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 第136章

作者:最爱冰萄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基建 BG同人

  【嘉靖三十五年,年过半百的吴承恩以岁贡生的身份补录到浙江,担任长兴县丞,没过多久,吴承恩又上任为新野县知县。在任两年内,他实地走访新野每一处角落,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考察河流水利,根据新野县的情况,写出了《水利议》一文。

  在论文中,吴承恩不仅提到了建设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还提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府管理方法,官员要在合适的时候发出号召,百姓要在恰当的时候开始劳作,这样才能掌控形势,权力也能有所归属,可见他出色的政务水平。

  比起大部分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的无德官员,吴承恩已经算是有为了。

  那么,才华没问题,考不上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宴明婉自答道:【很可能是考试心态的影响,明朝科举考试本来就竞争激烈,牢房一样的考场环境又加剧了考生的心理压力,非常容易影响考生发挥。

  这里建议吴导把自己关到小黑屋里,考试前多进行几次模拟演练,考得多了,人就习惯了,说不定就能克服正式考试时候的心理压力了。】

  模拟考?

  明清两朝的考生们愣了一下,接着面露惊喜,他们怎么没想到还有这种方式!

  吴承恩三次科举失利,已然心灰意冷,动了放弃功名的念头。

  但娘子出身高门,不会高兴他的想法的。

  他大脑乱成了一团乱麻,在想要是娘子希望他继续考下去,他要不要试试这模拟考,再准备三年,看看是否能冲一把。

  吴承恩抿唇,看向坐在床边专心致志看天幕的叶玖,哑着嗓子道:“娘子,我.....”

  窗外,天音缓缓讲述:【吴承恩兴修水利一举造福了新野百姓,政绩斐然,可他不但没升官还因为没有背景得罪了豪强,受人诬告而不得不归隐回乡。

  他的妻子因丈夫仕途不顺而郁郁不得志,早他数年离世。

  夫妻二人有一名叫吴凤毛的独子,聪颖可爱,也在叶氏逝世后于吴承恩五十七岁那年早丧,叫吴承恩白发人送黑发人。

  儿子死后,吴承恩没再娶妻,吴家五代单传从此断在了他这一代。

  他晚年纵情于诗酒,在万历十年贫老以终。】

  “什么?”吴承恩身体晃了晃。

  最爱的人都相继离他而去,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叶玖恍惚地捂住自己的肚子,五十七岁.....丈夫今年三十三,她二十八,还没怀孕,孩子若是在两年后出生,算下来,只活了不到二十二年?

  另一时空,吴锐抱着幼子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爹,你怎么了?”四岁的小男孩扯住吴锐衣角,不理解父亲好端端的为何就哭了起来。

  “为父害了你,害了你啊。”吴锐抱紧吴承恩,悔恨不已,他怎么就利欲熏心,给儿子取了个那样的名字!

  他快天命之年才得来的唯一孩子,如珠如宝地宠着,难道是为了让他将来吃苦吗?

  朱厚熜捏着浮尘的手一僵,脸黑了,刚说完明朝的选官制度没问题,就被告知吴承恩是当官的好苗子。

  他很不高兴。

  “吴承恩是被蹉跎了几年,但这只是一个意外,我大明科举总体而言并无问题.....”

  【吴承恩的人生悲剧,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明朝科举制度的僵化。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严格限制答题格式,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考试的公平性,但也绞杀了考生的创新能力。

  应试者为了通过考试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在西方重视科学实践时,明朝读书人的视野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狭窄得近乎没有选择的通道——科举为官。这种单一化的模式导致整个社会逐渐失去活力,不可避免地在内耗中走向衰落。

  无数如吴承恩一般的学子沉浮在考场的大熔炉里,难以施展真正的才学。】

  啪!

  文官们好像听到一声异响,是打脸的声音。

  朱厚熜:“......”

  徐阶等宰相面面相觑,有眼色的没出声拉陛下仇恨。

  张居正神色凝重,不同于朱厚熜暗恼,恩师等人和稀泥,见识到制度变质的张居正心中渐渐涌上一股决意,他有了一个目标,一个他下定决心,遭遇所有人阻拦也要完成的事。

  那就是推行新的官吏考核方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无能者下台,有能者上位。

  大明唯有剐去腐肉,才能迎来新生!

  【万历元年,吴承恩在痛苦失意的心境下写出了西游记,被世人公认无法超越的经典就这样在淤泥里盛开了。

  每部小说往往有着它想要传达的价值观,西游记便借助神魔世界反应了现实社会,揭露明朝末年黑暗腐败的社会现象,妖邪横生的人世间,昏聩的人间帝王.....

  通过对取经路上唐僧师徒一行人经过的各种人间国度展开描写,讽刺嘉靖朝廷的腐败无能,如车迟国皇帝崇信妖道,荒唐地拜妖人为国师;比丘国皇帝纵情酒色,欲以男童心肝做药引延年益寿,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带了点嘉靖皇帝的影子。】

  朱厚熜怒喝:“大胆!”

  满朝文武瞬间拜倒:“陛下息怒.....”

  朱厚熜手指天幕,气得抖啊抖,吴承恩你胆大包天,还敢写文影射我,以为我不敢把你怎么样是吧!

  【吴承恩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用文字治愈了自己,创造出华夏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神话人物,读者心中最完美的小说男主角——

  上至九十岁老奶,下至三岁小孩儿都能叫出他的名字,人气无人能及。】

  人们惊讶:“最完美的小说男主角?”

