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当家 第436章

作者:潭子 标签: 女强 BG同人

  哪怕在道观呢,大嫂子在家,有事了,他们也不至于慌乱,自己吓自己那么长时间,还让二妹妹可怜巴巴的在外面受尽委屈。

  “我没用!”

  他在侄子和儿子面前流眼泪,“我对不起你们啊,我连打个人都打不好。”

  贾珠:“……”

  贾琏:“……”

  看到哭到不能自抑的伯父(父亲),那种无力、憋屈、后悔、难受等种种情绪,让他们都在灵前垂下了脑袋。

  三个人进祠堂的事,沈柠并没有瞒人,赶来贺喜的族人,自觉移步祠堂,待听到贾赦在里面哭……

  一个个全都老老实实的进去跪着了。

  直到此时,在凝翠轩上学的姑娘们,才知道最近家里的气氛为何那般低沉。

  在东府这边管家的她们,只隐约知道家中的大人们因为什么事在烦心,可是不管谁问,都没人给她们解惑,大人们为了不想被她们问,甚至还给布置了香囊、荷包等任务。

  如今……

  小黛玉和秦可卿在心里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闵梅和迎春、探春再做针线的时候,恨不能把沃赫当香囊、荷包在扎。

  只有宝钗,因为替哥哥管了自家的生意,她比大家早三天知道贾雯之事。

  但知道了,她也破不了局。

  原先她妈还和她说,贾家只怕要被这位死而复生的二姑太太连累死,好在他们薛家只是借住,倒是没想到,沈夫人一回来,马上就不一样了。

  说不佩服是假的。

  但佩服之余,她对沈夫人更添敬与畏。

  她所了解的内宅妇人,不是沈夫人这样的。

  这内宅似乎无法掩盖她的锋芒。

  而且,她才一回来就进宫,刚出宫就杀到会同馆,贾家的人打不过,她还马上动枪……

  薛宝钗觉得薛家也应该弄一把枪。

  虽然哥哥脾气急躁,不能拿枪,但是她可以啊!

  薛宝钗在这里想着,如何说动母亲,让外面的掌柜弄一把传教士的枪时,器造局几位老师父按申居道所画图纸,联手打造,能连打六发的枪就被呈到了皇帝这里。

  这枪的每一个零件尺码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坏了,都可以拿新的替换下来。

  为防枪管炸膛,试过枪的老师父甚至说,打六枪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换枪管和转火药的转轮。

  如此一来,虽然麻烦了点,却可以大大延缓它们的使用寿命。

  而且这种麻烦相比于以前,那根本就不叫事。

  “已经试过了吗?威力如何?”

  “臣亲自试了。”

  暗一道:“射程和威力跟我们如今正使用的火铳不相上下,大范围的制造后,损耗还会小一些。”

  “好好好!”

  皇帝激动且爱惜的摸了摸这把转轮火枪,“让器造局全力制造,朕要拿它一雪我汉家之耻!”

  “是!”

  “刘安!”

  “奴才在!”

  “告诉贾琏,开甲库,把所有好料,全都给朕送到器造局。”

  他爹有收集癖。

  这些年,从倭国以及各矿开采的好铁好铜,千锤百炼后全都放在甲库。

  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以前皇帝是不敢动太上皇宝贝的东西,但如今……不一样了啊!

  “是!”

  刘安急忙去传旨了。

  和罗刹人开战在即,多一把火枪,他们这边可能就多一份把握。

  于是,没多久,跪祠堂的贾琏就被叫去加班了。

  夜色渐浓,贾家的老少爷们还在跪着。

  这其中还加了不少新成员,原来散学的宝玉等,听到大家都在这边跪着,他们也自觉的过来了。

  忆苦思甜饭,他们能面不改色的吃下,可是没吃过苦的几位族老和年长的叔伯兄弟们,那吃得简直别提多痛苦了。

  但贾赦也在这里吃。

  加了糠的馍是新蒸的,闻着挺香,但是吃……,真的拉嗓子。

  贾赦一口馍,一口微苦的野菜粥,一点也不浪费不说,还在跟大家说焦大常说的话,什么当初他把老太爷从死人堆里背出来,没得吃,没得喝,为活着,连马尿都喝了。

  “……这野菜粥是挺难喝的,但怎么也比马尿好吧?”

  贾赦盯着一群养尊处优的人,“谁敢在祖宗这里浪费,那就别怪我贾赦不念情面,要以大棒子伺候了。”

  他都在这里吃,这些人凭什么不吃?

  有好处,一个个全都凑上来。

  有坏处……

  想到这几天,某些个家伙到老太太那里哭,到他那里闹,一句一句的不认,让二妹妹死的话,贾赦的眼中就闪过一抹狠色。

  贾?、贾芹几个连忙把刚刚不想吃的野菜粥和糠馍全按嘴里。

  讲真,真难吃啊!

  贾?因为按得急,差点当场吐了。

  他抻着脖子,死命的咽下去后,按着嘴巴,生怕再回上来。

  贾赦看了他一眼,又慢慢的转过脑袋,慢条斯理的咬一口糠馍。

  他知道,这一场跪,除了上学的小子们,他们这些老的,起步都得是三天。

  好在是冬天,穿得厚实。

  但这一夜大家待得到底不舒服。

  宝玉等小孩子瞌睡大,歪在蒲团上也能睡着,但他们大人真的腿脚都伸不开,第二天早上,全都面色如土。

  倒是沈柠睡得踏实无比。

  她家小姑娘就粘在她这里,上个茅房她都要过来看看。

  沈柠又好气又心疼,只能由着她。

  “太太,大爷和蓉哥儿回来了。”

  晓东奔过来急报的时候,外面已经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

  “祖母,小姑姑~”

  蓉哥儿是跑着进来的。

  贾玥本来在等着她娘喂粥,一听声音,再看到大侄子,扁扁小嘴,‘哇’的一下大哭起来。

  她太伤心了,娘不见了,哥哥不见了,大侄子也不见了。

  明明以前,她天天都见的。

  “莫哭莫哭~”

  蓉哥儿心疼坏了,尤其小姑姑朝他伸手要抱的时候,他连忙抱起来抖着哄,“是侄儿错了,下次我们一定带你。”

  他也好想好想小姑姑。

  “祖母,您的手还疼吗?”

  他一边哄小姑姑,一边又看向沈柠的手。

  才进京他们就听说了。

  “疼~”

  沈柠在贾珍大步进来的时候道:“到现在都还在一跳一跳的疼!”

  “儿子现在就去会同馆!”

  贾珍看到母亲被包裹严实的手掌,咬牙切齿道:“母亲,您等着,儿子去给您报仇!”

  “去吧!”

  沈柠点头,“带上焦大,打的时候注意点,沃赫那里,以后可能还要骑马拉弓,皇上大概率会给他在他们那里争一个旗主王位。”

  啥?

  贾珍腿一软。

  “放心,该打就打。”

  不打才傻。

  沈柠道:“沃赫那些人畏威不畏德,你有事没事过去把他敲一顿,只要你能永远的比他强,他一辈子都能把你当祖宗一样供着。”

  依她本意,全杀了才好。

  满清开创了一个新河。

  就是证明了大屠杀可以有效征服汉民族。

  在满清之前,汉民族一直有个规律,那就是残暴弑杀的政权和民族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甚至杀俘不祥都是很多人深信不疑的。

  在满清之前,只要是大规模屠杀过百姓的,基本都会政权崩溃,众叛亲离。

  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只要稍有一点上进心的,都非常注意军纪,善待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