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汉武帝刘彻……
【路人甲】:老刘家祖传的迷信,汉文帝不是也特别的迷信么。
【路人甲】:要是这些人有那么厉害,怎么可能混的那么惨呢。
【汉武帝刘彻给这位大忽悠极其高的待遇,甚至把公主下嫁给了他。
要说这位公主真是倒大霉,竟然被自己父皇嫁给了一个骗子。】
“栾大。”汉武帝刘彻记下这些人的名字,竟然敢欺骗自己!等着!
汉武帝刘彻最厌恶的便是被欺骗还有被背叛。
【汉武帝刘彻给这位大忽悠如此高的待遇,自然是为了让他把神仙召唤出来,但是天地间哪有什么神仙呢。
到头来栾大没有召唤出神仙,他得下场可想而知。】
天幕中出现这三个骗子的名字,纷纷都打上了叉叉。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骗子,也是只能折腾的一位,公孙卿。
从这可以看出汉武帝刘彻对长生相当执着,前面已经送走了三个骗子,但是汉武帝刘彻仍旧相信这些方士。
公孙卿可比前面的那几个骗子聪明多了,前面几人吹的牛太大了,说自己能召唤神仙。
他就不一样了,他告诉汉武帝刘彻这天地间有一个大鼎,只要找到这个大鼎就可以羽化升仙,当年黄帝就是这样成仙的。】
【赵匡美】:不是有墓么,黄帝怎么成仙的?
汉武帝刘彻皱起眉头,他没想自己竟被人如此忽悠。
【他向汉武帝保证,只要汉武帝的心诚,就会遇到神仙。
公孙卿的话术特别妙,他把能不能遇到神仙的责任都推到了汉武帝刘彻身上,反正遇不到神仙,就是汉武帝刘彻不心诚。
于是汉武帝刘彻开始了折腾之履,他先是去海上巡游祭祀八仙,希望遇到神仙,并且派千人去找神仙,最后无果,只是劳民伤财罢了。
然后公孙卿又说神仙喜欢住在高山上,于是汉武帝刘彻又开始建设观楼等神仙。
神仙没等到,倒是等来了天灾,先是大旱又是冰雹……
公元前98年,汉武帝刘彻又去了泰山,结果大家都知,仍旧没有见到神仙。
到这个时候汉武帝刘彻才彻底的明白,自己又被忽悠了。】
汉武帝刘彻,“这些方士,竟敢欺君!”
【终观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有璀璨的功绩,当然也有让人诟病的穷兵黩武。
但他的的确确是千古一帝,一个“汉”字流传千年!】
听到神迹对自己的肯定,汉武帝刘彻忽然觉的自己做的还不够,他要做到全是功绩!让后人无法诟病!
【说完了汉武帝刘彻,接下来咱们一起来唠唠汉朝的下一位皇帝,汉昭帝刘弗陵,也就是咱们之前提过汉武帝刘彻最小的儿子。】
听到这,太子刘据微微一愣,实话实话他没想最后继位的不是自己,因为自家父皇对自己真的太好了,手把手的教自己。
为何最后继位不是自己呢?刘据并不知道巫蛊之祸,他想了想,最后得出结论,估计是自己死的早吧……
“父皇,儿子不孝。”刘据忽然跪下。
汉武帝刘彻??
“让您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儿子的不孝。”刘据为自己的早死而觉的对不起汉武帝,他辜负了父皇的培养。
汉武帝刘彻不知说什么,只把刘据扶起来,道了一声,“好好用膳。”
第366章
【汉武帝刘彻晚年虽然做过一些荒唐事, 但是千古一帝不愧是千古一帝,就是和唐玄宗李隆基那样的皇帝不一样。
汉武帝刘彻晚年下了罪己诏,并且为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选好了顾命大臣。
这几位大臣分别是司马大将军霍光、御史大夫桑弘羊、左将军上官桀以及车骑将军金日磾。
咱们逐步来看看这几人的身份,霍光是霍去病的兄弟, 算的上卫霍两家的代表, 亦是太子刘据的势力。
而汉武帝刘彻将霍光安排在顾命大臣之首, 可见卫青和霍去病在汉武帝刘彻心中的地位, 并且也能看出汉武帝刘彻未对太子势力赶尽杀绝。】
太子刘据听神迹之言觉得有些不对劲,自家父皇为何要对自己赶尽杀绝呢?难不成自己做了什么事?
而一旁的卫青和霍去病又被狠狠感动了一把, 他们定会为陛下赴汤蹈火!
霍去病激动的都红了眼眶,“陛下,我已长大,可以出征!”
霍去病恨不得现在就上阵杀敌,不管他能活到多少岁, 他只想在自己有限的寿命下为陛下扫平了匈奴!!
