山封禅(公元666年), 泰山封禅咱就不再多说,起码在唐朝的时候, 泰山的身价还是很高的。】
*
宋
“最后被咱们宋朝的败家子拉低了身价。”赵匡美跟话跟的那叫一个快,“我要是泰山我得恨死他。”
赵匡胤……
神迹和他弟每次的精准吐槽,都能勾起赵匡胤十分不美好的回忆。
后朝这些败家子,真是挫骨扬灰也不解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泰山封禅, 武则天的两位堂兄弟始州刺史武惟良、淄州刺史武怀运在随行官员之中。
按理说作为皇后武则天的娘家人, 武惟良和武怀运该官运亨通才是, 但是二人在这次泰山封禅后, 却因贺兰氏之死被处死。
到此为止咱们盘点一下武则天娘家人的下场,她的两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在武则天登上皇后之位后便被发配到边远地区为官。
武元庆死任上, 而武元爽后期被流放并死在流放之地
唐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则在泰山封禅之后被处死。】
天幕中出现了武则天娘家的家谱, 只见上面的名字一个个被画上了叉叉。
“把娘家人都赶尽杀绝, 好厉害的女子。”汉武帝感叹道, 她觉得这个唐朝皇后颇有吕后之风。
实话实说, 汉武帝刘彻有点理解为何唐高宗李治会放权于武则天,一个没有外戚势力的皇后, 的确可用。
*
蜀
“这皇后好生无情。”阿斗惊讶于武则天的狠厉,觉得她比男人还要厉害。
诸葛亮则从武则天的狠厉中看出了她的野心, 折断自己的羽翼换来唐高宗李治的信任,从而获得很多的权利。
诸葛亮忽然觉得,女子亦能为帝。
*
秦
扶苏也惊讶于武则天的手腕,同时也理解为何唐高宗李治会一再的放权于她。
其实唐高宗李治放权给武则天,和明朝皇帝朱厚照放权给太监,嘉靖帝放权给大臣严嵩是一个道理。
推出一个人实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当自己的刀。
*
宋
赵匡美之前从来没有关注过武家人的下场,没相到武则天对她的娘家人如此“斩草除根”,当真是个狠人。
也难怪唐高宗李治会放权给武则天,怎么看都不会造反的主。
【除外戚后,咱们再来看看皇后武则天做了什么让唐高宗李治进一步的放权。
公元669年,唐朝出现了日食,在现代日食是一种天文现象,但是在古代却代表着老天爷对执政者的惩罚告诫。
在《天文志》中对此次日食的有记载,反正不是皇帝昏庸无道,就是奸臣当道。
于是唐高宗李治大赦天下,还罢免了武则天的心腹之臣许敬宗。
从这咱们可以看出权利到底在谁的手中,若当真是武则天掌权,已经位居宰相的许敬宗怎会被罢免。
且丞相许敬宗被罢免后,唐高宗李治立马换上自己人。】
*
汉
汉武帝刘彻越听越觉的这个唐高宗李治很有手腕,一边放权,一边走打压皇后武则天。
哪里懦弱了?
【但是大赦天下和罢免丞相后,唐朝继续经历天灾,不是大臣的错那就是当皇帝的错了。
按理说这时候唐高宗李治应该下罪己诏了,但是在这个时候皇后武则天站了出来。
公元670年,皇后武则天因天下大旱,向高宗提出避位的请求,说的通俗点就是她不当皇后了,不辅政了,但是唐高宗李治并没有同意。】
*
蜀
阿斗挠头一脸不解,“父皇,唐高宗李治为何不同意?”阿斗又不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