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爱冰萄
“有些混账东西,不逼一把不知道潜力,老五,老六,老七.....你们说是吧?”
周王、楚王、齐王三人吸了口气。
齐齐缩起脖子,小鸡啄米般点头:“嗯嗯嗯,父皇说的对。”
朱元璋目露嫌弃,一群糟心的混账玩意,整日斗鸡走马,游手好闲,现下知晓了老四将来当皇帝,可倒好,直接开摆连朝都不想上了。
笑话,老朱家的人随随便便就能躺平的吗?北边的鞑子还虎视眈眈盯着他们大明的沃土!
朱元璋回过头看朱标,突然伸手,把朱标背后假装隐形人的朱棣捉出来,用力揪他的耳朵。
“老四给我滚过来。”
朱棣疼得倒抽气:“爹!”
“叫爹也没用!”
“躲得远以为老子就扇不到你了?”
朱棣崩溃,这一刻真他大爷的祈祷将来的自己最好是学一回唐太宗的父慈子孝,大开杀戒上位。
他真的受够糟老头了!!!
西汉。
刘邦突然起身,举动惊了众人一跳。
“看朕做什么,记啊!”刘邦从黄门郎那里夺过纸笔,疯狂勾画,“少府不是说没钱修路吗,赶紧抄功课!吸引狗大户出钱!”
底下不断响起咳嗽声,御史的神情有些尴尬。
陛下您富商就说富商,这话传出去多失体面,整得好像他们公家存心勒索一样。
换做其它时间,他定要参陛下一本。
不过现在.....
群臣面面相觑,眼里浮现出兴奋之色,他们有水泥制造法,有自行车,论技术条件比明朝更优越,明朝的方案简单改一改,就能复刻到他们这里。
白赚一条治国良策,妙啊!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面露欣慰,虽说是对手,但明朝能越来越好,他作为明朝的皇帝何尝不感到高兴。
正想表扬朱翊钧两句,就见这小子垮着张脸,一副谁也别搭理我的鬼见愁样。
朱棣:.....什么毛病?
朱棣无语,接着看见镜头从朱翊钧切到了嬴政身上。
第二位发言者是秦始皇?!
朱棣神色微妙.....他是第三位,要是嬴政讲得太好,他的票数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
嬴政站立大殿中央,左右两侧站着墨子,墨书,孙思邈和王贞仪。
身前的空地摆放着数十尊巴掌大的青铜鼎。
外界的观众们好奇地看那些小鼎,“这些铜鼎用来干嘛的?”“里面好像放了些东西,看不清。”
嬴政饱读诗书,发言稿这种东西对他而言根本不存在,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他缓缓开始讲述。
秦朝的三条政策,强军事不用提,秦军的悍勇世人皆知,开国之初硬生生靠着不怕死的精神灭了西戎立国,世代于边陲厮杀,锤炼出一支当世最强大的铁军,横扫了六国。
至于文化一统,议题宏大,王贞仪提出了一道特殊的见解。
她建议,秦始皇既要开科举,科举考试科目众多,单设法学、科学、儒学三门项目不足以成卷,可召集原本分散于六国的诸子百家传人齐聚咸阳,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中筛选出适合纳入考试科目的学说,丰富考试内容。
此言一出,朝中三家学子对王贞仪怒目而视。
有人道:“荒唐,三家已是繁多,岂可再增?学子怎么学得过来!”
王贞仪:“那就剔除你那家好了。”
“你!”
王贞仪并非秦人,不在乎这些官员的小心思,她拱手向前,说道:
“汉代独尊儒术而国祚绵延四百年,秦朝的立国根基与它们不同,若想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就得更大胆。”
“陛下您看了这么多期天幕,也见过现代的学校,应当明白一个强大的国家有怎样的教育体系。有时候,愚民并非上选,男女接受平等的教育,独立自信,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言罢,王贞仪紧张地屏住呼吸,有点担心嬴政会不会觉得她这番话僭越。
上方沉默片刻,回复了一个字。
“善。”
于是这一年,诸子百家传人响应国君号召,入咸阳传道。
史官将这一盛事记入史册,后人称之为“百家入朝”。
*
三位皇帝听到这里,神色复杂起来。
教育乃立国之本,秦始皇要能完成此番大业,在那个时空怕不是千古一帝,而是万世之君了!
