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一宇
但万万没想到,这才成亲,宝玉就当着一众丫头下她的脸面。
袭人忙上来:“二奶奶,二爷性子古怪,二奶奶只别多心。奴婢立刻去看看。”
抬脚就要走,却不想宝钗叫住了她:“袭人姐姐,不必你去,让麝月去吧,这院子里的人和事,我有些不知道的,正好向姐姐请教。”
袭人只得站住,眼皮一跳,但又看宝钗,与往日似乎并无二样,这才放下心来,留下来先帮着莺儿伺候宝钗。
没一会儿,秋纹倒是提了一小小食盒进来,恭恭敬敬向宝钗道:“二奶奶只怕是饿了,这一天的折腾,奴婢让厨房做了些吃的,不知道合不合二奶奶的口味。”
莺儿上前接过来,打开一看,温热小米粥配了几样小菜,宝钗见了笑道:“果然是个好丫头,我还真就饿了,端过来。”
一时宝钗吃了半碗粥,秋纹忙帮着奉上洗手盆,宝钗夸赞她:“往常不觉得,今日瞧着,秋纹真可人疼,比莺儿伶俐多了。”
秋纹本就是特意来讨宝二奶奶喜欢的,听见这话,十分高兴。
宝钗这儿等了很久,也不见宝玉进来,只好让莺儿伺候自己洗漱,独自睡了。
第二日一早,宝钗才妥当,就听见袭人在外头的声音:“林妈妈好,鸳鸯姐姐怎么一起来了?”
宝钗心底一颤,她知道这二人这时候来,定然是来收那原帕的,可宝玉昨晚压根儿没歇在房内,哪里可能圆房,正焦急呢,倒是听见宝玉的声音了。
林之孝家的和鸳鸯见宝二爷从侧面房间出来,都吓了一跳。不过大家都知道旧年的事情,知道今儿事情办不成,交流了个眼色后,鸳鸯笑道:“老太太等着喝孙媳妇茶呢,二爷快快携了二奶奶过去,不要让老太太久等了才是。”
说罢,鸳鸯和林之孝家的一起走了。
回到贾母上房,因见邢王二位夫人并李纨等已经到了,鸳鸯只得上前笑道:“二爷和二奶奶就来。”
贾母见她们空手而回,就猜到这新婚夫妻定然是没有圆房,眼中闪过一丝不喜,偏偏邢夫人故意问:“怎么,不拿原帕来给老太太瞧瞧,也好让老太太高兴高兴嘛。”
贾母冷眼看了看邢夫人,王夫人则在一旁故意道:“他们才成亲,老太太有了重孙子,也不着急抱第二个。”
她这么说,意思就是,唯一的重孙子也是他们二房的,邢夫人这个无儿无女的孤家寡人还是乖乖闭嘴的好。
贾母对着二人很是不满,淡淡说了一句:“都住嘴,哪有个长辈的样子。”
邢、王两个虽然都闭了嘴,但各自都等着看对方的笑话。
一时宝玉宝钗过来,敬茶说话,一圈流程走下来,贾母乏了,让众人散了。
王夫人还兀自高兴,叫了儿子儿媳去她房里说话。
宝玉借口要读书,王夫人一听不喜,正要训斥两句,宝钗反倒是替宝玉开解:“二爷用心读书,原是好事,太太由他去吧。”
看着儿子的背影,王夫人叹了口气,拉着宝钗的手道:“还得是宝丫头,不计较,这要是换了那林......”
“太太,可不能乱说。”宝钗赶紧提醒自己婆母,林妹妹如今可指婚给了皇子,这话说不得,万一被有心人听见,那就麻烦了。
那短命丫头,竟然有这样福气,王夫人咬了咬牙。
这时有薛家的婆子慌慌张张来了,一来就顾不得礼仪规矩了,赶着向宝钗哭起来:“姑娘,不好了,二爷回来说,大爷的判罚下来了,要砍大爷脑袋呢。”
一句话,惊得王夫人和宝钗都脸色大变,站了起来。
第20章 宝钗求救黛玉反讽(上)
宝钗一听哥哥出事,又见那婆子说的不清不楚,打算亲自回家看看,于是忙向王夫人道:“太太,我原不该这时候回家,只是太太也知道,家里就我妈一个人,所以我想求太太......”
