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凉心叉子
“我……我在等我男朋友。”莱莉卡朝玛丽笑了一下。
玛丽:“难怪你年纪轻轻就前途无量,合着你根本不害怕明天的暴徒……要是我今晚就吓死了。”
莱莉卡苦笑道:“以前是不怕的现在我怕了。害怕死了以后让别人伤心。”
玛丽握住莱莉卡的手,恳切道:“所以说警察是离婚率极高的职业,哥谭警察局的老警察基本离过婚就连戈登局长也是。”
“警察无所牵挂的时候才是最强的,不用担心歹徒报复家人,不用担心自己死了之后家人的生活……”
“可是我现在做不到了……”莱莉卡低下头,纸杯里的水荡起波纹把她的脸揉得支离破碎。
所有的坚强消失,她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那个在狭小出租屋等妈妈的小女孩。
玛丽张了张嘴,她悲切地发现自己往日的话唠体质在此刻失效,她无法说出安慰莱莉卡的话。
没办法骗她说,你和迪克一定会长长久久,结婚然后买一栋小别墅养一只小狗,在天气晴朗的假日走在公园的鹅卵石小道上讨论要不要拥有一个孩子。
两个警察在一起不会有好结果,尤其是在哥谭和布鲁德海文。饶是玛丽见多识广掌握一手八卦资料也从没在这两个犯罪之都见识过两个警察在一起还能生活美满的例子。
“至少你和迪克警探都很强不是么?”玛丽只能如此安慰莱莉卡:“像团结版的史密斯夫妇。”
“是啊,”莱莉卡看到水中自己的眼神坚定起来,滚烫锐利,像要捍卫一切的死士。
“如果他们要夺走我的生命,那么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他们!等到了地下强弱自有定夺!”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莱莉卡的善良是基于别人对她的态度,就当她过于贪婪……总之她不想失去迪克,不想失去朋友,失去自己的梦想。
死了就是死了,即使以鬼魂的形式存在那也是死了。前半生实在太过苦涩,所以她不要死,要活着过上幸福的生活。
“什么?”玛丽懵了,不是在讨论莱莉卡的男朋友迪克吗?怎么又跳到莫名其妙的地方了。
莱莉卡递给玛丽一叠纸,玛丽拆开发现是各种餐厅的优惠劵,等看清餐厅的名字后玛丽惊喜地挑起眉。
“送你了,本来是我朋友给我的。”
是克莱德搞到的,他曾经得意洋洋说自己就算破产也可以靠卖优惠劵为生,毕竟这些优惠劵都是高档餐厅对大客户的小礼品外人难以获得。
玛丽问:“你要去哪?”
莱莉卡:“去准备明天的突袭,再复习一遍地图和警察局新来的装备。”
玛丽感叹:“不亏是你啊。”
莱莉卡杀死小丑时,玛丽正站在山顶给逃犯戴上手铐她慌忙下山把车开到允许内的最快速度,即使这样也只来得及看到莱莉卡的背影。
在高大的警卫旁显得莱莉卡过于娇小,她举起枪示意无害后拆下弹夹把枪丢在地上。她的表情是那样镇定,玛丽也不由自主被影响急促的心跳逐渐平静下来。
警卫给莱莉卡戴上手铐押到囚车,可她的背还是那样笔挺,她迈开步子故意跨过小丑的尸体上车。
透过还未完全关上的车门,这个一脸肃穆的镇定女人用手指给玛丽比了个爱心,做口型道:“不用担心我。”
玛丽忽然意识到她们不是一类人,自己是温顺的羊,莱莉卡则是是翱翔苍穹的鹰。
无论从身手还是心态她都是很强大的女人,玛丽敬佩莱莉卡。
从那时起,玛丽有预感这个女人会颠覆哥谭警察局的一切,把所有死板呆滞的东西都甩在身后。
厉害的莱莉卡女士。
……
迪克赶来哥谭警察局的路上设想过莱莉卡的情况,电话里她那么悲伤像第二天就要死掉似的。
迪克买了莱莉卡喜欢的草莓蛋糕,赶到哥谭警察局时绕过门口大厅吵架的父女,他走到莱莉卡的工位却发现她在认真工作。
“有人要吃蛋糕吗?”迪克把草莓蛋糕放到莱莉卡桌上。
“谢谢。”莱莉卡亲了迪克的嘴角,“明天我就要带队逮捕北方结社。”
“所以你因为这个难过?”迪克碎碎念吐槽:“我听到你的声音后好担心你,你不要故作坚强,什么事都可以和我说的……”
莱莉卡摇摇头,“那时候是我纠结了,现在我想开了。”她转移话题,“迪克警探想参与到明天的战斗吗?”