“养好你的身体。”汉武帝道, 霍去病对汉武帝而言尤为重要, 汉朝前期将星云集, 到了后期却无比乏力。
像赵破奴之类的将军,明明在霍去病麾下的时候表现特别好, 但是没了霍去病这样的主心骨, 后面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汉武帝刘彻深刻认知到培养好下一代将才得重要性, 因此除了教导霍去病之外, 刘彻还亲自培养了赵破奴还有李陵等人。
虽然神迹预示了未来之事, 但这些都是可用之才,汉武帝刘彻舍不得放弃。
李广既然教不好儿子, 那自己替他教。
【当然了,霍光能成为汉武帝刘彻的心腹之臣, 不光是因为他是霍去病的弟弟,最关键的还是他自己的确有本事有能力。
桑弘羊咱们就不再详细介绍了,昨天提到的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基本都是桑弘羊提出来的,他被后人称为汉武帝刘彻的钱袋子。
车骑将军金日磾虽为匈奴俘虏,但是自打归顺汉朝后,对汉朝一直尽心尽责。
至于上官桀原本是汉武帝身边的侍卫,立过战功,因此也得汉武帝刘彻信任。】
汉武帝刘彻记住了这几人的名字,目前看来这几人应该都会好好辅佐新君。
【咱们再来看看这四人的关系,桑弘羊代表的是文官集团,而霍光则是代表卫霍集团。
文武间本就有制衡,并且汉武帝刘彻又安排了上官桀他们牵制霍光的权利,虽然他们两人之间是亲家关系,但是上官桀掌控的军队一直和卫霍两家掌握的军队不和。
这种既有结亲这层关系又掺杂着矛盾的微妙关系,形成了一种制衡。
而作为匈奴人的金日磾不依附于任势力,只效忠皇权,有他掌握宫中禁军,可保护幼帝安全。
可以说汉武帝在武将集团内部又建立了稳固的三角关系,他们互相依存的同时又忽然制衡。】
刘据再次感叹他家父皇的权谋之术,天底下怕没有哪个帝王能在自己死后还安排的如此明白。
【可惜的是车骑将军金日磾在汉昭帝登基的第二年几病逝了,于是顾命大臣就变成了三人。
要不说人算不如天算呢。】
天幕上把车骑将军金日磾的名字给划了去。
【平衡一旦被摧毁,那自然就会有纷争,汉昭帝刘弗陵初期的权利斗争是围绕霍光和上官桀展开的。
就像之前说的霍光和上官桀虽然为儿女亲家,但是二人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
论资历,霍光是比不上上官桀,并且他还代表卫霍集团,代表的是戾太子的党派。】
刘据??
这个戾太子是谁,难不成是自己么?
【因此霍光和上官桀只渡过了一小段时间的“蜜月期”,然后他们二人之间的矛盾就爆发了。
这件事情的起因在汉昭帝刘弗陵的姐姐鄂邑长公主身上,她是汉武帝刘彻的长女,也是活着的公主中年纪最为年长的一人。
因为刘弗陵实在是太小了,他的母后早年又被汉武帝刘彻赐死,因此鄂邑长公主就充当了长姐如母这个角色。
因为抚养刘弗陵太为寂寞,于是鄂邑长公主丁外人私通,刘弗陵心疼自家姐姐,于是就将丁外人直接服侍自己的姐姐,这件事情经过了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意。】
汉武帝刘彻没想到自己的长女也参与到了后朝的事情中,还是个引子。
【接下来咱们详细看看两人间的矛盾到底怎么爆发的。】
第367章
【鄂邑长公主对她这个情人十分中意, 因此想要给丁外人名分。
但是想要迎娶长公主,丁外人起码要是侯的爵位才行。
为了让丁外人加官进爵,长公主便促成了上官桀的孙女为皇后的这件事,之前咱们说过, 霍光和上官桀家结亲。
也就是说刘弗陵的皇后既事上官桀的孙女也是霍光的外孙女, 可以说有利的是这两家, 长公主如此巴结两位权臣, 为的就是给丁外人名分。
可没想到上官桀同意了,但是霍光却不同意给丁外人封侯, 如此矛盾就产生了。】
*
宋
“我是真看不透霍光,明明这事对他也有利,他为何这般,是为了阻止上官桀成为权臣?”赵匡美很不理解霍光这个人。
【于是长公主就站在了上官桀,并且联合桑弘羊一起联合对抗霍光。
对了, 忘了提桑弘羊和霍光之间的矛盾, 霍光当权后重用了幕僚提议恢复文景之治的政策, 不与民争。
于是废除盐、铁、酒专卖的事情提到议程, 要知道这些都是桑弘羊当年为了给汉武帝敛财提出的政策。
这些政策有些还沿用到今天,能看的出桑弘羊的厉害, 这些垄断的确触碰了某些人的利益, 但于王朝来说却是有利的。
经过五个月的讨论, 只废除了郡国的酒和关内的铁, 其他不变。
桑弘羊的退步也意味着他和霍光矛盾的开始。】
【路人甲】:有一点想不明白, 作为汉武帝的长公主,怎么就那么恋爱脑, 为了一个男人就要造反。
粉丝路人甲出来吐槽。
【赵匡美】:对呀对呀,怎么看弟弟也比那个男人靠谱。
赵匡美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目前这个问题也挺有争议, 按照鄂邑长公主的身份,加上刘弗陵对她的信任。
鄂邑长公主理应是最不该造反的那个,但为何她会联合上官等人一起造反呢?
目前普遍的观点是认为长公主恋爱脑,但是咱们从权利的角度来看看,却能发现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