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 第103章

作者:最爱冰萄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基建 BG同人

  为什么他们每个字都认识,可是组合起来后就看不懂了?

  头发痒痒的,好像要长出脑子了。

  项羽握着霸王戟,在马上啧了一声。

  堂堂西楚霸王,仅凭二十八骑就能冲破刘邦的千军万马,叫刘邦目瞪狗呆的当世猛将,今日领会到了一样比战场上敌人更可怕的事物——

  数学家,恐怖如斯!

  南北朝。

  祖冲之轻轻笑了笑:“其实能计算出圆周率并不只有我的功劳。”

  年轻时的狂傲随着时间流逝收敛进了骨里,现在的他,能垂眸谦虚的说一句,自己的成就得到了许多先贤思想的帮助。

  他们的灵魂透过薄薄的文字交流,与数字同行。

  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宴明婉:【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用小数精确计算圆周率的数学家,他对圆周率数值的精确推算值,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都为巨大的贡献。

  后人将这个精确推算值用他的名字命名为“祖冲之圆周率”,简称“祖率”。】

  【南朝是我国历史上相当黑暗的一段时期,史书对其的评价只有短短一行:“政权腐朽,世风负礼失德,连年战祸。”

  可就是这样混乱的社会背景下,诞生了一位无与伦比的数学天才。

  像泥泞中的黄金,向世人讴歌它的光芒。】

第73章 墨家与发明篇21他是佛门奇圣,也是……

  刘彻从昏昏欲睡的困倦中瞪大眼,黄金?什么黄金,哪里有黄金!

  给抹额添上一块碎冰,瞬间不困了。

  刘彻看见卫青与霍去病挨着肩膀,舅甥俩咬耳朵,面容露出亲昵的微笑。

  男人加冰的手顿了顿,走过去,一屁股在他们中间坐下。

  “大将军跟冠军侯聊什么,跟朕也聊聊。”

  卫青无奈的看了刘彻一眼。

  霍去病毫无所觉的笑道:“陛下,舅舅在与我讨论祖冲之先生的恒心,他日复一日地做测量工作,不觉得枯燥乏味,与汉朝将士保家卫国,固守边疆的道理一样,可见任何正义的道路殊途同归,并无所谓的大道与小道之分。”

  刘彻有点意外,这种有墨水的话不像是不爱读书的霍去病讲出来的。

  他盯着霍去病的脸,想看看他的冠军侯是不是被哪里跑来的文鬼上身了。

  霍去病被刘彻盯得奇怪,歪了歪头:“……陛下?”

  “这小子,”刘彻转向卫青道:“朕先前教他读孙子兵法,他跟我说打仗靠随机应变,不需要看老掉牙的旧时兵书。”

  “现在倒是转了性子。”

  卫青:“陛下误会了,去病嘴上说不看,私底下拿回府书页都翻烂了。”

  从天幕说孙武是兵家至圣开始,霍去病就回家翻出刘彻送给他的孙子著作,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还记下了颇多心得向卫青请教。

  “哦?”刘彻闻言欣慰的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看来你小子也不是天生张狂。”

  霍去病嘿嘿一笑,少年人端得神采飞扬。

  刘彻心下感慨,他为何不同意军中提出的用长途奔袭的战术攻打匈奴,原因就在这里。

  天才需要呵护。

  如同千里马不但需要伯乐发现,还需要伯乐挖掘出它们的黄金潜能。

  闪电战没什么,但损耗天才将领的身体就是个大问题了。

  刘彻自诩雄主,自然懂得竭泽而渔的道理。

  天幕告诉了他世界之大,刘彻的目光从此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漠北,而是落向更遥远的南越、日本、欧洲、大海另一边的国家们。

  刘彻想实现万国来朝的愿景,而霍去病是他征服道路上的重要一环。

  克奴汉星,自然也能征服欧洲的罗马大军。

  刘彻笑眯眯的揉了揉霍去病的脑袋,“除了马踏匈奴,石像前再设立些其余的雕像如何?”

  他看罗马的角斗士就很不错。

  【历法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事物,以日月年为基本单位,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判断气候变化,反应了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天文现象,如昼夜交替、月相变化、季节更替等。

  在古代,历法对农业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设置历法的工作往往是个大难题。

  自秦朝以来,古代的历法不断变换,从秦始皇颁布的颛顼历,到汉武帝改定的太初历,再到三国时期使用的四分历......延续到南北朝时期,人们使用的历法叫做元嘉历,由天文学家何承天创立。】

  【公元462年,祖冲之敏锐地察觉到了元嘉历法中存在某些误差,精心编成了一部叫做《大明历》的新历法献给宋孝武帝,请求他公布实行。

  宋孝武帝命令懂得历法的官员对这部历法的优劣进行讨论,期间,祖冲之遭到了以戴法兴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反对。

  戴法兴是南朝的权臣,他在宋孝武帝即位的十多年里权倾朝野,宋孝武帝去世后,戴法兴更是大权独揽,党同伐异,使当时的宰相空守其名,以至民间盛传:“法兴为真天子,帝为膺天子。”

  戴法兴强烈反对推行新历法,他大骂祖冲之诬天背经,说《元嘉历》是古人制造的章法,岂是他一小官能随便更改的事物。

  戴法兴试图以诗书谶记作依据压迫祖冲之,然而祖冲之一一反驳了他的观点,揭示它们要么是谬误,要么虚假。

  祖冲之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大量天象事实论证了新历法的先进性。

  面对祖冲之基于科学的强大论证,戴法兴无法找到任何破绽,只好转而用帝王及圣贤的名义来压迫祖冲之,他引用儒家《四书》《五经》的内容,甚至挥舞起权力的大棒来威胁或恐吓他。】

  孔子的脸慢慢黑了下去。

  子贡在旁边怒而开麦:“姓戴的怎么回事?老师的学问不是这么用的!”

