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90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唐太宗李世民上位后,立马把王珪召回长安,并予以重用,让他和魏征一起任谏议大夫。

  唐太宗李世民特别注重广开言路,他认为君臣相辅相成,汉高祖之所以能开创大汉,是因为任人唯贤。

  他也希望众臣可以广开言路,能够直言劝谏,共创太平盛世。

  其中,王珪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一路被重用官至宰相,所谓有贤君便有贤臣。】

  “王大人,此等贤君,你还等什么?!”魏征一把将王珪拉过来。

  “臣愿意追随陛下,共创盛世大唐。”王珪行大礼。

  在大义和情义面前,他选大义。

  为官者最大梦想不就是能遇到明君,发挥自己一身的抱负么。

  显然李世民是这样的明君,但李建成不是。

  “王珪又没参于玄武门之变,且之前已经被流放,早于我离心,算不上本太子的人。”李建成不服。

  【然后咱们再来说说大唐第一谏臣,魏征,想必他的故事大家应该耳熟能详,魏征是真的有才干,也是真的耿直敢说,他还有一个称号,大唐第一杠精。

  要说魏征的一生也挺坎坷的,先后跟随过李密、窦建德、李渊、李建成,但却一直壮志未酬。

  李密是不听他的,窦建德是受不了他的嘴炮,李渊则压根看不上他,好不容易押宝太子李建成,却也不听他的。】

  听到此处魏征不禁叹气,希望这次自己跟着的是明君,可一展抱负。

  【在玄武门之前,魏征一直让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先一步把李世民给杀了。

  但李建成一直未行动,最后被李世民反杀。

  事后,李世民问魏征为何要挑拨他们兄弟,魏征直言不讳,道,若当时李建成听自己怎会到如此地步。

  若一般臣子这样说,怕早就嘎了脑袋,但李世民却觉的魏征耿直,是难得的人才,予以重用。】

  听神迹如此说自己,魏征不住点头,没错,这的确是他能说出来的话。

  “不过收买人心罢了,他李世民当真能受得了魏征?”李建成不信,这天下除了自己,谁能受到了魏征的脾气。

  【李世民还真言而有信,对魏征的直言不讳他一一采纳,称魏征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举几件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小事,有次李世民得了一只鹞鹰,他十分喜欢,经常把玩。

  其实皇帝养宠物没什么,谁还没个爱好,当时魏征觉的为君者不该玩物丧志。】

  【有次李世民正在逗鹞鹰,他见魏征来了便把鹞鹰藏在怀中,怕魏征说他。

  但魏征早就看在眼中,故意和李世民上奏侃侃而谈,等魏征走后,李世民怀里的鹞鹰早就闷死了。

  从此,李世民就不养宠物。】

  “魏大人,不愧是你。”王珪不由感叹,的确是魏征能干出来的事,但秦王陛下竟能容忍到如此地步,果真是贤君。

  【这么说吧,魏征一生向李世民谏言高达两百多次,因性子耿直,丝毫不给李世民面子,严重时都能把李世民气哭。

  即便如此,李世民仍然敬重魏征。

  讲真,要是换成一般人,谁能受的了魏征这样的?】

  “陛下,您脾气是真好,两百多次,俺听他三次就想打他。”窦建德已经叫李世民陛下,此时的窦建德已经打定主意跟着李世民干。

  他不是贪生怕死,而是秦王李世民值得,窦建德自认为自己没君主之才,就算让他得了天下,他也不会治理,但李世民不同。

  能受得了自己这脾气,的确是明君。

  魏征有自知之明,他说话的确耿直了一些。

  【赵匡胤】:广开言路。

  【话说,李世民这种能听进去意见,并能改之的帝王真是少数。

  虽然大宋也广开言路,但是听了也没什么作为,对朝堂也没什么建树,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乐瑶看粉丝赵匡胤弹幕,顺便说一下李世民的广开言路和大宋的广开言路是真的不同。

  赵匡胤……

  “兄长,不知为何,虽然神迹没说咱大宋,怎么比直接说还难受。”赵匡美道。

  【咱们接着说裴矩,他也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在处理大唐和突厥之事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说完文臣,咱们再说说武将。

  李建成手下的武将有罗艺、薛万彻、冯立、李瑗和韦挺。

  罗艺和李瑗在李建成死后直接造反,后被李世民平定。】

  听罗艺和李瑗二人支持自己,李建成心里默默记下二人的名字,这两人便是他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