不等宝钗说完,王夫人倒是赶紧就说:“去吧,你赶紧回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若是有需要这边帮忙的,就赶紧回来说一声。”
宝钗谢过后赶紧告退,当即吩咐人备车,幸好离得不远。
下了车进了门,就听见她那嫂子夏金桂在屋内大哭大叫,嘴里说着什么“命苦”、“被薛家哄骗了”、“薛家想吃绝户”等等,又骂一阵薛蟠死鬼,挨千刀的。
宝钗听着不像话,不打算理她,哪知道那夏金桂反倒是冲出来,冲着宝钗就大叫大哭:“一个出了门的姑娘,这么快跑回来,怕你哥哥死了,我们分家产不成?”
宝钗还是不理会,直接抬脚往母亲房里去。
薛姨妈见女儿回来,顿时就上来抱着女儿哭起来。
“妈,这会儿哭也是没用的,快叫二弟来,我听听是怎么回事。”宝钗只得先劝解母亲。
薛姨妈哭了一会儿,擦着眼泪让丫头去请薛蝌,一家人也不用避讳。一时薛蝌进来了,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薛蟠不仅仅这一回犯了事,连带着以前在金陵打死了人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加上还被人告了讹诈,这一次是数罪并处,直接判了秋后问斩。
宝钗一听,顿时也手脚发软,觉得事情比预计的还要棘手,原本想着花些银子打点,又拜托了舅舅,总归能从轻处理。
现在,连带着金陵打死人的事情也出来了,还直接判了死刑,只怕不好疏通了。
“不如,再去求求你舅舅,无论花多少银子,一定要救出你哥哥。”薛姨妈思来想去,也就只有求王子腾了。
宝钗坐着,一时间没说话,仔细思考了好一会儿后,才向母亲和薛蝌道:“舅舅那边,自然要去求一求的,尤其是上一次,金陵的事儿就是舅舅和姨父帮忙,所以,妈,你也亲自去求求姨妈。”
“你姨妈那里,你去说一声不就行了。”薛姨妈想着,如今女儿都嫁给了宝玉,王夫人那边,女儿说一声,自己还是去王家。
宝钗却摇头道:“妈,你跟姨妈是姐妹,我是儿媳妇,身份不同,说话分量也就不同。另外,将我们家的那一对白玉象钮双环耳兽面纹大赏瓶拿来。”
“怎么?要拿这一对去送给你姨妈?这也太贵重了点儿。”薛姨妈不舍得,那可是很值钱的宝贝,那是宝钗他爹在世的时候好不容易得来的,据说是前朝皇家的东西,当初买的时候就花了一万两银子。
“妈,都这时候了,不要不舍的花银子,那可是哥哥啊。”宝钗劝她母亲,“而且,也不是要拿去给姨妈,也不是给舅舅,而是我拿去,到林妹妹那里去,试一试。”
薛姨妈一听女儿要去求黛玉,顿时哼了一声:“我看不必了,上一次我去,不就拿了好东西去,可人家呢,东西收了,事情却不会答应的。”
宝钗也不愿意去求黛玉,当初她费尽心机机关算计,即便知道宝玉和黛玉二人情投意合,也要讨好姨妈,甚至贾母,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宝玉,哪知道,人家黛玉一转头,竟然就有如此运气,能指婚给皇子。
但到这个时候了,宝钗也是没有法子,想要救哥哥,兴许只能试一试。
“妈,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宝钗把心一横,“另外,妈到姨妈那儿,也别空着手去,那一对木胎天王立像,就拿去送给姨妈。一定要说服姨妈,去求求宫里的娘娘。”
她立刻把这事情的严重性说了,如今没有皇家的人开口,只怕旁的官员都不敢松口。
薛姨妈自然是十分紧张薛蟠的,听得王子腾只怕也打点不了,这才松了口。
商议好了打点人情,宝钗又让薛蝌这几日千万管好剩下的铺子,如今他们家,不少铺子都变卖了,剩下的必须好好经营,否则只怕更加艰难。
拿了东西,宝钗也不敢耽搁,赶紧回了荣国府,叫了小丫头送水来,让莺儿伺候自己好生洗漱一番。
“姑娘,还是先吃饭,这会儿这么热的天,等下午凉快些,再去潇湘馆也不迟。”莺儿是知情人,见宝钗疲倦的很,劝解起来。
宝钗点了点头,这会儿的确也到了午饭的时辰,且这么热的天,这时候去打搅,也不适合。
何况,自己也需要琢磨一下,去黛玉那儿,该怎么说才是。
毕竟她妈妈去过了,被林妹妹一句话就打发了:她还不是皇子妃,就算是,也不敢干预朝廷的事儿。
好不容易挨到了黄昏时分,宝钗这才吩咐莺儿带上了文杏,拿着礼物,往潇湘馆去。
雪雁远远瞧见,一时有些忧心,怕姑娘见了宝姑娘,就会伤心,毕竟宝姑娘如今可是嫁给了宝玉了。
于是雪雁赶紧找到紫鹃,商议起来。
紫鹃觉得耽搁不得,先进来禀告:“姑娘,当心,宝姑娘,不是,宝二奶奶来了。”
让她们惊讶的是,姑娘似乎一点儿也不伤心,反倒是摇头道:“紫鹃,怎么你也莽莽撞撞的起来,宝二奶奶就宝二奶奶,她来就来吧,难不成,我还要怕她?”
