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爱冰萄
万寿宫。
朱厚熜头戴香冠,捧着他写的青词嘴里念念有词,向上天贺表。
白光一闪,纸张从指尖消失,不等朱厚熜露出喜色。
下一秒,纸张被嫌弃的吐出来,糊了他一脸。
朱厚熜:“.....”
群臣:“.....”
清楚自家陛下为何被天女厌恶,又不能直接点出来,众人憋得辛苦。
朱厚熜心中委屈,不就是二十年不上朝吗,他又没有荒废朝政。有内阁在,国家运转得很顺畅啊,就是边防废弛了一点,结党的官员多了一点,贪银子的多了一点.....嘛。
天女对他这么苛刻干嘛。
.....都是严嵩的错,他这个首辅没做好,让天女怪罪到他头上来了!
“首辅呢?严首辅在哪里。”朱厚熜面无表情,“他人跑哪去了,叫他滚过来见我!”
“是。”
严嵩还在同幕僚商议明日怎么向皇帝示弱一番,把结党营私的锅盖在政敌徐阶的头上,殊不知被朱厚熜的降旨怒骂已经在路上了。
宴明婉继续道:【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奔赴抗倭前线,负责三府抗倭重任,他整顿卫所,招募新兵,打算创建一支专门用于抗倭的特种部队。
选编士兵时,戚继光有“三不用”原则:凡城居者不用,尝败于敌者不用,服从官府者不用。
他认为士兵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只可用乡野老实之人,强调选的士兵要胆大,只有胆大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克敌制胜。戚继光综合体态丰伟、武艺精熟、聪明伶俐、力大如牛四方面对应募者进行严格挑选,短时间内招募到了四千名士兵,这四千名士兵便组成了日后赫赫有名的戚家军。
同时,他结合敌我形式,创造了一种名为“鸳鸯阵”独特的阵型,作战时可根据地形与战况随时变换。经过两个月的严格训练,四千新军无不“以一当百”,成为打击倭寇的有效力量。】
视频中,戚家军组成的鸳鸯阵将倭寇团团包围,以极少伤员的代价全歼敌军,取得了陆战七捷,水战五捷的惊人战果。
五千多余名台州百姓得到解救,倭寇们闻风丧胆。
【台州一战,还有一位奇女子坚固了全军后方。
她是戚继光的前妻王氏,与戚家军将士们的家属定居在新河城。战事爆发,城中青壮年几乎全部出城驰援,城
内防御力量空虚,就在此时,大批倭寇突然袭击新河,将这里包围。
城内百姓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中,关键时刻,王氏挺身而出,她迅速组织起所有留在城中的女性和老人,让他们穿上“戚家军”盔甲列于城上。城外倭军抬头一看,见城墙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将士,匪首误以为戚家军的精锐留在城中,吓得立刻后撤。
王氏上演一出诸葛亮的“空城计”,以奇谋退倭,保护新河城百姓免受战火之灾,名声就此响彻东南。
可惜,古代传奇女子的姓名大多不为人知,留下姓氏的更是万中无一,否则后人今日就能铭记她的姓名了。】
女子身着盔甲,一马当先站在城墙上,接过侍女手中的羽箭,持弓一射,倭贼滚下马背!
“好!将军夫人太厉害了!”
王二激动的叫喊在营账里响起,所有同僚的目光看了过来。
“啊不.....我是说,王夫人。”王二干巴巴笑。
不好意思,差点忘记将军已经被休夫了。
戚继光轻叹,对前妻没有任何嫉妒之心。
夫人大脑聪慧,晓畅军机,他能成为将军得到了她许多帮助,只是他们缘分已尽,养子死后夫人不愿再见他。
“原来女子还能这样活。”
无数女子凝望着上方英姿飒爽的王氏,心神震动。
王氏目光闪烁。
她钦佩丈夫的为人,但她有她的骄傲,不愿为了另外的女人和孩子委曲求全,于是休夫而去。
多少人不理解,多少人质疑嘲笑。
事实证明,没有对方她也能活得很好,而且还与他一起并列天际!
她不是因为丈夫的名声而留下姓名,而是因为保护了台州数万生民。
“女子要是能从军就好了。”王氏喃喃道。
她真渴望像丈夫一样建功立业,封侯获爵,而不是依托某个男子实现这一目标。
凭什么要将她们女子的功劳与婚姻对象绑架在一起呢,她不愿意自己之名,冠上他人之功。
她不是谁的妻子,不是谁的母亲,她只是她而已。
益州。
诸葛亮眨了眨眼,他用过这个计策吗,怎么没有印象。
刘备无脑吹:“先生才智过人,谋略流传千年,瞧那王氏女英杰多仰慕您啊。”
他美滋滋完了,又严肃道:“下回先生不许用了,太危险。”
先生是惊世之才,万一这“空城计”被看穿了怎么办,先生岂不是就要折里头了。
诸葛亮:说实话,他觉得这招可能是后人根据想象力杜撰的,像云长将军的千里护嫂一样,哎,看主公这么高兴,算了,还是不说了。
【戚继光镇守东南的这些年,沿海倭患得到了平息,后来他奉命北上,得到了张居正的赏识。】
新的场景出现。
一袭红色官袍,风姿如覆雪昆仑,清冷绝艳的男子从府邸走出,伸手扶起戚继光,旁边配有小字: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为国续命七十年。”
万历年间。
近来感染了风寒的张居正请假在家,作为卷王的张相公即使生病了,依然不肯放下手中公文。
听到天音,他毛笔轻轻一顿,落在了纸面上。
第21章 试炼名单抱着《史记》准备抱金大腿……
万历初年的官员们惊呆了。
张居正,大明第一首辅?
