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光
听自家兄弟的言论, 赵匡胤眉头一皱, 看来让他整理史书是白整理了。
赵匡美呲牙一笑,丝毫不在意, 他不是真的愚笨,他是故意如此,跟着神迹学了这么久,他又不是个傻子,自己日后又不当皇帝, 只是辅助皇帝, 那如此聪慧有大局又有何用, 不过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罢了。
他哥又是黄袍加身又是杯酒释兵权的, 虽是个有才智的明君,但心眼太多了, 亲兄弟又如何, 不是还有那句话, 伴君如伴虎么。
所以赵匡美想到什么说什么, 让自己显的真性情便好。
*
秦
秦始皇嬴政见仁善二字, 目光不由一深。
他看的出汉宣帝刘病已是个能隐忍的中兴之主,既然是中兴之主, 便和仁善二字挂不上勾。
“扶苏,你如何看。”秦始皇嬴政问太子。
“儿臣认为汉宣帝不是因为仁善放过了霍光, 而是他不能否认霍光。”扶苏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今的扶苏愈发的成熟,终于像一个太子。
【汉宣帝为何放过霍光,咱们还是从利益点出发,两人是利益共同体,霍光推汉宣帝刘病已为帝,若霍光被否定那么汉宣帝刘病已的帝王之位就有了污点。
并且霍光在位置的时候,霍家可没有造反。】
【刘据】:霍家终究还是作死了,也不知那小子有何手笔。
太子刘据的心已经向着汉宣帝刘病已,甚至还有点自豪,又会隐忍又狠心还带着仁善,有这样的帝王,大汉定会中兴。
这么看,自己的后代还是靠谱,起码比他那些兄弟靠谱。
【要覆灭一个外戚势力,首先是要夺权他们的权,说到夺权,就不得不提起一人,大名鼎鼎的丞相魏相,魏相在覆灭霍家满门这一事,绝对是功不可没。
咱们一起来看看丞相魏相这一路的升迁史,魏相原本只是一个茂陵的县令,别看官职卑微,但是魏相此人却很强硬,史书上记载的两件事可见其性格。
一是御史大夫桑弘羊的门客假装御史,只因为县丞晚来拜见就嚣张的把人给绑了,当时桑弘羊的权利多大自不必多说,在这种上面有人的情况下,魏相愣是把该门客抓了起来,而且斩首示众。
然后丞相被提拔为洛阳太守,当时已故丞相田千秋的儿子正在洛阳任职,田千秋的儿子听说过魏相的强硬手腕,生怕他查自己过去的过错,因此直接连官都不做了。】
天幕中出现一个卡通小人,只见他快速的跑了,而化成卡通形象的魏相在后面追,可惜没有追到。
【田千秋的儿子的这一神操作,直接让魏相得罪了霍光,毕竟田千秋的儿子洛阳武库令的这一职位是霍光安排的,田千秋前脚刚死,魏相就敢对田千秋的儿子下手。
田千秋和霍光一样,是太子刘据一党,对田千秋儿子动手,就是对霍光集团的挑衅,果不其然,魏相被抓入狱,但正好赶上新皇汉昭帝刘弗陵大赦天下,魏相最后又重新降职为茂陵县令。
因为能力出众,魏相又升迁扬州刺史最后再次成为了洛阳太守。
等到汉宣帝刘病已登基后,在光禄大夫丙吉的推荐下,魏相被征召入朝,任大司农一职,在职期间,魏相的成绩十分优秀,为汉宣帝刘病已把好汉朝的钱袋子,随后便一路升迁,先后任职御史大夫、给事中和丞相。
地节二年(前68年),三月大臣霍光去世。】
*
汉宣帝,汉
看到神迹给出霍光去世的具体时间,汉宣帝刘病已的眼神都亮了,这对于他来说太为重要,此刻所有的蛰伏,只为了等霍光之死。
一旁的皇后许氏也跟着激动起来,“终于死了。”她心里道。
【接下来咱们看看霍光死后,魏相是如何帮助汉宣帝刘病已瓦解霍氏一族。
第一步,先夺霍氏一族的辅政大权,魏相推荐张安世接任霍光大将军一职。
第二步,通过汉宣帝的老丈人许广汉进言,建议进一步削弱霍氏一族的权利,霍光在世的时候,在各个要职都有霍家人,比如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任职中郎将,霍光的女婿任职东西两宫卫尉。
从这咱们可以看出,霍家最大的底气是他们掌管这兵权,汉宣帝刘病已先后将霍禹、霍山、霍云等人封侯,明升暗降的夺其兵权。
随后将霍光掌管宫廷禁卫的两个女婿外派做太守,升霍禹为大司马,但是免去了右将军一职位,在汉宣帝刘病已的一系列操作下,霍家的兵权被夺,空出的职位全由汉宣帝的外戚史氏和许氏担任。
第三步,夺霍家的尚书之前,在霍光掌权的时候,领尚书事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因为所有的奏章都要写两份,正副两本,领尚书事会看副本,霍光看正本,然后重要的汇报汉宣帝刘病已,说白了,这种正副本的奏章,就是夺刘病已的皇权。
霍光去世后,正本归汉宣帝看,但是作为领尚书事仍可根据奏章知晓朝堂大事。
魏相提议取消奏章副本,如此霍家就不能提前知道朝堂奏章,从而早早准备应对之策。
这三步下来,霍家可以说被架空了。】
*
汉宣帝,汉
汉宣帝刘病已眼中露出赞赏的目光,魏相的这些提议与自己不谋而合。
【当然了,霍家的落败也和霍家后继无人有关系,霍禹的政治素质不高,看不清局势,被汉宣帝一步步架空了霍家权利后才想谋划造反,但还没实施就被汉宣帝扼杀在摇篮之中。
霍家灭,汉宣帝刘病已彻底掌权,开启了他的时代!】
恢宏的音乐响了起来,听的人相当的澎湃。
每次这种音乐响起,就代表着是一位明君。
