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 第85章

作者:最爱冰萄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基建 BG同人

  王希孟落下画笔,用水彩涂抹草纸,在他的笔下,天幕放得极大,仿佛一只女子的掌心将日月笼罩其中。

  道家的学子们欢呼:“日月同辉,这是吉兆啊!大吉之兆!”

  一些皇帝们自闭了。

  他们的功绩比不过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等千古一帝就算了,连个邓绥都比不过.....太挫败了。

  乾隆不高兴道:“那是朕朝中没如张衡蔡伦一般的人才,有的话搞这些发明都是小意思。”

  闻言,两旁的宫女默默低头,并不吱声。

  和坤连声附和:“皇上说的没错,依臣看邓太后就是运气好,碰上了张衡几位能臣,占了个先来后到的便宜。比方那纸,有前人的东西做参考,发明起来多容易,根本没多少含金量。”

  乾隆被吹得心旷神怡,骄矜道:“说的有理。”

  “那改进雪花纸一事,就交给你了。”

  “嗻....皇上?”莫名其妙接到新差事的和坤:“?”

  乾隆:“这可是史册留名的好机会,多少人想要不得,爱卿你可别辜负朕的期望。”

  去他爹的好机会......没油水的瘪差。

  和坤微笑:“是,微臣一定尽心尽责,尽早研究出让皇爷满意的雪花纸。”

  未央宫。

  刘彻直勾勾盯着天幕,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除了文治武功外,还有第三条发展路线。

  “科技兴国!”

  无师自通的领会到大国升级的秘密,刘彻好似喝了一大口冰水,大冬天的,脸色红热。

  桑弘羊暗自嘀咕,陛下这模样,心里又在打啥坏主意了。

  永初七年,陈留郡长垣县。

  七十一岁的班昭病重,奄奄一息的躺在床榻上,由长子曹成尽孝身边。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中药味,北方正值严寒时节,凉风入体,容易加重人的病情,按理来说窗户是不能打开的,但班昭执意要求儿子将门窗打开一角。

  望着天幕上的身影,班昭浑噩的大脑闪过一丝清明。

  女君....

  因为某些可笑的原因,她一直不愿意叫她女君,从来都只称她皇太后。

  却不想后人比她开明多了。

  她不如他们。

  人之将死,班昭一时之间脑海中掠过许多回忆,其中有大半都是邓绥的身影。

  她早年丧夫守寡,因博学有了才女的名声。

  汉和帝赏识她的才华,召她入宫担任后妃的老师,班昭也是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邓绥。

  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续写兄长去世后留下的《汉书》,邓绥就追随在班昭身边,陪她一起读书学习,少女从不看浮华无用之书,只看经书、读《老子》《孟子》《法言》,还对天文算数的学问很感兴趣。

  班昭爱才,日久天长,对这个学生上了心。

  她教她博览五经、学习百家图谶、风雨占候。

  邓绥十分聪慧,举一反三,令班昭暗自嘉许,那时的班昭只以为邓绥在她的教诲下将来能问鼎后位,成为一位出色的贤后,结果没想到学生的本事超乎了她的想象。

  元兴元年,和熹太后邓绥临朝,邀请她曾经的老师班昭参加朝政,为她加赐“金紫

  “。

  金印紫绶,历来是汉朝相国、太尉等人的身份象征。

  邓绥此举,直接使班昭的地位与丞相等同,并破格将她的儿子封为了关内侯。

  圣恩横加,如临梦中。

  然而一切的美好都在永初七年烟消云散了。

  邓绥令曹成担任长垣县令,并让班昭随儿子迁往长垣上任。

  一朝被变相流放,班昭难以置信,痛苦过,怨恨过,直到看见天幕,看见后世被囚锢于家宅之中的千万明清两朝的女子,才终于清醒。

  是因为那本书吧.....

