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养生日常 第215章

作者:茶叶蛋 标签: 清穿 随身空间 宫斗 轻松 日常 BG同人

  都是保清看的岳飞传总结出来,打小他就爱听皇额娘说这些故事。

  吉雅为了哄孩子,可是说了好多故事的,说到最后,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说了多少故事了。

  反正上辈子听的故事,都说给崽崽们听。

  当然了,没说红楼梦之类的,毕竟作者还没生呢。

  在畅春园里,最受欢迎的还是报纸,每天大早上,崽崽们都要看报纸。

  这习惯都是跟着老康学的,吉雅也爱看报,京城日报上,时不时的就有一些八卦,还有各种投稿的小故事。

  偶尔还有外地的一些比较骇人听闻的新闻,也会刊登出来。

  大概是老康发现,掌控舆论带来的红利不错。

  最起码没让那帮老家伙,在外头败坏自己的名声了。

  无论是京城日报还是周报,皇帝下的命令都会第一时间的刊登,还有京中大小事件,也都有刊登。

  到后来,每个大点的城市,都会相应办报。

  不少百姓都是靠着报纸上的消息,来知道国家大事的。

  更有一些考不上科举,落魄的读书人,给报社投稿,赚点润笔费,倒是足够养活一家老小的吃喝。

  基本上,在每一座有报社的城市,都有吉雅出资的启蒙学校,这学校主要是给女娃读书识字的。

  也有人抗议,凭什么只收女娃。

  但这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就算是后勤,都是女子,就乐意收女娃,怎么了?

  女娃读书还不要钱,即便学生少,在各地的育幼院,也会将孩子送去学校。

  没有父母又如何,她们一样有着疼爱她们,养育着她们的人。

  特别是在南部,育幼院的院长带着员工,不知道救下了多少孩子。

  每次救下了孩子,都忍不住骂一句畜生。

  这弃婴塔,原本是给那些夭折的孩子准备的,那些个无耻的玩意,将生下的女婴,活生生的送进了弃婴塔里。

  要不是她们发现了,并且给救了出来,这些孩子都要死在里面。

  一年到头,育幼院的院长要捡几十个婴儿回去,要不是娘娘拨款比较大方,这么多孩子都养不下来。

  吉雅会将这信给公主们,给嫔妃们看。

  后宫里的女人们,对于这些孩子的遭遇,也是心疼的很,所以对于育幼院的拨款,也有她们贡献的一份。

  对于某些地方丢掉女婴的事,老康也是头疼的很,屡禁不止。

  就跟当初那个裹小脚是一样的,只要不抓住他们的命门,根本就禁不了。

  像现在,江南依然还是有裹小脚,因为当官的不接受小脚,不还有那些做生意的。

  只是相比以前的盛况,要少了许多。

  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吉雅不指望一次全给改了,那是不现实的。

  就好像她在宫里的地位一样,从开始的小心谨慎,到现在坐稳了皇后的位置。

  那都是多年来的努力,和她谨小慎微换来的。

  若是刚当上皇后,她就目中无人,给娘家扒拉好处,老康早把她换掉了,哪里还有现在的惬意自在。

  吉雅的好人缘,可都是她辛苦换来的。

  在古代做女人不容易,那一丁点的自由都没有。

  上辈子吉雅去参观过一个大宅院,那宅子里九曲十八弯的,很容易就迷失方向在里面。

  整个地方也是非常的大,给女子住的地方,跟后世所想的大宅院完全不同。

  清朝富贵人家的女子不允许出门,出嫁前也是在自己的阁楼上待着,不过也是,脚被裹成那样,还怎么出门?

  那小房间和小小的床铺,简直令人窒息。

  这还是有钱人家的女子呢,难以想象,这要是穷人住的,那该是什么样的?

  培养出一个纯禧,那是第一步。

  事实上,这宫里除了纯禧,荣宪也是当仁不让,不禁在报社也独当一面呢。

  吉雅从老康那听说了,等纯禧打完熊国回来,就给她封号。

  至于什么封号,她瞧了一眼,跟上辈子的和硕比起来,老康这次十分的大方,给封的是固伦。

  和硕跟固伦的差别可大了去了,后宫嫔妃所生,都可以被封和硕。

  但固伦的话,唯有皇后所出,又或者是特别受宠的女儿。

  两者的待遇也是天差地别,和硕公主的俸禄是每年三百两,外加三百斛禄米。

  固伦公主俸禄多一百,这禄米也一样多一百。

  出嫁后,特别是嫁去草原的,固伦公主能有额外的一千两,和硕公主只有四百两。

第177章

  若不是吉雅将纯禧培养的如此出色,她又如何为自己,挣得这封号呢。

  就是闺女越是能干,显得那些草原王公子弟越是普通,配她闺女是真不行。

  反正吉雅看哪个,都觉得配不上他们家纯禧的。

  别说她了,就是老康也同样觉得,自家闺女培养的这么能干,白白便宜了那草原上的小子,光是想想都憋屈的很。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更好看,为了草原上的安定,需要闺女这么做。