“不要,”迪克否决,随即轻轻掐住莱莉卡的脸,“我是来陪你的。”
“明天你带队小心一点在防弹衣里加一块钢板……”
莱莉卡牵住迪克:“行啦,鸟妈妈迪克,我会照顾好自己。现在下班,我们回家吧。”
迪克轻哼一声,“这个该死的外号一定是杰森说给你的。”
“他可是我的线人,说点我不知道的信息很正常。”莱莉卡俏皮眨眼。
*
克莱德回到黑门监狱,经历了上一次的越狱黑门监狱的墙壁血迹斑斑,有罪犯的血也有的狱警的血。
原来的典狱长已经死了,现上任的典狱长也管不住克莱德,过于无聊的克莱德坐在高处看企鹅人踩缝纫机。
不同区的女囚犯背着做好的拉链向企鹅人走去,路过克莱德时掏出铁制的叉子扎向克莱德脖子上的动脉血管。
奈何克莱德早有防备,他抓住女囚犯的手腕,“女士你化不化妆都一样好看。黑面具的眼光又怎么会差呢?连选个秘书都是美人。”
“你居然还敢在我面前提起他!”女囚犯情绪越发激动。
克莱德捡起地上的叉子,叉子被磨得极其锐利,可见它的主人仇恨之深。
“别露出这样恨不得剥了我的皮的表情,黑面具又不是我杀死的。”
“你觉得借刀杀人血就不会粘到你的手上?”
克莱德伸了个懒腰,仍旧牵制住女囚犯,抱怨道:“你太犀利了,伤了我的善心。”
随即又留出恶劣的笑,“黑面具的坟墓好像就在乱葬岗,真可怜没人愿意为他收尸。”
“我会杀了你,绝对!”听到黑面具的坏消息女囚犯简直要流下泪,“收不收尸也就是你一句话的事,你拦着没人敢为他收尸,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
“因为他就是这样对待别人的,掠夺一切连墓碑也不留下,割下他们的脸皮。”
“这个世界上只有你爱他。可我的原则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所以这都是他的报应。”
女囚犯最终筋疲力尽倒在地上,这几个月她为黑面具流了太多眼泪太过虚弱以至于克莱德一只手就能控制住她。
“你说我应该给小企鹅什么惩罚?”克莱德依旧笑着,眼底却是一片冰冷。
第96章 行动
莱莉卡数了数参与参与逮捕北方结社警察人数,莫名是21人……她果不其然在队伍末尾看到了一个老头。
汉克刚过了他的63岁大寿,混在年轻力壮全副武装的的小伙子和姑娘堆里显得格格不入。
莱莉卡把他从队伍里揪出,转头对身旁的副队长麦迪森说:“你先交代注意事项,不要惊动到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
顾及汉克的面子,莱莉卡特地把他带到角落,“你昨天不是才答应你女儿不参与任务?你要是出事了怎么办?”
汉克吹胡子瞪眼,愤然道:“我是个警察,出事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莱莉卡深吸一口气,脑子里闪过戈登的交代和汉克的女儿,“听着,这不是拍电影你也不是超级老头,你必须考虑你的身体!”