  因为她写了《女诫》。

  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慎第三,妇行第四。

  女子当柔顺敬慎,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

  她本意是好的,无意于用此书规范世人,然而却成了后来男人们用来折磨女子的工具。

  书写成的第二年,邓绥就不愿再见她了。

  “咳,咳咳咳。”

  班昭抓住床沿,发出剧烈的咳嗽声。

  曹成连忙端来药水:“母亲,喝药。”

  “不,”班昭气若游丝道:“我要死了,有两条遗言,你一定....”

  曹成大惊,强忍住泪水握住班昭的手,“母亲,母亲您说....孩儿一定照办。”

  “第一,我死后,你将《女诫》烧毁,一份抄本也不许留下。”

  “可,可那是母亲您写了三年的.....”

  “咳咳,毁掉!”

  “好,孩儿一定销毁此书。”

  曹成嘴唇颤抖,继续问:“第二条呢?”

  班昭用力地捉住他的手,声线沙哑:“帮我,带话给陛下,告诉她....我后悔了。”

  “我此生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收她做学生。”

  她亲手教出了一位无冕女君。

  牡丹唯有绽放在天下中心,才堪称国色!

  班昭在人生的最后说出心中一直以来的执念,含笑闭眼。

  她其实还想说,她在黄泉等她,为她提灯,但邓绥不信鬼神,她不想因此招致她的厌恶。

  还是算了。

  “好.....母亲,我记住了。”

  曹成半天没听到下一句,强忍着泪水,去探班昭的鼻息。

  一片冰凉,女子已经没有任何气息了。

  落叶随轻风而来,携来窗外的天音。

  【科技人才的发展根植在教育的基础上。

  邓绥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因此她亲自创办官邸学校,兴办学堂,普及教育,培养科技人才。

  古代的许多统治者都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的风气很早便开始,从齐恒公的稷下学宫,到汉武帝的长安太学,到唐朝的国子监。

  她创办的这所新学堂,却尤其特殊。

  它是中国历史上明文记载的,最早官办男女同校的学府,开创了古代女性受学校教育的先河。】

第59章 墨家与发明篇7谁娶了邓绥,谁就是未……

  【这所男女同校学堂创办于元初年间,所以也被称为元初学宫。

  一八三七年,美国奥柏林学院首次招收女生,标志着西方传统大学的门向妇女开放,而元初学宫比西方欧美国家实行男女同校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邓绥做过宫妃,同情那个时代的其它女性。】

  【她怜惜她们不识文字,通过这一举措,将文化教育的范围向女性开放,大胆之举史无前例。

  她鼓励贵族女性到平民女性,甚至是女奴都接受教育,明确女性有继承家庭财产与袭爵的资格,德高望重的婢女也能入仕。

  解放被束缚的妃嫔、宫女,给东汉的千万女性点亮一盏明灯。】

  画面里,邓绥头像旁边的介绍多了两行小字:“古代第一位女校长。”“种下近代男女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

  清朝。

  某些秀女眨了眨眼睛,干涩的眼中浮起一点水汽。

  士为知己者死。

  若是活在那个时代,她们愿意为这位女君献上一切。

  她们胆小吗?或许。

  麻木吗?或许。

  只是太多太多的事物不值得她们付出,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会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对着非心爱之人露出甜蜜的笑容呢。

  德妃轻叹:“原以为我宽仁逮下,泽洽宫庭,如今看来,不过是井底之蛙。”

  荣妃斜眼看她,老对手在说什么呢。

  见御花园里的后妃们停下了争奇斗艳,连宫女和太监都不自觉放慢了洒扫动作,偷偷地看天幕。

  荣妃想出声训斥她们,看着她们的脸,即将说出的话却堵在了喉咙里。

  她咬了咬牙,转过身:“丹绣,回宫。”

  丹绣懵住:“娘娘,我们不在这里继续等皇上了吗?”

  “娘娘?娘娘?”

  见荣妃越走越远,丹绣赶紧追上。

  女音如影随形,无论荣妃马佳氏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

  胸口仿佛有一股无名火,烧得她呼吸沉闷,像是插了管子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痛苦挣扎而无法解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