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除非是自己的成年的儿子都死光了,不然自己定不会立一个孩子当皇帝。
现在汉武帝刘彻特别想知道太子刘据于巫蛊之祸参与程度到底有多深,还有自己其他几个儿子的所作所为。
如今这些事情还没发生,一切都可改变,重新培养接班人也都来得及。
但目前为止,汉武帝心中最理想的人选还是刘据。
卫青还有公孙贺他们也觉的荒唐,他家陛下不至于昏庸到如此地步,卫青是眼见着汉武帝刘彻扶持太子和卫家,可以说毫不保留,不可能为了一个“十四个月”的传言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路人甲】:汉武帝刘彻有几个儿子来着?
【汉武帝刘彻活到成年的儿子一共有六个,长子就是太子刘据,随后是王夫人所生的齐王、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还有令一位不是很得宠的李夫人生的燕王和广陵王,以及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到公元前91年,也就是巫蛊之祸爆发前,齐王已经死了,汉武帝刘彻还生了五个儿子,昌邑王、燕王、广陵王三人在封地为王,太子刘据和仅有三岁的刘弗陵在汉武帝刘彻身边。
话题又跑了,咱们接着分析分析汉武帝刘彻支持三岁刘弗陵可能性有多大,首先汉武帝在培养太子方面可谓特别上心,之前咱们也说过汉武帝刘彻时不时让太子监国。
并且汉武帝刘彻还允许太子建立自己的势力,从汉武帝刘彻给太子刘据修博望园就能看出。
之前咱们说过汉武帝刘彻嫌弃太子软弱,但是这是出自于《资治通鉴》,在《汉书》里却没有提,因此汉武帝刘彻到底有没有嫌弃太子,目前没法断定。】
“若真软弱,怎会造反。”汉武帝刘彻道,若刘据真是软弱的性子,自己也不可能培养他为太子。
汉武帝刘彻觉的资治通鉴着实不靠谱,回头他要叮嘱司马迁不要乱写,不要带什么个人情绪。
【而燕王、广陵王两人在史书上有汉武帝刘彻厌恶两人的明确记载,昌邑王目前没有找到什么记载。
至于刘弗陵,直到太子刘据和昌邑王死后,汉武帝刘彻才说这孩子像他,但是在刘弗陵出生的时候,的确得到了重视。
但如此重视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在自己要死的时候才立为太子,反正态度不明。
大家觉的第一种说法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直播屏幕前出现了选择的按钮,众帝王都选择了否。
立一个小儿为太子,就算天资再厉害,终究是有被篡皇权的风险。
【第二个说法,太子刘据是被昌邑王所害,目的是为了让昌邑王当太子,但是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钩弋夫人又谋划陷害了李广利,也就是昌邑王背后的外戚。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除了刘弗陵外,包括钩弋夫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死了,且昌邑王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死因。】
【路人甲】:主播,你又跑题了,怎么开始讨论刘据怎么死的,开始不是分析刘据到底有没有行巫蛊吗?
【刚才咱们分析的以上两个说法都是认为太子刘据是被冤枉的,他的死完全是因为汉朝内部的权利斗争,也就是太子刘据没有行巫蛊之术。
接下来咱们再分析另一种说法,太子刘据行了巫蛊之术。】
汉武帝刘彻的表情严肃起来,他在想若太子真动了心思,日后他该以什么态度对太子刘据,难不成就为了未来之事,废了自己选定的太子么?
若是之前,汉武帝刘彻绝对不是犹豫的人,但是听了后朝那么多事情,他深深体会到培养后代的重要性,目前来看,太子是最好的候选人。
第363章
【首先目前多数认真汉武帝刘彻是误会了太子, 因为他后来杀了苏文、江充这些巫蛊之乱的始作俑者。
并且汉武帝刘彻为了怀念太子刘据还建了思子宫、归来望思台来表达自己对太子的思念。
以上之前代表汉武帝刘彻对太子的思念而已,但是汉武帝刘彻并没有赦免太子的子孙,典型的例子,就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刘病已并没有被赦免, 并且刘病已还差点死在了牢中。】
【赵匡美】:也是, 汉武帝刘彻怎么不赦免刘病已。
这点一直被赵匡美忽略, 他的关注殿都在汉武帝刘彻建立的思子宫。
“大哥, 你说汉武帝刘彻建这个宫,是不是为了安抚站队太子的那些官员?”
赵匡美忽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 刘据当了这么多年太子,肯定有自己的班子,如今太子自杀而亡,那些官员定人心惶惶。
此时汉武帝刘彻若表现出思念太子的样子,那些官员便放心了。
赵匡胤点点头, “倒是有进步。”
赵匡美的眼神亮了, “大哥, 你也这么觉的?”
