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 第18章

作者:最爱冰萄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基建 BG同人

  他的一身学识为寻明主而生。

  半生修身齐家,半身治国平天下。

  虽千万人,亦往矣。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诸葛亮明白北伐的必要性,曹魏占据中原,实力强大,而蜀汉地处偏远,如不主动出击,容易被曹魏先发制人,届时蜀地便如同掌中之鳌,待人宰割了。所以他希望通过北伐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往后六年时间里,先后五次北上,使魏军损兵折将,但诸葛亮的身体也在中途积劳成疾,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五十四岁病逝五丈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

  一生鞠躬尽瘁,为蜀汉死而后已。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我想陆游的这句诗词,便是丞相一生最好的写照。】

  七星灯熄灭,夜风带走了英魂。

  年老的诸葛亮望着遥远的北方,慢慢闭上了眼睛。

  许多人视丞相为精神信仰,见对方死去,心都要碎了。

  刘禅悲痛,他好想相父啊!

  出师表太短,当皇帝的生涯太长,他实在太难了。

  天幕之下,刘备早已哭成了泪人。

  他拉着诸葛亮的手:“先生,是我负你.......”

  若不是他,诸葛亮怎会为蜀汉操劳一生,积劳而亡。

  诸葛亮哭笑不得:“此乃亮的志向,主公不必如此。”

  他相信未来的他即使失败,也一定不会有任何后悔。人这一生知己难得,能与主公携手同进是他的毕生所愿。

  败了又如何?

  千年之后,仍有人记得他为蜀汉做过的努力。

第15章 兵家篇14千里江山图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

  年轻的陆游参加完礼部考试,垂头丧气地走在大街上。

  他才智过人,年纪轻轻便考中了进士,主考官将陆游的文章取为第一,却他因名次位于秦桧孙子之上,遭到了秦桧嫉恨,不许礼部主考官录取他。

  陆游想到自己寒窗苦读数十载,好不容易来到京城有一展学识报效国家的机会,结果就因为他能力比权贵强,仕途便要终结。

  他对不起盼望自己有出息的父母,对不起老师的教诲,对不起自己。

  陆游悲从心来,一时间有了轻生的念头,就在这时,他听到天幕中传出自己的名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呆呆地睁大了眼睛,此陆游是南宋的陆游?他不记得他有作过这首诗啊,莫非是同名同姓之人?

  同场有考生认识他,又惊又羡的投来视线,“务观你的诗被天女点名,今后要闻名天下了!”

  旁人一听,这下也不管陆游得罪朝中高官的事了,纷纷主动上前打招呼,想与他结交一番。

  唐朝,开元年间。

  听完诸葛亮故事,杜甫心有触动,叹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一刻杜甫想到了许多,想到动乱的天下,想到沦陷的长安城流离失所的百姓们。

  开元盛世,终归已去了。

  生活在最好、又是最坏的时代的自己,一生潦倒贫困,不断逃难,无法拯救如他一般的可怜人。

  他多么想像武侯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收拾这残破的河山啊!

  宴明婉轻呼一口气,即使往事已过千年,丞相的一生依旧激荡着每个华夏子民,难怪后世有那么多人想要他赢。

  她稍微平复了一下加快的心跳,继续道:【从成都到西安七百多公里,北伐要走一个月,如今坐高铁却只需三小时。】

  众人疑惑高铁为何物,天上骤然浮现出一个黑白状的长条物——

  长条物风卷残云的穿过大桥、麦田和荒野,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认知,配上恢宏激动的BGM,简直如同神器现世,人们惊呆了 。

  嬴政扭过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墨家钜子:“此物尔等可造否?”

  现在这条时空线,墨家尚未受焚书坑儒的影响,学派众成员只是厌恶秦始皇的统治,并没有消声匿迹。天幕的出现改变了墨家人的思想,他们得知后来的汉代皇帝会独尊儒术、墨家彻底沉寂下去,这一代矩子决定出世,改变学派未来式微的命运。

  于是墨书与嬴政派来寻找他们的使者一拍即合,达成了一些协议后入朝做官,为嬴政效力。

  听到嬴政的话,墨书为难道:“我们不了解高铁的构造,它看上去并非由真铁制成,除非能一窥内里的光景,这样才可能有制造的头绪。”

  墨书这番回答让嬴政多少有些失望,他又问:“那诸葛丞相研究出的木牛马车呢?”