  三国演义和施耐庵两大名著里那么多男神角色都没能得到这个评价,此人是谁?

  下一秒,画面中出现了一只猴子。

  他身形修长,毛发金黄,披着黄金锁子甲,头戴凤翅紫金冠,足踏藕丝步云履,手持一根如意金箍棒,亮眼似明星,翻了个跟头,笑起来好似天际都亮了。

  【他就是三界第一顶流,美猴王孙悟空!】

  人们目瞪口呆,一只猴子?所谓的第一男主居然是只猴子!

  【故事的最初,还要从一块石头说起......】

  云宫迅音的央视版西游记主题曲响起,古筝、琵琶、电吉他,锣鼓,铜管等多种节奏感强烈的乐器交融在一块儿流泻乐曲。

  仿佛唤醒身体最深处的基因记忆,古代音乐家们陶醉地听着歌曲,用手指拍打节奏。

  卓文君痴迷音律,当初她便是被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引诱,对他有了爱慕之情,此刻听到如同仙乐一般的女高音,她天灵盖几乎都要升了起来。

  “太美了。”卓文君漂亮的眼睛痴痴地凝视着唐僧骑马的剪影,“几百年后,玄奘法师出使西域的场景约莫就是这样吧....”

  小孩们叽叽喳喳:“石头里怎么蹦出了一只小猴子?”“小猴子穿着衣服,金灿灿的!真好看!”“好多海水哇!那是龙宫吗?”

  诸多画面闪过,人们看到了取经团队的其他成员,原来猪八戒名字里有猪,是因为他真是一头猪!

  孙悟空是只猴子,师徒四人里只有沙和尚瞧上去像个人。

  片头曲结束,一行大字晃悠悠地飞出来——

  【猴王初问世】

  轰的一声巨响,山石破开,飞出来一只毛发金黄的石猴儿,石猴眼神灵动,新奇地探索周围世界。因他天生地养,受日精月华浸染许久,一举一动带着灵通,双目金光射出,甚至惊动了天庭。

  玉帝命千里眼与顺风耳去看发生了什么,二将从南天门回来,禀报说下界山峰崩裂,化出来一只石猴。

  “一只石猴儿?”玉帝摇了摇头:“算了,不必去管他。”

  故事继续发展,花果山内,小猴子们好奇地围着一个散发金光的瀑布飞泉,想进去一探究竟,又不太敢,怕遇到危险。

  众猴儿焦急得抓耳挠腮。

  有老猴说:“谁敢进去寻个源头出来?能有本事出来者,我等拜它为王!”

  话音刚落,石猴从草丛中跳了出来,高声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石猴迫不及待的钻进了瀑布内,进洞后发现里面别

  有洞天,墙上有一行字,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他赶紧出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猴群们非常高兴,履行了诺言拜石猴为王,从此称他为美猴王!

  小石猴实在可爱,人气能在几大名著里排最高情有可原,看得秦朝臣子们一个个挪不开眼,面上露出迷之微笑。

  “回神。”

  嬴政手卷竹简,敲了敲桌前一堆奏折。

  该上朝了,公务时间,禁止摸鱼。

  百官依依不舍地挪开视线,年纪小没有上工压力的小韩信撑着下巴,坐在角落里继续看西游记电视剧,叫几位青年臣子投去羡慕的目光。

  电视剧真好看,呜呜,他们不想做事,也想继续看剧。

  【美猴王享乐天真,烦恼寿命太少,听闻古洞仙山有跳出三界轮回的仙人,决定去拜访仙人,学习不老长生术。】

  长生不老术!

  秦朝百官惊讶,这.....

  “陛下....”咱们看不?

  嬴政淡淡道:“接着上朝。”

  天女已经说过了,长生术是假的,小说是虚构情节,信它不如信我是玉皇大帝。

  本在发火的朱厚熜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他掏出纸笔,直勾勾盯着天幕,呼吸渐促:“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真有这一处仙家宝地?!”

  【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数名弟子侍立台下,他看向穿着绿色草裙,举止顽皮的美猴王,问道:“你是哪方人士?”

  “弟子是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愠怒:“胡说,把他给我赶出去!”

  美猴王惶忍:“弟子说的是真话。”

  祖师:“花果山到我这里,隔着茫茫大海,你是怎么来的”

  美猴王:“弟子乘坐木筏,飘洋过海,千辛万苦才来到师父身边,师父你就收下我吧!”

  祖师点头:“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美猴王:“弟子是花果山石崩裂所生,无名无姓。”

  祖师:“原来你是天生地长,我看你相貌举止像个猢狲,你就姓孙,与你起个法名叫孙悟空,好么

  美猴王高兴得手舞足蹈,攀梁爬柱:“好!好!好!弟子有名字啦,自今起就叫孙悟空!”】

  好可爱!

  活泼的猴猴是何等萌物。

  高阳公主双手捂脸,随后想到她在城中经常见到一些手艺人虐待猴子卖艺,顿时不高兴,小猴儿那么可爱,为何要压榨他们赚钱,她不允许她的封地再行此事!

  侍女说:“公主,这是人家的生计,您贸然砸了他们饭碗,恐圣上听闻不悦。”

  高阳不以为然:“父皇怎会与我计较,这样吧,已经养了猴的把猴子放归野林,本宫给他们一些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