西汉。
文武百官偷偷瞅向刘邦,以为他们陛下会不高兴,结果刘邦朗声大笑。
“瞧什么?以为朕会生气?”刘邦揶揄道。
“秦朝越强大,只会衬得我大汉更厉害。”
就像他从来不污蔑项羽,敌人的神勇只会成为胜者光辉的勋章。
刘邦随口吟唱,声音悠扬厚重。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煌煌大汉,四百年春秋。
他刘老四这辈子没白活!
韩信坐在席中,咀嚼着刘邦的大风歌,渐渐失了神,仿佛回到他骑着骏马,率万千将士叱咤沙场的年轻岁月。
天地何惧,鬼神何畏。
一把枪,一壶酒,打来一个清平天下。
这就是他们这种人心底深处的冲动。
韩信翘起嘴角。
掀开那层面对世人的帝王将相皮,也只是个浪荡的浑人罢了。
.....
第87章 墨家试炼5野心如大火,一旦点燃,便……
.....
天幕中。
随着嬴政继续讲述,人们逐渐听出来秦朝方案最重要的议题,种植。
原来青铜鼎里的其实是嬴政从丧尸世界带回来的优秀良种。
“秦朝将根据种子的特点优化区域播种,提高作物产量,耐寒抗瘟病的稻种将集中育秧在东北;西南,选育抗条锈病的软质小麦,东南.....”
嬴政简洁地讲述了各种作物的习性,从他的话语中可看出秦朝打造农业大国的决心,田地播种,分区域种植,每一条步骤都严谨万分。
皇帝们盯着满满当当的高产物种,马铃薯、玉米、棉花、大豆、以及他们听都没听过的各种水果蔬菜名字......情不自禁露出了垂涎之色。
只知道秦始皇从试炼地里带回了种子,不知道他带回了那么多,随便拎出来一个产量都高得吓人!
皇帝们:好想打劫啊。
有试炼者在秦朝的李治朝,百官嘴都要笑歪了。
秦始皇先前说过什么来着,会赠送一部分良种给他们?
天女啊,发了发了!
嬴政讲完方案,场内安静了半天。
朱棣迟迟不语,就在宴明婉打算提醒一下轮到他的时候,男人终于开口:
“朕的方案,有赖于几位先生倾力相助。”
镜头顺势给了僧一行三人一个特写。
朱棣想实现工业革命,难度非常高。
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得益于多方面的发展支撑,先是启蒙运动打破了禁锢欧洲人们思想的神学枷锁,激发人们探索真理,研究自然的热情,然后有牛顿、达芬奇、瓦特、阿基米德、伽利略等人类历史上的天才科学家纷纷涌现,为机械工程和物理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工业发展技术。
新大陆的开发和殖民扩张使欧洲的贸易网络不断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从殖民地源源不断掠取来的丰富原材料又满足了欧洲工业的发展需求。
商业活动频繁,新资产阶级崛起,积极投资工
业领域,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多种因素互相促进的结果。
明朝原始积累不足,朝廷自上而下推动工业生产,纵使有国家大力支持,也像是拼命给瘸腿的巨人装上一把轮椅。
好在三位试炼者不是一般人。
冯道给出了教育方面的积极建议,他建议朱棣大力培养科学人才,设立专门学校,教授学生机械原理、工业材料特性和各种生产技术。
并告诉朱棣:“陛下,人类并非天生伟大,您要以最朴素的东西激励他们。”
冯道伸出右手,掌心里攥着一样闪着亮光的事物。
一锭金子。
“授予商户和匠人一定期限内的免税和独家经营权,贱籍做出科学成果,可脱为良籍。”
至于商户,冯道研究了一番,发现明朝和前朝不同,对商人的歧视没那么严重,只要商人家中有土地或其他产业都可以参加科举。
“朝廷鼓励越多,生产越多,社会对科学发明的认可越高。如此,您的想法终有一日能得到实现。”
上一篇:脸盲在木叶和暗部谈恋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