“小姑娘我和黑手党斗争时你还没出生呢,”汉克继续说:“我早就不在乎我的命了。”
他舔了一下嘴唇突然笑出声:“我记得……你男朋友也是个警察吧?我以前似乎在警局合作会上见过他。”
“我妻子也是个警察,她最后死在了一次黑手党卧底任务里,那群混蛋在她还活着的时候硬生生把她砌到了水泥墙里……那时候我们的女儿甚至还没有断奶。”
在汉克说提到迪克时莱莉卡不由愣神,她想起玛丽说的两个警察在一起不会有好结局,汉克的经历也在印证这一点。
尘封40多年的往事他没告诉任何人,甚至连戈登也不知道。汉克出乎意料地平静,只是不断起伏的胸膛暴露了他最真实的想法:“我对不起她,40多年了,每天晚上都会梦到去认领她尸体的那个清晨。”
“我从来没在任务里掉过链子,”这位63岁的老警察向一个资历比他浅的警察哀求:“你就让我去吧。”
莱莉卡还能说什么呢?就算她不认同汉克参与行动,但她相信只要让他抓住机会就一定会到现场,就算藏在车底。
“你最好不要失误。”莱莉卡放弃尊老爱幼,直接指着汉克说:“也不要拖累其他人。”
不是她刻薄,而是早已年老的汉克就不应该参与到这样激烈的清剿任务。
汉克的表现反而是一种自私,他一直活跃在各种对黑手党的打击行动中想洗清当初对妻子去世的无能为力。
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也不顾同事的安危。
清剿任务环环相扣,错了一个手势或者指令就可能导致同事死亡。
莱莉卡作为队长不仅要在宏观意义上指定战术还要保障同事的生命,让汉克参与到行动是对其他人生命的不负责。
莱莉卡:“到时候和我一起行动。”既然选择了带上汉克,她就不会把风险转嫁给其他人。
汉克跟在莱莉卡身后,他知道这已经是莱莉卡网开一面的结果了。
“好消息,今年哥谭市政府的军费预算上浮了几个百分比,”麦迪克说:“我们的装备又会提升一个档次,包括了榴.弹发射器、M16s冲锋.枪……,大约年底还要组织警察和军队一起培训,推动警察军队化来应对哥谭的严峻局势。”
“我们也可以用使用军队闲置的先进装备了!”
队伍里传来小小的欢呼,装备更新意味着大家在执行任务中会更加安全。
好消息的背后是坏消息,如果哥谭人民不是如此武德充沛,那么警察根本不需要这些重量级装备。
在民风淳朴的平静国家,大多时候警察只需要带上执法记录仪、对讲机、警棍就能上街巡逻。但哥谭不同,这里的混乱使得巡警也要带上已经上膛的枪。
上次培训莱莉卡还挨批了,她从来在出警前都不给枪上膛,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
需要用枪威慑意味局势已经白热化,如果不提前上膛可能死的就是警察。
三天前莱莉卡等人还在嘲笑北方结社的越战鸟枪,但在美墨边境贩.毒集团卧底的菲尔德发来消息,北方结社的装备升级了。
北方结社受到了墨西哥贩.毒集团的资助,一方给枪支弹药另一方人体运.毒。
麦迪森的笑容在触及汉克时凝固,下一秒莱莉卡的电话短信音响起。
麦迪森发来消息:“你为什么要带上他?我们是清剿任务不是老年团旅行!”
莱莉卡:“……”如果能说服汉克这个顽固老头,她也不会带上汉克。
她只好回复:“安心,他和我一起走。”
虽然麦迪森的表情很无语但最后也没说什么。
莱莉卡对汉克说:“去换装备选择厚实安全一些的,拿上狙击枪。”让汉克穿的厚实的装备虽然使他的移速下降但足够安全。
为了保证机动性快速穿梭在建筑物之间,莱莉卡和其他警察穿的都较为轻便,缺点就是安全性不够。他们把手.枪放到腰带凹槽里,主要使用的枪是警界中久负盛名的AR.15突击步.枪。
在通常情况下情况下,手.枪最远的射程也就80米,步.枪能有500米,狙击枪1200米……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神枪手射程是3540米。占尽天时地利的情况下莱莉卡最高纪录也就2475米。
“麦迪森的枪和我们的不同,”一名队员吐槽:“他改装过,加了不少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