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当家 第144章

作者:潭子 标签: 女强 BG同人

  “大爷!”

  兴儿很怕出事,“据那几个老缉捕说,今儿跟我们吵架的那群人里,绝对有两个真正的倭国人。”

  李家可是通倭寇的。

  也是赶巧了,那个暴眼大汉居然在大家错身而过时,看上他们大爷的马。

  “打听他们要到哪里去了吗?”

  “说是到天津提货,然后走水路往南方去。”

  “我总觉得不太对。”

  贾珍少时,也常跟祖父到京营的。

  那些兵将,杀过人的,跟没杀过人的,给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可暴眼大汉……,甚至那队伍里的好些人,看他们的眼神都冰冷的可怕,他们绝对杀过人。

  甚至可能杀的不止一个人。

  “这样,兴儿,你留在这里等几天,如果遇到姑母他们,一定要劝着快马加鞭,赶紧回京。”

  “大爷,那您呢?”

  “我去天津瞅瞅。”

  此时的贾珍并不知他娘已经叫贾赦去了天津,“他们走陆路的可能性更大。”

  若那些人是冲着姑母和琏二他们去的,他这里也能马上带官兵压上去。

  “大爷,您……您注意安全。”

  那些人不像善类。

  “行了,我们不在,你老实点。”

  贾珍丢下这句话,朝等着的十个府卫一挥手,“上马,去天津。”

  也幸好又召了一批人跟着焦大受训,要不然,带出了这么多人,他都要操心家里的安全了。

  他们一行人往天津去的时候,贾赦也低调的住进了驿站边上的客栈。

  林之孝已经打听过了,儿子和妹妹还没来。

  看样子,他明天还得沿着官道再往前迎一迎。

  有妹妹和妹妹的两个孩子在,如果走陆路,就必要坐马车,只要坐马车,就必得走官道。

  现在只希望是大嫂子想多了。

  但这一夜,贾赦还是睡得极不安稳。

  一大早的,就催着大家往前迎。

  贾敏也终于听到女儿昨夜的疑惑。

  七爷、小棋子?

  虽然并没有联想到李海凤身上,她也觉得不安的很。

  哪怕贾琏还没起床,贾敏也召了旺儿和镖局的人,说要马上走。

  没醒的侄子,抬到后面放行李的车子去。

  错过宿头,没有客栈时,侄儿就在那里铺了被子睡。

  贾敏的行动能力非常强,等到常磊收到消息,人家已经上车了。

  这?

  他忙去喊自己人。

  只是七爷连日没睡好,昨儿心情放松,好不容易睡好些。

  常磊让大家先搬货,顺势又把他当病人般,抬到后面的骡车上。

  只是这一次,他们紧赶慢赶的,总是追不上人家。

  无可奈何,他连中午都没敢休息,匆匆喂了骡马,又赶路了。

  “姑妈,不是说到沧州歇两天吗?”

  贾琏一觉醒来,已经离开沧州了,整个人都有点懵,“我还说带表弟表妹玩一玩呢。”

  “先别说沧州的事,我问你,你跟后面的商队是不是很熟?”

  “有一点,他们要到京城,又知道您是回京省亲的,可不就是巴结的很吗?”

  “从现在开始,给我离他们远点。”

  贾敏道:“他们……只怕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说着,她就把女儿半夜听到的‘小棋子、七爷’说了出来,“也不要觉得人家白送你东西,就多好,人家可能是给你下套,要的是你的命。”

  她是回京省亲,但是夫君也说,皇上在等琏儿进京。

  “回京后,你还要递牌子见皇上呢。”

  贾敏敲了侄儿一下,“这是多重要的事?你以为快进京了,就万事大吉了?看看你昨夜喝的……”说着不解气,她又敲了他一下,“以后除非在家,否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喝这么多。”

  “……知道了。”

  幸好小表弟和小表妹跟着奶娘坐在后面的马车上,要不然,他得多丢脸啊!

  “酒就那么好喝?小酒怡情,大酒伤身,知不知道?”

  大哥就喜欢喝酒。

  尤其大嫂过世后。

  贾敏可怕侄儿再学大哥,“以后再这样,可就别怪我当姑母的狠心,要你爹和你叔叔敲你板子了。”

  “不至于不至于。”

  贾琏吓了一跳,“侄儿老实着呢。”

第104章 发剑(一更)

  荣国府,平安过了一夜的贾政也终于知道贾赦和贾珍去接人的事了。

  他很有些难过。

  贾政做好家中有事,一定尽快处理的决定,可琏儿被弹劾…他却忙到了岔道上,如今接妹妹……,又被大嫂子排除在外。

  “母亲,以后有什么事,您也知会儿子一声。”

  屋子里,贾政对老太太似乎很失望,“大哥能干的,我也一定能干,而且比他做的好。”

  贾母:“……”

  她看着一心还要跟大儿子别苗头的二儿,只觉心累,“你要有心,现在去也行啊!”

  她又没拦着。

  女儿自到江南,就不曾回来过。

  生了两个孩子,她也一次没见过。

  这好不容易回京省亲,家里的兄长侄子都去接,也在情理之中。

  “你妹妹还能嫌弃你去接她?”

  贾政:“……”

  回京的路多着呢,他怎么知道她从哪里走?

  贾政看着自家老母,总觉得她也变了,一点也不考虑他难为的地方。

  “就算走错了路,没接着,你妹妹知道你去接了,也只有高兴的份。”

  贾母又提点一句,可是她的好二儿,动了动嘴巴,却道:“母亲,您知道妹妹他们现在走到哪了吗?”

  从扬州到京城,快马加水路,十来天就到,可是,妹妹带着两个还小的侄儿、侄女,若是不顺风,又不凑巧遇雨什么的,可能两个月都到不了京城。

  他去接?

  他从哪接?

  “进京了,琏儿会派人先回来禀告吧?”

  到时候他去接还不行吗?

  “……你都这样想了,还问我做什么?”

  贾母闭了闭眼,都不想看这儿子。

  就这脑子,怪不得在工部一待多年,却还什么活都没干过,只能喝茶看邸报呢。

  没想到啊,看着事事好的二儿会是这个样子。

  贾母也很疑惑,她怎么就把他养成了这个德性?

  “我……”

  贾政又口拙了。

  他都想问,以前事事为他想的母亲到哪去了?

  再什么都不干,不正好坐实了大嫂骂他的那些话吗?

  “母亲!”

  贾政只能再次求恳老娘,“大嫂那样让大哥和珍儿去接人,您就没想过,她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我们?这中间,大哥和东府可都已经派人去接过了。”

  这?

  还真有可能。

  贾母的心一下子急跳起来。

  那个侄媳妇,自从在学堂大闹一场后,很是放开了干。

  江南……

  想到李家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大案,老太太的脸色一变,“你大哥和珍儿不在家,珠儿又去国子监上学了,这家里的安全你也经心点,晚上带人都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