“不是没有道理。”赵匡胤道, 但汉武帝刘彻到底是什么心思,谁也说不准。
【还有就是汉武帝刘彻对皇后卫子夫的态度, 汉武帝刘彻最终没有恢复卫子夫皇后的身份, 最后是李夫人以皇后的身份下葬。
除了废后卫子夫外, 太子刘据还有太子妃等人都没有获得他们对应身份的死后应该有的待遇。
从这方面分析, 要是太子刘据是真的冤枉的, 虽然人死不能复生,起码死后的待遇应该跟的上。】
*
唐
“我觉的太子刘据还是行巫蛊之术了。”李泰道。
一旁的李治点了点头, 他也觉的太子刘据未必一身清白,不过也不好说。
“毕竟太子刘据最大的罪过是他造反了。”李治道, “从这点看,汉武帝刘彻不原谅他也是应该的,毕竟是造反的太子。”
“这倒也是。”李泰点点头,他差点忘记太子李据最大的罪过,造反……
【咱们再看看太子刘据的谥号,他得谥号是戾太子,咱们光看字面的意思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词。
古代的戾代表的是知错不改,而太子刘据的这个谥号并不是汉武帝给的,而是后来的继位的汉宣帝刘病已,也就是太子的孙子给的。
要是自家爷爷真的清白,汉宣帝为何要给自家爷爷一个“戾”的谥号呢?从情理上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但是吧,也不排除这是汉宣帝刘病已的一种政治时段。】
汉武帝刘彻没想神迹这次一下预示了他们汉朝的两位皇帝,一个是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一个是自己的曾孙刘病已。
既然刘病已能够继位,怕是他这个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无后代,当然还有一种更坏的原因,权臣或者外戚当道,废了刘弗陵。
如此,汉武帝刘彻更加坚定了不能让最小的儿子刘弗陵继位,不管他长大后有多么优秀,但是在他长大之前的朝政全都由权臣把持。
汉武帝刘彻在想,自己的后悔怕不是因为成年的儿子全部早死,自己后继无人。
【咱们都知道古代帝位是实行的嫡长子继位,即便不是嫡长子起码也要是前皇帝一脉。
就像明朝时期嘉靖帝的大礼仪之争,之所以争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朱厚照一脉。
而刘病已并不是汉昭帝的血脉,他想要获得合法的继承权就必过继到汉昭帝这一脉,这就意味着从名义上他和太子刘据没任何关系。
按理说刘病已和刘据没有任何关系,太子刘据是没有机会再被追封,但是刘病已却很聪明,他先是给卫子夫和刘据等人都加谥号,为的就是给他爷爷一个体面的葬礼。】
汉武帝刘彻对自己这个曾孙刘病已来了兴趣,他想看看这小子日后的表现如何。
【路人甲】:但是是个戾。
【赵匡美】:就是因为这戾,大臣们才没法反驳,要是个好的谥号他们肯定不同意。
【李治】:其实戾还有其他解释,比如蒙冤,有小错没改而造成了大的祸端。
李治还是很欣赏汉宣帝的,的确是个有手腕的皇帝。
【扶苏】:汉武帝刘彻不能原谅的是太子刘据造反,并不是太子刘据的巫蛊。
看着公子扶苏的发言,汉武帝刘彻不由点了点头,他没想到这样的话能从公子扶苏嘴中说出。
之前汉武帝刘彻一直对公子扶苏的印象不怎么好,如今看人都是可以改变的。
“宣太子刘据进殿。”汉武帝刘彻下令。
殿内的众臣听汉武帝刘彻宣太子进殿,立马明白他家陛下的意思,太子之位还是刘据的,虽然此时的太子还是个奶娃娃,怕是听不懂神迹。
【通过上面的分析,其实汉宣帝的态度并不能证明他认定自家爷爷当年的巫蛊之术,但这事肯定也没平反。】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的确,汉宣帝加封的戾并不能用作为什么依据。
汉武帝刘彻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眉头,其实他并不关心巫蛊之案,就和秦太子扶苏说的一样,自己只是不能原谅太子造反。
【接下来咱们说说第三点,汉武帝刘彻曾经派丞相田千秋查太子的巫蛊之案,并让丞相田千秋陆续开挖了别的地方。
根据史书的记载,丞相田千秋在兰台也挖掘出了人偶,但是对此案田千秋却迟迟没有定安。
明明有证据,但是却迟迟没定案,大家觉的他为何如此拖拉?】
【李治】:怕是为了保全自己罢了,毕竟汉武帝刘彻是想证明太子没有行巫蛊之术
【赵匡美】:也可能这件事情牵扯过大,刚刚说的兰台不是汉朝存放书的地方么,参与的可能不止太子,
【李治】:不错,所以他才拖着,汉武帝刘彻心里也明白吧,只是不知道太子刘据到底参与的多深。
【以上就是有关汉朝巫蛊之祸的各种观点。
过去了两千多年,咱们是没法确认事实到底如何,太子刘据到底是冤枉了还是没被冤枉,想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说完了汉武帝刘彻在军事上的建树以及汉朝的太子刘据,接下来咱们就讲讲汉武帝时期的经济。
汉武帝刘彻接连发动了这么多战争,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财支持呢?】
听神迹提到汉朝的经济,秦始皇嬴政明显来了兴趣,他一直很想知道汉武帝刘彻是用来什么办法来维持大汉的经济,没有穷兵黩武。
【不过今天的时间不早了,咱们明天再唠!】
第364章
神迹再次消息, 此次汉武帝刘彻又得知了关于后朝不少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几次匈奴战役,知道的越多越能少走弯路。
根据神迹的提示,汉武帝刘彻再次改变了部署, 直击匈奴的弱点。
本来汉武帝刘彻在军事指挥上就特别有天赋, 如今又有神迹相助, 在此后的三年中, 汉军就没有吃过败仗。
匈奴那边有点被打怕了,毕竟他们一次都没赢过, 汉军那边不知为何,对他们的地形部署都了如指掌。
汉武帝刘彻只用了四年的时间便收复了漠北,霍去病甚至还未被派去战场。
霍去病一直要求上战场杀敌,但是汉武帝刘彻却不准,作为日后最重要的将臣, 汉武帝刘彻首先要保护好霍去病。
当然, 除了关系霍去病, 汉武帝刘彻特别注重卫青的身体, 作为汉军的主心骨,卫青对汉朝而言十分重要。
至于李广那边, 汉武帝刘彻给他布置好任务, 一是好好驻守边境之城, 二是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
李广得知他李家子孙干了那么多混账事, 不用汉武帝刘彻下来, 他自会好好管教。
【大家晚上好,咱们又见面了, 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
乐瑶每天准备八点开始直播,但是汉朝这边却已经过去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