  “岂有此理!这不是污蔑我儒家的名声吗?”

  他们看见天幕

  中的祖冲之并未被戴法兴的组合拳吓到,他冷静而坚定地说:“空洞无物的指责对我来说毫无作用,如果你要阻拦新历实行,请出示明确的证据说明它比旧历法差在了哪里。历法是进步发展的,假如发现了古法疏误仍要继续沿用下去,那还成什么道理?”

  “我们不应该信古疑今。”

  戴法兴当场哑然,无言以对。

  历法之争最终以祖冲之的胜利告终,但宋孝武帝却不知为何犹疑了下来,没有立刻改行新历。

  而祖冲之面对势力庞大的戴家执政集团,也受到了报复,他被贬到了今天的江苏昆山县做县令。

  祖冲之的晚年正值南朝宋后期,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政治黑暗,国家动荡不安。

  看着大量颠沛流利的难民们,祖冲之再也无法醉心投身科学,他写了一篇名为《安边论》的文章上交给皇帝,恳请国家开垦荒地,建立屯田制度,扩大农业种植来安定民生。

  新帝看到后,喜呼得一大才,想派祖冲之进行农业试点,但后因国家政权摇摇欲坠,事情最终也没有做成。

  永元二年,祖冲之抱憾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或许在他一生的最后时光里,最遗憾的事情并不是他的心血之作《大明历》未能够实行,而是眼见国家陷入连年战争中,百姓流离失所,自己却无力改变这一切而感到难过。】

  天幕之下。

  诸葛亮摇了摇头:“此人有宰执之才,不该只让他研究科学。

  刘禅用力点头:“相父说的对,若换作祖先生做我的臣子,我一定重用他。”

  诸葛亮有点欣慰,但不多。

  阿斗能够听取臣子的建议是好事,可太听话了,作为君主还是需要有点主见,不能被臣子牵着鼻子走,否则一旦诞生如戴法兴那般的恶臣,便是国家的不幸,人民的灾难了。

  不过对比产生美,比起宋朝一个个抽象的君主而言,刘禅简直再好不过。

  其余的,只能期望刘谌做个好太子,扶着蜀国蒸蒸日上了。

  诸葛亮唤来刘谌,对着父子两人细细讲起祖冲之的大明历,“为什么要推新历?因为它与国家农事息息相关。”

  “通过历法,朝廷能够准确地把握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事活动的最佳时机,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比如立春时节,我们可以播种抗病害的粮食作物,像是小麦一类的种子。”

  清明雨季,万物复苏,可以种蔬菜。

  到了秋分前后,是秋收的季节,国家就要聚集青壮年劳动力将田里的庄稼收获归仓。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每年的丰收对百姓来说是最大的期盼,将士们在前方也要足够的兵粮才能稳定军心,维持战事。

  所以一般情况下,国家出兵都会选择在春季,这时候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军队,且冰雪消融,道路平坦,利于粮草辎重通行。”

  “记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无论何时都是重中之重!”

  刘湛:“我明白了,蜀地有千里沃地,有都江堰,这是我们极大的优势,所以要发展好农业,打好地基,发展经济人口。”

  “先生,祖冲之的大明历比我们的历法更好,不如派官员仔细考察一番,若真可行,便在国内实行吧。”

  诸葛亮略感惊喜,没想到刘湛学会了用一国之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名师们轮番开的小灶不是白开的,他甚至在年幼的刘谌身上隐约看出了几分刘备的影子。

  兴汉大业有望矣!

  刘禅站在一边,也乐呵的很。

  年轻的时候啃相父,年纪大了啃儿子,汉朝历史上没有比他更好命的皇帝啦!

  南北朝,刘宋统治时期。

  朝廷上,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宋孝武帝端坐在龙椅上,一声冷笑,目光落到了台下的戴法兴。

  “只闻真天子,未闻膺天子?孤竟不知这皇位何时传给你坐了。”

  戴法兴双膝一软,满头大汗地跪下:“陛下!臣冤枉啊!臣……”

  “闭嘴!”宋孝武帝面无表情:“孤待你不薄,凡大小事必过问与你,对你推心置腹,结果你是怎么回报孤的?仗着孤的宠信,专作威福,擅发号令!欺辱到孤的太子头上了!”

  众臣纷纷侧目,但没有一个为戴法兴求饶的,包括昔日几位和他共同阵营的大臣,他们心里在想下一位宰相是谁?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当了宰相,然后权力被戴法兴架空了?

  心下正不爽,哪里还会顶着宋孝武帝的滔天怒火帮戴法兴说话。

  祖冲之只是站在一旁,冷眼看着,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大发圣父心阻止宋孝武帝处置戴法兴。

  只能说,对方沦落到如今的下场都是咎由自取。

  戴法兴很快被宋孝武帝派甲卫带了下去,估计人结局难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