  不过老康觉得,或许,等纯禧去了草原,这往后的局面还真不一定呢。

  到时候闺女出嫁,多陪嫁一点护卫人手。

  给纯禧建的公主府,也比之前要大的多。

  毕竟开始是按照和硕公主的规格来建的,现在是固伦公主的规格,完全不同。

  这圣旨还没下,纯禧亲阿玛常宁就知道了,没办法,关于他闺女的一切,常宁都比较关心。

  还进宫给老康磕了一个,差点被老康丢出去。

  这弟弟一天天的,就没个正经的!

  实在难以想象,这么个家伙是怎么生出纯禧这么好的孩子的。

  好在弟弟不靠谱归不靠谱,人还算是听话,这运送粮草的事,就交给常宁了。

  给自家闺女送粮草,常宁别提多带劲了,并且超乎寻常的认真仔细。

  底下的人都惊了,从没见过这位如此勤奋。

  除了当年的人以外,不少人都不清楚,如今的公主是常宁的亲闺女,自然是会觉得他出奇的反常。

  都说是一颗老父亲的心,就算是家中的儿女,也都被常宁教导着,要好好的尊敬纯禧。

  这可是他们的长姐,虽然不能认亲。

  在军校的时候,纯禧也会稍微的关照一下他们,没办法,她虽然是被老康抱养了去。

  但又不是跟那家断亲了,不管怎么样,也算得上是她堂弟堂妹。

  更何况一直以来,常宁对纯禧都是很好的。

  “保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太皇太后坐在温暖的室内,自从住到了畅春园来,她的身体明显好了不少。

  只是老太太最近心事重重,这曾孙去到熊国,又是打仗的,老太太能放心才怪了。

  “您就放心吧,保成那孩子稳重,还有纯禧呢。”琪琪格坐在一旁,宽慰老太太说道。

  “是呀,太皇太后莫着急,皇上还派出不少侍卫贴身守护呢。”吉雅自然的帮腔说道,吉雅也担忧,但这担忧不能让老太太看出来。

  而且时不时的,保成和纯禧便会写信回来保平安,安全问题,还真不至于。

  只是孩子出门在外,做家长的很难放心。

  老太太这都七十四了,谁都不敢让老太太思虑过重。

  这不,随时都有太医在外头驻守着,就怕老太太有点啥事。

  如今太医院,早已不是以前的模样,里头无论男女,那都是有的。

  其中就有当初鄂伦岱喜欢的姑娘婉仪,因为医术高超,破例被招入宫中。

  同时这婉仪还是皇家医学院的教授,隔三差五的,就需要去学院上课。

  年前大清这边,还接待了来自高卢鸡国派来的传教士们,足有五人之多,听说都十分的精通天文数学。

  老康本着不用白不用的精神,派了自家儿子过去学习。

  反正胤祉学习不错,也不容易被对方洗脑。

  正好去了解了解,高卢鸡国的数学到了什么程度。

  早在康熙二十年的时候,老康就已经跟对方的国王,路易十四成为笔友了。

  只是保持这个通信,却是不怎么容易,毕竟每一次都需要漂洋过海,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能收到对方的信件。

  这笔友的一来一回,快些的话,就是按照季来算,慢些则是需要按年。

  不过两人的书信往来还算频繁,老康自从开始做到那踹开大清国门的梦后,就更破解的想要知道,外头的人掌握了多少东西。

  吉雅瞧着老太太每天忧心忡忡,干脆叫来了孩子们,最起码转移一下老太太的注意力。

  当然了,她也不至于一次叫来十几个孩子,那得多么的吵。

  别说老太太了,就是吉雅都得炸毛。

  好在孩子们现在已经分了不同的区域,年龄尚小的待在一起,上学的上学去。

  老□□孩子,要么集中在那几年,要么就不生。

  倒是方便安排上学,刚好那么几个一起读书,不光是亲兄弟,还是同学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