天幕前的众帝王眉头舒展,即便不是自己的盛世,听到明君的所作所为也会让人心情舒畅。
【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汉宣帝刘病已的功绩,有人说他的功绩大于汉武帝刘彻,有人说他的功绩不如汉武帝,大家如何认为呢?】
*
汉武帝,汉
听神迹所述,汉武帝刘彻对后世的这个子孙更加满意,看来汉朝的国运还是很好的,总能峰回路转遇到明君。
因为刘病已,汉武帝刘彻看自家太子愈发的顺眼了。
第376章
【对了, 在说汉宣帝的功绩之前,咱们先提问一个问题,汉朝国土最大时期,当位的是哪个帝王?】
乐瑶这个问题刚出, 天幕前各位帝王的面前就出现了选项。
“都对了, 不愧是我的粉丝!”乐瑶看着众粉丝们都选对了, 语气里带着点小骄傲。
【没错, 正确答案就是汉宣帝刘病已,大家很厉害!有很多人认为汉朝国土是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 但实际上是汉宣帝刘病已时期才是汉朝国土最大的时期。】
【汉武帝刘彻】:不错。
天幕上出现了汉武帝对汉宣帝的评价。
*
汉宣帝,汉
汉宣帝刘病已看到天幕中汉武帝的评价,显然有些激动。
虽然先祖对自己的祖父太子刘据不公,但掩盖不住汉武帝为伟大的千古一帝。
刘病已对汉武帝的政策是认可的,并且对一些政策是延续的。
说来, 霍光也是极力的推行汉武帝刘彻的政策, 从这方面看, 霍光和汉宣宗两人的政治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这也是为何霍光死后仍列为麒麟阁功臣原因之一。
【言归正传,咱们一起看看汉宣帝刘病已在汉朝内政的举措。
他整顿官吏, 实行绩效考核, 有功劳的要赏赐, 功绩不达标的要惩罚,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官场的作风。
相比汉武帝时期的酷吏, 汉宣帝刘病已实行宽政,比如他在公元前67年就设置了廷尉平的官职, 专门对案件评审及复核,有点像现在的督察, 并且汉宣帝刘病已还设置了治御史,对廷尉行督察之责。
在经济上,相比汉武帝时期的严酷的经济,汉宣帝采取的是修养政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并且打击土地兼并。
与此同时,他还设立了平仓,调控粮食物价
这些举措迅速的让汉朝的内政和经济趋于稳定,有了经济上的稳定,接下来就是军事上的举措。】
打匈奴!
天幕上出现了三个金闪闪的大字。
汉武帝刘彻见到匈奴两字,周围的气场立马变了。
匈奴一直是汉武帝刘彻的心病,匈奴一日不灭,他九泉之下也不得瞑目。
非我族人,虽远必诛!
【前面咱们详细讲过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举措,其实到了后期的拉锯战,西域已经成了双方的主战场,到了汉宣帝时期更是如此。
汉朝和匈奴以天山为界限,将西域瓜分两半,以南为汉朝,以北为匈奴。
公元前72年,刚上位两年的汉宣帝就对匈奴发起了进攻,首先他派出五路大军,共十五万人,同时派校尉常惠到乌孙国对匈奴进行两面夹击!】
慷慨激扬的音乐响起,汉宣帝刘病已也陷入了回忆
【但是事与愿违,派出的五路大军战绩很一般,俘虏也就千人,但是右路乌孙军那战绩却非常的好,俘虏匈奴共四万多人,还缴获了七十多万的牛马。】
【赵光美】:真菜啊!收回收回,咱也没脸说别人菜。
赵匡胤……有被内涵到。
【倒也不是汉军不行,是匈奴见到汉朝这个架势,没敢打直接跑了,但是被右路乌孙军给断后了。
此次大败后匈奴不服,公元前71年,匈奴代领十万大军再次攻打乌孙,可是倒霉催的,遇到了大雪这种恶劣天气损失惨重。
面对匈奴的挑衅还有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汉宣帝下令联合乌孙、乌桓、丁零对匈奴三面夹击,匈奴大败,这次可是元气大伤,西域的权杖归于汉朝。
随着匈奴的进一步衰败,被匈奴派来管理西域势力范围的日逐王受不了匈奴王的责骂,直接投降了汉朝。
公元前60年,汉宣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以此为历史的里程碑,匈奴算彻底退出了西域,这也是匈奴势力崩塌的开始。
公元前58年,匈奴内部开始内斗,出现了五个单于,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单于之乱。
公元前51年,匈奴单于投降汉朝,终于,汉朝打败了匈奴!!】
恢宏的音乐响起,画面出现了汉朝一位位皇帝,从汉景帝到汉文帝以及重量级的汉武帝。
这是汉朝一代代帝王的的努力才培育了最终的果实!
【汉武帝】:刘氏儿郎!
汉武帝刘彻站了起来,情绪从未有过的激动!他就说他们刘氏子孙就没有孬种!
【好了,今天的唠嗑就到这里,明天咱们继续汉朝的故事,下一位皇帝,汉元帝!一个好人!】
众帝王在看到好人二字的时候,眉头都跳了一下,特别是宋朝……
好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