  【李瑗和罗艺两人,咱们稍后再说,特别是罗艺,死有应得。

  先说说其他几位大将,其他几人虽没有造反,但秦王胜,身为太子党的他们能好过到哪里,能保命就不错了。

  于是冯立、薛万彻他们交出兵权,告老还乡,远离纷争回家种地。

  可李世民不计前嫌,将他们一一劝回,仍予以重用。

  特别是冯立,他率兵攻打玄武门时,还杀了李世民手下大将敬君弘。】

  冯立听此,不知心中何等滋味,他自是太子一派,可如今…

  【咱们言归正传,继续推论,若李渊和李建成赢得了玄武门之变,唐朝的兵力定会被大大削弱。

  退一万步,就算他们不杀了天策府众将,但是唐军却少了精神领袖,李世民。

  那问题来了,唐朝刚经过如此叛乱,朝政正是最混乱之时,加之让东突厥最忌惮的李世民已死。

  那唐朝该怎么面对虎视眈眈的东突厥呢?】

  听到东突厥三个字,李渊的太阳穴突突的跳,东突厥一直是李渊的心结,李渊对他是又怕又恨。

  对呀,没了二郎李世民,大唐该如何面对东突厥,指望李建成御驾亲征?能行么?

  李渊的心里话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中,李建成的脸色变的相当难看。

  【李建成】:什么叫做能行么?

  【不用疑问,肯定是不行。

  之前李渊和李建成就因为东突厥的南下要弃了都城长安,是李世民出马才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如今李世民不在了,大家猜猜李渊和李建成能把都城迁移到哪?

  会不会和南宋的赵跑跑一样,最后跑到星辰大海?】

  赵跑跑?

  赵匡胤的太阳穴一突突的跳,赵构那段赵匡胤并不知,到雪乡二圣那他已经被气到吐血,被迫下线。

  虽不知道南宋皇帝赵跑跑了干什么,单从跑这个字眼,赵匡胤大致就能猜出来。

  大宋子孙,到底还有多少惊喜等着他…

  赵匡美一拍脑门,“皇兄,我明白了这种感觉,被碾压到自残形愧的感觉,神迹干嘛把咱们大宋和大唐比呀,这不是欺负人么!咱比的过么?!”

  赵匡胤…

  【这么说吧,玄武门之变后的大唐,别说李渊和李建成这两个渣渣,连唐太宗李世民都对东突厥退让,这也成了唐太宗皇帝生涯中,唯一憋屈的一次。】

第84章

  【咱们先说说东突厥和唐朝的渊源。

  先从李渊晋阳起义说起, 当年李渊能起义成功,与和突厥合作并向突厥称臣有很大关系。

  李渊这一步棋走的不错,仅以金银为代价,换来东突厥的声势及支援, 还以此为由灭了隋朝派来的王威、高君雅。

  但向东突厥称臣这件事仍旧是大唐的一个黑点, 也是大唐的耻辱, 起码对唐太宗而言是扎在他心口的一颗钉子。】

  提到此事, 李渊的叹了一口气,当时他也是迫于无奈, 不得不为。

  不过,的确是一条好计谋,事实证明自己乃是有战略眼光,高瞻远瞩。

  【后面李渊和李建成对东突厥的态度大家都知道,先是割让了河套之地, 又要迁都南下。

  那时候的大唐还有天策上将李世民在。

  可想而知, 若玄武门之变失败, 大唐没了李世民, 李渊和李建成会如何,迁都是必然的。】

  李渊……

  虽然他想否认, 但事实的确如此, 没办法, 谁让大唐根本打不过东突厥, 何必硬碰硬。

  不如南下迁都, 你好我好大家好。

  【李渊】:万一东突厥不南下呢?

  【咱们现在说说玄武门之变后,突厥对大唐发起了怎样的攻势。

  东突厥得知大唐内乱刚定, 正是最薄弱的时候,他们要就觊觎中原的地广物博, 还有长安城数不清的金银珠宝。

  在梁师都的建议下,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决定南下,直捣长安。】

  听东突厥来袭,李渊的心跟着提到嗓子眼,第一反应就是看向李世民。

  危难之时,李渊想的只有李世民,可见大事面前他对这个儿子有多依赖。

  这个家,还是不能没有李世民呀。

  【等李世民得到消息,颉利可汗已经带大军到了渭水河畔。】

  李建成冷笑,“不是天策上将?被人打到家门口都不自知。”

  【首先,造成这样的局面,李渊和李建城有脱不开的责任。

  其一,619年他们割让了河套之地,让大唐失去了缓冲带并让东突厥觉得大唐软弱可欺。

  其二,太子余孽罗艺的背叛造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此刻,正在煽动将领们造反的罗艺顿了一下,“若没有玄武门之变,大唐如何会被东突厥突击!”

  听神迹说自己将会造反,怕李世民报复自己,罗艺直接反了。

  但他手下的将领士兵好似在犹豫。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