  载重四百多斤,若是能研究出来,修建长城便能省下一大堆运输粮食的青壮劳动力。

  “人载孔明灯,朕也想要。”

  打仗时用上这种人栽飞行物,定能打得敌军措手不及。

  陛下索要东西的模样,让墨书莫名幻视一个眼巴巴讨糖块的小孩,咳,他怎能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墨书说:“高铁打造困难,木牛马车等物件就简单多了,孔明灯也有纸灯笼做参照,不用摸着石头过河。”

  嬴政满意了:“好,朕即刻吩咐下去,让百官配合你。”

  嬴政摩挲着宴明婉交给他的玉璧,想起什么,突然道:“等等,朕还需要你造一物。”

  【诸葛亮去世后,各地百姓都修建庙宇纪念他,目前保存的武侯祠有九处,最著名的当属四川成都的武侯祠。

  明代蜀献王认为,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相知,理应一体祭祀,于是令人将诸葛亮的塑像请入庙中,此后,祠内形成了“一祠同祀君臣”的格局。】

  话音落下,人们看见了占地约有十五万平方米的武侯祠,包含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和相关的历史博物馆。

  三义庙,记载了桃园三结义时的场景,园林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石像富有生气。

  刘备殿供奉有刘备塑像,有关羽、张飞相伴,关羽身边有关平、关兴及其部将周仓、赵累,张飞身边有其子张苞与孙张遵。

  刘备殿前分东西廊,东廊以庞统为首,塑有十四位蜀汉文臣,西廊以赵云为首,塑有十四位武将,一共二十八尊,从视频里众多游客的交谈声里,人们得知那是著名的文臣武将廊。

  诸葛亮单独一个殿,供奉了贴金塑像,有写着明良千古的石碑,一左一右摆放着他和刘备的塑像.....

  明君良臣,千古垂范。

  他们看到后世的人们有多喜爱这位君臣,奉上众多香火,他们不认得的鲜花酒水,一些年轻后生手里拿着精致的像是人物小像的东西,与塑像贴贴合影。

  小像上写着诸葛亮的名字,画出来的模样别说,怪好看的。

  阎本立新奇:“这是什么画技,后世流行的画法原来是这样的?”

  李世民对那能够记录人影的长方形块状物很感兴趣,后世人人手里都有一个,难道是像他大唐官员所佩戴鱼符一般的身份证明?

  诸葛亮感动之余,有些失笑:“把我画得太俏了点.....”

  他的眉毛没那么细长,肤色也没那么白嫩,常年随军出征,眉眼早已被风霜浸染。

  刘备:“非也,先生本来就好看,后世画师画得一点儿也不夸张。”

  刘备望着“魏灭蜀”三个字,心里一叹,果然最后还是曹孟德赢了吗?

  接着他又振奋起精神,有天女相助,这一次他必会扭转结局,再造大汉!

  张飞盯着祠里墙上介绍的灭蜀战争中抵御魏将战死的小孙子,大笑一声,抱住张遵:“好,有你父之风。”

  还是孩童的张樽羞涩地依偎在张飞怀里,父亲张苞摸了摸他的头。

  遥远的荆州,周仓一脸感动:“呜,将军您看到了吗?后人把我和您放一块儿......”

  关羽高大的塑像旁边是他!盔甲好帅好帅哇!

  没有和刘备一起去益州,留守荆州躲过死于落凤坡命运的庞统,望着天幕同样愣在了原地,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是文臣廊十四文臣之首。

  他容貌不佳,虽幸得主公赏识能一展才华,从未想过千百年之后的事,不想得后人如此推崇。

  庞统叹息:“士元惭愧。”

  关羽皱眉:“军师不必自谦,你担得起。”

  庞统骄傲道:“我惭愧的是辜负了希望复兴汉室之人的期望,并不是将军想的那样。”他庞士元当得起任何人的赞誉。

  荀彧定定地看曹操,没开口,但曹操领会了他的意思。

  ——后悔吗?

  若坚定的兴复汉室,现在受后人敬仰的就是他了。

  曹操无所谓的笑了下:“有武侯祠,肯定也有曹操庙嘛,最后赢得是曹家。”

  要不是怕文若生气,他都想把曹丕揪过来大夸一顿,连诸葛亮都拖死了,统一天下,不愧是他老曹家的种。

  荀彧淡淡道:“曹操庙,恐怕没有我的身影吧。”

  大汉的忠臣,怎配进魏武帝的太庙。

  曹操:呃,有点心虚怎么办,曹丕那小子不会真没把他荀叔请进去吧?臭儿子,反了天了!

  曹丕被禁足在府里,又被曹操劈头盖脸一顿怒骂,继承人的好处没享受到,脸被喷了好几轮。

  曹植看着狞笑的曹丕,心中生出几分同情,大兄真惨啊,还好将来做皇帝的不是他。

  蜀汉众人感动完了,突然发觉有哪里不对劲,阿斗呢?阿斗去哪了?重臣与年轻后辈都在,为何下一任皇帝不在?

  目光在殿内搜寻一圈,刘备看到了自己的塑像,左边写着孙子刘谌,右边......一条朽木。

  “???”

  天音贴心解释:【后主刘禅因投降曹魏不被后人认可,昭烈帝庙内刘禅的塑像时常遭到破坏,故时人不再为他重新塑像。】

  【咳,至于留下来的朽木,请大家自行领会其中的含义。】

  朽木.....朽木,朽木不可雕也。

  刘备眼前一黑,气得差点厥过去。

  “主公,别激动。”诸葛亮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