明明是个独握大权,蔑视主上的恶臣,天幕为何会给他这般高的评价啊!
张居正有些恍惚。
历史上变法者有几人得以善终,他饱读诗书,最清楚不过,可他偏偏不愿如亲长期待明哲保身,做一个让君主满意的臣子。
他忠于的是天下百姓,嫉妒他、怨恨他、各种使绊子的同僚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不争一世争百世,他倒要看看,千年后史册会如何记载他,荣耀会停留在谁的身上。
看来他做到了。
张居正露出一个浅笑,这笑容在仇敌眼中怎么瞧怎么可恨。
臣子们:上苍不公,为何偏偏是湖北佬博得美名,这明明是个嚣张跋扈、心狠手辣、独断专行的家伙,天女你开开眼罢!
等等,为国续命七十年是什么意思,还请仙人细说,我们想知道啊!
朱翊钧面色不佳,什么意思,他的国祚只剩下七十年了?
一时间对张居正的厌恶情绪都抛到了脑后,朱翊钧惊疑不定的望着天幕,希望能得到一个答案。
宴明婉听不见明朝君臣的呐喊,简单点了下戚继光和张居正两人的交情,便道:【戚继光在张居正的支持下,开始了抵御蒙古,保卫北疆的戎马生涯。
他整顿边防,修长城,设车营,创立新战术,在任十六年,蒙古军不敢来犯。
期间想要为难戚继光的官员都被张居正调离北疆,二人将相相和,为世人津津乐道。】
张居正轻笑,他的确很欣赏元敬,元敬是做实事的人,单此一点就吊打朝中大半碌碌无为之辈。
戚继光双目炯炯,不知道张相公曾在京城里为他做过那么多事,心情十分感激。
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当养浩然之气,相公对他有提携之恩,他没齿难忘!
【戚家军百战百胜的原因不仅在于戚继光治军思想先进,还有另一样因素——戚家军拥有当时东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镜头拉进,轰的一声,炮火炸开,火光挟着子弹闪电般从枪口里射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破开敌方军甲。
敌军的鞑靼也有这种装备,双方战场视频给观看者实质性展现了何为“火拼”。
“这是.....明朝的火绳枪,”康熙皇帝眯了眯眼:“为何看上去比清朝的要好?”
火器自明清开始广泛应用,在清灭明朝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清朝还有专门设立的火器营,用来研发和调整火器。但后来天下安定,清朝的统治者失去了对火器的重视,装备研究停滞不前,昔日叱咤战场的鸟铳也放在军库里吃灰。
【戚家军的火器配备率在当时名列世界前茅。步营里有四成士兵装备战斗中广泛使用且实战价值较高的鸟铳,《练兵实纪》一书详细描写了其军中鸟铳手的装备:
每名长刀一把,鸟铳一门,搠杖一根,锡鳖一个,铳套一个,铅子袋一个。药管三十个,备征火药每出三钱,备三百出,另备药六两,共六斤。铅子三百个,火绳五根.....
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本兵书在练兵、治械、阵图等方面多有创见,其中《练兵实纪》无论是对付南倭北虏的战术,武器的制造运用、行阵的布置与变化,还是对士兵具体的训练方法,都有很大的实用性。
两部著作被兵家奉为“金科玉条”,可垂之百世也。】
枪火的威力给明朝以前的时空带来极强震撼感,众人如饥似渴的绘下鸟铳样式。
刘邦性急,直接扯过近侍手里的绢布,在上面涂画,一边画一边啧叹:“神物啊,神物。”
有此物在,何愁匈奴不定,天下不安?
面对刘邦期盼的眼神,萧何无奈道:“陛下,不是微臣不想办这件事。”实在是他们没有条件啊。
汉朝的生产水平咋样刘邦这个曾经做过亭长的皇帝最清楚了,连铁锅都成奢侈品的国家,想炼出这种武器太难为匠人了。
刘邦失望:“乃公想要.....”
旁边的韩信看不过眼,糟老头就知道为难人,他冷哼一声:“想要?想要你就想办法拿到那两本兵书。”
刘邦闻言,不怒反喜:“对啊,乃公怎么没想到,《练兵实纪》里写了火器的制造法,若能得到.....”
“淮阴侯建议不错,当赏!”
赏啥好呢,抠门的刘邦灵机一动,“复淮阴侯王爵,封楚王,食邑三万户。”
比先前加了一万户,这赏赐还不错吧?
“....谢陛下。”接到萧何暗示的眼神,韩信硬邦邦道谢,算了,还要去试炼,先不跟这糟老头撕破脸。
戚家军士兵们平日里练这些阵法练惯了,没觉得有啥特别的,听见天音说他们正在练习的是流芳百世的兵法 ,顿时张大了嘴巴。
上一篇:脸盲在木叶和暗部谈恋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