“自然不是,是奴婢们一时迷糊了。”紫鹃和雪雁不由得松了口气。
“奴婢听说,宝二奶奶的哥哥好像被判了死刑,秋后要砍头,只怕她是来求姑娘的。”雪雁将方才在园子里听到的消息说了。
“看来是的,上一回薛姨妈就来过。”紫鹃想起薛姨妈,就很不屑。
黛玉点了点头:“放心,你们姑娘知道怎么做,不必担心。”
黛玉猜,宝钗来,一定是来求情,希望自己出手帮忙。不然,依着今日她们二人境况,宝钗应该不至于在成亲的第二天,就到潇湘馆来的。
宝钗进来,却是先送礼,说辞到与王熙凤有几分相像:她来给黛玉添妆,全了姐妹一场的情分。
她不开口,黛玉就装作不知道,夸赞了一番那一对白玉象钮双环耳兽面纹大赏瓶。
“宝二嫂子太客气了。”黛玉已经换了称呼,顺带故意说,“幸好莲二嫂子去了平安州,不然,两个二嫂子,称呼都要让人头疼了。”
宝钗听着黛玉换了称呼,就知道,今日只怕艰难。
但再艰难,为了哥哥,她也只能开口:“妹妹真会说笑,今儿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儿想求求妹妹。”
她看着黛玉那双水汪汪的眼,心知:黛玉什么都知道,但黛玉就是要她亲自说出口。
到了嘴边的话,竟如此难以启齿。
第21章 宝钗求救黛玉反讽(下)
但无论如何难以启齿,宝钗必须说:“不知道妹妹可知,我家哥哥的事儿?”
黛玉摇头:“宝二嫂子是知道我的,素来没人缘,丫头婆子们更是觉得我小心眼儿,所以外头的事儿,我一概不知。”
这话,说的宝钗更是难堪:往日里,宝钗对着贾府的丫头婆子一贯大方,花小钱买了好名声。说黛玉小性子、小心眼的话,也是宝钗授意,袭人等传出去的。
但宝钗却不敢分辨一二,还得继续往下说:“妹妹自谦了,我就素来喜欢妹妹的真性情。原本不敢来打搅妹妹,只是我哥哥那里,被判了秋后问斩,实在是没法子了,只好来求妹妹帮帮忙,看在大家相处一场的份上,请三皇子,说句话。”
秋后问斩,那看来只怕是王子腾也好,荣国府也罢,甚至宫里的娘娘,也救不了了。
宫里的娘娘若是聪明,最好别开口。不过两次进宫,黛玉已经看明白了:贤德妃娘娘,只怕是天真的很,也愚蠢的很。
黛玉想到了香菱。
那时候薛家搬出去了,才多久,就传来香菱去了的消息。黛玉不肯相信,特意让雪雁去打听过。
香菱被薛蟠打的不成样子,一病不起就此香消玉殒。
当年香菱跟自己学诗的情形,还历历在目,黛玉每每想起来,眼泪都忍不住。
“宝姐姐,看在相处一场的份上,怎么没有人,救救香菱呢?”黛玉牢牢盯着宝钗,换了个称呼。
宝钗听懂了,这会儿,黛玉称呼自己宝姐姐,其实是指责她,不救香菱。
“妹妹,香菱的事儿,只怕你不清楚,她本是买来的,又是我哥哥的妾室,哥哥房中的事情,我这个当妹妹的,如何好开口?”宝钗少不得为自己辩解一番,“当初,我哥哥离开家,我就赶紧带了香菱来园子里,知道她羡慕园子的景致。”
黛玉听了,心更是冷了半截,她仿佛不认识似的看着宝钗:“在宝二奶奶眼中,不只是香菱,只怕一旦不能为宝二嫂子所用的人,她们的命都不值钱,死就死了,不足挂齿。”
不等宝钗开口,黛玉继续道:“当初,我并不知道,原来令兄在金陵就已经打死了人,要是知道,只怕我还能清醒的早一些。”
“既然打死了人,那自该按照本朝律法,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可不敢违背律法,草菅人命。”
“宝二嫂子,请回吧。”
黛玉直接一口回绝。